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我国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06)701—0017—0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这个主题倍受关注。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这一使命更多的是依赖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研究型大学。人才兴则大学兴,人才是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取得辉煌的创新成果,其根本就在于聚集了一批顶尖人才、拥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从而形成了师资队伍和后备梯队的良性循环和杰出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保持了旺盛的创新力和持久的生命力[1]。办好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培育高水平人才和高科技成果,对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研究型大学”这一名词属于舶来品。作为研究密集型大学的简称,一般被认为是具有特定意义的高等院校。在国外,如美国大学被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授予大学、综合院校、文科学院和社区学院五大类,其中研究型大学约有150多所[2]。按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盖哈德·卡斯帕尔的观点,研究型大学是一种符合三项基本要求的高校,即精选学生、主要致力于探索知识和富于批判性的追根究底的精神[3]。显然,这些条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具备的。我国学者针对我国高校层次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大学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五类。研究型大学是指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能力,以培养高级创新人才(研究生)为主要任务、以科研为中心的大学[4]。
一 国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状况及特点
“研究型大学”这一名词是从国外引进来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外的发展要远远早于我国,国外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状况及特点基本情况如下:
1.研究工作是学校的工作重点,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处于学校工作的核心地位。学校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的能力强、课题多、经费充足,科研工作中原发性创新能力强,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处于本学科、专业的前沿,研究成果显著,并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研究生教育占较大的比重,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培养水平高,并能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对学生的要求严格[5]。
2.依靠雄厚的师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美国,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任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研究型大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牛津大学就成长了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牛津大学有39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400到500名教师。且师生关系相当融洽,他们之间可自由地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术圈。
3.运用综合化的教学方式培养高级人才。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综合化,就是使理工文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适应性。因此国外研究型大学都注重制定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开设一些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培养知识广博、基础扎实、具有获取新知识和更大适应性的人才。如MIT 不仅注重文理渗透教学方式,还做到了理工综合化教学。它除了开设理工专业外还增设了医学、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关系、语言及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4.人才培养强调国际定位。研究型大学面向国际,它需要且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和科技精英,同时体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开设国际课程;为海外学者提供专门的培训计划;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合作教育和合作研究与开发等。牛津大学的理念之一就是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5.强调人文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发展成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办学传统,积淀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衣阿华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虽然没有宏伟的大门,甚至没有院墙,有时连街区和校区的界线也很模糊,但那些古老的建筑、挺拔的大树、平整的草坪、知名学者的名言碑刻,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激烈的竞争氛围以及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等比比皆是,置身其中,不由令人肃然起敬。研究型大学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学术上享有一定声望的学者和教授,将其才华和能力注入学校,共同营造并促进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环境。这样的校园环境和学术氛围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6]
二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从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上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即研究生。因此研究型大学一定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研究生的培养,以适应高科技时代的要求,而不应过多地承担大众高等教育在数量增长方面的责任,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应主要由大众型的院校来承担[7]。实际上,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涵盖了两重目标, 一是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大批高级研究型人才;二是以开展科学研究为纽带,吸引并培养一批杰出的科学研究人才。主要表现在:
1.研究型大学在抓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重点向研究生教育倾斜。本科教育是大学的基础,研究型大学在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扎实地抓好本科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就没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提出了我国教育当前面临的三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郑重倡议,教授、名师要上课堂,给学生讲基础课。在抓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研究型大学的重点目标是研究生的培养,因为研究型大学区别于一般普通高校的特征之一就是其研究性,而这一特色是要靠大量的研究型人才来表现。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以开展科学研究为纽带,吸引与培养人才并举,以培养为主,提高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尖端人才的储备。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人才的成长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盲目引进与封闭自大都不足取,只有加大对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才是突破人才瓶颈制约的最有效途径。要积极提倡教师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形成师资队伍合理的年龄结构和梯队层次,建立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鼓励年轻人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早日成才[1]。研究型大学特别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开展各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吸引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研究型大学具备普通高校不具备的高水平的特征,它依靠自身强大的师资、一流的科研设施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等一系列内外部独特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的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特征为:
1.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强大,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这对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内很多大学都以花巨资等各种优厚条件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专家,以壮大自身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教师、科研人员既打造了强大的学科研究领域,同时也为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2.拥有大量的科研课题和项目。研究型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头,课题项目则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支撑研究型大学构成要素的最重要载体就是课题项目。研究型大学依靠大量的重大、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科研的水平和层次得到迅速提高,同时开展大量的项目研究,教学的水平、内涵和质量也得到充分保证。
3.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实验室是研究型大学汇集人才、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学创新和技术突破的基地。实验室的规模和水平是学科发展与成长的显著标志,高水平实验室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平台,更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研究型大学参与实验室的基地建设,进一步整合、聚集人才与课题项目,进行集中攻关,发挥大学特殊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对于促进国家大型实验室基地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办学具有国际性,招收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创建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都对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国际间关于教育的学术交流十分频繁[8]。研究型大学在办学国际化方面无疑走在了普通高校的前列,并且招收众多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这不但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声誉,同时对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国家和政府重点投资研究型大学,保证其充足的办学经费和科研经费。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继而在1999年6 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相对来说主要集中在几所水平比较高的研究型大学,而一般的普通院校则很难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为研究型大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6.研究型大学能够培养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拥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世界一流的学术权威和学者以及条件一流的实验室,为培养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华大学从1996年起,在所有工科类专业实行“本科—硕士研究生统筹培养模式”。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和法学等专业实行“4年本科+2年硕士”的培养模式。此外,还按照学科专业交叉的原则,分流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北大、复旦等大学都培养出了许多具有很大国际影响和很高国际声誉的学者和专家,这种影响和声誉也给母校带来了很大的实际好处,那就是保证了优秀的生源质量,为培养众多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四 实证分析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厦门大学15所大学为例,拟从教学、科研和经费投入三方面考察与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关系。选取各校在校研究生数、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发表论文数量以及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4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在校研究生数代表各校研究生的规模和质量,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代表各校的教学培养水平,发表论文数量代表各校的科研水平,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代表各校的经济投入。目的是通过实证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与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经济投入具体的数量关系,以便更加直观地表达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各校以上4个指标的数据如下表。
国内15所大学教学、科研和经费投入与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关系
(数据来源:《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2001.8)。
运用SPSS11.0软件包对以上数据进行简单相关分析,计算出在校研究生数与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发表论文数以及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r[,1]=0.899,r[,2]=0.880,r[,3]=0.900,这3组数据显示出以上15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以及经济投入水平有很大的正相关性。接下来以在校研究生数为因变量(Y),以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V1)和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V2)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经SPSS11.0软件包处理,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Y=1532.994+4.168*V1+0.02862*V2其中R[,2]=0.930,调整R[2]=0.918,F=79.648,VIF=2.217。该回归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α=0.01的F检验,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α=0.001的t检验。
五 结论及建议
本文建立的回归模型非常清晰地表达了在校研究生数与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和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此模型,可以看出来在校研究生的数量与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的人数呈现出很高的正比例关系,与教育科研事业经费的投入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在校研究生的数量是随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的人数和教育科研事业经费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可以说,以上15所国内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都是建立在本校的师资水平以及一定的经费投入的基础上的,特别是提高研究生指导教师中教授人数所占的比重对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以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育科研事业经费的投入也发挥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因此,在以研究生培养为中心的前提下,研究型大学在管理模式和培养模式上都应该强调教学、科研和经费投入三方面水平的提高,注重师资队伍以及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革教学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全面为研究生培养服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具体建议有如下几点:
1.在教学方面,增加研究生指导教师中的中青年教授人数,提高中青年教授在研究生导师中的比重。同时,大力提倡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研究生的科研水平。
2.在行政管理方面,设置“教学科研部”,直接隶属于校级行政,独立于其他行政机构。主要由一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担任职务,强调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目的是为了使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3.在科研方面,强调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并重。鼓励在读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与导师和其他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科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并鼓励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对发表论文和在科学研究上有突出贡献的研究生按不同层次和级别分别实施奖励,对科研人员实行职称和薪金等待遇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的政策。
4.在经费投入方面,学校的经费投入应重点向研究型教学模式倾斜,从经济上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和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予以大力的支持和保证,包括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兴建和改善科研实验室、购买先进的教学和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收稿日期]2005—12—05
[基金项目]厦门大学985二期高等教育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与人口素质”(2005~200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