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均衡关系研究_贸易顺差论文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均衡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进出口贸易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总额的迅猛增长伴随着贸易顺差的演变。除1979年—1981年、1984年—1989年、1993年出现贸易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贸易顺差。1995年,中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66.96亿美元;1998年达到434.7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2003年实现贸易顺差108.36亿美元。从1994年至2003年,中国贸易已经连续十年顺差,累计顺差达2550.78亿美元,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图1和图2分别显示了80年代以来中国进出口额和贸易差额的变化趋势。中国凭借连年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满足了进口必要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物资的需要。庞大的外汇储备同国民储蓄一起使中国摆脱了“双缺口”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也成功地抵御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国家贸易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巨大的贸易顺差同时带来诸多问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等。

图1 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EX:出口;IM:进口)

图2 净出口额变化趋势(EX-IM:出口—进口)

从理论上来讲,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一种协调机制,使得一国的贸易总体上维持平衡。当出现贸易顺差时,国内货币存在升值压力,这会刺激进口而抑制出口。当出现贸易逆差时,国内货币存在贬值压力,这会刺激出口而抑制进口。无论是长期贸易顺差还是长期贸易逆差,对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进出口应该维持平衡关系。因此,同时追求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是很多国家的政策目标。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无休止地积累贸易顺差而不引起整个体系失衡。

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注: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第三章明确规定,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可以限制或禁止有关货物的进口与出口。)中国扩大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进口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及设备、国内短缺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的消费品。中国采取扩大出口的积极措施而不是采取减少进口的消极办法来达到进出口平衡。在出口收汇增长的同时,在保有必要的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按照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原则积极扩大进口。在这种贸易政策指引下,进口与出口应该维持基本均衡的关系,进口或出口都不应该长期大幅度地偏离这种均衡关系。即,二者的均衡关系对进口或出口存在一定程度的约束。当进口或出口偏离均衡关系时,二者应该对这种偏离做出调整。

现在的问题是:长时期的贸易顺差现象是否同中国政府的基本贸易政策相违背?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基本的均衡关系?如果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确实存在,那么当进出口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又如何做出调整以维持这种均衡关系?比如,当出现较大贸易顺差时,进出口以什么方式做出调整来维持贸易均衡,是减少出口而进口维持原状,还是增加进口而出口维持原状,亦或减少出口的同时增加进口?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理解中国进出口贸易维持内在均衡的机制。进出口对贸易差额的调整方式直接体现了政府的贸易政策倾向,也反映了市场对贸易均衡的约束机制。以贸易逆差为例,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如果要维持贸易均衡关系,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或促进出口,或抑制进口,或双管齐下。如果采取单纯促进出口的方式,这意味着只有出口对贸易逆差作出响应;如果采取单纯抑制进口的方式,这意味着只有进口对贸易逆差作出响应;如果同时采用促进出口和抑制进口的措施,这意味着进口与出口同时对贸易逆差作出响应。当出现贸易顺差时可做同样的推理。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数据的选择

本文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上述问题。之所以采用这一模型,原因在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既可以反映非平稳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下面予以简要介绍。

(一)模型设定

根据格兰杰表示定理,如果几个一阶单整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它们可以表示为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

其中,表示VEC模型中所包含的内生变量;表示模型中设定的外生变量或虚拟变量;表示一阶差分后的内生变量的滞后项,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q表示滞后阶数,一般由赤池信息准则、施瓦茨信息准则或F检验等来确定最优的滞后阶数;β和α分别表示协整系数矩阵和调整系数矩阵。协整系数矩阵β反映了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调整系数矩阵α的正负和大小反映了每个变量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所做出调整的方向和速度。如果某一变量的调整系数为0,表示这一变量在偏离均衡关系时不会做出任何调整,即说明这一变量具有弱外生性。

(二)变量和数据选择

选取出口和进口的对数形式(分别以LNEX、LNIM表示)作为内生变量。为了消除季节影响,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DUM1、DUM2、DUM3:

考虑到模型对样本观测值个数的要求,采用1981年—2003年度的季度数据,共92个观测样本。这样不仅提高了参数估计的自由度,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进口与出口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1981年—2002年的数据引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IFS数据库(www.imf.org);2003年的数据引自中国商务部网站(www.mof,org.cn)。

这样,模型(1)就可以具体地写为:

三、实证检验结果

误差修正模型是针对非平稳变量的协整关系提出的。因此,在正式估计模型(2)之前,首先需要对进口、出口两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一)平稳性检验结果

采用迪基—富勒(1981)提出的ADF检验方法,按照以下三种模型形式分别进行检验:

表1列出了进口、出口及其一阶差分变量的检验结果。结果显示:进口和出口均为非平稳变量,但其一阶差分均为平稳变量。因此,进口与出口均为一阶单整变量。

表1 进口与出口及其一阶差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变量检验形式Ⅰ

检验形式Ⅱ

检验形式Ⅲ

LNEX4.003

(8) 0.7942 (8) -2.1115 (8)

DLNEX -2.4399* (6) -4.0652**(7) -4.1730**(7)

LNIM3.1573 (7) 0.2146 (7) -2.4834 (7)

DLNIM -2.6345**(3) -4.0376**(3) -4.0347* (6)

注:(1)DLNEX、DLNIM分别表示进口与出口变量(对数形式)的一阶差分变量。

(2)*、* *分别表示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

(3)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根据赤池信息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

(二)协整检验结果

因为只有当一阶单整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时,才可以表示为模型(1)的形式,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检验进口与出口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采用约翰森(Johansen,1988)和约翰森—居斯利斯(Johansen and Juselius,1990)给出的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以检验协整向量的个数。

表2列出了进口与出口的协整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秩检验法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法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即进口与出口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或者说进口与出口在长期内维持一个均衡关系。

表2 进口与出口的协整检验

原假设:  秩检验:极大特征值检验

协整方程的个数 迹统计量 特征值统计量

没有协整关系 29.0433** 28.9335**

至多一个协整关系0.10970.1097

注:(1)检验的协整模型形式为:协整空间中加入常数项,数据空间中没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

(2)进出口差分变量滞后阶数的选择:根据赤池信息准则,滞后阶数选择8;然后,根据滞后排除检验方法(lag exclusion test),排除2阶、3阶、8阶滞后。因此,最后确定的滞后项包含1阶和4阶~7阶数。

(3)* *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三)VEC模型估计结果及调整参数检验。

利用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结论,我们直接估计误差修正模型(2)中的参数,估计结果为:(注:为表述方便,我们只列出长期关系式和调整系数的估计结果,滞后项系数和虚拟变量的估计结果在估计式中略去。)

表3 进出口对均衡关系的短期调整系数检验

注:*和* *分别表示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出口方程和进口方程调整系数的正负符号说明了出口或进口偏离均衡关系时作出调整的方向。出口方程的调整系数为负值,进口方程的调整系数为正值,说明当进出口偏离均衡关系时,出口和进口都将作反方向调整。具体地说,当出现贸易逆差时,出口额将会增加,而进口额将会减少。因此,贸易逆差会逐渐缩小,进出口重新趋于均衡。反之亦然。

出口方程和进口方程调整系数的绝对值的大小说明了出口或进口偏离均衡关系时作出调整的速度。由估计结果看出,出口以11.47%的速度作出调整,进口以12.51%的速度作出调整。具体地说,当出现贸易逆差时,出口以11.47%的速度增加,而进口则以12.15%的速度减少。但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的调整速度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论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出口和进口对贸易均衡约束的调节方式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

1.中国的进口和出口长期内维持如下均衡关系:

2.检验表明,当进口与出口同长期均衡关系偏离时,进出口均作反方向调整。出口以11.47%的速度对偏离作出调整,而进口以12.51%的速度对偏离作出调整。进出口调整的速度没有明显差异。

3.检验结果印证了中国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的基本贸易政策,证明了中国在促进出口的同时,也在积极地维持贸易的基本均衡。而且,均衡的维持是通过对进出口同时进行调整来实现的。

4.中国已经在逐渐地向贸易均衡回归。自1998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在下降。世界贸易组织在日内瓦发表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进口国。而且,步入2004年以来,中国1、2月份的贸易状况已经处于逆差状态。根据商务部报告,2004年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7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3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进口3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进出口逆差0.2亿美元。2004年2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761.9亿美元,同比增长57.9%,其中:出口341.6亿美元,增长39.5%;进口420.3亿美元,增长77%,进出口逆差78.7亿美元。2004年1-2月份合计,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47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出口698.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777.7亿美元,增长42%,进出口逆差79亿美元。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贸易均衡对中国进出口的约束作用,贸易差额正从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向贸易均衡回归。

标签:;  ;  ;  ;  ;  

中国进出口贸易均衡关系研究_贸易顺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