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110004
【摘要】 目的 利用个案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探究个案护理对生存质量和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48例因间质性肺炎而控制呼吸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随访,试验组实施个案化护理和随访。结果 ①受试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②受试者呼吸困难程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案化护理可以提高受试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呼吸困难的程度。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控制呼吸;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奥马哈系统
【中图分类号】R563.1+3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nursing model of case management of interstitial pneumonia patients who received long-term control of respiratory therapy.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ifficulty of breathing by using case nursing model and implementing personalized nursing to patients.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48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 respiratory therapy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Randomly set 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follow-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ase of nursing and follow-up.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0.05),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dyspnea (P>0.05).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difficulty of breathing can be improved by the case of nursing.
【Key words】Interstitial pneumonia; respiratory management; case management; nursing model; Omaha system
0 引言
在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服务应“以患者作为工作中心环节”,将观察的重点从关注疾病到关注整体,此即个性化整体护理的理念[1, 2]。个案管理是通过策划护患合作参与的护理新模式,以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本研究分析目前护理问题的新理念,研究个案化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医学伦理学和试验质量控制
⑴ 医学伦理学准备:
将试验方案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进行讨论以得到批准;在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上进行项目注册。选取因间质性肺炎患者长期控制呼吸治疗的患者,采集病史并完善术前检查;按上述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试验对象,与已确定的试验对象签订自愿参加试验的法律文书;所有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经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试验;使用随机数字发生器将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相应试验组。
入选标准:2014年1月至12月,年龄在18至65岁因间质性肺炎患者长期控制呼吸治疗的患者48例。
剔除标准(即阻挡因素):术前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简易智力量表得分<23分;酗酒及药物滥用史;服用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药物史:有较严重的视听功能缺陷者;在语言上无法沟通、不能独立完成心理测试者。
⑵ 全部试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双盲原则:
① 研究人员分为4组:A组研究人员负责筛选和随机分配试验对象;B组负责施行麻醉和镇痛治疗;C组负责进行自发痛和诱发痛痛阈及其疼痛事件相关电位的测定;D组负责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以及文章撰写。
② 试验对象的分组情况严格保密:试验对象和具体施行治疗的研究人员均不清楚试验对象的具体分组。
1.2 设计和分组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随机数字发生器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n=24):试验组(通过对个案管理护理人员的培训,实施个案管理护理,通过分析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问题实施个性化、连续性的护理,并从认知、行为、状况对护理问题的改善成效进行动态评价)、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出院后接受医生和护理人员对其后续的常规治疗和随访)。
1.3方法
1.3.1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pneumonia)[3-5]是以肺泡炎症和间质发生纤维化为病理特征,以呼吸困难和限制性通气障碍以及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间质性肺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已成为医学界的焦点问题。间质性肺病病程易反复,多伴有睡眠障碍等生活质量问题,故而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很重要。
奥马哈系统多应用于医院连续性护理模式构建研究,而且国际护理会提出护理人员应在康复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即“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目标,从关注疾病转为关注人的整体,这就是个性化整体护理的理念和模式。个案管理是通过构建护患合作参与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借助奥马哈系统延续现代护理的内涵,体现护理对人类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的关注。
1.3.2评价指标
对照组受试者在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行间质性肺病常规护理,出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和随访;试验组则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核心架构的个性化整体护理,并且对受试者进行动态化的评价。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体系和呼吸困难量表评价两组受试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以及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生存的质量状况和呼吸困难的程度。
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6-9]:
该测试是由受试者自己来完成的制式问卷,共包括8个问题,涵盖社会影响、活动能力以及症状、心理和睡眠等方面,每个问题的分值设定为从0到5分,该项测试的总分设定为0到40分。一般认为,评分大于30分即可认为是非常严重的状态,而评分大于20分小于等于30分则属于严重状态,若评分大于10分小于等于20分则情况属于中等情况,如果评分小于等于10,则属于轻微症状。
⑵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10-13]:
该量表是用来测量受试者呼吸困难的程度的衡量工具,其广泛用于慢性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该量表共分0-4级,其0级表示受试者在费力运动的时候容易表现出呼吸困难,4级则表示受试者的呼吸困难严重到不能离家,抑或受试者进行例如在穿脱衣物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1.6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患者护理问题前后改善成效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描述,反映个案管理护理成效的评价指标采用非参数检验、t检验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P<0.05或P<0.01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间质性肺病受试者干预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变化
两组受试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不同的干预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时间点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两组受试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在受试者入院时和出院前差界无统汁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差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个案管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其通过满足个体的个性化诉求,通过配置最为合适的资源来满足患者的健康诉求,进而充分体现个性化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个案护理人员通过监测对症状、讲解知识、指导用药等干预手段的联合使用,来拟定护理方案。此外,个案护理人员在受试者出院后通过连续随访为受试者提供无缝隙的护理,进而建立相信关系,应用科学评价指标达到对促进受试者身心健康的最终目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包含社会影响、活动能力、心理状态以及症状和睡眠等问题,总分计为40分,并且根据分为4个等级,其由受试者自己完成测试,可以很好地量化的受试者身心健康程度。本研究揭示,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后,两组受试者的评估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验证了个案管理的成效。间质性肺炎显著影响受试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功能,其自我管理水准和社会支持水准均明显下降[14]。两组受试者在入院时症状体征较严重,其生存的状况多处于较差水准,故而对其实施个性化整体化的护理干预很重要。研究者还发现,两组受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状况在其出院后一个月开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现象说明间质性肺炎者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恢复。而这一个月也是其身心康复的关键时间点,护理人员可通过讲解功能锻炼的时机意义来助其树立健康生活的信心。
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是反映间质性肺炎者生存质量的最为重要的首要指标,这是因为呼吸困难能够影响受试者参与朋友聚会、平时购物以及上下楼梯等日常交际活动,甚至影响受试者穿衣和吃饭等基本日常自理活动,其与受试者生活的品质密切相关联。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鼓励受试者坚持进行呼吸锻炼等适合的康复训练来减少受试者的氧气消耗、提高其氧气储备,以及提高肺组织的利用率和受试者的耐力,最终达到改善受试者呼吸困难的目标。本研究结果揭示,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化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受试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综上所述,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通过评估分析受试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的连续护理方案,发现其可以从多个方面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护理人员通过鼓励受试者积极参与适合的社会活动,并且尽可能进行自我照顾,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增加受试者的活动耐力,最终改善受试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这一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Bisiani MA, Jurgens CY, et al. Do collaborative case management models decrease hospital readmission rates among high-risk patients? [J]. Prof Case Manag, 2015, 20(4):188-196.
2.Hackl WO, Rauchegger F, Ammenwerth E, et al. A Nursing Intelligence System to Support Secondary Use of Nursing Routine Data [J]. Appl Clin Inform, 2015, 6(2):418-428.
3.Kim SY, Kim SJ, Yoon D, et al. A Case of Statin-Induced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due to Rosuvastatin [J]. Tuberc Respir Dis (Seoul), 2015, 78(3):281-285.
4.Lee NR, Jang JW, Kim HS, et al. Imatinib mesylate-induc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a patient with prior histor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J]. Korean J Intern Med, 2015, 30(4):550-553.
5.Kohno H, Okada H, Hiraoka S, et al. A case of asymptomatic Sj?gren's syndrome who developed interstitial pneumonia during 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of Crohn's disease [J]. Nihon Shokakibyo Gakkai Zasshi, 2015, 112(7):1326-1333.
6.张景熙,胡建军,徐健,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因素相关性分析[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 34(8):839-845.
7.赵云峰,姜艳平,程改存,等. 圣乔治呼吸问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受试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比较[J]. 上海医学,2013, 36(1):47-51.
8.谭洪武,张纪玲,季涛,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试者临床特征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2):2782-2784.
9.杨莉蓉,李贱,魏慧梅,等.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试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5):75-79.
10.刘欣欣,王浩彦,张曼林,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分级的临床方法评价[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 14(3):269-272.
11.郭爱敏,韩江娜,王萍,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受试者日常活动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 (5):409-412.
12.李建生,王明航,余学庆,等.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和疗效的指标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118-121.
13.李翠芳, 胡雪琴, 徐燕琼,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 35 例肺癌晚期伴呼吸困难受试者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6):992-993.
14.Szturmowicz M, Kacprzak A, B?asińska-Przerwa K, et 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the course of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s - state of art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J]. Pneumonol Alergol Pol, 2015, 83(4):312-323.
作者简介:杜跃(1980—):女,汉族,护师,本科,急诊急救危重症护理。
论文作者:杜跃 姜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受试论文; 个案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困难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