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新战场_并购融资论文

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新战场_并购融资论文

服务业,外资角逐的新战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外资论文,战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虽然3年后中国才全部开放旅游业,但全球排名前10位的旅行社都已在中国设置了办事处;以不久前在中国开设第20家分店的美国零售企业沃尔玛为代表,世界50家最大零售商中,一半以上已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服务行业正日益博得海外资本的青睐。以保险业为例,截至目前,20余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在内地营业,此外,已设立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还有100多家。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已相继制订和完善了与服务业开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国内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改善了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去年1至7月,中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强劲增长,共吸收外资合同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实际吸收外资59.3亿美元,同比增长76.5%。

外资抢攻中国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21.4%上升到2000年的33.2%,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

关系到13亿人口生存质量的服务行业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一年内迅速博得海外资本的青睐,知名跨国集团纷纷在零售、民航、旅游等相关领域“排兵布阵”,以确保在华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

香港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常务董事珀西·韦德乐指出:“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中国最需要海外直接投资的领域已从硬件制造转向了服务业软件环境的提升。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人对地方经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当务之急是发展现代化的码头、更便捷的道路和配送渠道。”

外经贸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说,我国服务行业各个领域开放的时间表均已确定,今后将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验基础上逐步放开,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将成为当前的重点。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自我国加入后1年起,外资占少数股的合资企业将被给予完全的贸易权;自加入后2年起,外资占多数股的合资企业将被给予完全的贸易权;在加入后3年内,所有在我国的企业将被给予贸易权。届时,将允许在我国的所有企业及外国企业和个人,包括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独资经营者,在我国全部关税领土内进口所有货物。

怡和集团宣布,4年内将在我国大陆增开250家“7—11”连锁店,使总量达到350家。在此之前,法国家乐福则早已在我国精选34家百货、日用品企业作为自己的全球合作伙伴;世界著名家具建材专业销售商欧倍德公司也同5家国内生产企业签订供货协议,并决定其在俄罗斯新开的2家商店一律从我国采购进货。到目前为止,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商已有一半以上进入我国市场。

由于我国根据入世承诺制订和不断完善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运输、建筑、旅游及中介等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外资进入的试点工作也在不断加快。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承诺在2003年底以前允许外商在合资旅行社中控股,在2005年底前允许成立外商独资旅行社,但目前已有美国、日本、欧洲等地排名前10位的旅行社提前进入,在上海开办合资、独资的旅行社。

此外,大量的外资已流向我国的航运服务业。1980年以来,我国民航业通过各种方式累计吸引外资303亿美元,除汉莎航空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已经成为亚洲较大的航空器维修企业外,另有多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发动机及其他零配件维修企业已在国内外开展航空器的维修业务。

考虑到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很多海外投资商预言中国的金融、交通、保险业务将在未来几年中迅速膨胀。丹麦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汤姆·严森说:“我们毫不讳言对中国商业领域,特别是保险行业的兴趣。中国的企业要参与全球竞争需要有专业的机构为其进行业务风险管理。服务行业的繁荣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率,我们期待这个市场的早日开放。”

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说:“中国今后将继续履行入世承诺,完善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规范,健全统一规范的外商投资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引进国外服务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进一步改善中国服务业结构,提高中国服务业的水平。”

外资保险企业纷至沓来

随着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20日开业,上海又一次凸现外资保险进入中国市场最大门户的地位。

中国保监会上海保监办主任周延礼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来,众多外资保险公司纷至沓来选择上海作为进入和拓展中国市场的桥头堡。

最新统计,上海目前共有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50家,各类外资保险机构在沪代表处39家。在35家中外资产寿险公司中,外商独资、合资或参股的保险公司数量已占一半以上。

一年前,在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天,美国纽约人寿等3家外资保险公司就获得新建合资寿险公司的营业执照。

目前,包括中美首家合资的太平洋安泰公司及恒康天安、友邦、美亚保险在内,美资保险已成为上海外资保险公司中最大一族。德国安联、加拿大宏利等国际著名保险业巨头,也早在上海安营扎寨,开拓市场。中加合资的中宏保险新近刚刚在广州开设全国合资保险首家分公司,开始了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国市场布局。在良好的运营和获益之后,上海外资保险公司还纷纷以增资的方式向中国市场注入新的资本。继中宏保险等增资之后,累计保费已达5亿元人民币的太平洋安泰人寿去年决定将注册资本由原先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今年5月新增资金已全部到位,也开始向在中国开展全国性业务的目标迈步。

消息显示,慕尼黑再保险、日本第一生命、瑞士再保险等跨国金融集团和世界著名大银行,现正在与总部位于上海的太平洋保险和业务重心日益东移上海的中国最大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等进行接触,探求进入上海和中国市场之道。

燃气业开放

点燃外资扩张之火

今年1月2日,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表明社会资金、外国资本可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其实,中国能源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早就为各路资本所看好,如今政策一开闸,外资并购将此起彼伏。

目前,广东地区石油液化气的90%左右靠进口,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市场份额的60%-70%,已经控制了市场价格,在上游,包括仓储、大型码头建设、外商已经实现垄断。也就是说,国外石油液化气巨头已经控制了广东地区液化气上游进口、批发及经营业务。

在零售市场上,早在相关政策出台前几年,已经有外资燃气公司悄悄摸进广东市场,包括美孚、壳牌等跨国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外商在零售方面管理细致,讲品牌,服务质量高,使广东竞争力较差的企业纷纷撤出这一市场,唯一留守的是东莞的“喜威”(HSV)。但由于当时市场不成熟,也不规范,这些外资公司的先进理念后来无法实现。现在政策开闸,这些试过水的企业欲再度杀回广东液化气零售市场。

李嘉诚继斥资2.5亿港元收购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百江燃气12.8%股份,间接进入内地燃气市场后,还入股另一家投资中国内地燃气市场的上市公司——光通信,去年在资本市场上玩火了燃气概念。据广东燃气商会有关人员透露,和记黄埔也积极与广东燃气商会联系,寄期进入广东燃气业。新奥燃气等香港燃气上市公司也在与广东燃气企业商洽合作。

另据记者了解到,广东燃气商会日前请香港某证券公司前来提供咨询,这一举措表明,广东燃气企业希望借道香港上市融资的意图已是昭然如揭。知情人士透露,珠海煤气公司正在与外商洽谈出让股份事宜,甚至包括出让控股权。

中国内地燃气市场有着惊人回报。有统计显示,天然气消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到3%,既低于世界24%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8.8%的平均水平。处于发育初期的天然气市场及其高额利润吸引了不少企业进入这一行业,而燃气管道作为另一种网络资源,也必将成为各路大军跑马圈地的新目标,虽然不可能像宽带网建设那样疯狂,但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却显得更为现实。

新的“圈地运动”实际上已经开始。新海环保表示未来两年将投入1亿港元,在内地兴建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光通信去年通过其持有63%股权的中油中泰投资进军内地天然气业务,总投资达22亿元人民币,中华煤气也在内地投入了6.06亿元人民币用于铺设管道和其他设施,目前在中山、广州、苏州、青岛等地均有天然气项目,此外,它还将在15至20个城市洽谈天然气合作事宜。

开放是必然

外资并购是未来行情主流

今年年初以来,基于对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加快的强烈预期,外资并购题材成为投资者目光的焦点,在去年主要的两次反弹中,外资并购题材都得到了一定的炒作。进入11月份,《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两项重要措施相继发布,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向外资开放正式拉开序幕,但是市场的反应却相对平静,除了赛格三星等少量含外资并购题材的个股稍显强势外,外资并购题材并没有全面开花。

我国股票市场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这一市场格局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依靠国内的力量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虚假重组等新的问题,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打破阻碍改革的利益链条成为必然的明智选择。实际上,早在政策出台之前,外资采取间接、变通的方式,涉足国内证券市场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做法就是外商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企业,将该控股企业变成外商独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如2001年10月,阿尔卡特通过受让上海贝尔有限公司的股权,以“50%+1股”控股上海贝岭的第二大股东上海贝尔有限公司,阿尔卡特因此成为上海贝岭的间接第二大股东。

开放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和很多行业一样,开放所带来的短期的阵痛也在所难免。在投资机会得到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接受国外的价值理论和投资理念,而投资价值恰恰是长期以来投资者的一块心病。“新兴+转轨”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开放,外资并购题材的炒作必须在市场开放的背景中去展开,这将决定其与过去我国股市的各类题材的炒作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首先。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将更多地注重其发展战略甚至其全球战略,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在主观上是次要的或者是长期的目标,因此,外资并购能否在短期内迅速改变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是值得理性思考的。

江铃汽车可以算作一个典型,早在1995年,福特汽车就参股江铃汽车,但是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得到极大的提升,相反在1998和1999年连续两年亏损,但是福特参股5年后,成效终于逐渐得到体现,公司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定位准确而站稳一席之地。其次,虽然QFII配套实施,但是国际成熟的投资理念、巨大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外资在并购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参与流通股市场的炒作,对外资并购概念的炒作仍将以国内资金为主,而机构的投资取向必然决定着炒作的模式。在市场监管加强的今天,很难以过去小盘股资产重组的模式去运作外资并购题材,而这一题材的巨大想象空间又使得机构资金欲罢不能。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外资并购创造流通股市场的财富效应,从机构投资者发展的趋势以及投资理念的变化分析,外资并购概念有可能以一种长期运作的模式展开,短期的拉升只会点缀其中。另外,外资并购可能与其他概念相结合而产生更大的想像力,这一特征在今年以来的深圳本地股中得到了初步的体现,未来或许会结合得更加完美。

虽然目前外资并购主要集中在汽车、金融、商业和通讯领域,但是未来覆盖至几乎所有的领域是可以预见的,我国相对薄弱的产业有望在政府的促进下,酝酿着更多的与国际合作的机会。

外资并购题材在今年显示出很强的短期炒作特征,已公布外资并购意向的深发展、赛格三星、青岛啤酒等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呈现波段性上涨,如果把握不当,不仅不能分享到外资并购题材的成果,相反还可能导致投资亏损。除了上述一些原因之外,整个市场处于调整之中,也是该题材股价上涨力度暂时不强的重要因素,随着未来外资并购的深入、市场运作模式的成熟以及大盘的转暖,外资并购概念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市场资金主要的流入方向,来年,我们将有希望看到该板块在股市中怒放。

标签:;  ;  ;  

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新战场_并购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