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将学生当作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和探索者,从而真正做到在互动教学中发展并开拓学生的思维,达到以教促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57-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触和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这就要求小学英语课堂活跃起来,师生之间实现互动,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保障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意义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首先,师生互动是存在于师生间,在师生间发生的一种人际活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其次,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间双向、交互的影响。再次,师生互动包括师生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其本质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境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
(二)师生互动的意义
1.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2.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3.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师对本学科教材的钻研和领悟不断深化,因而能在教学艺术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课堂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窗口,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控制课堂,在互动中要求自己的行为和指令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就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得到保证,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系也就难以建立。
(二)课堂中的生生互动问题
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要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有关调查表明,在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3.5%。有的教师虽然在英语课堂中注意到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却忽略了生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学生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现彼此的心声,借鉴彼此的长处。
(三)教学中的互动评价问题
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倡导发展性评价,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评价中,只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忽视学生自评、互评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只是以成绩为标准,不是以发展的眼光去肯定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没有使我们的评价真正互动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师生互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一)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应启发学生努力开发课程资源,配合教学。只要教师给予学生简单而明了的指导,学生就会有所感悟。教师要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学生自学——“交流—互动”的基础
儿童学习外语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充当旁观者和模仿者的角色。学生们需要自己的舞台,自编自导,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则充当顾问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互动的过程。
(三)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四个(优等生一人、中等生二人、后进生一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实现师生互动。
(四)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总之,师生互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成效。同时教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所以,我们应坚持以师生互动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付诸实践,培养出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杨新强,小学英语互动课堂模式的几点感悟[J]教育教学研究
[2]曹华德,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3]周靖宇,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效互动行为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
论文作者:金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师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小学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7月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