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每日性:明天价值在明天论文

旅游每日性:明天价值在明天论文

旅游每日性:明天价值在明天

袁纯洁,王艳平

(东北财经大学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人在旅游时对时间的考虑是以日计算的,本文将这种珍惜性看待每日的属性称为旅游的每日性。每日性是移动社会所具有的价值观性质,而在非移动的常住地,社会多缺少这种意识,人们比较看重月份或年或季节的物质结果,因而会以过日子来看待每日,不十分看重每日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多更看重功利性结果,一方面以诸如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更大的物质结果,第二方面是无奈地等待着春种秋收,第三方面则是看重机会,投机性或更强了。本文认为在现代提出旅游每日性,可以弱化功利立场,确立时间的本身价值,时间不仅具有物质价值,也具有时间本身的非物质价值,而且有利于旅游的知识溢出。每日性是被社会渐渐遗忘的一种时间心理属性,根据本文研究,笔者提出了每日价值在每日,意在抑制觊觎未来而轻视当下的虚度光阴现象。

关键词: 旅游每日性;移动性;当日价值;思维方式

一、引言

很早就意识到目的地与常住地存在着特殊的不同,是指基于旅游者潜意识里的感知与认知,那种差异从空间上讲在于旅游的“移动性”与常住地的“不动性”,动与不动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旅游学者再早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说人们爱说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其实日常生活也包括这些,只不过常住地还包括工作等。旅游的移动性也只是近十年来才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而且这还是个舶来品的外来概念,我们自己并没有原生地萌发出这一概念,多数学者对此也还没有展示出研究兴趣,从发表的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笔者理解的旅游移动性,不是指带来了什么物质的好处,而是指移动性本身,移动性带来了非物质的什么,带来了好的“不确定性”“新思维方式”“动感”与“活力”等。旅游与生活是有很多差异的,但多数的认知还停留在物质上,停留在既有常识性观念上,还在讨论只是量上的差异,而没有讨论本质区别,比如言旅游者穷家富路的消费行为,其实在常住地的每天也是消费的,故本文不讨论那种非本质差异。

探究式实验一般根据学生性格和能力分组,也适当允许学生选择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确保探究式实验课题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所提供的分析平台和资源下能顺利地进行,学院工会也为此课程提供支持。每一组采用头脑风暴方式讨论当前热点环境问题,并咨询实验教师和专业教师关于进行该实验课题的可行性。鼓励学生查阅期刊、文献和互联网信息。提醒学生们必须定义一个特定问题,同时牢记须对该问题进行实验,并检验预期结果。

尽管吉林省高职院校也是全国招生,但是省内生源还是占绝大多数。全域旅游背景下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离不开设置实践类核心课程,由于教学经费、学生实习单位接待制度等原因,实践教学基地设置在吉林省省内的居多。但熟悉吉林省省情,不等同于能够从旅游管理专业角度看待吉林省旅游的发展实践,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开设一门能够对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实践有意义的课程,学生能够在比较熟悉的旅游环境基础上,从专业角度探索吉林省全域旅游建设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其他科目的理论学习,还是对专业实践都有极大的帮助,目前吉林省高职院校都未将具有吉林省地域特色的课程列入核心课程科目。

二、非结果性与非物质性:“谎花”的意义

以前总觉得在既有的旅游研究中,有些观点似乎有些或有点问题,当然这只是一己之见,那就是在以生活价值观去看旅游,比如说旅游是审美和娱乐,就好像生活没有美没有娱乐似的。其实有些人还是很欣赏生活之美的,也懂得生活中的惬意,但他们也去旅游,这就解释不通了,既然生活里有,人还为何旅游,难道就因为目的地美与愉悦的“浓度”更高,那么这种“有美寻美”与“骑驴找驴”有没有区别呢,真是不得而知。只要懂得“萃取”技术,就可以从生活中提炼出浓缩的美来,那就可以不旅游了,当然本文不支持这一观点。就觉得应该以旅游的价值观去看旅游,但旅游的价值观是啥还不清楚,既然不清楚还为啥坚持呢,笔者的意思是希望换个角度看旅游,提示这种意识,即希望从创新角度看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发现新,有利于创新,而不是习惯性地老是以价值得失看问题,既然发现不了新,那就在量上多点,笔者不希望是下面这样,生活里原本就有很多“玉米”,但通过旅游让满屋子里都是“玉米”,通过旅游也就是把人家目的地的玉米都弄回来了,或抢或买,那样就让旅游的价值大打折扣了。

有些花只是花,花开之后并不结果,黄瓜就有这种花叫“谎花”,可能是没受精的原因,但笔者坚信这种花是有生物学价值的。谎花提高了其他花受精的概率,为花期添彩,而且充分地享受了花的即时效应,让花尽兴了。自身没有后果,唯有当时,这难道没意义?至少有当时的存在价值,其实还有很多隐喻价值。从物质角度来看,旅游或是生活的谎花,但从精神与创新意义上看,旅游就是实花了。这也提示着把物质角度换下来的意义,换成非物质的角度,就如“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物质的旅游而以非物质观看旅游。笔者原本很赞成这个观点,现在觉得可以深入一下,即“跳到旅游旁边看旅游”,那似乎才有新价值,不能跳进去不出来,沉浸其中就是利益关系者了,那一定是物质关切的——“我要体验”,但也不能跳出去太远而麻木了,不关心旅游,很多旅游者都认为旅游不过是玩,那样也看不清,也就是粗线条地看旅游,那样就把旅游当玩意了。也即过远与沉浸,都是在以物质观看旅游,要么物质要么玩意,还是在旅游旁以中距离尺度看旅游为好[1]。为何要阐述以上有些“凌乱”的观点呢,笔者意在表达自己的一个意思,即觉得研究者应该常备发现意识。当然在完成了新角度观察之后,可以与老角度进行对照而比较,若进行了认真的权衡后,仍然可以选择回到原先的老的旧角度上,即笔者认为大彻大悟后的“难得糊涂”,与“一直糊涂”是不一样的。

人在旅途或如旅行,也如长途迁徙,还可以认为是古人走在茶马古道上,也即当人处于数日的移动过程中时,那么每一天要走多远,晚上到哪里投宿,如何根据情况作调整,是继续还是返回等等,都是有当时具体考虑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计划,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快乐,每一天都有每一天不确定的意外,这种精神在现代是不是少了很多。也正因为有这种每一天才有的精神,才让旅游的时间变慢了,让旅游有种特殊的精神。而且当再回到常住地时,真有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觉得离家很久了,看看有啥变化,而其实或就离开了三日,啥也没变,但也会觉得有变,会重新审视那早已习惯了的生活环境,别说还真能发现点什么新的,其实就是以前的没注意而没有当回事。

三、被忘却的移动性思维方式

长久的定居生活让人类逐步地丢失了移动性思维方式,就如放久了的自行车会生锈而不能用一样,若不及时“拾掇拾掇”最后肯定就不能骑了。移动社会与定居社会的规则是不同的,就如酋长国与大陆国家在规则制定上肯定差别很大,东西方两类国家的社会规则也不同。西方人或有探险意识,背包客就源于西方北美,在我国古代虽然也有云游者,但似乎是人数很少,而且都是高人才云游,也不会背负着那么重的行李,古代高人可能是驾车前往,或雇人担着行李。不移动地在聚落里生活,每日可以生活得很安逸,那么移动中就要辛苦些,一分艰辛一分收获,这里当然是指另类的收获,是指不移动就见不到得不到的那种类型,而不是指让在不移动中已有类型的那种收获增量,只有这样才是充分发挥了移动的应有功效。若不移动安逸,移动中还尽量的安逸,这种思维方式就没啥太大价值了,因为没有质上的创新成分[5]。像当今社会的打工潮、春运等,假如在定居社会就是在想着这些内容,离家后人在旅途也想着这些内容,只想着挣更多的钱,可能从价值类型创新上就缺少新意,那是在延续着不移动社会就有的物质观。

而对反思能力很高的人群而言,这部分人可能是少数,他们具有文化的思想能力,或可把物质当做非物质看待,把非物质当做物质看待。若有这样的意识,就会发现当前社会,或有可能丢失了一种思维方式,丢失了空空如也或无也的时间观与空间观,都把时间用来“挣钱”了,都把空房“建房”了,舍不得让时间与空间啥都不做地放在那里而作为思考的靶“物”,如此也丢失了事情的过程意识[3]。为此似乎是可以在条件中、在途中去寻找,在弱物质的范畴中去搜寻,在物质的次要与非重要中去寻找。笔者早年就曾认为,“重要”这个概念是物质不发达时期的词儿,那时做事要选重要的,关心物质,关心结果,但在现代社会应该不这样了,但似乎还在这样,当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当进入到新时期,重要因为其很重而“沉淀”了,到下面变成了基础,而原来的不重要与次要,正在“浮上来”而变成了“正要”“时尚”“标签”“短板”“迫切”与“急迫”等[4]。若以本文所倡导的移动性思维方式,就可以避免让人有些困惑的“两个都重要”说法出现,改为“保持老的重要而增加新的重要”,如此就可以区分老重要为基础,而新重要为当务之急。

总觉得当社会定居下来以后,当待在时间的聚落里久了,居民可能因此会丢掉什么,丢失了原有的什么。但只是到了近年,笔者渐渐意识到那个丢失可能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不是指物质视角的各种存在,不能以物质观去认识,不是只在物质中与以物质方式去寻找,而是应在非物质视角下去寻找,通过非物质途径去寻找非物质,因为物质视角与物质对象会让人走向功利,而功利观在大社会系统中是极其不稳定的,很容易被推向极端而极端化,极端功利一定会扭曲人间真情,扭曲真实与诚实等[2]

因而旅游规则的制定应不同于生活,进而不同的旅游社会其规则也应是不同的。世界各地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当然作为人类有其相同之处。但本文关心的是各种的不同之处,是集体主义的,还是个人主义的,是自由主义的,还是规范主义的,这些主义都是可以被讨论的[6]。各国的生活价值观不同,与其相对应,那些相耦合的旅游社会的价值观也应不同,移动中的旅游社会也有其某些主义的思维方式,那么移动性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在一些旅游法规刚刚出台的时候,笔者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制定者可能没有意识到移动社会与定居社会的不同之处,至少在总则里没明确提出这一条,他们可能还是以定居社会的价值观去看旅游。但必须承认,谁先说旅游具有旅游的价值观,往往是要冒风险的,因为抢占道德高地是人类社会常有的做法,谁先阐述自己认为的不同,往往会被认为是另类的[7]

如此再看已有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等说法,还有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可能就面临着升级问题,笔者觉得是有必要的,应该提出多模式社会这个概念。“样”这个字代表着样子,可能意味着只是样态不一样,但在机理上还是一样,就如穿不同衣服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衣服不一样而已。若真是那样理解社会,就没有表达出本文所感知到的每日性所蕴含的机理[11]。若说多元化所表达的意境,笔者认为也没有表达本文所想到的深度,因为所说的多元性,往往是指多元共处一个系统,一元往往不被当做单独的系统,人们也往往没有对某一元做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倡导多元化的研究成果多没有阐述一个元里有几个“构件”,更为关键的是,多元化没有研究每个元每日每日是怎样运行的,而本文给出的每日性则不同,其是在旅游的移动性下发现了每日性,移动性本身就是一个新进才被关注的概念,笔者在那个新进之下又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每日性概念,应该是孤陋寡闻吧,以前在学界内真的没听说过。

四、旅游每日性:这个鲜为人知的概念

笔者最初赞同有些学者的观点,即旅游作为一种移动的社会现象,会弱化或强化定居社会的某些规则,如道德松弛,精神攀高,功利性下降与主体性增强。但伴随时间的流逝,笔者这方面的意识也在深入,想到了在认识上旅游与生活应有质上的不同,即旅游可以在质性上与生活相对,但在总量上还是要依附于生活的,因为毕竟生活才是人生的大本营[8]。旅游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在逃离生活。依照这个想法,旅游在意识形态上可以不移动的思维方式为主,以移动的思维方式为辅,即以物质观为主体,以精神追求为辅。笔者不太赞同精神大于物质,也不同意在精神和物质之间二选一。但辅助地位并不意味着不重要,而是关键的不可或缺,假如没有辅助,精神的旅游就被生活完全“污染”了,旅游世界完全物质化了是件很糟糕的不是好事,因为其让人生空间同质化了。

常说生活是多样的,但当有了每日性这个概念后,在当今处处“麦当劳”化人人求快而功利的背景下,还存在追求每日性的旅游社会,旅游社会看似很快但其实不快,旅游者在追求日子。笔者觉得生活应该是多模式的,即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模式中,而多样性给人的感觉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度假时就说开启了旅游模式,那样的话可能提示着大家都一样,只不过都在来回变换着模式。不是一个人的生活多样,而是这个社会本身就是多模式的。原来生活不仅是人们常说的那种认为,还有人们不常说的一种或很多种,以每日性为代表的过好每一天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

必须在全国全司党建强化的大格局下,持续坚持公司党代会提出的“抓基础,向党建要战斗力,引领企业科学发展;抓创效,向党建要生产力,保障企业持续发展;抓人心,向党建要凝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与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同步共进,与公司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员工群众同心共鸣,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稳步前进。

定居而不移动的生活世界是快的,似乎什么都很熟悉而没什么变化,对没啥利益相关的事情,一般都不问不看,以至于时间飞快快到每一天如白驹过隙。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生活是以年月计算结果的,如有“秋后算账”“年底还钱”之说,还有“君子十年”的说法,“笑到最后”肯定也是指10年以上了,像“留后路”可能就是指退休以后了,等等。不移动的定居社会培养了人们的坚定性,坚定于看重最终的物质结果,以时间加工作换结果,这种价值观被牢牢地固定了。正因为关注物质结果,也不放弃可能的投机机会,投机是可以短时间的,不必长时间的坚定。故一旦物质观被强化了,那么精神观也就被弱化了,彼长此消,以至于时间本身都不被当回事了,只要能得到好的物质结果,人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往返商场多次,当拿到了“退款”与“赔偿”就很高兴,全然不顾时间上的损失,还认为自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为了荣誉而战”的赚了。

故本文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即每日性,其在本文中是指将每一天当做每一天的意识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看重每一天里的起承转合,看重一天里精神遭遇的获得,就如决定并坚持每天进步一小时,认为并实施着每天都有快乐一样。每日性在移动性的旅游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但由于定居社会的人们关注于物质,以生活的物质态度看待旅游,故而这种显著性长期以来未受到广泛应有的关注,鲜见有人提出这一观点,因而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公众认同了,恐怕还有人从未听说过,有人会觉得不知所云,或认为与旅游研究无关,因为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很少有这种观点。

除理论物理学家外,如霍金会研究时间是什么的哲学意义,而在旅游学家中研究时间的人很少,社会学家也不多,即便是难能可贵的偶有学者研究时间,也是将其当做一种服务于物质的一种资源,以时间付出来换取什么,如将时间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休闲时间与睡眠时间等[9],其实就是简单的进行物质目的的划分,而没有研究时间本身的神秘性。当然在具备时间本身具有价值那种意识后,对既有成果进行解读,在其中还是能挖掘出来新意来。如在传统农业经济的时代,年度内的日常生活活动依存于自然规律,而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却完全不同,其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是时钟时间,这说明现代社会更把时间看做等同于物质,分分秒秒都意味着金钱,而传统社会还多少比现代要好,传统社会至少因为利用自然周期而不得不顺便注意了自然的时间周期,至少某种程度上体现对时间本身价值的尊重。当然在移动中也会碰到物质上的收获,但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发生概率很低,甚至不知道会碰到何种物质。但在长周期上可以是物质上的考虑,如为了谋生而长途跋涉几个月,但每一天可能就与物质无关[10]

任何课程改革的推进都必须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准确定位课程之后,重中之重就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在“研修一体”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有效的资源来提升研修的效能,是对每一位课程设计者提出的新挑战。区域研修课程设计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了课程内容选择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化。

五、由旅游每日性,到多模式社会

3.1.1 BCRD小鼠快感缺乏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前和造模第1周各组小鼠糖水消耗无统计学差异;造模第2周抑郁症组和BCRD组糖水消耗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RD组下降程度更大;第3周抑郁症组、乳腺癌组和 BCRD 组糖水消耗明显下降(P<0.05、0.01),BCRD组下降程度最大;与乳腺癌组比较,第3周BCRD组糖水消耗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BCRD小鼠存在快感缺乏症状。结果见表1。

目前,王红等[8]在分析读者的内在知识需求特征基础上,借助读者与馆员的互动数据分析结果,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采访过程中的应用。廖宇峰[9]基于用户数据,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提高图书采访效率方面的应用,由此可知对流通借阅数据的分析方法应该更加多维化与创新化,进而深刻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按照字面理解,多模式社会即是指在生活社会中存在着多种模式,且不论人生苦短还是很长,有人踏踏实实过一辈子,尽管自己不知这是啥,但却是可谓是一种生活主义,而有人风风光光一辈子,真可谓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在旅游人中也有旅游主义,似乎一生都在来去匆匆,当然也有旅游荣耀主义者,其把旅游当做一件很风光与体面的事情,甚至有类似穷游世界的著作出版。勿用讨论什么是主义,主义就是一种信奉信仰,可以在语言上不知什么是主义,但在行为上是人人都有主义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概括出来而已,当然有些多变的主义也不容易被概括出来,那只能说是易变主义,或曰复杂主义,这也说明语言是有其软肋的。在生活上可各活各的主义,一人一主义,相互不强迫,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格,这也转义地体现了旅游的自由精神,算作旅游科学的一种知识溢出吧[12]。在各种空间里,在各个时空中,旅游是最自由的,笔者认为这是旅游对常住地世界最大的补充。没有旅游,生活的压抑感就多些,生活得不自由就多些,旅游具有慰藉作用。

本文提出了每日性,也可认为相当于是一种每日主义,说日子主义也未尝不可,意味着或有这样一种主义,即认为以日子为单位的短时段、短周期是有时光价值的,应把这种价值观与长周期的物质主义观并列起来。当然要从每日概念中,扣除“一夜暴富”中大奖思想,区分追求日子与过日子的区别,如此就可以将每日主义写作每日精神主义,而不是每日物质主义。这种日子主义与慢旅游的意境有相近性,即珍惜当下,珍惜短时间,珍惜周期,同时扣除功利性,但慢旅游是在旅游中讨论问题,是在讨论行动的快慢,还没有到思想理论层面,而每日主义在思想上是深刻的,还有哲学意境,而且日子主义既适合旅游,也适合于不移动的定居社会,其可以跨生活与旅游两个领域。更重要的是即通过本文可知,旅游在向生活输出一个价值观,不仅要过日子,也要追求日子。当对这种每日主义有了知觉后,本文也阐述了这个主义,这个价值似乎被显现出来的,其不仅在旅游社会中出现,尽管旅游者可能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确实是存在的,那种针对每日的心情是在的,而且其还会被带回到生活中,尤其是在旅游后刚回到道常住地时那几天尤为显著,当然那种心情慢慢地就会被长期的物质主义所淡化和埋没。故而经常旅游可以让每日主义在生活里出现的次数更多,能让人类主体渐渐有了这种每日主义的存在感。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讨论,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旅游具有移动性,在这个空间行为中,还蕴含着一个鲜为人知关系时间的心理概念,那就是每日性。第二,关于这个时间心理的每日性,就其客观性而言可谓早而有之,但在定居社会中,由于关注事情的物质的功利性,在长久时间的作用下,社会淡忘了这个时间心理存在。从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应重拾这个概念,以丰富时间心理的文化性。第三,当代旅游拥有彰显每日性的潜力与能力,但由于生活物质观的惯性作用,旅游者也将物质观带入了旅游中,因而既有的研究多比较看重体验、凝视等,从而忽视了对时间心理本身的关注,忽视了对时间精神价值的思考。第四,因旅游具有每日性,其提示了不同于定居社会的一种模式,定居不移动社会有其自己的模式,移动的旅游有其每日性的模式,笔者由此推断,未来社会将进入多模式状态,多模式将取代多元性与多样性,未来是靠精神生活的,物质模式可以基本一致,而关系时间的精神模式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五,每日性意识吻合了现代性发展趋势,其不仅与旅游密切相关,也应该能与自媒体等关系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关系。

每日性是时间范畴里的一个心理概念,时间、时刻、时机与年月日等,都属于这个范畴里的老概念,而每日性是一个新概念。通过本文研究也说明,时间是有心理意义的。但在多数情况下,时间的心理意义被社会的物质性所隐藏了,比如“从前”“以后”“今后”“未来”“迄今”“一旦”“迅速”“坚决”“立刻”“及时”等词汇,都是有心理的时间成分的,但可能都被掩盖了,不仅掩盖了具体时间,还掩盖了本文所言的“每日价值在每日”那样的观点,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不能在缺失这个核心价值,即每一点每一段每一处的时间,每一处时间的长短,都有其所在的心理价值,都有其时间本身的价值,因而本研究有一定关于时间的揭露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思雨,王艳平,刘姝惠.旅游研究的多学科人格——以温泉旅游研究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20-25.

[2]郝昭香,王艳平.旅游及其概念的心物二重性[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3): 40-45.

[3]王寿鹏.基于旅游者的旅游价值模型及其应用[J].旅游科学,2011,25(6):55-64.

[4]王艳平,王捷.旅游地理与温泉度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39-140.

[5]郝昭香,王艳平.旅游主宾的思想性[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23(2):60-64.

[6]朱璇,解佳,江泓源.移动性抑或流动性?——翻译、沿革和解析[J].旅游学刊,2017,32(10):104-114.

[7]邹本涛,曲玉镜.旅游文化史:内涵与分期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15,30(12):109-120.

[8]刘思雨,王艳平,刘姝惠.旅游研究的多学科人格——以温泉旅游研究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1):20-25.

[9]王加华.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的类型划分及其结构关系[J].民俗研究,2013,(2):102-110.

[10]白杨,王艳平,程玉.旅游体验的时间余白[J].旅游研究,2017,9(5):43-50.

[11]赵春肖,彭兆荣.旅游人类学与旅游发展——旅游人类学者彭兆荣教授专访[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17.

[12]赵刘,程琦,周武忠.现象学视角下旅游体验的本体描述与意向构造[J].旅游学刊,2013,28(10):97-106.

Abstract: The consideration of time is calculated by the day when people travel.This paper calls this attribute of “cherish” to be the “daily” of tourism.The daily nature is the value nature of the mobile society, while in the non-mobile permanent residence, the society is lack of this kind of consciousnes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results of months, years or seasons, so they will look at the daily life and do not value the daily value very much.In modern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utilitarian results.On the one hand, they get bigger material results by expanding production scal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wait helplessly for spring planting and autumn harvest; thirdly, they value opportunities, speculation or stronger.This paper holds that putting forward the daily nature of tourism in modern times can weaken the utilitarian standpoint and establish the value of time itself.Time has not only material value but also non-material value of time itself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knowledge spillover of tourism.The daily nature is a psychological attribute of time which is gradually forgotten by the society.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he daily value is in the daily, in order to restrain the desire for the future and despise the present waste time phenomenon.

Key words: tourism daily; mobility; day value; mode of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079(2019)01-0060-06

收稿日期: 2018-11-23

作者简介:

袁纯洁(1995-),女,山东菏泽人,2018级硕士研究生,旅游规划方向。

王艳平(196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日本千叶大学博士,教授,旅游地理学与温泉研究方向。

(责任编辑:赵 非)

标签:;  ;  ;  ;  ;  

旅游每日性:明天价值在明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