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2年财富中国五百强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价值观论文,五百强论文,财富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组织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价值观更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在变化的环境中,重视企业价值观,通过价值观实现有效的管理,是21世纪企业的生存之道[1]。通过企业价值观,企业确立了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的组织身份,对内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对外展示企业形象[2]。已有组织价值观的实证研究关注的是:为组织成员所感知和共享的价值观,即所谓行动价值观。诚然,行动价值观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实际,但它不能回答企业组织如何积极建构组织身份和营造组织形象、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关注信仰价值观,也就是那些组织公开表达或公告的价值观[3]。 1 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1.1 组织价值观的概念 研究组织文化的学者通常认为,组织价值观构成了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对于组织价值观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组织价值观是指被组织的大部分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4],这也是大多数实证研究对组织价值观的定义[5~8]。也有学者认为,组织价值观是指那些组织公开表达或公告的价值观[3]。这两种对组织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常被区分为行动价值观和信仰价值观[9]。BOURNE等[10]指出,通过考察信仰价值观和存在于组织成员认知和期望中的价值观的关系,能够对组织进行有效的诊断。存在于组织成员认知中的价值观与信仰价值观的不一致,会导致期望与现实不符、组织定位混乱或领导力问题。 1.2 信仰价值观的研究价值 信仰价值观具有行动价值观所不具备的一些重要属性,仅仅关注行动价值观将局限人们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 信仰价值观通过文化制品实现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和继承。组织通过口号、标语、故事、实体等公开的方式,把无形的组织价值观转变为有形的文化制品。这些文化制品成为组织的象征和标志,强化了组织文化,并支持了组织价值观和文化的传承以及变革[3]。组织希望员工与组织的信仰价值观保持一致。 信仰价值观体现组织价值观的身份定位、行为引导和外部效应功能。组织价值观代表了组织及其成员对“究竟什么更重要”的一致性看法,它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并引导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认知评价和行为选择[11]。组织价值观还反映了组织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征,构成了组织的独特身份。对外部人而言,通过组织价值观、组织身份可以增加对企业的了解,成为沟通企业内外的透镜。比如,将企业价值观呈现在招聘手册上,会影响人们的职业决策[12]。组织希望实际所具有的行动价值观与信仰价值观保持一致。 信仰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需要反映企业的时代背景和战略选择,在变化的情境中,这一点尤其重要。一方面,组织价值观影响着组织变革,如发生并购或重组时,企业原有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并购或重组的进程和效果[13];另一方面,组织变革也包含价值观的变革,当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领导人发生更替、甚至时代变迁,都可能要求信仰价值观的转变。无论是由领导者发起、自上而下地推动价值观变革,还是通过领导和成员对话来共同改变价值观[14],这种变化最终都将反映为信仰价值观的变化。综上所述,信仰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3 中国的企业价值观研究 O' REILLY等[8]对组织价值观进行的研究影响巨大。后来国内外许多有关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研究都采用了类似的研究范式,即收集经理人、员工对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陈述并加以分析。显然,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组织价值观属于行动价值观。本研究整理了聚焦中国企业的价值观研究(见表1)。

上述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颇具启发。但显而易见的,表1中的前4个研究主要定位于行动价值观,孙海法等[7]和高中华等[16]的研究,虽然关注了信仰价值观,却受限于样本和分析框架,对中国企业信仰价值观的把握显得不够全面,后者直接使用西方学者的框架来分析中国企业,存在过度简化企业价值观多样性和忽略中国情境的可能[9]。 如科特等[17]强调的,包括国家、民族文化、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等在内的环境因素对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存在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大多数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从计划到市场、再进入转型新阶段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时代背景的转换,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都给中国企业的价值观烙上了特殊的印记。要了解变化情境中的中国企业,就不能忽视信仰价值观。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北京中能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与《财富》(中文版)合作编制的中国上市公司500强2012年上榜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中国财富500强是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包括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以及海外上市、主营业务在大陆的公司)中选取,以中国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的信息为依据,选择经营规模最大的500家企业组成。 2.2 数据采集 按照石伟[18]、BOURNE等[10]的界定,本研究把信仰价值观操作化定义为企业通过官方途径(主要指企业官网、上市公司年报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公告的企业价值观信息。 本研究收集的二手数据为来自企业官方网站所提供的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公开信息。以财富中文网(www.fortunechina.com)网站上公布的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为基础,检索所有500家上榜企业的官方网页,对企业官网上显示的“企业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在资料检索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官网没有出现价值观相关栏目,无从采集价值观信息,此时则从企业官网所公布的最近的年报或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摘取相关信息,并特别注意,在使用企业社会责任年报信息时,区分了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前者不进入数据采集,后者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数据。在采集企业价值观数据时遵循的规则是:如果企业官网明确了“企业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则以“企业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官方表述作为企业价值观的资料;如果企业官网没有明确表述,则选用接近企业价值观内涵的“企业精神”。 通过检索,有266家企业在其官网和年报等公开资料中明确公告了企业价值观,没有公告企业价值观的234家企业中有54家公告了企业精神,另外180家企业在其官网和年报等资料中均无相关陈述。由此,这320家明确表述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企业数据构成了分析样本(占全部500家企业的64%),并在此基础上形成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价值观数据库,作为进一步数据分析的基础。 2.3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企业信仰价值观二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具体步骤见图1。 (1)利用已经整理好的2012年中国500强企业价值观数据库进行价值观词汇的抽取 抽取原则为:如果企业价值观以词汇形式出现,则每个词汇作为一个抽取单元;如果企业价值观以句子形式出现,则抽取其中的关键词汇。例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价值观为“诚信、协同”,则抽取出两个关键词:“诚信”、“协同”。笔者与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分别独立提取关键词后,将结果进行了比对,对于不确定的关键词进行了讨论并确定最终提取词。之后,对提取的企业价值观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

图1 信仰价值观的文本提炼和类别编码程序 (2)采取卡片分类方法对提取的企业价值观关键词进行分类,分析价值观维度 研究小组采取开放式的分类方法,将所有价值观关键词制作成卡片,由笔者邀请两名经管专业的教师分别独立进行了卡片分类。在最初的分类任务中,要求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意义相近的价值观关键词分别完成自由归类。在独立完成卡片分类任务后,再进行类别水平(非词汇水平)的分类一致性判断,判断标准是根据某一个类别下高词频词汇的意义接近程度和分类一致性,判断基于信仰价值观词汇语义理解的类别是否受到认同。对于存在分歧的判断,由笔者与两名教师展开讨论,根据企业对价值观的官方解读资料重新判断和分类,并达成一致。之后,对每一类别下具体词汇的类属进行判断,标注出意见不一致的词汇,并继续讨论。该过程一直重复至意见基本一致,分类过程完成。上述流程确保了研究的效度。由此,获得企业信仰价值观的17个维度。计算这17个维度的编码一致性介于0.74~1之间,其中有8个维度的信度在0.90以上;7个维度的信度在0.80~0.89之间;2个维度的信度在0.70~0.79之间。通常而言,一致性系数在0.70以上被认为是信度良好,可见,本研究具有良好的信度。 (3)编写信仰价值观各维度的定义并计算信仰价值观各维度在样本企业的分布情况 在信仰价值观的文本提炼和类别编码程序完成后,再根据分类结果编写信仰价值观各维度的定义。接着,回到价值观数据库中,按照分类的结果判断样本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包含哪些维度,并总结了信仰价值观在样本企业中的分布情况。 3 研究结果 3.1 样本情况 320家样本企业分别来自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金属、建筑工程、通讯电子、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领域,其中第一产业有5家,第二产业有228家,第三产业有84家,另有3家综合型企业。 3.2 词频统计 在320家企业的有效样本中,共提取企业价值观的关键词1324个,对词频加以统计,表2显示了出现频次较高的价值观关键词(限于篇幅,只列出出现频率在4以上的前60个词)。

通过词频,可以对中国企业的信仰价值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就词频而言,出现频率最高的价值观关键词依次是:创新、诚信、卓越、责任、人本、和谐等。由于价值观在官方表达中存在很多意义接近的词,如表2中的“顾客”与“客户”表达的是同一意思,因此,单纯从词频并不能判定中国企业信仰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接下来,需要通过分类的方法归纳出信仰价值观的维度。 3.3 价值观维度 以企业对价值观的官方解释为基准(同样来自企业官网或年报等资料),笔者与两名教师按照图1所示的程序共同完成了信仰价值观的词汇分类。有1300个关键词被成功归类,另外有24个词无法归入任何一个类别(如美丽)。经过研究小组的多次讨论、分类,得到17类价值观结果,分别是:成就进取、变革创新、诚信守诺、敬业尽责、员工关怀、合作共赢、长期发展、结果取向、崇德向善、顾客取向、执行力、专业求精、社会责任、和谐取向、守法合规、公平公正、全局取向(见表3)。

3.4 样本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分布 根据累计词频,已经能比较准确地总结出中国企业的信仰价值观维度。接下来,需要知道样本企业中这17种信仰价值观的分布情况。按照关键词和维度对应的规则,对320家企业的信仰价值观进行了编码。并对信仰价值观各维度在样本企业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

由表4可见,在样本企业中,分别有接近4成的企业强调成就进取、诚信守诺和变革创新,3成左右的企业强调合作共赢和敬业尽责;2成以上的企业强调员工关怀和崇德向善;1~2成企业重视长期发展、顾客取向、专业求精、执行力、社会责任、结果取向以及和谐取向。比较少的企业重视的价值观包括:守法合规、公平公正以及全局取向。可以说,这一结果大致反映了中国企业对上述价值观的重视情况。 3.5 信仰价值观在不同企业中的分布 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处的环境特征对价值观具有塑造作用。企业的价值观要跟企业战略配合,也要反映和适应环境。为此,检查了信仰价值观在不同企业中的分布。将样本企业按照3个标准进行了划分:三大产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总部地址位于一线城市和位于非一线城市。其中,属于第一产业的企业数量很少,故只对比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同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分布见表5。

根据表5的结果,第三产业中重视长期发展的比例要高于第二产业(

=9.480,p=0.004);第二产业中重视结果取向的企业比例显著高于第三产业(

=6.303,p=0.010)。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中,重视成就进取的比例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6.507,p=0.015),而劳动密集型企业重视敬业尽责的比例要高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

=6.358,p=0.013)。总部位于北上广深港这几个一线城市的企业,重视变革创新的比例要显著高于非一线城市(

=8.440,p=0.004)。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的信仰价值观进行内容分析,获得了中国企业的17类组织价值观。 (1)信仰价值观的维度 本研究结果较好地体现了组织价值观的多样性。归纳出10类信仰价值观,同时也是常见的行动价值观,包括成就进取、诚信守诺、变革创新、合作共赢、敬业尽责、员工关怀、崇德向善、顾客导向、社会责任、和谐取向等。此外,专业求精、执行力、结果取向、公平公正、全局取向,这5类价值观在行动价值观研究中很少被发现,反映了企业信仰价值观与行动价值观存在不一致,企业尚未将这几种信仰价值观成功转化成行动价值观。 (2)信仰价值观的文化特征 本研究显示:①中国企业对于品德、德行非常重视。研究发现,信仰涉及品行的诚信守诺、敬业尽责、崇德向善这3类价值观的企业,在样本企业中有201家,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2.8%,反映了中国企业对于员工德行高度的重视和提倡。②作为一个长时取向的集体主义国家[19],中国企业持长时取向和全局取向的比例不高。持“长期发展”价值观的55家企业中,有16家强调长期和未来的导向,如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强调“做百年苏宁”;另有8家企业强调“全局取向”。这反映了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倾向。 (3)信仰价值观的功能特点 就此而言,中国企业的诚信守诺、合作共赢与和谐取向这3个价值观,兼具内部适应和外部整合的功能。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强调“诚信”既是企业和员工“对祖国、人民忠诚”,对“出资人、对股东守信,对用户、对供应商守信”,也是企业与员工彼此诚信,员工之间诚信。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理解的“合作”既包括企业内部“与其他团队共同配合……与同事共同成长”,也包括企业外部“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价值观兼具内部适应与外部整合的功能,体现了中国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寻求平衡与合作的意图和努力。 (4)信仰价值观的分布特点 信仰价值观在第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以及总部所在地上存在的差异,提示信仰价值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特点、时代背景和战略选择。例如,北上广深港这些城市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对市场变化更加敏感,更加重视变革创新。对于信仰价值观在企业中的分布特征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 4.2 实践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研究的结果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参考。本研究选择的样本都是规模较大、营业收入靠前的上市公司,应该说,这些企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也能够反映和代表中国企业的现状。根据这些企业总结出来的信仰价值观,对其他企业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可以根据500强企业的信仰价值观,比较和判断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定位,在转型经济和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选择能够体现本企业和环境特点的价值观,真正发挥身份定位、行为引导和外部效应功能。另外,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企业对反映德行的价值观高度重视和提倡,说明企业对德行的管理功能已经达成共识,德行和制度如何更好地互动,德行与其他价值观如何更好的配合,都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4.3 未来研究展望 对信仰价值观的文化特征、功能特点和分布特征的分析表明,信仰价值观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向:①扩大样本范围来验证研究发现。本研究选用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由于财富500强企业主要在上市公司范围内评选,对中国企业的覆盖面相对有限。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范围,重复本研究的发现。②探究企业信仰价值观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及演化。本研究显示,不同企业的信仰价值观存在不同。这种差异性指出,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产业环境、行业环境、甚至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探究差异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价值观如何变化,这中间存在怎样的演化机制,值得探究。③中国企业信仰价值观中存在内外兼重的功能。这种内外兼重很可能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西方,尤其是欧美,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则是强调整体和系统的。企业信仰价值观背后所蕴含的基本假设和思维方式,应该引起学术研究足够的重视。
标签:企业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2012年中国“财富”500强企业信念价值分析_企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