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采购与管理论文_马增强

特种设备采购与管理论文_马增强

中铁西城 北京市 102300

摘要: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条)”;根据特种设备的特性,又把特种设备分为承压类和机电类两大类,在上述几种特种设备中,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属机电类特种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企业购置机电类特种设备选型的一般步骤,重点阐述起重机械的注意事项。并针对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企业高速发展。

关键词:特种设备;采购;安全管理;措施

设备的选择,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首个环节。合理选择设备,就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降低设备使用费用。对于特种设备来讲尤其重要!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8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截至2018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已达到1394.35万台。包括锅炉40.39万台、压力容器394.6万台、电梯627.83万台、起重机械234.79万台、客运索道1036条、大型游乐设施2.51万台(套)、场(厂)内机动车辆94.12万台、气瓶1.5亿只、压力管道47.82万千米。总体上,我国特种设备运行现状平稳有序,事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关注度依然较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压力依然很大。本文就特种设备的采购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一、特种设备选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必须按照企业使用特种设备的发展规划要求。选购特种设备应当全面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使有关设备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并留有发展余地。

(2)必须遵照技术先进、工程适用、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维修方便、易于操作、服务周到的原则。一般地说,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是统一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两者表现出一定的矛盾。

二、特种设备选购的步骤

(一)对比分析,选择最为合适的

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设备资料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企业使用特种设备的技术要求了解该类型设备的发展趋势,以及生产厂家的有关信息,选定适合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类型。

(二)做好调研考察等询价工作

在分析比较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考察工作:①对已使用过和正在使用该机型的单位,进行调查和了解该机的技术性能、安装和拆卸要点、安全运行状况,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以及厂家培训和保修等有关事项;②对制造厂家主要考察和了解其工艺水平、质保体系、制造设备和整机配套能力及其业绩等有关情况。

(三)做出备选方案

在综合调研结果和询价的基础上,至少要形成两个及以上的方案,进行经济论证,做出最优选型方案;经济论证主要从几个方面考虑:①投资费用:主要指形成机械固定资产的全部价值大小;②运行费用:主要指保证机械安全可靠运行过程中的投入费用,通常以最小费用度评价;③修理费用:主要指机械产品全寿命过程中的维护修理费用,通常以最小维修率评价;④机械收益:主要指机械固定资产创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小,通常以企业利润、机械固定资产创净产值率、机械固定资产创利税率和工程投产进度提前时间来评价。

(四)确定是否有相关安全检验资料

确定特种设备具体型号和生产厂家,签订设备购销合同。除订货合同的必备正规条款以外,尤其要考虑下列内容:①制造厂家必须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②安装单位必须取得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③必须持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出具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和其他随机技术文件;④设备的安装过程必须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并且经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登记,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⑤明确有关单位在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承诺并留有一定的质量保证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承担着主体责任。由于企业法律意识欠缺,对特种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未主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因而缺少专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日常管理由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人员兼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专业管理能力不全面,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缺少专业技术知识。

(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不到位

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对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认识不到位,未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或者安全技术档案收集存档的信息不齐全,仅保留了特种设备出厂技术资料,缺少后期使用环节的注册登记信息、检验检测信息、维修维护信息等内容,容易造成特种设备安全信息不完整、不连贯。

(三)特种设备日常管理不到位

企业缺乏对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导致企业使用特种设备时出现未办理安装告知、未实施安装监检、未办理注册登记、未定期检验、超期未检验、选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非法改造等情形,这些情形也都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运行状况是动态的,工况条件是变化的。需要企业加大日常检查、维护,及时处置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有的企业不重视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违规操作,盲目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特种设备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

(一)加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承担着企业上下信息联动以及基本管理的工作,应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工作经验。企业需要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以及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实现专职专管。

(二)加强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一般为企业工人岗位职工,文化参差不齐,专业技术知识认知程度有限,需要企业在日常安全教育中不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对其在特种设备日常操作中严格要求,使职工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

(三)加强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企业应当制定专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而不是借鉴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编制、学习、实施。特种设备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应根据特种设备不同的设计参数、工作环境、运行状况等条件制定专项的操作规程、维保规程以及参数数据控制规程,将特种设备相关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一岗位操作人员处,做到设备操作规范、正确。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定时巡检维护,对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形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严禁特种设备带病运行。

五、结论

我国特种设备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极快,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逐年增长的特种设备使用数量与日常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选择机电类特种设备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从经济和技术方面探讨最佳方案,选择适合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同时阐述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事关企业经营与发展,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将特种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做扎实、做细致,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稳定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金舜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9,26(10):193+195.

[2]尹东亮,王宪,秦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9(28):156-157.

[3]王丽洁,韩建宁.医用特种设备的管理浅析[J].现代医院,2019,19(08):1147-1149.

[4]王海强.特种电视设备采购风险管理[D].北京理工大学,2015.

[5]徐恒,徐艳芳,田金,许锋.医院特种设备的采购及使用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01):121-122.

论文作者:马增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特种设备采购与管理论文_马增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