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文
(西华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9)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发展到目前为止,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制造技术的飞速提升,已经有一套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说,制造工艺理论包括加工成型机理、精度原理、相似性原理和成组技术、工艺决策原理和优化原理等若干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的这些方面的具体含义,以及现代的一些先进加工的技术。
关键词:机械制造 精度 工艺 优化
一、加工成型机理
(一)分层加工
零件的成型方法有分离加工、结合加工、变形加工等。在加工成型机理上已经从分离加工扩展到结合加工,形成了加工方法。
分层加工和分离加工的原理正好相反,它是将零件在某一方向按一定层厚分成若干薄层,逐一加工这些薄层,并在加工的同时将这些薄层依次堆积起来,即可成型。按照分层的形式又可以分为平面分层和曲面分层。另一方面,也可以将零件沿着某方向按一定的层厚展开成一条成型带子,将其加工出来后,再卷绕成型。
(二)各种能源的加工
零件成型所使用的能源有力、电、声、化学、电子、离子、激光等,十分丰富,从而发展了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化学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等。由于加工所使用的能源不同,其加工机理也就各不相同。
(三)扫描探针显微加工和原子力显微加工等,例如原子搬迁和排列重组,原子去除与添加,雕刻加工等。
二、精度原理
(一)机械加工原则
在我们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能随意的去加工。在每个工序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准则,我们把这种准则称之为机械加工的原则。总结了机械加工遵循的原则,可分为继承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它主要是指加工用的机床精度一般高于所加工工件的精度,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很通常的选择,它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性原则可以分为直接创造性原则和间接创造性原则。直接创造性原则是利用精度低于工件精度的机床,借助于工艺手段和特殊工具,直接加工出精度高于“工作母机”的工件。比如说“以粗干精”的加工方法就是所用机床的精度可以低于加工工件的精度,通常通过一些工艺措施来保证加工精度,如研磨、抛光等加工;“以小干大”原则是指加工的工件比机床还要大,采用工件不动,靠机床移动来进行加工,即所谓“蚂蚁啃骨头”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型零件、重型零件的加工间接创造性原则是用较低精度的机床和工具,制造出加工精度能满足工件要求的高精度机床和工具,再用这些机床和工具去加工所欲加工的工件,它是先用直接创造性原则,再用继承性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定位原理
定位原理提出了定位与基准的概念和六点定位原理,其中包括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的判定,定位元件和各种基准的设计。
(三)尺寸链原理
论述尺寸链的产生和分类,建立尺寸链的数学模型,针对线性尺寸链和角度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提出了求解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建立和求解尺寸链的研究。
三、相似性原理和成组技术
从相似性原理发展到相似性工程,这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学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先解释一下概念,相似性是成组技术的理论基础,成组工艺是成组技术的核心,零件的分类成组方法是成组技术的关键问题,其中常用的方法为建立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在形状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派生相似性的概念,即所谓的工艺相似性、装配相似性和测量相似性等,这是对相似性的发展。针对从工艺相似性来进行零件的分类成组,提出了生产流程分析法,其中有关键机床法,顺序分支法等。
四、优化原理
将已有的优化方法应用到工艺问题的优化上,进行了单目标和多目标、单工序和多工序的工艺方案优化选择,对提高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降低工艺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有重要意义。这项技术也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机械加工优化通常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最高生产率、最低成本或最大利润率。
五、现在制造工艺方法
(一)特种加工技术
在特种加工中,工具的硬度和强度可以低于工件的硬度和强度,因为它不是靠机械来切削,同时工具的损耗很小,甚至无损耗,适用于加工精密细微的零件以及容易变形的零件。特种加工的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成力学加工、电物理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化学加工等。
(二)快速原型制造
我们都知道,零件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实体,它可以由在某个坐标方向上的若干个“面”叠加而成。因此,利用离散和堆积成型概念,可以将一个三维实体分解成若干个二维实体制造出来,再经过堆积而构成三维实体,这就是快速成型制造的基本原理,是一种分层的制造方法。
(三)高速和超高速加工
理论研究可知,切削温度会随着切削速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个峰值后,却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下降,该峰值速度称之为临界切削速度。所以现代加工中,使用超高速加工也不会造成切削工件热太大而变形,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六、结语
我国是一个机械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机械制造强国,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还依赖我们去创造,作为当代学生,努力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祖国的机械制造业能够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汪文虎,刘晓辉,张军.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模具技术,2014,01(02)
[2]王先奎.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6)
论文作者:郑智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加工论文; 相似性论文; 工件论文; 精度论文; 零件论文; 原理论文; 原则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