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静对隋书183号地理成就与不足的考证_杨守敬论文

论杨守敬考证《隋书#183;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就论文,地理论文,隋书论文,论杨守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7-0092-17

杨守敬(1839年5月27日~1915年1月19日)是晚清地理学泰斗,字鹏云,号惺吾,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人。出身店商家庭,自幼丧父,喜读文史,年青时代便打下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杨守敬于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全省第八十名),但先后六次进京会试,均名落孙山。光绪六年(1880年),曾作为清政府驻日公使随员赴日本,意外地获得了许多在国内业已亡佚的珍本古籍。光绪十年回国,任黄冈教谕。光绪二十五年为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光绪二十八年为勤成学堂(1907年改存古学堂)总教长。1910年为湖北通志局纂修。辛亥革命后避居上海,1914年受聘为袁世凯顾问,任参政院参政,次年年初在北京逝世。传见陈衍《杨守敬传》①、陈三立《宜都杨先生墓志铭》②,杨守敬曾自编《邻苏老人年谱》,香港吴天任先生著有《杨惺吾先生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版)。

杨守敬学问通博,于沿革地理、版本目录、金石、书法均有精深造诣;著作宏富,有83种之多。③友人潘存谓其“妙悟若百诗,笃实若竹汀,博辨若大可,尤精舆地之学”④,称其学问为“旷世绝学,独有千古”⑤。罗振玉则视杨守敬的地理学、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与李善兰的算学“为本朝三绝学”⑥。今人朱士嘉也说:“清代史家均兼精舆地之学……迄乎清末,杨惺吾先生崛起楚北,竭数十年精力于此,遂及诸家之大成,盖近百年来治历史地理者无能出其右焉。”⑦其《隋书地理志考证》,历来受到赞誉。本文拟对其考证《隋书·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略加申论,以就教于博通方家。

一、成就

《隋书地理志考证》是杨守敬研究历代正史《地理志》诸多著作中成就最高的一种。早在年青时,杨守敬研读《隋书·地理志》(以下简称《隋志》)就发现该书错漏甚多,加之后世传抄之讹,误、脱、衍、倒时有发生,于是下决心详加考证。他广集史料,多方考核,在熊会贞的协助下,经过30多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九卷本的《隋书地理志考证》(以下简称《杨考》),1895年刻成,刊刻时每卷均附有《补遗》(以下简称《杨考补遗》)。书末跋云:“溯自草创之功,迄今缮写之日,考凡五易,时阅卅年。”可见其倾注的心血。

该书体例上是依《隋志》州、郡、县逐条书写的。在考订各条之前,他先用宋版《隋书》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版本做了校勘,然后广泛征引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李昉《太平御览》、乐史《太平寰宇记》、欧阳忞《舆地广记》、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及正史纪传和金石文字等各种史料,对《隋志》加以一一考证。其记载无误的,举诸书为证较简;其记载有误有漏的,则一一详为订误、补阙;有可疑而不可决者,则姑且存疑。

《隋志》原文才6万来字,《杨考》发展到30多万字,是原文的5倍多,加上《补遗》则更加可观。《隋志》原文非常简略,《杨考》旁征博引,大大丰富了它的内容。可举数例。

京兆郡万年县下,《隋志》只是列目,什么说明文字也没有。《杨考》:“《元和志》:汉分栎阳置万年县。后汉省栎阳入万年,后魏宣武帝又分置广阳县,周明帝省万年入广阳,更于长安城中别置万年县,广阳仍属冯翊郡。《舆地广记》:隋开皇三年,改万年为大兴,而复改广阳为万年。按隋《宋文彪造沣水石桥碑》后言,以开皇十六年立,附列姓名有‘冯翊将军司马田威,冯翊广阳人’。然则开皇中尚未改广阳为万年。盖仁寿初改,避炀帝讳也”⑧。《杨考补遗》:“又按《龙藏寺碑》阴有广阳令、邑正卢延。碑亦开皇六年立也”⑨。

襄城郡鲁县,《隋志》原文:“后魏置荆州,寻废,立鲁阳郡,后置鲁州”⑩。《杨考》:“此误也。鲁阳为魏齐重镇,史亦不见鲁州之名。按周尝于东平郡置鲁州,洪颐煊云:‘两地相近,不应同时同名’。钱氏《考异》以此为广州之误,是也。《地形志》:广州,永安中置,治鲁阳,武定中陷,徙治襄城。按《魏书》太和二十年,广州刺史薛法护南叛,时州治鲁阳,是广州已置于太和以前,至永安中复置也。今按:广州,魏、齐间为最著之州,《志》不应失之,然亦当分载于襄城县下,盖东魏州已徙也。余疑后周所置之汝州在此,《志》当云‘后置广州,周改汝州’,方合”(11)。

综观杨守敬考证《隋志》之成绩,约有以下七个方面(12):

(一)校补脱漏的州、郡、县

《隋志》实际上是南朝梁、陈和北朝北齐、北周以及隋朝的地理沿革,杨守敬补出了相当一部分《隋志》失载的梁、陈、北齐、北周政区;当然,杨守敬对于《隋志》失载的隋代政区之补充,则是他校补的重点。

1.杨守敬所补北朝州、郡、县

补出北朝的州,有南汾州(13)、燕州(14)、虞州(15)等;补出北朝的郡有:湟河郡(16)、成安郡(17)等。补出北朝的县,至少有15个(18)。北周创立的总管府,是非常重要的军政制度,《隋志》遗漏甚多,《杨考》补出了北周和隋朝的雍州、泾州、宁州、朔州、庆州、河州、洮州、岷州、潼州、隆州、西宁州、陕州、郑州、荆州、淮州、观州、冀州、河阳、蒲州、晋州、石州、燕州、扬州、庐州、崖州、司州、江州27处总管府,大约占了总数的一半(19)。因此,杨守敬补出了北朝3个州、2个郡、15个县和27个总管府。实际上,杨氏所补远远不止这个数。

2.杨守敬所补南朝州、郡、县

补出南朝的州有东嘉州(20)、雍州、祜州、信州(21)等;补出南朝的郡有:西沛与鲁郡(22)、南太原(23)、武原与海宁(24)、章安(25)、沔东(26)、监利(27)、平阳(28)等;补出的县,至少有16个(29)。另外,杨守敬补出南朝梁3州、3郡、19县和7对双头郡(30)。因此,杨守敬补出了南朝7个州、12个郡、35个县,此外还有7对双头郡。实际上,杨氏所补恐怕还仍不止这个数。

3.杨守敬所补隋朝州、郡、县

补出的州有南宁州和道州。《杨考》卷2犍为郡开边县,补出东安、西安、胡津三县和南宁州:“按有东安、西安、胡津三县。《元和志》:开皇四年同协州置,本汉南广县之地,大业三年废。按有宁州,亦称南宁州。在今云南曲靖,此即晋、宋以来之宁州建宁郡也。《水经·江水注》‘仆水又迳宁州建宁郡’是也。《通鉴》:武陵王纪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巂。《南史·徐文盛传》:梁大同末为宁州刺史,州在僻远,群蛮劫窃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夷人感之,风俗遂改。《隋书·梁睿传》:剑南平,威震西川,夷獠归附,唯南宁酋帅爨震恃远不宾,睿上书,略曰:‘伪梁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湘东王徵赴荆州,土民爨瓒遂窃据一方,国家遥授刺史,其子震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请略定南宁,其宁州、朱提、云南、西爨并置总管州镇’。《史万岁传》:先是,南宁夷爨翫来降,拜昆州刺史,既而复叛,遂以万岁为行军总管,率众击之。又《韦世康传》:‘弟冲,开皇中为南宁州总管’。当是史万岁平定之后所授”(31)。《杨考》卷9零陵郡永阳县下,补出道州:“又按隋尝于永阳置道州。《旧唐志》:隋改汉营浦县为永阳,置道州,后州郭内置营道县,乃移永阳之南一百一十里置。”(32)

补出的郡有伊吾、明阳二郡。《杨考》卷1敦煌郡敦煌县下,补出伊吾郡:“按有伊吾郡。《元和志》:古戎地,至魏立伊吾县,晋立伊吾都尉,并寄理敦煌北界。后魏及周又有鄯善人来居之,大业六年得其地,以为伊吾郡。隋乱,又为群胡居焉。《旧唐志》:隋于汉伊吾屯城之东筑城,为伊吾郡”(33)。《杨考》卷2牂柯郡下,补出明阳郡和绥阳、都上、宁夷、高富、义泉五县:“按隋有明阳郡。《元和志》:大业七年置绥县,属明阳郡。《一统志》谓郡即大业中置。”(34)《杨考》又云:“又有绥阳县,在今贵州石阡府西北。《元和志》:本汉牂柯郡地,隋大业十二年巴郡丞梁粲招慰所置。《寰宇记》:大业四年置。又有都上县,在今贵州石阡府西南。《元和志》:本汉牂柯郡地,隋大业十二年招慰所置,其处是酋豪首领都集之所,因以为名。又有宁夷县,今石阡县治。《元和志》:隋大业八年置,属明阳郡。《旧唐志》:隋置。又有高富县。《寰宇记》:在今贵州东北一百一十里,大业七年置,属明阳郡。又有义州义泉县,在今贵州遵义府绥阳县北。《元和志》:隋大业十一年招慰所定,以带山泉为名,属义州,武德中于此置牢州,贞观十七年废牢州。《新唐志》:本隶明阳郡。《旧唐志》谓隋尝于县置牢州,恐误。”因杨考缜密,言之成理,为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采纳。

补出的县有32个(35),此处仅举三例:平凉郡平高县下,《杨考》卷1补出他楼县:“按隋有他楼县,在今固原州北。《元和志》萧关县下云:本隋他楼县,大业元年置,神龙三年废”(36)。谯郡下,《杨考》补出永城县:“按有永城县,即今永城县治。《元和志》:隋大业六年,于马甫城东北三里割彭城、睢阳置永城县,属谯郡。《寰宇记》:大业十二年为贼房宪伯所破,因废”(37)。始安郡始安县,《杨考》卷8补出永福县:“按有永福县,即今永福县治。《寰宇记》:永福县,本汉始安县地,隋开皇十一年割始安县永福乡于废龙口戍置。按新、旧《唐志》及《元和志》俱云武德四年析始安置永福县,此云开皇十一年置,未知何据”(38)。

因此,杨守敬补出了隋朝2个州、2个郡、32个县。

以上杨守敬《杨考》和《杨考补遗》补出了12州、16郡、82县。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何况实际数量要比这个数字为多。这项补遗的工作,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学术贡献。

(二)订正原文讹误

《隋志》原文并非十全十美,杨守敬指陈其误不少。例如:平原郡有安乐县,《杨考》卷4:“按当作‘安德’。本汉县。《旧唐志》:安德,汉至隋不改。诸书并无隋改安德为安乐之说,知此‘乐’字为‘德’字之误无疑。按《北齐书·刘叔宗传》‘乐陵安德人’,然则齐安德属乐陵。《元和志》:开皇三年属冀州,九年属德州”(39)。《杨考补遗》卷4:“又按:开皇六年所立《龙藏寺碑》阴有‘安德县开国公石元□’,此石刻之最足据者”(40)。河东郡芮城县,《隋志》原文:“又置永乐郡,后省入焉”。《杨考》卷5:“《寰宇记》:永乐县本汉河北县地,后周武成二年改为永乐县,保定二年省,以地属芮城。据此,则《志》‘郡’字当作‘县’”(41)。马邑郡云内县,《隋志》载有“纯真山”。《杨考》卷5:“‘纥’,各本误作‘纯’,今订。《元和志》:虏语‘纥真’,汉言三十里。其山夏积雪霜”(42)。弋阳郡定城县,《隋志》原文:“后又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为定远焉”。《杨考》卷8:“《寰宇记》引《舆地志》云:后齐天保元年,改南弋阳县为定城。《舆地广记》亦作‘定城’,则《志》‘定远’实为定城之误。《纪要》谓后齐为定远,隋改定城,非其实也”(43)。《隋志》会稽郡之剡县,《杨考》卷8原作“郯”,云:“《汉志》作‘剡’,《续汉志》、《晋志》作‘郯’,宋、齐《志》作‘剡’。”(44)关于东阳郡沿革下的“平陈,置婺州”一句,《杨考》卷8表达了不同意见:“按《陈书·高祖纪》,永定三年诏曰:吴州、缙州去岁蝗旱。《通鉴》梁元帝承圣二年,王僧辩至姑熟,遣婺州刺史侯瑱筑垒东关,以待齐师。注:东阳郡,梁置婺州。又《陈书·留异传》:梁绍泰二年,除缙州刺史,领东阳太守,至陈文帝时授都督缙州诸军事、安南将军、缙州刺史。据此则婺州之名不始于隋,缙州之名亦不始于陈也,盖梁置婺州,旋改缙州,隋仍还梁之初名耳”(45)。沔阳郡沔阳县,《隋志》原文:“梁置沔阳、营阳、州城三郡。西魏省州陵、惠怀二县,置县曰建兴……大业初改建兴曰沔阳”。《杨考》卷9:“按《元和志》:梁天监二年于汉云杜县地置沔阳县,即今县东三十里沔阳故城是也。据此,则梁初即有沔阳县。《寰宇记》引刘澄之《永初山川记》:沔阳县东有鲁山。据此,则宋初亦有沔阳县。又《太平御览》一百七十一引《宋书·州郡志》:晋初立沔阳县,为江夏郡治,又于临嶂山置沌阳县,为郡治,寻移治安陆。按:此所引者,何承天之《宋书·志》,据此则晋初沔阳、沌阳二县并立,故《宋志》云:陶侃前治沔阳、后治武昌,必晋时有沔阳之名,故沈氏称之;至宋时又废,故沈氏不著。至梁时又复立,故《水经注》江水、沔水二篇沔阳、沌阳互见。或谓沔阳不见《晋志》,指沌阳为沔阳者,非也。《水经注》江水、沔水两见沔阳,皆先叙沔阳,而后及沌阳,明沔阳与沌阳为二县;沔阳在沌阳之西,非复临嶂山下之沌阳也。至《寰宇记》称沔阳本汉沔阳县地。宋白曰:‘复州沔阳,汉县也’。按两《汉志》汉中郡有沔阳县,在今陕西汉中府,与此境地悬绝,乐史、宋白竟瞆瞆至此。郦道元死于萧宝夤之乱,当北魏之孝昌三年,正梁武帝之大通元年,于梁初之事得闻其详,故叙述明晰如此。《元和志》县东之说,适与之合。惟西魏建兴县城在今州北二里,隋虽更名,而迁徙无闻。梁县在唐沔阳县东三十里,而《元和志》亦以故城目之。其废于魏、周时无疑也”(46)。等等。

(三)订正引用文献的讹误

杨守敬的考证大量地引用文献,时时指正所引文献之误。京兆郡郑县,《隋志》原文:“后魏置东雍州,并华山郡。西魏改曰华州”。《杨考》卷1:“《周书》:魏废帝三年正月改东雍州为华州。按后魏《地形志》,太和十一年置华州,领华阴、郑、夏阳、敷西、邰阳五县,即此东雍州之地。《志》以太和之华州隶于冯翊郡下,盖因彼治李闰镇。此东雍州则在今华州西七里,故《周书》废帝三年既改东雍州为华州,又改华州为同州,明非一地,谢氏启昆《西魏书》合为一条,考之未审”(47)。蜀郡,《隋志》原文:“旧置益州,开皇初废。后周置总管府”。《杨考》卷2:“《元和志》谓置于西魏,误。按《周纪》武成元年八月,以大将军安成公宪为益州总管。”(48)弋阳郡固始县,《隋志》原文:“后周改置浍州”。《杨考》卷8:“《寰宇记》:以水名。《隋书·宇文弼传》:周时除浍州刺史。《通典》作‘漕’,误”(49)。会稽郡会稽县下,《隋志》提及永兴县沿革,《杨考》卷8:“《宋志》:汉余暨县,吴改永兴。《元和志》谓吴大帝改余暨为萧山,误”(50)。宁越郡海安县,《隋志》原文:“梁置,曰安平,置黄州及宁海郡。平陈,郡废。十八年改州曰玉州”。《杨考》卷8:“按《令狐熙传》奏改黄州为峰州,而此云改为玉州,后嘉宁县下云改兴州为峰州。据《元和志》、《寰宇记》,则《熙传》误也。又《元和志》:开皇十八年,改黄州曰陆州,以在海南有陆路通海北,因以为名。与《志》亦不同。《御览》引《方舆志》:陆州玉山郡,梁置黄州及宁海郡,隋平陈,郡废,改黄州为玉州。炀帝初州废。则与《志》吻合。”(51)沔阳郡竟陵县,《隋志》原文:“齐置建安郡”。《杨考》卷9:“《纪要》云:后齐置。按《齐志》郢州有建安左郡,领霄城县,即此。《纪要》失检,遂意为之说”(52)。等等。

(四)校补脱漏、删除衍文

分别举三例、两例。犍为郡有开边县,《杨考》卷2:“又案有冶官县。《元和志》:在荣州东南九十里,大业十一年置,属犍为郡。隋后误以‘冶’为‘咨’也。按《旧唐志》、《寰宇记》并云晋置资官县,宋、齐《志》作‘冶官’。”(53)宣城郡绥安县,《隋志》原文:“旧曰石封,平陈,改名焉”。《杨考》卷8:“各本脱‘平陈’二字,今据宋本订”(54)。鄱阳郡有余干县,《杨考》卷8:“《元和志》:汉余汗县,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然考宋、齐《志》已均作‘干’,当是后人追改”(55)。弋阳郡固始县,《隋志》原文:“开皇初州郡并废入,又改县为固始”。《杨考》卷8:“此句衍文。上已云后齐改名,此何得复云‘改’?”(56)舂陵郡湖阳县,《隋志》原文:“后魏置西淮安郡及南襄州”。《杨考》卷9:“按《地形志》襄州西淮郡无‘安’字,而后魏有西淮州,则此‘安’字衍无疑”(57)。

(五)乙正倒文

扶风郡雍县,《隋志》原文:“后魏置秦平郡”。《杨考》卷1:“《地形志》作‘平秦’,云太延二年置。《魏书·萧宝夤传》,吕伯度封平秦郡公;《北齐书》有平秦王归彦、平秦公薛孤延,则当作‘平秦’。”(58)《杨考后叙》:“‘秦’、‘平’互易,归彦之封无着”,“此皆后世传抄之讹,不关当时笔削之陋”(59)。雁门郡繁峙县,《隋志》原文:“有长城、滹沱水、泒水、唐山”。《杨考》卷5:“‘唐’上脱‘有’字。《志》例山在水前,此倒”(60)。夷陵郡远安县,《隋志》原文:“旧曰高安,置汶阳郡。又周改县曰安远”。《杨考》卷9:“‘又’字当作‘后’,‘安远’当互倒。《元和志》:周明帝武成元年改为远安”(61)。巴陵郡华容县,《隋志》原文:“旧曰安南”。《杨考》卷9:“《宋志》:晋武帝分江安立。《旧唐志》:汉孱陵县地,刘表改为南安。《水经注》:太康元年分孱陵立。而《元和志》云:吴置。诸说不同,未知孰是。按《水经注》、《晋志》、《元和志》并作‘南安’,唯《宋志》作‘安南’,与此《志》同,恐误”(62)。

(六)纠正总管府为西魏所置之误

“总管”始设于后周武成元年(559年),系改都督而来,见《周书·明帝纪》、《通典》卷32、《资治通鉴》卷167、《文献通考》卷59等。此前只有都督,没有总管,亦无总管府。可是,《隋志》发生了错误,杨守敬予以纠正。杨守敬纠正《隋志》总管府为西魏所置之说,是为一大贡献。

延安郡,《隋志》原文:“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杨考》卷1:“《元和志》:管丹、延、绥三州。按当云‘后周置总管府’。《周纪》:建德四年十月,有延州总管王庆”(63)。西城郡,《隋志》原文:“梁置梁州,寻改曰南梁州。西魏改置东梁州,寻改为金州,置总管府”。《杨考》卷2:“当作后周置总管府。《周书·贺若敦传》:保定三年出为金州总管。”(64)南郡,《隋志》原文:“旧置荆州。西魏以封梁为蕃国,又置江陵总管府”。《杨考》卷9:“《周纪》在保定二年,当作后周置江陵总管府。《周书·萧詧传》:詧居东城,江陵总管居西城。又《周书·田弘传》:天和二年为江陵总管。时陈将吴明彻来寇,弘与梁主萧岿退保纪南,令副总管高琳拒守。《北史·高琳传》:天和三年为江陵副总管。与《田弘传》合。而《周书》作保定三年迁江陵总管,无‘副’字。”(65)

(七)纠正政区置废时间之误

上洛郡丰阳县,《隋志》载为“后周置”。杨守敬认为西魏置,《杨考》卷3:“《寰宇记》:晋泰始三年置,寻废,后魏太安二年置。按《南齐志》梁州北上洛郡、《地形志》洛州上庸郡均有丰阳县,则《志》云‘后周置’,误。《寰宇记》‘后魏置’,亦误也。《一统志》:西魏废,后周复。按《周书·泉企传》:上洛丰阳人也,子仲遵年十四为本县令,及长,以功封丰阳县伯,后袭父爵上洛郡公,旧封听回授一子。以其武成初卒官,年四十五计之,则封丰阳县伯正西魏时事。又仲遵之子暅亦起家本县令,足见丰阳县西魏时未废。又《周书·梁椿传》:子明,西魏恭帝二年以椿功袭爵丰阳县公。亦西魏有此县之证”(66)。

清末以来,像这样的考证,臧励龢的《补陈疆域志》和岑仲勉、王仲荦、施和金、郭黎安四位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或证杨氏之是,或补杨氏之漏,在杨守敬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岑仲勉著有《隋书求是》一书(67)。王仲荦著有《北周地理志》(68)。施和金著作有《北齐地理志》(69)、《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70),其论文可参见《〈隋书地理志〉考辨释例》(71)、《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订补》(72)等。郭黎安有长篇论文《〈隋书·地理志〉所载旧置郡县考》(73)。可参见,恕不赘述。

经杨守敬上述七个方面的考证和订误,《隋志》不但较以前翔实可信,政区大多有了着落,沿革也清理了,并且文义不通之处也大大减少了。

当然,杨守敬也有个别弄错的地方,试举三例以说明之:

弘化郡,《隋志》:“西魏置朔州”。《杨考》卷1:“《寰宇记》:《后魏书》云,大统十一年置朔州。按《地形志》无此州,此所称《后魏书》,当是魏澹所撰。又云:废延庆县柳谷城,后魏于此置朔州。《晋志》:石勒平朔方,置朔州。则西魏前已有朔州”(74)。《杨考补遗》卷1:“魏澹所撰《魏书》,有纪、传,无志,见《隋书》本传。《寰宇记》之说,未必出于澹书”;又云:“《隋书·源雄传》:迁朔州总管。是并置总管府”(75)。岑仲勉《隋书求是》纠其缪,曰:“按:《源雄传》之朔州,即后改马邑郡之朔州也,若弘化郡之朔州,后周已废,隋不称朔州也。杨氏混而一之,大误”。

扶风郡虢县,《隋志》:“后周置朔州,州寻废”。《杨考》卷1:“各本‘州’下衍‘州’字,今删。”又云:“《寰宇记》:周天和中于洛邑置翔州,寻废州,移州原郡理之。《舆地广记》亦作‘翔’,当因凤鸣岐山。故后来有凤翔之号。然则‘朔’字误”(7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纠其缪,曰:“按北周既废西魏侨置于柳谷城之朔州,而侨立朔州于此也。朔州,《舆地广记》讹作翔州,杨守敬谓‘当因凤鸣岐山,故后来有凤翔之号,然朔字误’。盖杨氏不知北周曾于关中之渭水上游侨置恒、燕、云、朔、蔚、显六州,此与六州鲜卑军士有关至巨也。朔州为六州之一,《隋志》自不误”。

《隋志》有五原郡,杨守敬认为是九原郡之误,《杨考》卷1:“案:‘五原’为‘九原’之误,各本皆然。《元和志》丰州下不言隋置五原郡。《新唐志》(灵州)怀远县下云:武德元年改为丰州,领九原县,六年废丰州,省九原、永丰二县入焉,隋九原郡也。乃知《隋志》本作九原郡,故天宝元年于丰州改为九原郡,于盐州改为五原郡。盖汉之五原本盐州,隋时尚有五原县隶盐州,何得于丰州九原县置五原郡?《水经注》:河水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西北接对一城,五原之故城也。然则汉之九原、五原,本两城对接,故后人易混”(77)。但是,岑仲勉、施和金均不认同。岑仲勉《隋书求是》认为:“《地理志考证》一谓是九原郡之讹,但考唐代史志,未有称九原者。”施和金《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订补》(78)认为:“九原郡,《隋志》不载。《杨考》云《元和志》丰州下不言隋置五原郡,然亦不言隋置九原郡。《新唐志》虽于怀远县下乃云:‘隋县,界有隋五原郡。武德元年,改为丰州,领九原县。六年,州、县俱省入怀远县。’则隋世此地是置五原郡、还是九原郡,仅据上述,似不能定。《通典》五原郡盐州下云:‘春秋戎狄之地,秦汉属北地郡,后魏置大兴郡,西魏改为五原郡,兼置西安州,后改为盐州。隋初废,炀帝初置盐川郡。大唐为盐州,或为五原郡。’九原郡丰州下又云:‘春秋戎狄之地,战国时属赵,秦为九原郡,汉属五原郡,后汉因之。后汉末及魏晋为匈奴所没,遂为荒弃。隋文帝置丰州,炀帝初州废,置五原郡。大唐为丰州,或为九原郡。’《寰宇记》所载与《通典》略同。比合诸书所记,隋世未置九原郡也。唐代盐州或为五原郡,乃西魏此地曾置五原郡之故;唐代丰州或为九原郡,乃秦时此地曾九原郡之故。且两郡治显非一地,不得混而为一。然秦之九原郡,两汉即改为五原郡;隋世五原郡,实由此而来。此九原郡之改称五原,除见于《汉志》、《通典》、《寰宇记》外,《水经·河水注》亦云:‘(河水)又东迳九原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括地志》亦云:‘胜州连谷县,本秦九原郡,汉武帝更名五原(王谟《汉唐地理书钞》第261页)。’故隋世称五原郡,唐代又称九原郡,各有所本。唐代既改盐州为五原郡,则改丰州为九原郡,情理俱合,不足怪也。《杨考》置诸书于不顾,乃云:‘何得于丰州九原县置五原郡?’此问有失于偏颇。据上所述,《隋志》作五原郡不误。《新唐志》云‘隋九原郡也’,盖扰九原县之名而臆改,不足为凭”。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杨守敬考证《隋书·地理志》的成就是巨大的,后人受益无穷,岑仲勉、王仲荦、施和金等著作都是沿着杨氏学术轨迹进一步发展而结出的硕果。

二、不足

作为学术史研究,并不可、亦不能只是一味颂扬清代学者的考据成就。杨氏《隋书地理志考证》亦当作如是观。

(一)杨守敬以封爵补政区之例及其前承后续

杨守敬在考证《隋志》州、郡、县沿革过程中,大量地以封爵来证、校、补、纠政区。例如,《隋志》金山郡涪城县:“旧置始平郡,西魏改郡为涪城,后周又改曰安城”;《杨考》卷2:“《周书·齐炀王宪传》:魏恭帝元年,封安城郡公。则改涪城为安城乃西魏事”(79)。又如,《隋志》清河郡经城县:“后齐废,开皇六年置”;《杨考》卷5:“《寰宇记》:后魏置经县,续于县理置广宗郡,高齐天保七年省郡及县,移武强县于此;后周建德七年复于此置广宗郡,隋开皇三年罢郡……《隋书·李崇传》:进爵广宗郡公。则隋初有广宗郡审矣”(80)。杨守敬仅以一条封爵史料,就把涪城郡改安城郡的时间从北周提前到了西魏,补出了《隋志》无载的广宗、绥德两郡,裁定武遂县之废不在北齐、而是北周时还存在。

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杨守敬无法圆满地解释同类现象,如平原郡有安德县,旧置安德郡,开皇初郡废,《隋书·杨雄传》载:“(杨)雄无职务,乃闭门不通宾客。寻改封清漳王。仁寿初,高祖曰:‘清漳之名,未允声望’。命职方进地图,上指安德郡以示群臣曰:‘此号足为名德相称。’于是改封安德王”。为此,《杨考补遗》卷4提出了疑问:“《隋书·杨雄传》:仁寿初改封安德王。是时郡已废,盖据旧图封之与(欤)?”(81)又如《隋志》襄阳郡上洪县:“梁又立德广郡,开皇初郡废”;《杨考》:“《隋书·李彻传》:开皇十年后封德广郡公。按开皇三年罢郡见于此《志》总序,而彻之封在十年后,可疑”(82)。并且,《隋志》有郁林郡,《杨考》卷8:“又列女有尹州寡妇封密陵郡君。‘密陵’不见于《志》,附记于此”(83)。

如果把封爵作为辅助材料,来佐证其它史料记载的郡太守、县令之任免事实,则无法否认该政区之存在;但封爵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材料来证明政区之存在与否,愚见以为应该重新验证。所以,笔者提出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这种现象始于何时?第二,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是否正确?

先要了解一下杨守敬这样做考据的例证,表2是不完全举例。从表中24例可知,杨守敬以封爵来补政区沿革的做法驾轻就熟,在《隋书地理志考证补遗》全书9卷中相当普遍。如果追溯这种做法,可能起源于清朝中叶。例如,《魏书·杨大眼传》载其为“安成县开国子”(《北史》卷本传作“安成县子”),钱大昕据《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认为应改成“安戎”(87)。洪齮孙《补梁疆域志》卷1:“巴丘,《沈志》吴立。《南史·程灵洗传》,梁元帝时封巴丘县侯”。卷2:“广晋,《沈志》吴立曰广昌,晋太康元年更名。……《羊鸦仁传》普通中封广晋县侯。《南史·淳于量传》梁元帝为荆州刺史,父文成令量往事焉,以军功封广晋县男。则梁时尚有此县。旧志以为梁省者,非也”。此类做法,为数不少。这个问题,值得今后进一步往上溯源。

与《梁书》无《地理志》一样,《陈书》亦缺《地理志》。民国初学者臧励龢著《补陈疆域志》一书,仍沿袭了杨守敬的做法。例如,该书卷4的西衡州阳山郡下,曰:“《隋志》含涯:梁置阳山郡。《舆地纪胜》引《图经》云:梁天监七年,分湘州于此置衡州及阳山郡。《陈书·欧阳颁传》:世祖嗣位,改封阳山郡公。又,《阳山王叔宣传》:至德元年立为阳山王。《通典》:梁分桂阳县为阳山郡,陈郡废。然至德元年尚有阳山王,则陈有此郡也,《通典》误”。

洪齮孙(1773~1816)在杨守敬之前,臧励龢(1875~?)在杨守敬之后,而对于以封爵补政区的做法则是一脉相承的。这正是后来者岑仲勉、王仲荦同类做法的源头。

岑仲勉、王仲荦都均沿着杨守敬的思路,大量地以封爵来考证梁、齐、北齐、北周、隋代政区。例如,《隋志》巴西郡有仪陇县,岑仲勉《隋书求是》:“《元寿传》改封仪陇县侯,见《续高僧传》一六《昙询传》,同书三《慧赜传》讹作‘仪龙’。《金石录》二二跋寿碑云:‘而碑作仪龙侯。今按《隋书·地理志》有仪陇县,属巴西郡,无仪龙,未知孰是。’按:作‘龙’者,碑之省写,在六朝不足怪也”(88)。京兆郡醴泉县,《隋志》原文:“西魏置宁夷郡。后周改为秦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按《周书·文帝纪》魏恭帝三年秋七月,魏帝封太祖子直为秦郡公,则西魏末已改为秦郡矣”。朔方郡有岩绿县,《隋志》:“西魏置弘化郡”。此类例证甚多,恕不一一举证。

(二)《隋书》郡县封爵名实考

1990年前后,笔者接受《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中的《隋书地理志汇释》任务时,刚一入手即遇到大量的前贤以封爵补政区之现象。经过多年探索,一一查证了《隋书》中所有带地名的封爵名称,期间还撰有读史札记(89),基本可以否定清代以来以封爵补政区的传统做法。

《隋书·百官志下》载:“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通典》所载略同。那么北周、隋所封的郡爵(包括郡王、郡公、郡君、郡夫人)、县爵(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是表示当时确有此郡此县呢,还是有名无实呢?是虚封,还是实封?笔者将《隋书》记载所有的116个郡爵分为北周、隋代两部分,县爵作为第三部分,分析如下:

1.《隋书》所载北周之郡公

通检《隋书》,于北周郡爵,提到54个郡公、两个郡王。这些封郡,大部分是旧置的,少许是北齐、东魏、西魏、北周时始置的,而绝大部分又是隋开皇三年废掉的。北周封郡公之年代,多与本封郡建置沿革吻合,然亦有五个封郡无考,即:杨爽之封同安郡公、杨静之封兴城郡公、梁睿之封五龙郡公、韩雄之封新义郡公(90)、李宽之封蒲山郡公(俱见《隋书》本传)。又如,《隋书·源雄传》:“周太祖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方郡公。”案朔方郡,西魏置,北周已废。另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裴彦,骠骑大将军、吉阳郡公”。案北周地理,断无吉阳郡之置。由此可知,封郡公者,乃虚封耳,非谓当时必有此郡也,故周宣帝大象元年五月,荆州新野郡已为腾国(《周书·宣帝纪》),而大象末犹有封新野郡公者(《周书·于谨传》附《于凯传》、《隋书·于凯传》)。甚而有以县充郡而封者,如《隋书·高祖纪》开皇元年十二月有兴势郡公卫玄,然周、隋无兴势郡、唯有兴势县耳。

《资治通鉴》卷176陈长城公至德四年二月丙申:“立皇弟叔显为临江王”。胡注:“五代志:历阳郡乌江县,陈为临江郡”。清赵绍祖《通鉴注商》卷11:“其实此时历阳郡,后齐立和州临江郡,后周改为同江郡。盖亦以旧郡名封之,陈非能有其地也”。

2.《隋书》所载隋代之郡公

通检《隋书》,隋代共封郡公56、郡夫人1、郡王1、郡君2。这近60个郡,隋初时绝大部分还存在。但存在的问题很多,可分三类:

其一,有些用于封爵的郡,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高祖时封许善心母范氏为永乐郡君(《隋书·许善心传》)、封郭荣为蒲城郡公(《隋书》本传。案高祖受禅时有蒲城县,然无蒲城郡)、封吐万绪为谷城郡公(《隋书》本传)、封李彻为安道郡公(《隋书》本传)、封胡氏为密陵郡君(《隋书·钟士雄母传》)、封窦庆为永富郡公(《隋书》本传)。隋代历史上,从来没有设置过永乐郡、蒲城郡、谷城郡、安道郡、密陵郡、永富郡这6个郡。

其二,有些封爵的郡,始封时并无此郡。如李雄之封高都郡公(《隋书》本传)、薛回之封舞阳郡公(《隋书·薛世雄传》)。据《隋书·地理志》,后齐置长平、高都二郡,后周并为高平郡;至于舞阳郡,则史无明文。

其三,隋开皇三年至大业三年间,天下政区制度无郡,但此时期内仍有始封郡公者,共12例:

(1)《隋书·李彻传》:“封安道郡公。开皇十年,进位柱国。及晋王广转牧淮海,以彻为扬州总管司马,改封德广郡公,寻徙封城阳郡公。”案《隋书·高祖纪》:“开皇八年十月己未,置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以晋王广为尚书令。”可见改封德广郡公、徙封城阳郡公俱为开皇八年后之事。

(2)《隋书·贺若弼传》:开皇九年平陈后,“弼时贵盛,位望隆重,其兄隆为武都郡公,弟东为万荣郡公。”

(3)《隋书·王捌传》:“伐陈之役,及高智慧反,攻讨皆有殊绩,官至柱国、白水郡公。”案《隋书·高祖纪》,高智慧反在开皇十年十一月。

(4)《隋书·陈稜传》:“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稜父)岘旧将,共推为王……岘使稜至(李)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案高、汪作乱,事在开皇十年十一月。

(5)《隋书·钟士雄母传》:“时尹州寡妇胡氏者,不知何人妻也,甚有志节,为邦族所重。当江南之乱,谕讽宗党,皆守险不从叛逆,封为密陵郡君。”案江南之乱,指的是开皇十年的高、汪之乱。

(6)《隋书·张威传》:“高祖受禅,历幽、洛二州总管,改封晋熙郡公……于是,复拜洛州刺史,后封皖城郡公。”案《隋书·高祖纪》作皖城郡公张威,卒于开皇十九年;又案《隋书·高祖纪》,上祠泰山在开皇十五年。则知张威之封皖城郡公,在开皇十五年至十九年间。

(7)《隋书·令狐熙传》:高祖受禅,进爵河南郡公,“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叛,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给帐内五百人,赐帛五百匹,发传送其家累,改封武康郡公。”岑仲勉《隋代州郡牧守编年表》系令狐熙为桂林总管于开皇十六年。案令狐熙,仁寿二年卒,则封武康郡公在开皇末年。

(8)《隋书·元孝矩传》:次弟雅,“开皇中,历左领左右将军、集沁二州刺史,封顺阳郡公。”

(9)《隋书·周罗睺传》:“仁寿元年,为东宫右虞侯率,赐爵义宁郡公。”

(10)《隋书·杨素传》:仁寿初,杨素以平突厥功,“进子玄感位为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

(11)《隋书·韩僧寿传》:本封广陵郡公,从杨素击突厥有功,“进位上柱国,改封江都郡公,炀帝即位,又改封新蔡郡公。”此改封、又改封,以史事推之,则在仁寿、大业之交。

(12)《隋书·百济传》:金真平“开皇十四年,拜为乐浪郡公”。

从以上1、2、3三类封郡可以看出,隋代所封郡爵是虚封,与郡的沿革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3.《隋书》所载之县爵

郡爵如此,县爵同样也是如此。西魏、北周之世,赵煲之封平定县男、窦荣定之袭封永富县公、樊叔略之封清乡县公、宇文忻之封兴固县公、元景山之封文昌县公、独孤陁之封武喜县公、厍狄士文之封湖陂县子(俱见《隋书》本传),此所谓之平定、永富、清乡、兴固、文昌、武喜、湖陂七县,西魏、北周时皆无建置,故赵煲等人所封之县爵,都是虚封。

隋朝也是这样,《隋书·高祖纪》:“开皇元年三月戊子,以和州刺史、新义县公韩擒虎为庐州总管,”然隋实无新义县。《隋书·高祖纪》:“开皇三年三月丁未,上柱国鲜虞县公谢庆恩卒”。据《隋书·田仁恭传》,谢庆恩封鲜虞县公当在高祖总百揆、大象二年平尉迟迥后,然北周无鲜虞县;据《隋书·地理志》博陵郡鲜虞县:“旧曰卢奴,置鲜虞郡,后齐废卢奴入安喜,开皇初郡废,以置鲜虞县”。案郡废事在开皇三年十二月,鲜虞置县应在郡废后,则知谢庆恩以鲜虞县公之身份卒时,尚无鲜虞县之建置。

隋代所封县爵也是虚封,与县的沿革不一定存在对应关系。

(三)关于杨守敬以封爵补政区的初步结论

由上考辨可知,北周、杨隋封爵之郡、县,与本郡、本县建置沿革并无必然的联系,虽取郡、县名称,然而并不代表政区之沿革,也不能以此证明甚至补充当时行政区划的建置状况,更不能证明该政区之存在与否。对于这一点,前人已交代得很清楚,《汉书》卷68《霍光传》:“(武帝遗诏)封光为博陆侯”,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无此县也”(91)。《隋书·樊子盖传》:大业十年冬下诏“进爵为济公,言其公济天下,特为立名,无此郡国也。”杜佑同意这种说法(《通典》卷31自注)。胡三省也有这种观点,《通鉴》卷175“美阳公苏威”句,胡注:“美阳,古县名,汉晋属扶风,《五代志》不见,盖已省废,姑以古县名封爵之耳。”可见,封爵可以另立新名,或取古地名,并不一定与政区有关,故《隋书》中的郡县封爵,既有从不见于记载之郡、县名称,也有以县充郡而封之郡名,还有以前代政区赐爵之郡、县名称,甚而开皇三年至大业三年天下无郡时还始封了13个郡爵,县爵也属虚封。

因此,不能以《隋书》所载之封爵,来证明当时的政区建置沿革状况。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书中凡以封爵证明、校正、补充、纠谬政区沿革的,皆不足信。

三、结语

除《隋书地理志考证》之外,杨守敬著作中涉及舆地研究之处尚多。总而言之,杨守敬考证地理沿革的成就是巨大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他在总结我国几千年来舆地沿革各方面成就的同时,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启迪着新一代历史地理学家,并以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为后人开辟了研治舆地之学的新途径。

杨守敬在沿革地理方面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

一是杨守敬身处清末,承乾嘉之余绪,有条件集考据之大成。清代的地理考据,经过顾炎武大力提倡、顾祖禹身体力行,阎若璩、胡渭、陈芳绩、江永、黄仪、姜宸英、洪亮吉、钱大昕辈继踵其后,“自乾隆中叶后,海内士大夫兴汉学,而大江南北尤盛”(92);此后,李兆洛、徐松、张穆、何秋涛、沈垚、杨丕复、丁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理考据成就。作为清代考据学派殿军的杨守敬,自然有条件继承这份舆地考据传统,并发扬光大。

二是关于隋代地理沿革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杨守敬之前,对《隋书·地理志》做过研究的有王鸣盛、钱大昕、洪颐煊、李慈铭等。王鸣盛(1722~1804)在《十七史商榷》中,有七条涉及到《隋志》,其中六条是关于《隋志》总序的,只有淮南郡一条讨论具体内容(9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中有关《隋志》的考证多达95条、约七千多字,考证精详、逻辑严密,向为学界所重(94)。洪颐煊(1764~1833)《诸史考异》中有32条是关于《隋志》的,约近三千来字,亦多创见(95)。李慈铭(1830~1895)《越缦堂读史札记》中的《隋书札记》,涉及《隋志》内容26条、两千多字,见识颇高(96),自谓“亦未能尽正也”(97)。杨守敬正是在这样的高起点上进行《隋志》考证的。当然,这与他绘制《历代舆地图》中的隋代图组也是分不开的。

三是个人天赋。杨守敬20岁时,见租住杨宅的余杭举人郑兰所藏江阴六严《舆地图》,加以影绘,深得郑兰激赏。杨守敬自己在《邻苏老人年谱》记载道:“是年,有太平孙君玉堂(璧文)避乱宜都,在太平会馆授徒,其人勤学不倦,因与之交。适余杭郑谱香(兰)亦避乱至宜都,租余屋居之,因其晒书,得见六严《舆地图》,假之而与孙君各影绘,无间昕夕,余成二部,孙君亦成一部。谱香知之,乃大激赏。会谱香以吾屋差小不能容,移居于向家巷,而以吾屋转租元和顾子山(文彬)。顾本吴中文豪,见余好古,亦大加青眼”。吴天任先生认为,这是杨守敬治地理学之始(98)。今按:六严字德只,江苏江阴人,李兆洛门生,绘有《历代地志沿革图》;郑兰字谱香,浙江余杭人,舆图专家(99),道光庚子举人(100):顾文彬号子山,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因此,杨守敬年青时代便展露了舆地学方面的才华和禀赋,且其舆地之学与江浙地区具有渊源关系。

至于杨守敬发生个别的认识错误,也属正常。在学术发展的漫长道路上,先贤提出初步看法,后人视为靶子而提出改进意见,更后之人得出比较圆满的观点(或许永无绝对正确之结论),完全符合学术发展规律。我们今天关于隋代政区和《隋书·地理志》的认识,正是建立在先贤层层建造的知识塔上。

注释:

①②见缪荃孙纂录《碑传集三编》卷41。

③谢承仁:《杨守敬集》第1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总序”。

④百诗、竹汀、大可分别是阎若璩、钱大昕、毛奇龄。

⑤《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潘存序。

⑥《邻苏老人年谱》六十七岁下。

⑦朱士嘉:《杨守敬地理著述考》,《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1期。

⑧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1京兆郡万年。按,13册的《杨守敬集》,谢承仁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于1988-1997年联合出版。《隋书地理志考证》由施和金整理,收入《杨守敬集》第2册,第81-552页。以下所据均为此版本。

⑨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补遗》卷1万年县注后。

⑩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33:“案鲁阳之置荆州,在太和十八年,至二十二年移荆州于穰城,而以鲁为郡。永安中,置广州于鲁阳,而齐、周因之。史未见鲁州之名,当为‘广州’之误也。”

(11)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3河南郡鲁县。岑仲勉《隋书求是》:“按:《地理志》所云‘后置鲁州’未详何时。东平郡后周所置之鲁州,既属‘寻废’,则襄城郡之鲁州,未必是同时并设。唯解者必‘后置’之‘后’,属诸后魏,故若周代同时有两鲁州矣,此义解之应行商榷者一也。《魏书》一六中:‘广州……治鲁阳,武定中陷,徙治襄城。’谓鲁阳郡之地,原置广州,自是不易之论。复考五六《薛胄传》:‘高祖受禅,擢拜鲁州刺史,未之官,检校庐州总管事,寻除兖州刺史。’后周所置鲁州,既是寻废,则受禅后不久之鲁州,必非东平郡之鲁州,更非原名兖州大业二年始改之鲁州。故苟就钱说以推寻,《胄传》之鲁州,亦得为广州之异文。又《诸史考异》一四云:‘《皇甫诞传》:……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出为鲁州长史。颐煊案:《皇甫诞碑》……授广州长史。’何以胄、诞两传与《地理志》均不约而同,讹广为鲁,且所讹之字,恰好曾设广州之县之名。既非相似而转讹,宁谓无因而致是,此疑窦之大堪玩味者二也。尝读《元和志》三云:‘后魏废帝元年,于丘头原置广安县,隋仁寿元年,以广字犯皇太子名,改为延安。’又云:‘后魏太武帝于此置广洛县。……后仁寿元年,以太子名广,改为金明县。’凡此避太子改名之例,志中不下十数,可无悉举……夫县名广者尚改之,而谓州名广者独邀免乎?同志三四云:‘仁寿元年,改广州为番州’,南之广州尚改之,而谓北之广州独不及乎?由是思之,襄城郡之广州当仁寿元年时,必尝易称,绝无疑义。然则所易者果何名乎?《元和志》六鲁山县云:‘武德四年,又于县置鲁州。’唐初建设,率沿《隋志》,今适于此鲁县置鲁州,宁为巧合,是可推襄城郡之广州,当仁寿元年时曾改曰鲁州也。此说既立,则鲁州沿革,应云:‘后魏永安中,置广州,隋仁寿元年,改曰鲁州,大业初州废。’今《地理志》只称后置鲁州,不言为广州所改,钱氏又只断鲁为广讹,不知其中间确曾改称鲁州,皆得失参半者也。大业初既废此鲁州,乃将兖州改为鲁州,亦两无相妨焉矣。若薛胄、皇甫诞两传之鲁州,盖史臣避讳而追改者。”王仲荦:《北周地理志》:“西魏、北周之广州治鲁山,东魏、北齐之广州治襄城。”又云:“《魏书·高祖纪》:太和二十年夏四月甲辰,广州薛法护南叛。按据是,则广州已置于孝文帝太和之世,其后中省,永安中复置也。……按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以此鲁州为广州之误,极是。《隋书·皇甫诞传》:‘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出为鲁州刺史。’《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明公皇甫府君碑》:‘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既而苍精委驭,炎运启图,伯贰边服,实资令德,授广州刺史。’碑刻于仁寿初元,盖尚未为炀帝讳改也。是《隋志》广州之作鲁州,盖唐初臣僚尚为隋帝讳改也。”

(12)关于杨守敬的地理贡献,朱士嘉一一评价其著作,施和金归纳为六端,杨正泰总结为三个方面。详见朱士嘉《杨守敬地理著述考》,载《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1期;施和金《试论杨守敬历史地理学的成就与地位》,《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杨正泰《晚清地学界的泰斗——兼论杨守敬的治学成就》,载1990年复旦史地所所刊《历史地理研究》。本文之总结,系受前贤启发,在从事《隋书地理志汇释》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来的。

(13)《杨考》卷1于京兆郡华阴县下,补出西魏南汾州:“按西魏尝置南汾州于杨氏壁。《通鉴》梁中大通六年,东魏行台薛修义等渡河,据杨氏壁;西魏司空参军薛端纠帅村民,复取杨氏壁,宇文泰遣南汾州刺史苏景恕镇之。注:杨氏壁当在华阴、夏阳之间,盖华阴诸杨遇乱筑壁以自守,因名。魏汾州本治蒲子城,孝昌中陷,移治西河。时西河已属东魏,故西魏侨置南汾州于杨氏壁”。

(14)《杨考》卷1于扶风郡下,补出后周燕州:“按有燕州。《通典》扶风下:后周置燕州。注:周天和元年于美阳故城置燕州,隋开皇十六年置岐山县,以属燕州,隋末废”。岑仲勉《隋书求是》:“余按:‘注’以下数语,今本《通典》(学海堂本)无之,不审杨氏所据,故附阙疑。今按:《寰宇记》卷30亦云:美阳故城,后周天和元年于此置燕州。隋开皇十六年于今岐阳县置岐山县,以属岐州,隋末废”。《舆地广记》卷15扶风县:“汉美阳县地,后周置燕州”。是可证《通典》周天和元年于美阳故城置燕州之说至确。

(15)《杨考》卷5于河东郡河北县下,补出北周虞州:“据《周书·明帝纪》:二年正月,于河北置虞州。又《周书·韩雄传》:除使持节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则周于此置虞州至确,《志》失书”。

(16)《杨考补遗》卷1于西平郡下,补出前凉湟河郡:“按有湟河郡。《通典》:廓州,前凉以其地为湟河郡。《水经注》: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南。《张猛龙碑》有黄河太守,即湟河也。《寰宇记》引《周地图》称,西魏化隆县属湟河郡。则当废于周、隋间”。

(17)《杨考》卷4于魏郡成安县下,补出北周成安郡:“《元和志》:文宣帝分邺县置(成安县),属清都尹。周平齐,属魏郡。隋开皇三年属相州。《杨素传》:周武帝平齐,以功封成安县公。又《达奚长孺传》:从周武帝平齐,进爵成安郡公。又《元和志》:‘周武帝置滏阳,属成安郡’。则周有成安郡,当是齐与县同置,《志》失书”。

(18)北地郡新平县下,《杨考》卷1补出北周永寿县:“按有永寿县,在今永寿县南。《寰宇记》:西魏大统十四年,于今永寿县北广寿原置广寿县,周大象元年改永寿,隋开皇三年省入新平。”袍罕郡袍罕县下,《杨考》卷1补出西魏凤林县:“按有风林县,在今河州西南。《元和志》:本汉白石县地,西魏大统十二年,刺史杨宽于河南风林川置凤林县,因以为名。”汉川郡城固县下,《杨考》卷2补出北朝龙亭县:“按有龙亭县,在今洋县东十八里。《地形志》:晋昌郡治龙亭。……《寰宇记》:龙亭县,开皇三年省人洋州。”清化郡始宁县下,《杨考》卷2补出西魏、北周诺水县:“按有诺水县。《寰宇记》:西魏大统中分始宁县置,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省入始宁县。”通川郡东乡县下,《杨考》卷2补出北朝下蒲、巴渠两县:“按有下蒲县。《寰宇记》:开皇三年,废下蒲县入东乡县。又有巴渠县。《寰宇记》:梁大同中析宣汉县地置,以境在巴州、宕渠内,故为巴渠县焉,隋初废。按宋、齐《志》,巴渠郡皆领巴渠县,《寰宇记》谓梁置,误。”荥阳郡管城县下,《杨考》卷3补出西魏密县:“按隋有密县,即今开封府密县治,本汉旧县,后魏属荥阳郡。《元和志》:隋大业二年废,十二年又置。《寰宇记》:高齐文宣帝自今县东南三十里移于今县东四十里,后周属荥州,隋属郑州,大业十二年又移于今理,即古法桥堡城。《志》例以大业三年为断,故此县不载。”《杨考补遗》卷3又曰:“《周书·文帝纪》:魏大统三年,东魏颍川长史贺若统与密县张检执刺史田迅举城降。此西魏时有密县之证。”襄城郡阳翟县下,《杨考》卷3补出北朝康城县:“按有康城县,在今禹州西北三十里。《地形志》:孝昌中置,为阳城郡治。《一统志》:仁寿中废人阳翟。”淮南郡安丰县下,《杨考》卷8补出北朝浚仪、小黄、雍丘三县:“按有浚仪县,在今寿州西南。旧侨置。《寰宇记》:在安丰县东北二百五十步芍陂塘下,隋开皇三年废。又有小黄县,今颍州府毫州治。旧侨置。《寰宇记》:在安丰县西北三十里,隋开皇三年废。又有雍丘县,今寿州南五十里。旧侨置。《寰宇记》:在安丰县南六十里,隋开皇三年废。”历阳郡乌江县下,《杨考》卷8补出东晋侨置、梁末或周废之雍丘、谷熟、龙亢、蒙县四县:“按有雍丘县,在今和州南九十里,东晋侨置。《一统志》:梁废。有谷熟县,在今和州西北,东晋侨置。《一统志》:梁末废。有龙亢县,在今和州含山县东南,东晋侨置。《寰宇记》:周大象元年拓定江淮,并入历阳。有蒙县。《寰宇记》含山县下云:晋建元初立,周天和元年并入历阳。”

(19)北周时期,大约有46个总管府。见盖金伟等《北周总管府制度研究》,《新疆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20)《杨考》卷8于永嘉郡永嘉县下,补出粱东嘉州和横阳、乐成两县:“按《寰宇记》:瑞安,晋安固县,梁属东嘉州。《补梁志》谓梁置东嘉州,治永宁。《旧唐志》:安固,隋废。《一统志》:省入永嘉。按有横阳县,今温州府平阳县治。晋置。《元和志》:隋平陈,废入安固。按有乐成县,即今乐清县治。晋置。《元和志》:隋废”。

(21)《杨考》卷9于南郡公安县下,补出陈朝雍、祜、信三州:“按陈有雍州。《陈书·宗饶传》:宣帝时,诏加散骑常侍、荆雍湘巴武五州大中正。是陈有雍州,未知治所。又按陈有祜州。《沈恪传》:光大二年,都督荆武祜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又《陆子隆传》:子隆以功迁都督荆祜信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又《通鉴》陈太建十二年,淳于陵克祜州。又按陈有信州。《樊毅传》:弟猛,太建中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宣帝纪》:太建十一年,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白下。又《孙场传》: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通鉴》隋开皇九年,陈信州刺史顾觉屯安蜀城,注谓巴东之信州。按《纪胜》:陈置宜都县,属南信州。据此,则陈之信州当置于夷陵、夷道之间江南岸。《通鉴》注谓巴东之信州,则在江北,是周地”。今按:“祜”字,《杨守敬集》改为“祐”,今仍从《杨考》。

(22)钟离郡定远县下,杨守敬补出梁两郡、三县。《杨考》卷8:“……又梁有馆陶县、梁招县、高平县。《地形志》:襄邑,武定七年改萧衍馆陶、下邳、梁招、高平四县置。又梁有西沛郡。《寰宇记》定远县下云:梁普通三年于闾城中置西沛郡,至大宝二年废。又梁有鲁郡。《地形志》:萧衍置。《一统志》:鲁城在凤阳县西、鲁山之东”。

(23)宣城郡秋浦县下,杨守敬补出梁南太原郡。《杨考》卷8:“按有南太原郡。《纪胜》:在贵池县西九十里。《舆地志》云:梁大同年置,隋开皇九年废”。

(24)余杭郡盐官县下,杨守敬补出南朝武原、海宁两郡和海盐、胥浦两县,《杨考》卷8:“按有海盐县、武原郡,即今县治。汉县,晋移置于此。《梁书·侯景传》:太清三年六月,景分吴郡海盐县置武原郡。《一统志》:陈废,仍属吴郡,永定初属海宁郡。《元和志》:隋开皇九年废。《一统志》云:省入盐官。《纪胜》又引《武原志》作陈废。又有海宁郡。《陈书·高祖纪》:永定二年十二月,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属扬州。考此《志》常熟县下云‘梁置信义郡,平陈废,并所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入焉’。似梁时前京属信义郡,不属吴郡。又梁有胥浦县。《一统志》引《松江府志》:大通六年(大通止二年,‘六’字误)析海盐东北境置,地接胥浦,因名。《梁书·侯景传》:太清三年六月,景分吴胥浦属武原郡”。

(25)永嘉郡临海县下,杨守敬补出南朝陈章安郡和乐安、始丰两县。《杨考》卷8:“按陈有章安郡。《纪胜》:陈以章安县置章安郡。《纪要》亦云:章安,陈为章安郡治。《志》失书。又按有乐安县,今仙居县西。东晋置县。《元和志》:隋开皇九年废。《一统志》:废入临海。又按有始丰县,即今天台县治。吴置,曰始平,晋改。《梁书·武纪》:天监五年夏四月,始丰县获八目龟一。《旧唐志》:隋末废。《纪胜》:隋并入临海”。

(26)沔阳郡沔阳县下,杨守敬补出梁沔东郡。《杨考补遗》卷9:“按有沔东郡。《通鉴》梁天监四年,雍州’蛮、沔东太守田喜青叛,降魏,注:郡盖在襄阳府东、竟陵郡西”。

(27)沔阳郡监利县下,杨守敬补出后梁监利郡。《杨考》卷9:“按后梁置监利郡。《周书·萧詧传》:大定五年,王琳遣将雷又柔袭监利郡,太守蔡大有死之。又《蔡大业传》:詧称帝,历监利郡守。《通鉴》陈永定三年注:后梁置监利郡”。

(28)桂阳郡郴县下,杨守敬补出南朝平阳郡和平阳、晋兴、义章、便县四县。《杨考》卷9:“按有平阳郡、平阳县,即今桂阳州治。宋本《寰宇记》:汉郴县地,东晋于今县理南九里置平阳郡及县,陈太建十二年郡、县俱废。隋末萧铣析郴县于平阳故郡北置平阳县。又按有晋兴县,在今郴州兴宁县西南。《元和志》:后汉置汉宁县,吴改阳安,晋改晋宁,隋省。开皇十一年又置,改为晋兴。又按有义章县,今郴州宜章县治。宋本《寰宇记》:隋末,萧铣分郴县于今义章县北三十里立此县。又按有便县,今郴州永兴县治。《元和志》:汉县,晋省,陈复置,隋省入郴县”。

(29)遂宁郡方义县下,补出南朝梁德阳县。《杨考》卷2:“按梁有德阳县,在今遂宁县东南。《旧唐志》:后周废。《元和志》:闵帝元年废。”淮南郡霍丘县下,补出梁临水、松滋两县。《杨考》卷8:“按梁有临水县。《寰宇记》:普通七年,于阳泉古城内立决口县,大通三年改为临水县。《纪要》:决口戍,在霍丘县西。又有松滋县,在今霍丘县东十五里。晋置。《寰宇记》:开皇三年废。”弋阳郡乐安县下,补出南朝宋茹田县。《杨考》卷8:“按有茹田县,在今光山县南六十里。《宋志》:元嘉二十五年置。《寰宇记》:开皇三年省入乐安。”同安郡同安县下,补出南朝宋女阴县。《杨考》卷8:“按有女阴县、在今桐城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宋侨置,属晋熙郡。《寰宇记》:梁改属枞阳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遂废。”宣城郡南陵县下,补出梁石埭县。《杨考》卷8:“按有石埭县,即今县治。《寰宇记》:本吴石城县地。引《舆地志》:梁大同二年置石埭县,因贵池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陈灭,废。”新安郡休宁县下,补出梁黎阳县。《杨考》卷8:“按梁有黎阳县,在今休宁县东南。《纪要》:吴置,宋省。梁承圣中复置,属新宁郡。”建安郡建安县下,补出吴兴、建阳二县。《杨考》卷8:“按有吴兴县,今浦城县治。《宋志》:汉末立,曰汉兴,吴改。《梁书·武纪》:天监九年闰六月,宣城盗转寇吴兴县。《太平御览》引《邑图》云:梁江淹为吴兴令。淹自序:吴兴地在东南峤外,闽越之旧境。《元和志》:隋平陈,省入建安。《舆地广记》:隋末复置。又有建阳县,今建阳县治。《元和志》:吴置建平县,晋太元四年改,开皇十年省入建安。《寰宇记》作九年省。”建安郡南安县下,补出沙村县。《杨考》卷8:“按有沙村县,今沙县治。晋置。《元和志》:隋开皇十年废。”临川郡崇仁县下,补出梁宜黄、巴陵、安浦三县。《杨考》卷8:“按有宜黄县,在今宜黄县东。《宋志》:吴立。齐因之。《寰宇记》谓梁大同二年置巴山郡,因立宜黄县于宜黄水侧,以水为名,恐误。又云:隋开皇九年废县入崇仁。又有巴陵县。《寰宇记》:废巴陵县,在崇仁县西南十三里。隋大业九年置,十四年废。又有安浦县,在今乐安县西南六十里。《宋志》:吴置。《寰宇记》:隋开皇九年并入崇仁。”九江郡彭泽县下,补出南朝上甲、乐城二县。《杨考》卷9:“按《晋志》:元帝置上甲县,安帝时省上甲入彭城(‘城’字误,当作‘彭泽’)。今考梁长沙王萧昭,武帝时封上甲侯,盖梁复置。又有乐城县。《寰宇记》:废乐城县,在彭泽县南三十九里。县城傍山为之,南北高险,东西平下。隋大业十三年,贼帅张善安据险,唐武德五年县平,至八年并入彭泽。则隋有此县矣。”江夏郡蒲圻县下,补出梁、隋乐化县。《杨考》卷9:“按有乐化县。《寰宇记》云:梁大同五年,于巴陵郡下隽县立乐化县,还属上隽郡。又云:开皇元年,使人韦焜又立乐化县,开皇十二年,使人牛弘省乐化入蒲圻。则梁置旋废。隋初复置,后废入蒲圻也。”

(30)《杨考》卷3:“按梁有劳州、东荆州。《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五年,劳州刺史曹凤、东荆州刺史雷胜能等举城降魏,注:皆蛮左也,因其地授以州刺史。《纪要》:劳州城,在今唐县东南,魏所置州,以授蛮酋,东荆州,即今唐县治,魏太和中置。按太和所置东荆州在比阳,非此东荆州也。又有南荆州。《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魏以桓叔兴为南荆州刺史,治安昌城,隶东荆州。普通二年五月辛已,魏南荆州刺史桓叔兴据所部来降。《南史·徐嗣徽传》:从征巴丘,以功监南荆州。又按梁有堵阳郡。《元和志》:方城,本汉堵阳地,在堵水之阳故名。梁于此置郡。梁有汝阴、弋阳二郡,今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双头郡。梁有新息,今弋阳县,在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期思县,今固始县西北。《地形志》:萧衍置。梁有财丘、梁兴二郡,今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梁兴县,今阜阳县西一百十里。《地形志》:萧衍置。《南史·梁敬帝纪》:太清二年,封梁兴侯。梁有梁城县,在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汝阳县,今阜阳县地。《地形志》:萧衍置。梁有西恒农、陈南二郡。《地形志》:萧衍置。梁有胡城县,今阜阳县西。《地形志》:萧衍置。梁有南顿县,今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济阳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清河、南阳二郡,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清河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汝南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东恒农郡,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此颍州之东恒农,其荆州之东恒农已见菊潭县下。梁有阳武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新蔡、南陈留二郡,今新蔡县东北。《地形志》:萧衍置。梁有荥阳、北通二郡,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临淮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汝阴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汝南、太原二郡,今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安城县,属汝南太原二郡,今阜阳县地。《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新息县,今颍州府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新兴郡,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安城县,属新兴郡,今安徽境。《地形志》:西汝南郡治,萧衍置。《梁书·武帝纪》:普通五年十一月壬戌,裴邃攻寿阳之安城,克之;丙寅,魏马头、安城并来降。梁有都立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新兴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梁有义兴县,今安徽境。《地形志》:萧衍置”。

(31)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217页。岑仲勉《隋书求是》:“南宁州,《地理志》不载,《旧唐书》四一云:‘武德元年开南中,置南宁州。’实则周隋时已有此称。《周书》五,保定元年,南宁州遣使献滇马及蜀铠,二年分南宁州置恭州。《隋书》四七《韦冲传》云:‘俄而起为南宁州总管持节抚慰,复遣柱国王长述以兵继进。’五四《王长述传》云:‘开皇初……后数岁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道病卒。’盖同时事,依前引协州下引《元和志》,乃开皇三、四年并也。《新唐书》二二二下云:‘七世祖晋南宁太守,梁元帝时南宁州刺史徐文盛召诣荆州。’丁谦考证云:‘晋南宁太守当作晋建宁太守,近世出土有晋建宁太守爨宝子碑,可证。’(依《宋书》三八,建宁属宁州)。余按宋爨龙颜碑,祖为建宁太守宁州刺史,父建宁太守,龙颜以义熙十年举秀才,又除试守建宁太守,后迁宁州刺史(《金石萃编》补略一)。龙颜之祖若父,当皆晋官,丁氏之证,诚甚确凿。又《梁书》四六《徐文盛传》,只称‘大同末以为持节督宁州刺史’,不作南宁,意周隋时北方有宁州,始加‘南’为别,作史者因而引用后称也。……《地理志考证》二云:‘又《韦世康传》,弟冲,开皇中为南宁州总管,当是史万岁平定之后所授。’按万岁南征,在十七年二月(《本纪》二),冲任总管,乃三、四年事,杨说非也。”

(32)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541页。岑仲勉《隋书求是》:“按此之道州,《旧唐志》外无他证,开皇十六年既于郾城置道州,则永阳即尝立道州,亦必已废,兹从阙疑。”因此,施和金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不见道州。

(33)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136页。岑仲勉《隋书求是》:“《元和志》四○伊州云:‘隋大业六年,得其地,以为伊吾郡。’《新唐书》二二一下《骨咄传》,只称伊吾城隋末内属,不详其年。按六五《薛世雄传》:‘从帝征吐谷浑……岁余,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次玉门。启民可汗背约,兵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及闻世雄兵已度碛,大惧,请降,诣军门上牛酒。世雄遂于汉旧伊吾城东筑城,号新伊吾,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余戍之而还’(按‘大将’下《北史》七六有‘军’字)。置伊吾郡,当即是时,《通鉴考异》八则系世雄击伊吾于四年十月,且云:‘世雄击伊吾,帝纪无之,本传前有从帝征吐谷浑,后云岁余,以世雄为玉门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击伊吾,然则似在大业六七年也。按是时启民已卒,伐吐谷浑之岁,伊吾吐屯设献地数千里,恩宠甚厚,隋何故伐之,今移置献地之前。’(据《考异》引文,又知北宋本大将下原无‘军’字)考六七《裴矩传》叙此事于三年冬及从帝巡塞北幸启民帐之间,然巡塞北在三年秋,是矩传记事,非尽循年序;又亲征吐谷浑为大业五年,则两传年份,亦不相合。复考八四《突厥传》,启民以四年死,其事似更不应后于四年,司马氏注重启民之卒年及吐屯设之入觐,拟置献地之前,自具相当之理由,余初亦颇主其说。惟是启民究以何年卒,传之启民何指,均有疑问。今检《元和志》此条,正与据传推计之六七年相合,是世雄击伊吾之岁,尚不能依《考异》为定论也。若启民卒月,史阙明文,更无必置于四年十月之理,此犹是枝节问题矣。……敦煌残本图经云:‘隋大业十二年,置伊吾郡。’年分亦不确。”

(34)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219页。《杨考》原文“绥县”,《杨守敬集》改作“绥阳县”。岑仲勉《隋书求是》:“《元和志》……并未明言郡之置年。其绥阳县下又云:‘大业十二年,巴郡丞梁粲招慰所置。’一作七年,一作十二,未详孰是。惟《旧唐书》四、《新唐书》四一均著录隋明阳郡,似隋有此郡而《地理志》失记矣。”

(35)扶风郡普闰县下,《杨考》卷1补出麟游县:“按隋有麟游县。……《旧唐志》:义宁元年,于仁寿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其郡领麟游、上宜、普润三县,二年改曰麟游郡及云台县,仍割安定郡之鹑觚来属”。同昌郡常芬县下,《杨考》卷1补出丹岭县:“按有丹岭县。《元和志》:隋开皇十九年置丹岭县,属芳州,义宁二年属甘松郡。又云:所管百姓,皆是党项诸羌,界内虽立县名,无城郭居处。”临邛郡临邛县下,《杨考》卷2补出火井县:“按有火井县。《寰宇记》:周于临邛县地置火井镇,隋大业十二年置火井县,仍带镇,属临邛郡。《元和志》:后魏置火井县。”眉山郡峨眉县下,《杨考》卷2补出绥山县:“按有绥山县,在今峨眉县东南四十里。《元和志》:大业十一年,招慰生獠,立以为县,因山为名。《舆地广记》:隋于荣乐城置绥山县。”资阳郡盘石县下,《杨考》卷2补出月山、牛鞞、龙水三县:“按有月山县,在今资州西五十里。《元和志》:本汉资中县地,隋义宁二年分置月山县。又有牛鞞县,在今内江县东北八十里。《元和志》:本汉资中县地,自晋迄梁,夷獠所居,大业十二年于此置牛鞞县,因牛鞞水为名也。又有龙水县,在今资州西南八十里。《元和志》:本汉资中县地,隋义宁二年招慰夷獠,于此分置龙水县,以县西北有溪水屈曲绕城如龙,因以为名。《寰宇记》:在龙龟溪之左,即资阳之西界,依龟山陇为城。”资阳郡威远县下,《杨考》卷2补出和义县:“按有和义县,在今威远县东北。《元和志》:隋大业十二年分置和义县,以招和夷獠,故以和义为名。《寰宇记》作大业三年置。”资阳郡资阳县下,《杨考》卷2补出隋隆龛县:“按有隆龛县。《元和志》:在普州东一百十里,隋开皇三年于此置隆龛镇,大业十二年于镇置县。又《旧唐志》:崇龛,后周隆龛城,隋隆龛县,旧治整濑川。”犍为郡犍为县下,《杨考》卷2补出玉津县:“按有玉津县,在今犍为县北九十里。《元和志》:大业十一年置,以江有璧玉津,故以为名。《纪胜》引《元和志》作‘十三年’。”黔安郡彭水县下,《杨考》卷2补出信安县:“按有信安县,在今彭水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元和志》:隋大业十年置。《寰宇记》:大业十二年置。”淮阳郡西华县下,《杨考》卷3补出柳城县:“按隋有柳城县。《寰宇记》:柳城,在西华县西二十里,古传云女娲氏之都,本名娲城,魏邓艾营稻陂时,柳舒为陂长,后人因为柳城。隋开皇元年于此置柳城县,隋末废。”淮阳郡溵水县下,《杨考》卷3补出扶苏县:“按《寰宇记》:扶苏城在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史记》云:陈涉起兵,自称公子扶苏,从人望也。盖涉筑此城。隋越王侗皇泰元年于此城置扶苏县。《纪要》:在商水县东南十二里。”汲郡卫县下,《杨考》卷5补出永昌县:“按有永昌县。《寰宇记》:隋初置永昌县,大业中废。故城在今淇县之西。”楼烦郡静乐县下,《杨考》卷5补出岚城县:“按有岚城县,在今岚县北。《元和志》:大业八年,分静乐县置岚城县,属楼烦郡。”涿郡安次县下,《杨考》卷5补出通泽县:“按有通泽县。《寰宇记》永清县下云:隋大业七年,于今县西五里置通泽县,隋末废。”珠崖郡下,《杨考》卷8补出舍城、临机、陵水、琼山、平昌五县。《杨考》:“按隋有舍城县,在今琼山县东南四十里。《纪胜》引《元和志》:大业六年置。《旧唐志》:舍城,隋旧县,为珠崖郡治。又有临机县,《寰宇记》:在崖州东南八十里,汉临振县地,隋置。《元和志》:武德五年分平昌县置。按《通典》:开皇十年,赐谯国夫人临振县为汤沐邑。疑改‘振’为‘机’是唐代事。又隋有陵水县,今陵水县东北。《纪胜》引《元和志》:大业六年置。又有琼山县,在今琼山县南六十里。《舆地广记》:隋末置,属崖州。《寰宇记》琼州下云:本隋珠崖郡之琼山县。则隋有琼山县审矣。又有平昌县,在今文昌县北。《寰宇记》:汉紫贝县地,隋改为平昌。按《新唐志》作唐武德五年置平昌县,后改文昌。”今按:此处21县。加上举例3县和上文南宁州3县、明阳郡5县,共32县。

(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9)(50)(53)(54)(55)(56)(57)(58)(60)(66)(74)(75)(76)(77)(79)(80)(81)(82)(83)见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2册,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1997年版,第119、241、468、291、294、316、333、418、436、439、502、96-97、419、435、217、431、446、419、513、102、116、331、261、142、103、124、187、300、113、294、509、473页。

(48)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199页。岑仲勉《隋书求是》:“此文有错简。‘开皇初废’四字,似应乙在总管府之下。”施和金《〈隋书地理志〉考辨释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后周置总管府’误倒于‘开皇初废’四字之后。”又曰:“此将‘旧置益州,开皇初废’点作一句,误。因开皇初无废益州之事。《隋书·文帝纪》云:‘(开皇)元年九月……以越王秀为益州总管。’《隋书·庶人秀传》亦云:‘开皇元年,立为越王。未几,徙封于蜀,拜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是开皇元年益州及总管府皆未废。《隋书·文帝纪》又云:‘二年……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于益州,以蜀王秀为尚书令。’则开皇二年益州仍有,而行台省却代替了总管府。所云‘开皇初废’者,非废益州,乃开皇二年废总管府而代之以行台省也。总管一职,后周明帝武成元年始设,主管军事。‘行台省,则有尚书令、仆射。兵部、度支。’(《隋书·百官志》)既有兵部,军事当然是其份内之事。故行台省立而总管府可废,情理中事也。这类事例,并非益州一地独有,此《隋书·地理志》于河南郡下即云:‘(开皇)二年废总管,置河南道行台省。’太原郡下亦云:‘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省,九年改为总管府。’此皆总管府、行台省互代之证。而蜀郡下所云‘三年,复置总管府者’,亦即总管府又代行台省之谓也。《隋书·庶人秀传》云:‘(开皇)二年,进位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本官如故。岁余而罢。’此‘岁余而罢’,即罢西南道行台省而代之以总管府也。与蜀郡下所云‘三年,复置总管府’正合。又,‘复置总管府’五字,正可证开皇初废(即开皇二年废)者为总管府,有废方有复,理之然也。且《隋书·杨异传》、《隋书·令狐熙传》皆有开皇初出任益州总管府长史之记载,《隋书·元岩传》更云:‘高祖初即位……拜岩为益州总管府长史……十三年,卒官,上悼惜久之。益州父老莫不殒涕。’此皆可证开皇初乃至十三年都无废益州之事。明乎此,则蜀郡下志文当将‘旧置益州’四字点作一句,‘开皇初废后周置总管府’又作一句。或将‘开皇初废’四字乙于‘后周置总管府’之下,全文点作:‘旧置益州。后周置总管府,开皇初废。开皇二年,置西南道行台省,三年,复置总管府,大业元年府废。’如此按时间顺序叙述,更合《隋书·地理志》体例。”

(51)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481页。岑仲勉《隋书求是》:“五六《令狐熙传》则云:‘于是奏改安州为钦州,黄州为峰州。’此峰与玉之异也。《元和志》三八云:‘陈于此置兴州,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峰州。’又云:‘梁大同元年,于郡分置广州,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陆州。’此兴为峰、黄为陆之异也。按《地理志》交趾郡嘉宁县下云:‘旧置兴州……十八年,改曰峰州。’是《元和志》兴为峰之说,实本《隋志》。复考《旧唐书》四一峰州云:‘隋交趾郡之嘉宁县,武德四年置峰州。’唐初建设,多沿《隋志》,此改兴为峰之可信,而《熙传》改黄为峰之为误者也。”

(52)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503页。顾祖禹原文,见《读史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景陵县下云杜城条。

(59)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550页。施和金《〈隋书地理志〉考辨释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秦平郡,《魏书·地形志》作‘平秦郡’,领雍、周城、横水三县,则秦平为平秦之倒误也。……《周书·王盟传》亦有王盟于孝昌初‘拜征西将军、平秦郡守’之记载。此皆为平秦而非秦平,足证《魏书·地形志》所记不误,后魏所立之郡确为秦平(编者注:应为平秦)。故《通典》于雍县下云:‘后魏置平秦郡,兼置岐州。’《资治通鉴》说及周伯度时亦云:‘魏以伯度为泾州刺史,封平秦郡公。’胡三省注:‘魏太延二年,置平秦郡于雍县,属岐州。’今查各本《隋书·地理志》皆作‘秦平郡’,可见此误已久。依上述诸书所证,当乙‘秦平’为‘平秦’,作‘后魏置平秦郡’。”

(61)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499页。施和金《隋唐〈地理志〉湖北地理误述考订》(载《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又’当作‘后’,‘安远’当作‘远安’。据《太平寰宇记》:‘后周明帝武成元年改高安为远安县。’卷147《旧唐志》卷39、《舆地广记》卷27、《元丰九域志》卷6均作远安,今县名仍为远安。是《隋志》之安远,乃远安之倒误。元孛兰肹等著、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引《隋志》云:‘远安,旧曰高安,置汶阳郡,后周改县曰远安。’卷3其所见《隋书》不误,故此远安县下当云:‘后周改县曰远安’。”

(62)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533页。施和金《〈隋书地理志〉考辨释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旧曰南安’误倒为‘旧曰安南’。”

(63)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113页。施和金《隋唐〈地理志〉陕西地理误述考订》(载《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西魏无置总管府事,后周明帝武成元年始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西魏时只有都督之职,无总管,亦无总管府。此‘置总管府’前当补‘后周’二字。《周书·武帝纪》:‘(建德四年)闰月,齐将尉相贵寇大宁,延州总管王庆击走之。’《周书·王庆传》:‘又除延州总管,进位柱国。’均可证后周始有延州总管不谬。”

(64)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150页。施和金《〈隋书地理志〉考辨释例》(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此云西魏置总管府,不确。总管一职,后周明帝武成元年始设。《周书·明帝纪》:‘武成元年春正月己酉……初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通典》在叙述都督一职时说:‘后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则总管为都督之任矣。’《文献通考》亦云:‘魏黄初始置都督诸州军事,后周改都督诸军事为总管。’由此可见,西魏时只有都督而无总管,当然也不会有总管府。虽然,‘周改都督为总管,义则一也’(《十七史商榷》卷68),但见诸史书,则应分明,不可含混。西魏时为都督,即书都督;后周时为总管,则书总管。此金州置总管为后周时事,故‘置总管府’前当加‘后周’二字。《周书·贺若敦传》云:‘魏废帝二年,拜右卫将军……寻出为金州都督、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保定二年,拜工部中大夫,寻出为金州总管、七州诸军事、金州刺史。’此《周书》笔法严谨,于西魏时书‘金州都督’,于后周时书‘金州总管’,则后周置金州总管府明矣!”

(65)见《杨守敬集》第2册、第493页。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周书·武帝纪》:保定二年六月,分山南荆州安州襄州江陵为四州总管。按此江陵置总管府于北周保定二年之证。以周已于穰城置荆州,故于后梁荆州所置之符府称江陵总管以别之。”

(67)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中华书局2004年重版。

(68)中华书局1980年版,2007年重印。

(69)中华书局2008年版。

(7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1)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72)(78)载《南京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

(73)秦雍部分载《学海》1992年第4期,梁益部分载《历史地理》第15辑,豫兖部分载《历史地理》第18辑。

(84)《北周志》:“按西魏初有丹阳郡,疑即此义川郡。”

(85)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不言有西魏改郡为归真及北周废郡事。《隋志》修撰时,去周年世较近,当有所据,今从《隋志》。”

(86)《北周地理志》:“随州有此郡至确。当在今湖北随州市境内。建置不详。领县无考。”

(87)《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2《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续修四库全书》第891册、第412页上。

(88)《北周地理志》:“《寰宇记》:梁天监元年,置隆城郡及仪隆县,大历初,以庙讳,改为仪陇县。按据是,仪陇当作仪隆,以避唐玄宗讳追改。《通典·州郡典》:仪陇县城,在崇城山上,凭险为理,即梁崇城郡城是也。按隆城改为崇城,亦以唐玄宗讳追改。”

(89)二十一年前,笔者曾在内部刊物《北朝研究》(山西报刊准印证第0054号)1991年下半年刊刊登一篇札记《〈隋书〉郡县封爵研究》。此处论述,为该文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90)据岑仲勉《金石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页。

(91)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第9册、第2933页。又见《水经·鲍邱水注》,陈桥驿点校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

(92)魏源:《武进李申耆先生传》,收入缪荃孙纂录《续碑传集》卷73。

(93)《十七史商榷》卷57“豫治无定寿春为主”条:“综而论之,江左之兴亡,系乎寿春之得失,故知豫治无定,必以寿春为主。”

(94)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隋书》:“钱竹汀氏《隋书考异》,于此志订正最多,然尚不及十之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95)例如,《隋志》河南郡有阌乡县:“旧曰湖城,开皇十六年改焉”。《诸史考异》卷13:“《元和郡县志》:周明帝二年置阌乡郡。阌乡,本湖县乡名。阌,古文‘闻’字也。《说文》:从门,旻声。开皇三年废阌乡郡,移湖城县于今所,改名阌乡县”。

(96)例如,《隋志》荥阳郡有管城县:“(开皇)十八年改内牟曰圃田”。《隋书札记》:“案圃田下当有‘大业初废圃田’六字。盖开皇十六年于内牟一县地析置管城、郏城二县,而改内牟为圃田,共为三县。大业初改郏城为圃田,而以原分圃田地省入管城,共为二县,故管城终唐代犹为郑州郭下县,而圃田唐初即改复中牟之名。《元和郡县志》、《旧唐书·地理志》皆可互证。此由两圃田字相涉致脱落耳”。

(97)参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隋书》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按:李慈铭自谓补订不下30余条,然则今天只见到26条。

(98)吴天任:《杨惺吾先生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年版,第9页。

(99)北京图书馆舆图组编《舆图要录》:“《计里简明图》,孙璧文编绘,汉阳:郑兰,同治九年(1870年)刻印本”。

(100)据严辰《墨花吟馆感旧人集》(不分卷,收入周骏富编《清代传记丛刊》)记载,郑兰字谱香,浙江余杭人,道光庚子(1840年)举人,官至山东盐运使。在京时,以时文得名。咸丰癸丑(1853年),拣发湖北,承办荆沙盐务,升江海关道,取富贵而登寿考。今按:查光绪《杭州府志》卷113《选举七》,道光年举人的63人名单中,并无郑姓;咸丰年举人的30人名单中,也无郑姓;卷137《仕迹六〈国朝〉》,并无什么人官至山东盐运使,估计可能是捐纳。又按:查阅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编《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国家清史编委会文献丛刊《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钱仪吉纂《碑传集》及续集、《清史列传》、丁申《武林藏书录》、《清代诗文集汇编》(目录4058种),均无郑兰;又查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清史稿纪表传人名索引》,亦无郑兰。再按:余杭县政协1988年12月编《余杭历代人士选录》,其中清代人物有高士奇、沈近思、孙士毅、俞曲园、夏同善、杨乃武、章太炎等,但不见郑兰(郑谱香)。其人生平事迹待考。

标签:;  ;  ;  ;  ;  ;  ;  ;  ;  ;  ;  ;  

杨守静对隋书183号地理成就与不足的考证_杨守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