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工程监理控制要点论文_何鹏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对变电站进行接地技术操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安全性,保障电气设备以及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安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变电站接地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电力系统需求,由于接地系统缺陷导致的电力事故越来越多,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行,我们必须对变电站的接地进行监理控制。对此,笔者就变电站接地工程监理控制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监理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内安装了重要的电气一次及二次设备,整站设置可靠的接地系统,才能保证进站人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变电站的接地按用途来分有四种: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接地网设计要考虑到地区因素、材料因素、使用年限等。

1浅析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技术

1.1接地电阻值的技术指标

接地电阻的状态决定着变电站的安全问题。变配电装置中主要有两部分电阻,分别是接地装置电阻和接地体的流散电阻,而要想保证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安全,需要严格规范和控制接地电阻。首先要确定土壤的电阻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土壤的实际构成因素比较复杂,所以将土壤的电阻率确定为每米5至5000欧姆左右。其次是主变压器、断路器同接地线之间的连接。在连接变配电装置和高压断路器时要确定接地线的数量大于两根,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情况,还需要适当调节对接地面的面积,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在连接变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时,要按照接地网的方位来进行设置,这样才能保持接地体与外部构造之间的电压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

1.2接地装置的技术指标

为了满足接地装置的施工需求,应该使用科学的安装方法,同时还要重视检查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使用强度,让设备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使用化学的腐蚀办法来进行热镀锌的焊接工作,然后在外面处理生锈的问题。为了提高设备运行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接地技术的使用需求,需要采用土壤转移的方法或是侵渍的方法。在安装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地形和地势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在施工中要选用圆钢或是镀锌扁钢在薄土层中进行水平安装,保证沟渠的深度在0.6m左右,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2.5m左右。垂直安装要保证多级链接,掩埋深度要超过2.5m,保证距离在两倍以上。

2浅析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安全要求

2.1接地装置材料的安全要求

接地装置的施工安全影响着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能,由此应当作为重点部分,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全面操作。考察接地装置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是考察接地装置的电阻,由此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取接地材料,以便将接地电阻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接地材料的选取依据应当是接地体的情况,通常垂直接地体选用的接地材料是有50mm×50mm×5mm截面,同时长度为2500mm的镀锌角钢。

垂直接地体根数选择表

如上表所示,垂直接地体的材料在根数的选择上也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当土壤中的电阻系数达到0.4×104Ωcm时,就应当按照n1的情况选取,而n2的土壤电阻系数则已经达到了1×104Ωcm。若是接地体为水平,可以选取具有50mm×6mm截面的镀锌扁钢,同时要确保接地材料截面的均匀性以及平滑性。

2.2变电站接地装置的安全要求

在选取变电站的接地装置时,应当使得选择的装置能够满足主变压器工作接地的需求,同时又可以作为高压配电设备的保护装置。其次,考虑到低压配电装置重复接地的情况,还应当在地干线或是接零干线中选取两个安全点,使其能够与接地体进行连接。并且,为了避免电路串联情况的发生,在操作的时候应当直接将接地支线连接到接地干线。

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每个电气设备中需要接地的部分设置50mm×5mm的镀锌扁钢,之后便可以保证其在接地体的金属导体进行连接的时候,使其具有能够确保安全的可操作性。

2.3主变压器接地线的安全要求

在连接主变压器接地线的时候,应当确保主变压器当中至少有两条接地线能够进行连接,并且在连接的时候要在接地网的不同方位中进行连接操作,以便降低主变压器外壳和铁芯承受的压力值,同时也能缓解接地体的均压。其次,变电站的高压断路器室中与接地网进行连接的接地线也应当至少有两条,同时要适当延伸接地体的截面面积,以便减少接地线断裂情况的出现概率,缓解线路老化或接触不良等问题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以免触发继电保护拒动的情况。

3浅析变电站接地装置的施工方法

3.1接地体的垂直安装方法

除了接地材料的选取,接地体的安装同样也是接地装置施工中的重点部分,在安装接地体的时候,应当注意结合周围的环境合理选取施工的安装方式,使得接地电阻能够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在施工后期运行的稳定性。比如,在垂直安装接地体的时候,首先应当确保接地体能够与地面保持垂直的关系,使得接地体能够牢牢安装进土壤当中。在安装多极接地体时,应当让极间与地面隔开能够达到2.5m以上的距离,而且距离最好为接地极长度的两倍,便于削弱接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信号屏蔽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查环形结构不存在裂缝的状况,在垂直处形成锥形钢管,管口的距离在1.5m左右,将其锯成四块,在尖端处完成角钢、圆钢和焊接的制作,制出尖头形状。这种方法具有用时短、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

3.2接地体的水平安装方法

在安装接地体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施工的具体条件,如果施工环境中存在着化学腐蚀情况,就应当在接地体中进行热镀锌,同时还要对接地体的外壳做防锈处理,以便达到安装的标准技术要求。

接地体的施工往往也会选取在土层较浅薄的地区,在岩石构造较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够直接运用垂直安装方式,由此需要采用水平安装方式。接地体水平安装的材料通常是由镀锌圆钢和镀锌扁钢焊接出来的,在水平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挖沟和填埋,以确保接地体可以埋入至少距离地面0.6m的土壤层中,同时安装的接地极之也最好保持2.5m以上且5m以下的距离。安装需要的钢管根数也可以按照表格所示,将周围土壤中的电阻率情况作为材料选取的依据,以确保接地装置的水平安装具有科学性,从而有效减少电阻的流散情况。

3.3通过转换土壤降低电阻值

在安装接地装置时,同样也要考察周围土壤的接地电阻值情况,以便分析接地装置的安装与埋设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的预期要求。如果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出现了异常情况,可以通过转换土壤的方式,达到降低土壤电阻值的效果。这种方法通常是需要先将接地体上部分1/3长度,以及周边0.6以内的土壤中,掺入具有焦炭渣、矿渣或煤渣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工业废料,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执照10%的电阻率,而对于电阻值较高的土壤层,可以在土壤层中的接地极附近埋设能发挥长效作用的化学降阻剂,以便有效缓解接地体电阻散流的情况,并且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高达60%的电阻率,能够提升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科学性。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保护变电站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必须提高变电站接地工程监理质量,在进行保护措施实施时,要选择合理的接地技术,实现变电站持续、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冬亮.浅谈防雷接地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标准化[J].中国标准化,2016(18).

[2]王卫峰,王文朔,王增亮.浅谈电气工程接地质量的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

[3]张颖.浅谈变电站电气接地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

论文作者:何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接地工程监理控制要点论文_何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