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及其影响研究_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及其影响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养老金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

(1)养老金替代率的内含

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反映了养老保险金同劳动者退休前收入的某种关联,反映了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但在客观上却体现了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收入关系,并影响着养老保险的财务收支状况。

(2)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

养老金替代率究竟多高为适度,要依许多因素而定。其中主要有国家养老保险改革目标、养老金给付的指数调节、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等。很多发达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都不是很高,例如美国1975年为58%;1980年为66%;日本1975年为39%,1980年为61%;瑞士1975年为60%,1980年为55%;德国1975年为51%,1980年为49%;意大利1975年为61%,1980年为69%。因此,从世界范围内分析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60%左右。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养老金替代率为55%左右为宜。这是因为:

第一,从我国家庭成员数及结构来看,替代率为55%左右比较适宜。

目前,我国一般家庭都为三口之家,其构成是两个职工,一个抚养对象。设家庭中两个职工的收入相等,且都为W,则其全家的收入为2W,人均收入为2W/3。而人均收入中包括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如果包括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则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为2/3为宜。但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是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就不能包括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而只能是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这样2/3的替代率应是较高的,有下调的必要性、可能性及下调的空间。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中有子女副食补贴等非工资性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20%左右,即正常的收入水平为现在收入的80%左右。因此,替代率应是53%(2/3×80%)。

第二,从养老保险提供最基本保障与最低生活保障线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替代率为55%左右比较适宜。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实质就是为城镇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最低生活保障线实质上也是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养老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就有一定的可比性。

各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都是在按照划定属于低收入家庭范围内,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求出这个范围内平均每人全年内平均每月各种商品与非商品的实际支出和发生的全部生活费支出额,再减去享受型的日用和文娱费用、旅游费用等计算出来的。从各个城市的实际来看,最低生活水平线一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5左右(亦可认为是退休前工资的1/5左右,且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规定的)。因此,可认为基础养老金与退休前的工资之比为20%。

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式养老保险模式,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所以还必须考虑个人帐户在此中所起的作用。

如果按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即参加工作年龄为25岁,退休年龄为60岁,工作35年,缴费工资是一个不变的常数为X,即退休前的工资水平亦为X。则基本养老金中个人帐户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为:

工作年限×一年内所含的月数×缴费工资×个人帐户占的比例/平均余命月数×退休前的工资水平=35×12×X×11%/120×X=35×1.1%

=38.5%

替代率=基本养老金/退休前工资额

=基础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个人帐户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

=20%+38.5%=58.5%

二、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产生的负面影响

养老金替代率过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替代率高于百分之百时,诱发了提前退休的逆刚性效应。所谓逆刚性效应是指提前退休即刻受到普遍响应和认可;当替代率即使小于百分之百,但也较高时,由于提前退休即获得了闲暇,所以收入与闲暇的组合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因而人们也愿意提前退休。

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使退休者收入超过在业者,在这种情况下,若能提前退休不仅不影响原有工资收入,还可以使具有劳动能力的“退休者”腾出身来从事其他的工作,再获得一份收入。而这样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压于较松动的退休方面政策规定,从而越加鼓励人们的提前退休行为,促进更广泛的提前退休。于是社会上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现象:有人更改户口、改身份证,以求达到和进入法定退休年龄;有人另辟蹊径以自己的身体有病为借口,通过道德水平低下的医生伪造病例或证明等手段,以病退的方式来达到提前退休的目的。

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有一部分也是60岁退休),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标准相对而言是较低的。而人口预期寿命与我国相差无几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瑞典等国的退休标准:男女均为65岁;丹麦男67岁,女为62岁;挪威男女均为67岁。从长期趋势上看,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都可以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但因为我国目前每年进入劳力大军的适龄青年达2000万人,仅城市就达600万人,所以55-60岁的退休标准在我国目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老年人较早退休,为自己的子孙让出就业位置,在现实情况下仍是利大于弊。而我国将来的情况将会是老年人与中青年的比例迅速逆转,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改革退休年龄,这既是今天人类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所允许的,也是减轻养老负担和减少激增的养老金的必要选择。据估计,只要将退休年龄提高5岁,就可以减掉1/3的退休金支出。因此,提前退休是不值得提倡的。

第二,提前退休加大了养老金支出,加重了养老金的财务负担。养老金替代率过高意味着保险公司支付给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偏多,在覆盖率很低的情况下,无疑加大了养老保险金支付的压力,降低了养老金抵抗风险的能力。

由养老金替代率所诱发的提前退休行为,对养老金的财务收入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众多职工提前退休,标志着大批劳动者退出生产劳动领域,一方面直接减少了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使养老保险的收入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大批提前退休者立即从缴费者变为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者,导致养老保险金需求的直线上升,加大了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规模。因此,提前退休所导致的养老保险金的少收多支,极大地加重了养老保险财务上的负担。

下面我们仅就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化,分析退休时间的变化对养老金支出的影响情况。

设:每一标准时间单位中,养老保险水平为H。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退出劳动供给的行列时,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即劳动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1],退休时间从E点前移到D点。

根据现在的退休年龄标准,在提前退休情况下,从劳动供给曲线上看,社会保障资金从A点开始支付;从享受社会保障资金年龄上看,在A点开始享受社会保障资金。而在退休年龄正常情况下,从劳动供给曲线上看,社会保障资金从B点开始支付;从享受社会保障资金年龄上看,在B点开始享受社会保障资金。

此时,从劳动供给上看,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的时间提前,从而使社会保障资金多支付(B-A)×H。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退休年龄延长后,将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即劳动供给曲线从S移动到S[,2],退休时间从E点后移到F点。

根据现在的退休年龄标准,在退休年龄延长后情况下,从劳动供给曲线上看,社会保障资金从C点开始支付;从享受社会保障资金年龄上看,在C点开始享受社会保障资金。而在退休年龄正常情况下,从劳动供给曲线上看,社会保障资金从B点开始支付;从享受社会保障资金年龄上看,在B点开始享受社会保障资金。

此时,从劳动供给上看,社会保障资金支付的时间延后,从而使社会保障资金少支付(C-B)×H。

第三,挫伤了在职职工的积极性。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使退休金收入或直接超过在业者工资收入,或从效用上获得比在职职工更大的效用,造成在职职工心理不平衡,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

标签:;  ;  ;  ;  ;  ;  

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及其影响研究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