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马学兵

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马学兵

摘要: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机械制造业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而存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起步源于苏联的帮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相关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可在国际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机械制造技术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革新,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变化,其中智能化便是未来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积极探究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对于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将会大有益处。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

1现阶段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是机械制造智能化得以应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高频率且大规模的应用信息技术,使得机械制造得以在研发、设计、生产以及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均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此外,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突出特点便是具备高度集成性,可以对人类专家的活动通过现代科技进行模拟,从而使其具有分析、判断以及决策的能力,从而降低人们的工作强度。在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监督的情况下,智能机械制造系统可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对零部件进行批量制造,从而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与产量,并且在精度上也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从而增强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1]。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化水平与能力存在不小的差距,并且在相关人才培养以及资金投入方面均存在差距。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提升受到了整体科技水平较低以及制造企业忽视创新能力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存在诸多的困难,但是我国存在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为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得以在我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机遇。此外,我国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所生产的机械产品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容易吸引外商进行投资,进而将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机械制造技术引入我国。目前,我国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而为我国未来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2.1推动机械工程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化

自动化是机械制造的关键性技术,而流水线操作工艺的出现极大改善了传统机械制造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人力成本。此外,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也因为采用流水线生产工艺的实施为大幅度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问题产品出现的概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机械生产流水线得以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控制与管理,同时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与收集,以便及时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在提升生产容错率的同时,提高生产线的作业效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进而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如果生产线具有极高的智能化水平,则仅需要适当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支持,而不需要投入其它人力资源,完全由生产线自行完成机械产品的生产即可。其中,机械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可以在应用智能化技术后而获得提升,而且智能化设备可以在自检出故障或问题后及时做出相应调整,降低因故障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有助于机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2.2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方式

尽管便捷性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后而显现出来,但是也应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更新,以便适应应用智能化技术后而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而真正提升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人工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执行者,并且其在机械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由于人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导致难以对生产技术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对产品的生产与销量有着严重的限制作用。如应用具备准确性、高效性于一身的智能化关联系统,则可以全面收集与整理相关数据,井根据生产企业实际制造能力来合理调整生产方案。对于机械企业而言,经历了生产、销售以及反馈等几个环节,及时将各种信息在计算机网络阶级管理中实现,发挥网络共享的功能,强化管理的高效性,防止错误的发生,切实提升生产效率。

2.3机械产品智能化

人们的生活因为智能化技术的出现而显得更具便利性,而且在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下,极大的提升与扩展了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应用效果与应用范围。相关机械制造企业可以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客户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产品,将其增加相配套的智能化系统,以便机械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3]。

3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集成化和模块化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中集成电路以及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高度集成化的CPU、FPGA以及CPLD等专用集成电路已经普遍应用于现阶段的机械制造领域之中,从而使得智能化水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呈现跨越式的提高。此外,为了缩减控制系统的占地面积、使集成电路的密度提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其可靠性与性能,需要将大规模控制元件集成在机械制造控制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机械制造控制系统集成化。而模块化则是指在系统中将不同功能与属性的模块进行划分,并在结构中将其串联起来,从而形成满足系统要求的整体。其中,CPU、PLC、通讯以及存储器等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在控制系统中进行重新分解与组合,从而来满足各种任务的要求。

3.2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通过相关通信设备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机械制造行业因为快速发展网络化技术而带来了极大的进步与便利。其中,通过网络化技术,机械制造企业在设计、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均可得到极大的便利,对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推动产品的创新等方面将会大有帮助。

3.3柔性化

机械制造系统应该具备应对不同生产条件的能力,从而形成具有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其中,人员、系统方案与设备是实现柔性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与此同时,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程度则是指系统方案中的柔性;人员具有柔性是指企业的操作人员应能够确保加工任务的完成,并且在完成的时间和数量方面具备一定的变换能力;机床可以在短期内适应新零件的各种加工能力则是指设备的柔性。因此,柔性化是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所以对其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完善其各项功能,进而提升其加工制造方面的适应程度,以便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生产要求,并具备动态化调整信息流与物料流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群控系统的功能。

3.4绿色化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生产的主题,机械制造行业高污染、高耗能是其主要特点,在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机械制造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通过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工艺以及绿色管理等一系列程序。将绿色贯穿于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和运行过程中,降低环境产生的危害,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机械制造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业强国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制造智能化水平不断的提升,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推动工业化生产,技术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尽快掌握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为现代化生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晓清.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11):124-126.

[2]杨林翰,高星华,李家铭.探究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J].南方农机,2016,47(12):123.

[3]李末军.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6+30.

论文作者:马学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探微论文_马学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