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降损节能技术;电力营销;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地区存在着用电量不均的问题和现象。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标准,我们需要优化和改进节能技术,确保它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降低配电线路节点消耗的技术措施,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1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基于经济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电力系统供配电的节能优化设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损耗,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电力企业通过强化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设计工作,合理引进应用各项技能技术和设备,能够确保内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持续运行,并最大程度满足市场用户对高质量电力的需求。电力企业要组建起专业完善的供配电设计管理人才队伍,安排专业人员展开对电力系统供配电节能设计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各条线路损耗问题,还能够科学控制内部购电成本和用电费用,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由于国家政府对供配电系统规范化节能标准的科学制定实施,市场电力企业相继开始晚上各项节能用电设备和生产设备,并优化调整各项生产工艺,从而有效实现了电力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力企业通过将供配电节能优化管理内容融入到电力调度工作模式中,能够对企业电网结构良好的优化调整作用,推动电力企业电网建设管理工作高效顺利的发展。
2节能降耗技术的影响因素
2.1 功率方面的因素
电力也会影响电能的消耗。在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家用电器与电动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电感重合。在这种情况下,会受到无功电流的影响,造成功率的损耗,从而引起系统的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能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和管理相关的问题,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功率,保证损耗现象的减少,同时还需要补偿和安装电容器,以保证供电系统中的无功电流问题。可以控制。
2.2电流方面的因素
对于电流因数,谐波电流是主要原因。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会损害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会阻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谐波电流会引起电压和电流对电容器的威胁,也会导致变压器过热,从而引起机械设备的振动问题和现象。
3降损节能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用户的节能调度互动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用户是整个电力系统的终端,在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中也占有积极的地位。因此,电力系统智能单元必须实现电力终端的负荷跟踪和实时调度。边际能耗是影响节能减排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节能减排迈出一大步。目前,我国发电主要由火电机组进行。在分析用户负荷能耗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准确预测和判断高峰负荷,并根据负荷率、高峰值和高峰持续时间预测边际能耗。为了降低边际消费水平,通过改变终端用户的用电负荷来削弱峰值负荷。用户的积极参与可以使调度中心更有效地进行调峰,降低边际消费水平。通过建立用户信息交互平台,用户可以实时掌握当前用电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电表具有电力信息,用户可以将各种信息反馈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通过对这些实时数据的分析,可以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所建平台上,并根据当前电网的能耗水平和运行状况,向用户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这些信息,用户可以调整用电策略,以享受更好的用电服务。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合作,引导人们更好地用电,可以在政策上给予一些优惠激励,如:对科学合理用电的用户给予电价补偿,并通过这种经济补偿的方式激励人们积极参与节能调度的过程。
3.2加强无功运行分析控制
加强对无功运行的分析和控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对主要运行方式的分析和分析,加强对无功检修方式的优化和线损的理论计算。加强对500kv变电站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管理,减少无功无序流的情况,根据主网的峰枯季节变化及时与上级调度部门沟通。争取上级调度部门的协助和支持,及时调整500千伏主变分接头,确保220千伏主网电压运行协调。晶格范围。二是组织实施电压无功技术检修和低压改造工程,认真检查工程立项、审查、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使电压无功工程落到实处,真正提高电压合格率。三是要加强新型无功设备的设计审查阶段,尽量避免单台大容量电容器设备入网。四是重视中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建设和管理。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必须同步计算、考虑和建设无功补偿装置,保证中低压线路的功率因数在规定的范围内,中压线路应低负荷时不向系统反向无功功率。
3.3继续加大低电压电网建设
重点解决部分地区变压器容量和负荷空间分布不均、供电能力不足等造成的电力损耗问题。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变电站容量、线路长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程度。针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密切关注配电网运行状况,定期收集、整理、分析110kv及以下电网运行数据,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深入电力市场分析,重点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负荷分配的影响,密切跟踪分析湖北省工业投资、结构调整、运行和增长情况,跟踪分析重点行业和高耗能行业的生产和用电量,掌握发展变化趋势,分析预测。测量相关变化对用电负荷分布的影响,准确掌握用电需求和负荷分布。定期开展夏季、冬季日最大负荷容量负荷比分析工作,及时了解轻、重负荷变压器的分布情况,深入分析其原因。在电网规划和工程布置中,要注意线路长度与变压器容量、110kv及以下电网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了部分地区变压器容量和负荷空间分布不均、供电能力不足造成的高损耗问题,提出了各县(区)配电网的目标网架结构,并进行了优化。调整供电区域划分,研究确定技术原则和典型接线方式,不断完善110kv及以下电网结构,提高110kv及以下电网经济运行能力。配电变压器选配点遵循“小容量、短半径、密集分布点”的原则,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杜绝单边供电或分段供电等不合理方式。
结束语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电力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供配电节能优化作为电力系统建设运营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供电配系统电能的降低消耗,有效缓解社会电能供求之间矛盾,促进电力经济与生态环保工作的共同发展。现代电力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完善节能技术和设施设备,确保设计出来的供配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性、高效性以及可维护性,这样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利用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科.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99.
[2]郑锭.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的节能降损技术措施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7,35(10):253-254.
[3]张波.电力系统节能措施探索与实践[J].信息通信,2017(10):144-145.
[4]闫维佳.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224.
[5]黄欣,刘娜,张进.电力技术中的电力节能技术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224-225.
论文作者:宋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负荷论文; 节能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