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论文_张姝

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论文_张姝

北京铁路局唐山机务段 河北省唐山市 063100

摘要:铁路运营量日益增加,内燃机车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量。加之专业机车检修人员的缺乏,使得内燃机车检修质量成为新的挑战。只有在原有检修模式上进行改革,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才能更好地适应与日俱增的运输需要。

关键词: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

1我国铁路内燃机车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机车车辆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的水平和数量种类基本都适应了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机车车辆产品系列,动车组技术的引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且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然后再到电力机车,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机车车辆的转型,无论是拥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家,还是各个路局的大小改造,机车车辆整体发展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内燃机车是以内燃机作为原动力,通过齿轮传动装置来驱动车轮的机车。根据机车上内燃机的种类,在我国铁路上采用的内燃机绝大多数都是柴油机。燃油(柴油)在气缸内充分燃烧,将热能转换为由柴油输出的机械能,但是并不用来直接驱动动轮,而是通过传动装置将其转换为适合机车牵引特性要求的机械能,再通过走行部驱动机车轮轴在轨道上转动。柴油机车的使用最为广泛。在我国,内燃机车这一概念习惯上指的是柴油机车。内燃机车中内燃机和动轮之间加装了一台与发动机同等重要并且符合牵引特性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分为三种:机械传动装置、液力传动装置和电力传动装置。装有电力传动装置的内燃机车,称为电力传动内燃机车,以此类推。从市场容量看内燃机车的发展随着国内电力机车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但时至今日,我国已拥有一系列大功率、高性能内燃机车,其双机联挂的牵引能力完全可与电力机车媲美,因而上述观点应该改变。而且内燃机车在能源消耗、投资等问题上还有其独特的优点。因而内燃机车的国内外市场十分广阔,内燃机车工业前程似锦。

2内燃机车检修现状分析

第一,检修任务逐年增加。随着铁路运输工作量的逐年递增,机车检修任务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承修车型多达6种,年大中修6~8台,辅修100台次,还要24h应对随时产生的临修。第二,检修人员大幅减少,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近几年来,受各大城市地铁、轻轨发展和前几年钢铁业不景气影响,机车检修人员流失严重,加上部分人员的离职和退休,人员从最多时的110多人减到现在的68人,其中电气人员严重不足,电气班男职工每月值夜班的数量达到7个,大部分职工不愿意到电气班。第三,机车检修资源不合理。车间现场布局不尽合理,没有按照5S管理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规划,各班组作业区域相互交叉,配件检修区域到机车维修作业区域走动过远,检修作业浪费环节多;导致现场作业安全性、防错性极差。临修和辅修共占一股线,检修库内作业相互冲突,造成各工序互相挤占台位和作业场地,机车库停时间较长,职工工时利用率低。

3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

3.1优化现场资源

每节内燃机车都应安排各自的检修台位,且辅修和临修两个台位要分离开来,避免应调车阻碍而浪费检修时间。工种之间的界限应当清晰,尽量降低干扰,减少各个环节之间的浪费。检修车间现场,要根据公司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国家制定的检修标准,在征求上级指示后创新检修模式,局部调整车间检修区域,在满足作业空间条件下拓宽绿色通道,取消闲置通道,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场资源,避免相互交叉,缩短不同检修部位的走动距离。

3.2合理设置检修标识

根据现场检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要合理定置物品并标识清晰,建设好检修车间、班组学习室等公共场所,将靠墙位置用于工具箱架的分类,方便取出使用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目视化管理,要提高工具使用的效率,满足现场的作业安排。

3.3整合内部维修队伍

在发展中,发现维修业务外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铁路运输,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维修外包这种方式,会把自己的一些业务转呈给这些专业的企业,这样能够减少内部维修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提高整体的维修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铁路设备的检修水平必须要随之提高,首先要组建专业的维修队伍,做好内部队伍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还要把这个维修队伍进行精简,因为维修业务外包之后,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了,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缩小这个队伍的规模。组织维修人员接受考核,没有通过考核的人员可以给予辞退或者是安排到其他岗位。这样整个维修队伍的综合实力就得到了提高,设备的维修成本大大降低了。还要组织内部维修队伍接受培训教育,虽然有一些维修任务,转成给了外包企业,但最基本的任务和应急处理还是需要内部的维修人员来完成。所以要组织这些维修人员接受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快速地应对。还要学习更多新设备的维修检查方法,在维修检查的过程中减少故障率的发生。

3.4增加检查力度

检修人员必须要明确认识到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在检修过程中,应该将每个细节落实到位,即便出现微小的故障,都必须要高度重视。检修人员可以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铁路机车进行定期的检测。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检测计划,每隔一天,每隔一个星期以及每隔一个月检查铁路机车设备,在发现问题后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此外,检修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铁路机车设备的探究,在设备维护中需要重视关键零部件的检修,而且在检修中根据标准的流程来执行,检修过程中对于有可能出现故障的设备,应该进行科学的排查,通过采取恢复性的检修方法,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铁路内燃机车检修案例分析

内燃机车的主要动力装置为16v240zj型柴油机,最近一段时间内,柴油机主轴承烧损事故经常出现。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异响、异常振动明显,恶化了润滑条件,同时容易有抱缸等严重事故发生。此外,曲轴箱压力的急剧升高,保护装置差示压力计动作而停机现象容易发生,进而对列车的正常运输造成严重威胁。故障原因:一是柴油机零部件损伤。某路段出现了抱缸故障后,通过分解出现故障的柴油机,发现有烧损现象存在于柴油机的主轴承中。二是机车运用原因。机油出现了严重老化现象,升高粘度的同时,降低了流动性能,导致工作要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升高轴瓦温度,导致有烧损现象发生。检修措施:一是对检修规程进行完善,对中修、小辅修检修范围重点突出,重点检查以下项目:在中修检查中,需要检查、紧固柴油机摇臂箱盖,避免柴油机内部燃油回油管接头出现松动现象,否则会稀释机油;在小辅修检查中,需要检查曲轴箱盖紧固状态,避免因橡胶密封圈损伤,而导致油底壳中进入冷却水。二是严格控制机油添加量。现行柴油机使用说明中没有明确表述柴油机机油油位,而过高或过低的油位,很容易导致停机故障出现。因此,对机油加油标准进行了科学制定,应该在中间位以上,满油位以下。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以来,各地纷纷实行新举措,不断完善制度标准,职工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检修班组的组织协调性也在显著提升,检修效率、检修质量等指标满足了市场化要求。在后续工作中,还要继续探索精益化的检修模式,将机车检修管理抓实,从而促进铁路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安民.企业铁路内燃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2]李良喜,宁国华,李航,张炜,阎国卿.HX_N3型内燃机车C6修检修技术平台的建立[J].铁道机车车辆,2018,3802:82-86.

[3]张国平.以柴油机输出功确定内燃机车检修周期的计算方法[J].数字化用户,2013,1912:33-34.

论文作者:张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论文_张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