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雯[1]2003年在《《洛丽塔》——关于小说的小说》文中研究指明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元小说《微暗的火》(1962年)被列入后现代主义经典小说之一,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微暗的火》之前,纳博科夫的《洛丽塔》(1955年)也是一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 《洛丽塔》讲述了40多岁“老男人”亨伯特迷恋上12岁“小仙女”洛丽塔的畸恋故事。小说一经问世,批评界立即沸沸扬扬,不少人将其视为淫秽小说。事实上,《洛丽塔》是一部严肃的作品,与淫秽、爱情、甚至情节内容都无关,它的文学价值在于形式、结构。《洛丽塔》的结构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真实的层面,它让读者相信情节、人物的真实;另一个是虚假的层面,纳博科夫设制了精美的陷阱暴露小说的虚假性,真实与虚假共存的小说结构造成了亦真亦幻的小说世界。 除了暴露小说虚假性以外,纳博科夫还运用“作者与人物混合、打破框架、自反性、在小说里探讨小说理论”等方法使《洛丽塔》成为“关于小说的小说”——元小说。 我国学界对《洛丽塔》的研究自80年代开始,但多采用纳博科夫所嘲讽的“内容解读”方法,有人热衷于讨论《洛丽塔》作为严肃文学与色情文学在性描写方面的差异,有人热衷于从故事里寻找爱情或其它内容意义。与以上不同,本文将从《洛丽塔》的形式特点入手,分析《洛丽塔》的结构美。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元小说”这一术语。第二部分总结纳博科夫的文学观。第叁部分分析《洛丽塔》真实与虚假共存的结构特点。第四部分总结《洛丽塔》作为一部元小说的特征并探讨元小说《洛丽塔》的美学意义。
李蓉[2]2016年在《慰藉的形式——《洛丽塔》与《黑王子》比较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洛丽塔》和《黑王子》都采用回忆性的元小说模式,叙述者均通过讲述一个自传性的故事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辩解,并运用相似嵌套结构表明小说的虚构本质,他们都将艺术作为一种道德慰藉的形式,通过写作进行忏悔和自我救赎。通过对两部小说的艺术构思、人物塑造、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之处,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蕴。
刘琴[3]2006年在《性、伦理、禁忌》文中认为本文以《金瓶梅》与《洛丽塔》经历了禁与局部解禁、再晋身于文学经典之列的历史,从厘清两书作者生平、成书背景、小说传世经历等问题入手,从色情与乱伦、伦理与禁忌的存在悖论进入《金瓶梅》与《洛丽塔》的比较研究。《金瓶梅》与《洛丽塔》揭露了肉欲与乱伦的禁忌,又遭到禁忌反对,最后又在一定程度上臣服于禁忌,本文试图以此去发现并澄清与禁忌、伦理、色情、乱伦相关的文学问题,并进一步指出色情与乱伦是人类历史上永不凋零的“恶之花”。由《金瓶梅》与《洛丽塔》作者生平身份的比较,再由其流传及出版的相似命运,可以看出《金瓶梅》、《洛丽塔》如何与禁忌相关,其被禁、被删、被谴责的过程,恰好就是禁忌生成的过程。在性禁忌的背后,是伦理的禁忌,《金瓶梅》与《洛丽塔》分别披上冒犯性禁忌的外衣,行着冒犯伦理的事情(包括世俗伦理、身体伦理等),以一种隐匿的方式陈述人类的罪欲。《金瓶梅》与《洛丽塔》所揭示的问题,是人类永恒的问题。《金瓶梅》与《洛丽塔》既是女性的悲剧史,也是人类的悲剧史。它们分别冒犯人类禁忌,但又不同程度为人类禁忌与人类文明作出了辩护。《金瓶梅》与《洛丽塔》最终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们也是禁忌下的产物、固有秩序下的产物,艺术为它们提供了避难所。禁忌永远比我们的想象要强大坚韧,而冒犯禁忌也成为一种文学原创的动力。
李洋[4]2016年在《狂欢化语境下的《洛丽塔》探究》文中指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Набоков,1899-1977)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杰出的翻译家和蝶类学家,被认为是美国实验小说的大师,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的创作既保证了20世纪初俄国文学与当代俄罗斯文学之间的连续性,又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不仅在俄、美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世界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纳博科夫一生着述颇丰。其中,长篇小说《洛丽塔》当属作家最卓越的作品。小说自问世以备受争议,各种解读层出不穷。本论文以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分析小说《洛丽塔》中的狂欢美学。论文由叁部分组成:绪论、主体及结论。绪论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理论,概述了《洛丽塔》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意义。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人物形象的双重性,主要对亨伯特、奎尔蒂、安娜贝尔·李及洛丽塔这四个小说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他们身上“天使”和“魔鬼”的双重个性。第二章论述的是故事场景的狂欢性,主要从汽车旅馆和学校两个场景入手,分析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现状及其背后折射出的狂欢特性。第叁章论述的是创作主题的变奏性,分别从精神分裂、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叁个角度对小说的主题作简要分析,探究小说主题的开放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第四章论述的是艺术形式的戏拟性,简要介绍狂欢化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法——讽刺摹拟(戏拟),着重分析这种手法在小说《洛丽塔》中的应用。结语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汪小玲[5]2007年在《论《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与隐含作者的建构》文中认为美国小说理论家布思认为,小说隐含作者的建构依靠的是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而其中小说叙述者的作用往往不容忽视。从叙述者出发,读者才有可能对隐含作者的意图、立场、观点、态度甚至价值观进行推断。本文详细分析了小说《洛丽塔》的叙事策略,通过探讨小说中可靠的和不可靠的叙述者的叙事特点,论证其在建构小说的隐含作者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韦华[6]2011年在《元小说叙事——解读纳博科夫的一个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纳博科夫的小说不仅戏仿经典作家、作品,也常常自我指涉,互文性十分明显,加之他精心之作的典雅谜语和文字游戏,使得其作品在有好故事的基础上成为魅力十足的元小说。从这个角度深入其文本世界,读者会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
汪小玲[7]2006年在《《洛丽塔》的背后——评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文中研究说明俄裔美国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德堡的一个贵族家庭。儿时的纳博科夫就喜欢将自己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他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练掌握了英、法、俄叁种语言,培养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20岁时,因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纳博科夫随父流亡欧洲。1919年,他入学英国剑桥叁一学院,后到柏林生活了15年。因其妻为犹太血统,二战期间为逃避德国纳粹的迫害,纳博科夫举家移居巴黎。1940年纳博科夫又来到美国,任教于斯坦福及康奈尔大学,讲授俄国文学与欧洲小说。纳博科夫一生流亡世界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心理也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他曾总结说,自己是一位生在俄国的美国作家,在英国接受教育,学习法国文学,又在德国居住多年,在瑞士终老。
崔瀚文[8]2012年在《小说《洛丽塔》的电影改编》文中指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其作品以复杂的情节和巧妙的文字游戏着称。纳博科夫发表于1955年的小说《洛丽塔》采用了独特的元小说叙事模式,常常被视为他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一经出版即成为畅销书。美国着名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62年将小说《洛丽塔》搬上了银幕。库布里克是20世纪后半叶最具艺术气质也是最成功的电影人之一。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风格为他赢得了如潮的好评。电影《洛丽塔》被提名为多个奖项,并赢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现如今,小说《洛丽塔》和由库布里克改编的同名电影都已成为经典,国内外许多文学评论家和学者都试着从多个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读小说《洛丽塔》及其改编电影。然而,多数研究都是从小说主题、语言风格、叙事技巧及小说与电影的比较等方面对其进行的研读,也有一些学者关注到了《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然而目前仍缺少将元小说特征与其改编电影综合起来的研究。小说和电影密不可分,两者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对于小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元小说的电影改编,完全可看作是电影文本对元小说文本跨媒介的互文。本文即是运用互文理论试析元小说《洛丽塔》到库布里克版本的电影《洛丽塔》的改编。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由引言、四章正文及结论组成。引言介绍了纳博科夫的生平、成就和小说《洛丽塔》,库布里克及其电影《洛丽塔》。接着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洛丽塔》小说和电影的研究现状,最后点明本文的研究意义:以互文性这个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理论分析元小说《洛丽塔》到电影改编,可为读者欣赏和解读这部元小说及电影提供一个新的视野。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基本定义,提出从内容、叙事和文学体裁叁个方面试析小说到电影改编过程中的互文现象。小说与电影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小说和电影从内容上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小说通过文字叙事,电影借助镜头叙事,两种叙事手段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借鉴;小说具有电影的空间视觉性,电影也具有文学的时间流逝性,两种不同的媒介形成互文,帮助读者从不同艺术媒介作品间的相互联系和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第二章从“内容”试析元小说《洛丽塔》和电影中的互文性。第一节分别对元小说的内容和电影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节对比了元小说和电影内容的不同之处,指出,改编后的电影中增加和删减的部分充分展现了元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与元小说的内容形成了互文。第叁章从“叙事”试析《洛丽塔》小说和电影中的互文性。元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采用的是一种断裂的非线性叙述,常常不止有一个叙述层次。电影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艺术,主要是以从现实世界中采集的画面为基本语言单位,电影《洛丽塔》中多次出现的闪切虽使电影表面看起来零散、杂乱,而库布里克通过对画面的不同排列组合,却实现了叙事的目的,与元小说叙事形成了巧妙的互文。第四章从“文学体裁”试析《洛丽塔》小说和电影中的互文性。第一节举例分析了《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并指出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而元电影即是电影中的电影。第二节提出,电影类型是对小说类型在广义文本性基础上的互文,并指出元小说的元小说性如何在电影里体现,是元小说到电影改编过程中的一个巨大难题。而遗憾的是,库布里克这部黑白电影并未充分注意到元小说向元电影的转化,因而这部小说还具有更多可被改编的空间。根据以上分析和讨论,结论部分指出:元小说《洛丽塔》和电影《洛丽塔》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着诸多差异,然而任何文本都并非孤立的存在,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因而电影文本可以看作是对小说文本跨媒介的互文。与传统电影改编所关注的“似”或“不似”的问题相比,以互文性理论观照元小说《洛丽塔》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拓宽了小说到电影改编的思路。
房晓玉[9]2007年在《构建独特的魔法世界》文中指出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双语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诗人,他创造的“纳博科夫式小说”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一支突起的异军。他的小说以奇诡多变的叙述、扑朔迷离的结构、大胆新奇的手法、凝练华美的语言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纳博科夫的每一部小说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他常常在叙事的过程中,打断叙事结构的连续性,让读者产生迷茫,积极地参与到小说的解读和再创作中来;常常在表层主题的基础之上又对这个主题进行颠覆,造成戏拟和反讽的姿态;常常借助童话的魔力,将幻想和想象渗透到故事的骨骼和细节里,使读者试图猜透这位“魔法师”的戏法。在他的小说中,饱含着对人的生命主题的深刻思考,对文学创作方法的颠覆与建构。本文将以纳博科夫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例,来解读和分析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特征,梳理他那独特的文学观念。
宁云中, 刘波, 向湘娟[10]2008年在《美丽的童话:论《洛丽塔》中的元小说特征》文中认为元小说又被称作"小说的小说",即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反思小说创作并同时进行小说的革新。纳博科夫的反传统小说《洛丽塔》表面上是讲述一个荒诞、畸形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内涵了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成为一本关于小说的小说,具有典型后现代元小说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洛丽塔》——关于小说的小说[D]. 阳雯. 四川大学. 2003
[2]. 慰藉的形式——《洛丽塔》与《黑王子》比较初探[J]. 李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
[3]. 性、伦理、禁忌[D]. 刘琴.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4]. 狂欢化语境下的《洛丽塔》探究[D]. 李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论《洛丽塔》的叙事策略与隐含作者的建构[J]. 汪小玲.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6]. 元小说叙事——解读纳博科夫的一个视角[C]. 韦华. 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7]. 《洛丽塔》的背后——评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J]. 汪小玲.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6
[8]. 小说《洛丽塔》的电影改编[D]. 崔瀚文. 河南大学. 2012
[9]. 构建独特的魔法世界[D]. 房晓玉. 吉林大学. 2007
[10]. 美丽的童话:论《洛丽塔》中的元小说特征[J]. 宁云中, 刘波, 向湘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