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际审计》双语教学的现实瓶颈与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瓶颈论文,现实论文,模式论文,双语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这一不断变化、不断强化的外部环境,高校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对审计专业教学工作来说,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不断加深对国外审计准则、审计业务的理解,强化审计业务的国际协调,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国际审计》是高校审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当前乃至以后,都能体现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该课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多以双语的形式开设,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双语教学工作遭遇了瓶颈,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一、新时期《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一)为审计价值判断工作创造条件 在《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使之通过把握国际审计的语言特征和专业特点,获得更为丰富和前沿的审计知识和信息。还应加强对“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需求拉动”和“行业监管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与学习,以便使自己最终形成独特的、以风险为导向、以国际化为视角的国际审计思维模式,为审计价值判断工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情况下,无论是我国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经营模式和政治法律基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差异,审计工作也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这个角度讲,《国际审计》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就要通过英语语言的输入,使学生全面而直接地学习西方发达的审计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结合中国的审计历史和审计特色,不断夯实审计理论基础、培养国际化的审计思维。比如,在审计报告方面,我国出具的报告往往详细而具体,与此相比,美国的审计报告就显得十分笼统和抽象。因此,在《国际审计》双语课程中,就应通过语言切换,使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国际审计的特点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借助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能,对各类经济现象做出更具价值的审计判断。 (二)培养学生的国际审计思维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凸显,英语作为现代先进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主要语言载体的事实已经不容置疑。当前乃至以后,审计实践的国际化将对审计人才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未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审计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在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思维等方面有所表现。实际上,我国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准则虽然经历了多次革新,但每一次都充分借鉴了英美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相关文献,只不过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并未真正将审计实践与国际化直接关联。比如,在高校审计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这些西方国家的审计思想不过是一种知识层面上的参照。而为了更好地体现审计实践的国际化思维,在将英文原版教材、文献等翻译过来加以使用的过程中,应剔除翻译者“偏好”的影响,以便将先进的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传递给中国的学生。在高校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框架下,《国际审计》最能体现国际化的思维模式。因此,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也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关注。一方面,教师要忠于原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精确的洞察与理解,以便将具有国际化思维的审计理念与方法传递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也要对我国传统的审计思想和审计实践加以学习和继承,在充分发展传统审计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掌握《国际审计》中的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不断扩展自身的国际审计视野,提升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层次。 二、新时期《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瓶颈分析 在全球化视野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都要适应国际审计理论、标准与方法的发展趋势,通过切换语言对不同的语言环境与工作场景做出积极反应的必要性是任何审计工作人员都应认识到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时期,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还是遭遇了诸多现实瓶颈,尤以《国际审计》这一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最为突出。 (一)新时期《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近年来,审计实践的方向正在发生改变,以往的制度导向审计正逐步被风险导向审计取代,审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应为此做出积极反应。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无论是审计教材的建设还是审计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未在整体上与时代发展步伐保持一致。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国际审计》教材理应按照国际审计的动态做出积极、频繁的调整,以适应国际审计市场的走向。但是,由于制度和行为上的惯性,国内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并不敏感,在审计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得相对滞后。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一些高校中《国际审计》课程较高水平的双语教师缺位,致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创新《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2)当前乃至以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源的跨国流动,将不断推动经济领域各项标准和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审计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各类新媒体的作用下,信息资源将得到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在更广阔的区域内、更多的群体中共享,这也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事件的相继出现,将对原有的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也为审计国际化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要求审计准则依照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变革和改进。作为审计专业的学生,更应熟悉审计国际化语言,并通晓国际审计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审计业务实践能力和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有必要在《国际审计》双语教学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审计人才的需求。 (二)新时期国际审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审计》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之间的平衡问题,有些教师便出于保证课程学习质量的考虑,将双语课堂变成了汉语课堂。即教材、幻灯片、板书都使用英语,教师的授课过程(语言行为)却以汉语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提升,双语教学的效果无法体现,也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国际审计》双语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保证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将学生从单纯的阅读教材中解放出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用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 (2)在《国际审计》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是英语原版教材,授课方式要么是中英文相结合要么是全英文授课。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学生、教师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效果的把握也变得十分困难。比如,一些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听说水平十分有限,在增加了大量专业词汇的情况下,是很难对双语教学做出积极反应的,老师就需要重复教学,而重复教学会因为教学内容的重复而阻碍教学进度,影响教学计划的执行。此外,采用外文原版教材虽然能够体现国际化教学的趋势,但是大部分教材都内容较多,信息量庞大,教师如果不放弃部分内容,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不但削弱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与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培养背道而驰。 三、新时期《国际审计》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 在国际环境下,以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为媒介,通过《国际审计》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审计思维、审计观念,并能在日后的审计实践中以全球审计服务意识为指导,适应和完成更多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审计工作。为此,在全面了解《国际审计》课程双语教学瓶颈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发掘其问题的形成原因,在不断创新双语教学模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摆脱其教学困境。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外,还应通过中外合作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引进师资和培训现有教师的途径,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团队。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国际审计》双语课程的授课对象在英语水平方面表现得参差不齐,不顾个体差异地组织教学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为此,有必要依照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完成双语教学任务。一个可供选择的模式是采取小班授课,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双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审计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的特点,通过“导读”和场景设计等方式,让学生走进课程、了解课程并主动参与其中。比如,教师可以从会计学或者会计英语入手,通过构建仿真环境,缓解学生对《国际审计》双语课程的畏难和抵触情绪。此外,课程的开设也应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一般情况下,《国际审计》双语课程应放在三年级以后进行,以保证学生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能储备更多的英语知识。此时开设该课程,难度会相对较低,也更易于学生接受。此外,授课教师还应该借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实现知识的同步国际化。 (二)通过中外合作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近年来,中外合作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到一些高校的教学实践之中,并取得了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效果。在《国际审计》的中外合作教学中,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的学习经历和成长经历差异较大,在教学中就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中国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具有相似的成长和学习经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言传身教,凭借自身学习的经历与长期的教学经验,很容易把专业信息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递,但是他们对最新的国际审计内容的掌握和西方人的审计思维方法的把握不够到位;外教虽然不具有语言这一优势,却能够将“别具一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范式,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认识审计学的内容和精髓。因此,《国际审计学》的教学工作可以通过中外合作教学的方式,借助教学最佳结合点提升教学效果,在优势互补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无论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专业教师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都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彼此支持和相互提醒,传递和反馈关键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引进师资和培训现有教师,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力量 为了打造高标准的《国际审计》双语课程,向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人才,就需要在师资力量方面多下工夫,通过引进师资和培训现有教师两条途径提升《国际审计》课程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比如,可以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走出去,为其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在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能拓展其国际视野,这对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此外,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潜力的骨干教师通过在国内知名大学进修的形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学习和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专业知识之后,将其应用到《国际审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当然,最为直接的办法是引进和直接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 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使更多审计机构走上国际舞台,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范式就需要进行重构,除了要强化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应在国际视野、国际思维等方面有所提升以适应时代发展。标签:双语教学论文; 双语论文; 英语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