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的创新教学论文_刘艳

浅谈中学语文的创新教学论文_刘艳

刘艳 河北省邢台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我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认为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在此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 创新教学

一、引言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

二、因时而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樊笼中,学生形成了思维定视,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中心思想、主要人物、写作特色等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有自己的的想法,要形成创新教育首先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的被动教育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从而能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因时而异,如今的社会新词汇、(给力、hold住、木有)新语言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应该增加新兴的文章和词汇。,因此,在这些新出现的内容上,教师们也要对其作出针对性和时代性的讲解,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运用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新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同时,现如今在英语大潮的冲击下,语文教育已经陷入一个十分困难的局面,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和对中文的忽视更是让语文教育雪上加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对一些涉及到语文教育方面内容加以眼神,不仅不会让课堂显得生涩,而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俗语,成语等都是课堂调味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法宝。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

长此以往,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性地配合与适应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在被动学习中逐渐丧失了主动性,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一个完整、独立的发展个体,他们在兴趣、爱好、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我们语文教师不但要重视不同的个性,而且要培养具有个性的人,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应该使自己的语文教学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把教学过程建立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使教学成为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体,使课堂成为交流合作、获取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地方,使语文教学重点是关注人而不是关注学科本身。

四、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来。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教师首先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学习。

五、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

创新课堂是师生的群言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整合场所,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名导演”,学生要当好“名演员”,共同演好语文的课本剧。同时,随着新课改的要求,语文教学课堂逐渐扩大,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多种器官并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强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书本,更应融入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当然,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源泉,这会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并充分施展自己的所学所能,调动学生一切可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这份真诚无私的爱也会很自然地赢得学生的信任的尊敬。而学生由此获得的“轻松愉悦”心态也使他们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最佳活跃状态,才思奔涌,灵感迸发!这样,创新意识的培养便水到渠成。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技巧的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大端 浅析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2-25

[2] 赵满丽 中学语文教育浅谈[J].文学教育(中) 2012-02-15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学语文的创新教学论文_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