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堆叠不如思维贯通论文_蒋曦

——谈高中信息技术思维建构意识培养的对策

蒋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实施,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变化真实地体现在历年的考试试题中。然而目前学生的学习仍旧是以单一技术堆叠学习为主要手段,已经不适合课标和考试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对历年试题变化分析,谈谈平时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建构的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建构;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不仅使学生要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从历年的考试试题的变化中看出,考试对学生思维活动和认知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注重。但在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操作技能的积累上,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充分,纯粹地学习软件的技术、学习如何应试,而非真正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一、纯技术学习带来的问题

1.学生缺乏独立主动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当学生遇到不会的操作或者新的技术操作,不经过任何的思考和尝试,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而不会思考这个操作跟以前学习的某个操作方法是否有相通的之处。说明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主学习技术的成功体验,对掌握新技术表现出信心不足。

2.学生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利用已学的技术知识去有效的解决。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足够多解决现实问题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已掌握的技术不会归类联系,形成思维上的贯通。具体的说,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的操作技术,但面对具体问题时,无法快速地选择合适的或者是最佳的技术组合方式来解决,甚至会感觉到无从下手。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学生自主的归类、筛选和判断已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找到解决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着眼于思维建构意识的建立和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思维建构意识建立的应用

所谓思维建构是指对信息技术软件工具使用方法的分类、联系和应用,形成独立存在并又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选择性粘贴的使用,它是属于粘贴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Excel中对单元格格式和内容有选择性的粘贴,也可以实现将网页中的内容在Word中无格式的粘贴,还可以实现在Flash中粘贴图片还是文字。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历年试题考查形式的变化也正好体现了这种认知结构的变化,增强了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考查,而非只是单一技术能力的考查。

从历年试题来看,2012年之前的会考试题注重单一软件的操作考查,而2013年开始的学考试题更注重多软件综合性的能力考查。如以下两年Excel试题的比较:

表1和表2分别是2012年会考Excel试题部分和2013年学考Excel试题部分,对比这两年的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表1只考查Excel单一软件,而且题目相对死板;表2考查Excel和Access综合性软件,而且题目相对灵活。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一般是综合性的问题,它往往不是一个软件能够解决的,需要多个相关软件的相互配合使用。表2试题比较符合综合性问题的特点,但也存在软件之间操作相关性不紧密的问题。

表1中建立图表给出了具体的数据区域C9:C42和E9:E42,表2中并没有给出数据区域,而是描述为“建立一张反映各类别点击量的图表”,学生需要深入分析反映各类别点击量需要哪些数据呢?很明显既要有类别又要有点击量的数据区域。

表2中Excel与Access的综合使用存在着相通点,虽然在功能上不一样,但工作表与数据表都是由二维表所构成,它们呈现信息的形式是类似的,因此把Excel中的数据复制到Access中就显得理所当然了。如果学生在操作练习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思维建构活动,哪怕试题再灵活,也能够有办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三、思维建构意识培养的对策

高中学生已掌握了常用软件的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所学的技术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同样的知识点增加了新的情境,就不知道如何做了。所以会发生学生能解决同一个问题,却不能解决同一类问题,总是反复问,反复做,效果又不好。如何使学生将已掌握的技术进行思维建构,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为概念创设情境因素,加深思维的记忆

教师在准备讲解某个知识概念时,常常会考虑借助怎样的媒体呈现方式,让学生对所学概念形成直观的认识。如果能直观准确的表达出来,效果应该会不错,但往往找不到非常合适的媒体呈现。不妨可以试试为枯燥的概念加入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思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

问题一:如何理解RGB三原色的不同参数表示各种颜色,如RGB(0,0,0)为黑色,RGB(255,255,255)为白色,RGB(100,0,0)为红色。

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任何的颜色是由RGB三原色调和而成,而括号中的参数表示使用三种颜色的比例值。如果让学生去硬背具体数值对应的颜色,可能可以解决概念的理解,但记忆的印象不一定深刻。不妨把RGB比作暗室中的三盏灯,RGB(0,0,0)表示三盏灯都关闭状态,那一定是黑色的;RGB(100,0,0)表示开了一盏红灯,而且光线不强,那是暗红色;RGB(255,255,255)表示三盏灯全开,而且是最强的,那一定是白茫茫的,白色。

2.为操作找准相通方法,建立思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时,会感觉到学习新知识的压力,这是正常的表现。实际上新知识不一定完全都是新的,有可能在已学的技术知识中找到许多相通之处。如果学生能够发现这一学习特点,并加以联系、对比和归纳,我想新知识不会成为新的负担,反而会成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动力。

问题二:将库中的“云”元件拖动到“云动”图层,并在图层中创建云从舞台右侧到舞台中央,由小变大的动画补间效果。

分析操作要求是属于Flash动画补间的制作,可能对于刚学习Flash动画制作的学生来讲,都是新的内容,而且操作的对象和内容也较复杂。其中有两个操作时可以在刚学完的Photoshop图像处理的操作中找到相似点的。第一个是将“云”元件拖动到“云动”图层中,学生会犯的错误是直接将“云”元件拖动到图层上或舞台上,都无法实现对象放在指定图层上,很有可能会放在最下层的背景图层上。可以回顾下Photoshop中对图像的移动到指定图层操作是先选定图层然后再移动,同样在Flash中也是先选中“云动”图层然后在拖动;第二个是“云”元件由小到大的变化实现,在Photoshop中学习知道要把指定对象放大或缩小应该使用自由变换工具,同样在Flash中也应该有这样的变形工具,它的名称是任意变形工具,使用方法与自由变换工具类似。因此,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把看似全新的知识变成已学的知识,找到它们相通之处。

3.为问题挖掘合适方案,实现思维的应用

学生在遇到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想可以用学过的什么技术或知识来解决问题。可能会想到很多种方法,但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解决方法,此时学生会舍近求远,直到找到最佳的方法为止。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也会要求学生使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变化。

问题三:Excel操作题中,计算文艺演出总分,总分为八个评委所打分数之和。

分析操作中求和的方法很简单,教师往往根据考试的要求采用公式法或者函数法来完成求解。但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是单一的,现实的问题也不是只有一种或两种解决方法,比如求和可以使用心算、用计算器算、用公式计算、用Sum函数计算、用Excel工具栏中的求和方法、用Excel状态栏中的求和方法等,学生在尝试阶段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使用习惯的特点,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只要把这些方法汇总并对比,找出较为合适快捷的解决方法,可能要比直接给出教师认为的最佳方法要有效果,并且这也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可能学生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简单易学、没有负担的学科,甚至很多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在教学生如何操作软件。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果课程不在思维深度上进行挖掘,它的魅力又有多大呢?信息技术课培养的不是那些堆叠了技术操作的“技术工”,而是那些贯通了思维活动的“创造者”。技术工具只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315700)

论文作者:蒋曦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技术堆叠不如思维贯通论文_蒋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