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论文_罗利红

广东建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流动性强、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的特点,而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降低安全风险,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简要阐述了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多发的因素,对今后事故的预防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防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建筑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行业,尤其是现在建筑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工程事故频发,而事故预防手段却极其落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加强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做到防范于未然,确保人身安全势在必行。

1 安全事故多发的诱因

1.1 监管力度不够,执行力度差

虽然施工安全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与约束,但在执行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监管中有许多薄弱点,不能很好的贯穿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在组织中存在缺失,没能真正发挥监管机构的实际作用,同时在检查时往往都是实施事前通知,大大降低了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力度与意义。

1.2 施工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现场人人员自身意识不够

施工企业是导致安全事故最主要的载体,企业对行为人的监管不利,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安全部门没有发挥好监察职责,再加上企业没有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处罚力度实施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力度不够,都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项目管理者自身态度的问题,只重视生产忽略安全,对安全费用投入不够;或者企业采取非法分包形式,只图利益,不重方式。

现场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从事施工生产的人员极大多数都是农民群体,自身受安全教育程度不够,现场施工对安全不够重视,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是想当然,觉得安全问题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多数时候为自己一时之方便,而酿出大祸。


1.3 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

建筑业所处的生产环境一直处于高危行业前列,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就是高空作业、露天作业、工序复杂、工种作业多的特点。高空作业多是现场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脚手架搭设、外墙施工、模板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或者安全意识不够,不按照规定要求作业,都会酿成祸端。图1给出了建筑施工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高处坠落占据事故类型比例最大,其它事故类型也都和高空作业有关联,可见,高空作业所带来的危险也是不可小觑,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生产安全,加强防护意识。工序复杂、工种作业多,导致在工作面上的操作人员较多,在工艺操作过程中相互干扰便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影响施工的安全;对于在施工过程中还受天气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高温、降雨、大风都会引发现场安全事故,每次恶劣天气的过后,都要对现场各个重要位置做一次大规模检查,做好事故的事先预防。

图1 16年建筑安全事故类型统计

1.4 安全防护不到位、材料使用情况

现场临边、临洞及临口处未做安全防护,是在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带,因监管不利或重视程度不够,在口、洞、边处未做好对应的防护,施工人员由于操作不当或个人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获取成本利益,选用劣质的材料、或者偷工减料,未按照工艺标准执行搭设,都是现场多发的安全事故诱因。

2 预防措施

每年建筑安全事故都会频频发生,事故原因也都层出不穷,在施工中存在着大量隐患,任何不确定的因素都会诱发事故产生,那么建立安全管理方法,全面考虑风险发生的类别,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来控制预防事故的产生及建立对事故的快速处理方法,建立预警体系和预警监测,在预防过程中就有着很重要意义。为更好的保证现场的安全施工,降低事故发生率,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严格要求施工企业严格按图纸施工, 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地方法规

图纸是法律文件, 是工程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一大部分工作就是识图、阅图, 只有吃透图纸设计意图, 才能准确的进行施工管理。规范、地方法规是进行施工管理的法律武器, 工程管理人员要正确的理解规范、法规的意义, 有效地进行管理, 正确的签署工程量, 控制工程造价。

2.2 抓制度、抓思想、抓管理

从项目开始前,就应该落实和健全安全责任生产制度,落实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及相关管理部门、安全部门的责任,确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及考核方法,定期开展考核情况会议,及时暴露整改发现的问题;加强对责任人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认识程度,加强对安全责任生产规章及制度的重视程度,严肃对待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不能让其带有侥幸心理;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针,把制度彻底贯穿于整个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明确各个部门的安全职责,服从从上到下的管理责任。


2.3 抓好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员工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结合多种形式来开展,激发相关人员对生产的热情,能够真正做到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开工前要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安全生产标语和标志;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作业要点、容易出现事故的问题应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过程中务必要有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的特点,让从业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作业项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需要注意事项,减少违规操作所带来的事故隐患,做好开工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的预防评价工作,始终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要方针。

2.4 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从业人员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国家做了明确的规定安全文明施工费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在实际过程中,施工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压缩安全施工费用的情况,不购置相关的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工器具,从而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从业安全。在项目进行时,一定要监管好安全施工费的落实情况,为从业人员提供必备的安全生产装备,对于未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的企业,我们有权利对其行为作出检举,更好的保证个人利益不受到侵害,落实好每一笔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2.5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中的审查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主要就是将相应的施工工程的项目作为对象进行编制工作, 与此同时利用这些进行指导或者引导相应的建筑施工, 是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施工活动相关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并且也是对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方法或者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好坏是施工单位实现建筑工程的优质化工程、高效施工以及低能耗工程的关键。对于建筑工程在相关资源以及建筑技术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同时还需要相应的建造单位对建筑工程的投标报价进行相应的合格评审工作, 相关的审核工程的预算、结算以及控制建造或者安装成本费用都能够对建筑的工程造价进行比较主动控制。

2.6 建立合理有效的预警体系

针对建筑施工自身的特点,建立符合安全生产的内外部预警系统,以事故现象发生的原因、特征作为分析对象,结合现代的管理理论和预警理论,构建对事故发生、预防、矫正的预警系统,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通过系统做好全过程的组织、计划、监控、改进等一系列活动,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顺利执行,对于单项的隐患也要综合治理,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酿成安全事故,全过程实现动态监控,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保证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实例分析

2015年11月25日上午9时10分,某建筑公司承建的电视台演播中心裙楼工地发生一起重大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大演播厅舞台在浇筑顶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大演播厅舞台屋盖坍塌,造成正在现场施工的民工和电视台工作人员2人死亡,14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60.35万元。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3.1 事故直接原因

(1)支架搭设不合理,特别是水平连系杆严重不够,三维尺寸过大以及底部未设扫地杆,从而主次梁交又区域单杆受荷过大,引起立杆局部失稳。

(2)梁底模的木柿放置方向不妥,导致大梁的主要荷载传至梁底中央排立杆,且该排立杆的水平连系杆不够,承载力不足,因而加剧了局部失稳。

(3)屋盖下模板支架与周围结构固定与连系不足,加大了顶部晃动。

3.2 事故的间接原因

(1)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失去有效控制,模板支架搭设无图纸,无专项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中无自检、互检等手续,搭设完成后没有组织验收;搭设开始时无施工方案,有施工方案后未按要求进行搭设,支架搭设严重脱离原设计方案要求、致使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不足,空间强度和刚度不足等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混乱,对大型或复杂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模板施工未按程序进行,支架搭设开始后送交工地的施工方案中有关模板支架设计方案过于简单,缺乏必要的细部构造大样图和相关的详细说明,且无计算书;支架施工方案传递无记录,导致现场支架搭设时无规范可循,是造成这起事故的技术上的重要原因。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是一项具有安全风险的一项职业,做好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首先需要做好人员方面的管理,这就要求不断强化其安全教育培训共组,以逐渐提升其安全业务素质,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实施规范化作业,严禁工作靠感觉与经验的现象,促进施工人员作业程序化与标准化。同时,还应在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通过详细分析各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要内容,制定合理的专项整治任务目标,在合适的时间内提出相应的整治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让建筑企业财产免受损失,保持社会稳定,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军,查麟,吴月泉.浅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02).

[2]黄宇欣.基于风险的事故隐患分级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叶军献,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对策技术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4]田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

论文作者:罗利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论文_罗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