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逐渐深入,我国城乡规划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城乡规划管理重要性开始凸显,并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城乡规划管理模式。而我国中小城市由于数量多、差异性大、技术经济薄弱等原因,使城乡规划基层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一、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具体概念
普遍意义上来讲,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是指组织编制中小城市城乡规划,根据中小城市的土地使用情况对各项城市建设的安排控制管理以及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的监督审计的行政控制管理活动。作为中小城市政府行政职能之一的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完成中小城市的城乡规划建设。目前,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较大压力,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变化,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结构体系的优化等新的社会形势,要求国家转变政府职能,在实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遵循相关的工程建设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行性强的管理措施来推动中小城市的城乡规划管理。
二、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地方传统特色的缺失
城乡规划是一项科学行政行为,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尤其是中小城市要把带动城乡传统文化和特色的发展当做工作中心,不阻断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城市以“现代化大都市”、“区域中心城”为规划方向,仅仅采用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或者管理人员采用自由裁量的方式来进行城乡规划工作的管理,导致城市传统特色毫无意义可言。
2、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安全设施的不完善
因为中小城市城乡区域本身经济条件就比较差,所以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线路不便利,安全设备老化等现象,这些问题是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所以中小城市的城乡规划应该以这些基础问题为着手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
3、公众参与积极性不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前提下,政府开展的城乡规划开始面向大众,给公众提供参与规划的机会。然而,当前这种参与形式只是走过场,并没有切实执行到规划管理内容中。这种现象在中小城市特别普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公众参与建设城乡规划的效力。
三、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
1、健全管理机制缩小城市差距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疑拉动着城市的发展,从而导致各地的经济收入出现差距,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个别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理应适当控制人员的收入,其中也要控制物价的平衡,做到收入与支出成正比。对人口较为稀少的偏远城市,国家要适当作出一些鼓励政策,做好政府机关这个坚实后盾。国家努力投资造厂,引进优秀先进的科学技术,吸引优秀的科技人才与优秀大学生,为偏远城市注入新鲜血液,使得城市的发展逐步走在前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优化管理,对支援经济发展缓慢城市的优秀青年要给予精神和经济上的鼓励,而对底层的劳动人员而言,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做好“五险一金”制度的落实,使得劳动人员老有保障。对部分加班企业也要落实加班制,时刻维护劳动机制,保护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让劳动人民收入稳定,干得开心。在舒适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为城市的经济收入做贡献,逐步缩小各个中小城市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2、体现地方特色
作为自然、历史、文化孕育下的城市必然会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要在城乡规划体现出地方特色,必然需要既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体现时代特色。考虑城市所处的地域位置和周边环境,建设能够反映城市自然环境特色的景观工程,努力使古城保护和新区建设协调发展,塑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新型城市形象。
3、完善中小城市城乡的消防系统、供水系统及用电系统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发展的目的就是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所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中小城市的规划发展,就应该以经济水平的提升为突破口,改善当地的交通建设,方便当地的交通发展,才能促进城乡地区和外来区域的经济贸易往来。只有健全当地的基础设施,例如卫生设施、医疗设施的完善,才能在基础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城乡区域安全设施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的安全。例如消防系统、供电系统、水利设施的老化设备的维修和更换,以及新型水利工程的修筑等都是从基础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4、鼓励全民积极参与
在中小型城市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应不断鼓励城市居民积极参与进来,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使城市居民能够清楚认识到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含义及意义。只有城市居民能够有效参与到城乡规划管理的过程中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样一来,也能使中小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
5、经费投入
由于中小型城市城乡规划建设是一个十分繁重的工程,不仅需要完善的规划编制,有责任感的规划人员,齐心协力的群众,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想要中小型城市规划建设能够跟大城市的建设齐头并进,就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所以也要得到国家的支持,与大城市共同进步。一个城市,是从开始一片什么都没有贫瘠的土地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城市里,资金在流动,公民在创造与消耗财富,但城市的大小决定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流动量,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流入城市,那么这座城市的经济消费水平也就不会提高,只有外来资金的流入,才能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乃至教育文化的发展。在经费投入百分比方面也要做好规划,交通,住房,教育是城市建设的重点,科技是城市建设规划的要点,只有在重点中抓住要点,各个击破,才能让城市建设规划变得更美。
四、结束语
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的问题已然成为目前我国发展长河中需要用心耗时解决的问题,虽然这其中难免还存在不可避免的、等待优化解决的难题,但是只要逐步健全社会体系,优化管理政策,引进优秀符合城市发展的健康案例,在不停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发挥各行各业的创造力,这样能在有限的经济与资源下,使得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也使得中小城市城乡管理走向稳健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海青.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探究[J].江西建材,2016,14:10.
[2]朱大鹏.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20-20.
[3]张守玺.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
[4]常乐.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才智,2017,11:335.
论文作者:陈梓佳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中小城市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城乡论文; 经济论文; 也要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