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现状及调整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现状及论文,结构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后,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的变动看,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比重大幅下降;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迅速上升。与1995年相比,从工业总产值看,2004年国有和集体经济比重分别下降30.3和23.6今百分点;私营、混合所有制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比重分别上升17.2、21.6和15.2个百分点;从企业数量看,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分别下降了8.1和61.6个百分点,私营、混合所有制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上升42.6、15.1和12个百分点。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公有制经济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近几年,虽然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但一批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制特征,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主体地位。
对“公有制”经济的概念,目前看法不尽一致。从统计的角度,可以分成三种情况来分析:一是从纯公有制企业的角度分析,即公有制经济仅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企业。这部分企业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的份额呈大幅下降态势,总产值比重由1995年的75.9%下降到2004年的22.1%。二是从公有制经济控制力的角度分析,即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和“集体及集体控股”企业。2004年,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共5369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9.4%;实现产值78094亿元,占38.7%。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到2006年11月,上述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共有50712家,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7.4%;实现产值103345亿元,占36.4%。三是从公有制经济的注册资本成分来分析,从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构成看,2004年,公有资本(即国家资本和集体资本)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总额的32.3%。
(二)私营和外商投资经济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私营经济已占到全部工业的近两成。1995年,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7亿元,2004年达到35141亿元,现价增长了238.9倍,年均现价增速高达83.8%,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份额由0.3%上升到1 7.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3.8%。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已占全部工业的1/3。199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仅9673亿元,到2004年已达65995亿元。现价增长了5.9倍,年均现价增长23.9%,所占份额由17.5%上升到32.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8.4%。
(三)混合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富活力的成长点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经济成分共同出资组成的经济实体,主要以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出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强,混合经济已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中极富活力的成长点。1995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3380亿元,2004年达到55924亿元,现价增长了15.6倍,年均现价增速36.6%,在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由6.2%上升到27.7%。
党的十五大以来,伴随着混合经济的快速发展,股份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04年,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收资本中国有资本为16947亿元,其中以股份制形式实现的为6824亿元,占40.3%。
(四)不同所有制工业的地区结构差异明显
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所有制结构差异很大,东部地区国有经济(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由于自然禀赋、历史条件等诸多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便利条件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在国有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非国有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资源和历史等原因,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04年,从工业总产值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26.7%,分别比中部和西部低28.4和33.1个百分点;从企业单位数看,分别低14.9和21.9个百分点(见表1)。
(五)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差异很大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我国大型企业的主体,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在大型企业中的比重均超过一半,分别高达51%和6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型企业中所占比重最高,企业数超过1/3,总产值超过四成;私营企业是我国小型企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数近一半,总产值近四成(见表2、表3)。
表1 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情况比较
表2 2005年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单位数分布情况
表3 2005年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产值分布情况
二、不同所有制工业的行业分布各有特点
2004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采掘业、制造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门类中,国有控股工业在采掘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分别高达73.3%和88.3%;在制造业中,非国有工业是主体,国有控股工业的比重仅为27.7%,私营工业为19.4%,港澳台及外资工业为36.3%。
分39个大类行业看,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占主导地位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国有经济要从部分竞争性行业中退出,要进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并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指,国有经济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要占垄断地位;在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要保持优势地位;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领域,要支持发展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要加大资本投入力度。
从行业布局上看,通过调整,国有资本在竞争性行业已大规模退出,目前国有控股工业在很多竞争性行业的总产值比重都在30%以下,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化纤制造业等行业,与1995年相比,国有控股工业的总产值比重均下降近30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在煤、电、油、气、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领域,国有控股企业占据着绝对垄断地位,所占比重在62.5%~91.5%之间;在冶金、有色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也占据着绝对优势,所占比重在35.6%~50.7%之间;烟草制造业具有其自身的行业特殊性,一直是国有经济占垄断地位的行业。这些行业均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关系着满足公益性需要和维护国家安全。
(二)私营经济偏向劳动密集型行业
私营工业受到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限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建材、金属制品、化工等行业占有较大比重。2004年,私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8%以上的行业有11个,其中占40%以上的有2个(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30%~40%之间的有5个(纺织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1995年,私营工业仅在家具制造业比重超过10%,其他行业比重均在10%以下。
(三)外商投资经济偏向高技术行业和传统加工业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行业布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占据垄断地位,如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中分别占全行业产值的83.2%和68.1%;二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占较大比重,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产值占行业的比重均在40%以上;三是在部分竞争性制造业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不同所有制工业的分布可以看出,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的产业分布具有明显差异。一方面,一些垄断性行业和主要原料工业部门,在国有工业中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在私营工业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中的比重。如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个行业产值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3.7%、9.9%和12.2%,三者之和高达25.8%,私营工业中这三个行业的比重加起来为10.5%,外资工业中这三个行业的比重之和仅有4.6%。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度较高的高技术产业,在非国有工业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在国有工业中的比重,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三个行业产值在外商投资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8.1%、2.3%和1.2%,三者之和达31.6%,私营工业中这三个行业的比重和为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中三个行业的比重之和仅为6.5%。
三、不同所有制工业对利税、就业和出口的贡献
(一)国有控股工业对税收的贡献最大
统计资料显示,国有控股工业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最高。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利润总额的44%,占工业上交税金的54%,1999~2005年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4.2%;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占工业利润的28%,占上交税金的18.6%,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20.2%;私营工业占工业利润的14.3%,占上交税金的14.7%,对工业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22.1%。
(二)私营工业对新增就业的贡献最大
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裕,与其他国家相比,就业问题尤为严峻。非公有制经济由于数量多、分布面广,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较快,因此,为我国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的劳动力就业压力。1999年,私营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为229万人,2005年增长到1692万人,占工业从业人员比重由3.9%上升到24.5%,六年增长了6.4倍,对工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4%,成为我国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1999~2005年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增长了1.4倍,比重由13.6%上升到27.5%,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1.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六年减少了44.8%,比重由58.5%下降到27.2%,年均下降9.4%。
(三)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对出口贡献最大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47741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为11.6%,私营工业比重为11.8%,外商投资工业比重高达69.8%。
工业出口交货值的行业集中度较高,在39个大类行业中,出口规模最大的四个行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3.5%,这些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在这四个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出口份额分别占93.7%、68.2%、45.9%和60.3%,合计占四个行业出口交货值总额的80.7%。
四、不同所有制工业行业发展能力有所差异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行业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的综合反映,可以用市场占有率、新产品产值率、出口交货值率、资金利税率、工资效率系数等指标来进行评价。下面,以2005年工业统计年报的数据为依据,对不同所有制工业39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综合对比(计算结果如表4、5、6所示)。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表明(见表4),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发展能力最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均在1.6以上。国有工业在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结果显示(见表5),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在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领域发展较快,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在1.6以上;在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能力也较强,如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可持续发展指数在1.4~1.6之间;在能源和原材料行业发展能力最弱,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港澳台及外资工业在这些领域的缓慢发展,与我国在这些行业的相关政策及这些行业的自身特点有关。
表4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行业发展能力指数分类
表5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行业发展能力指数分类
表6 私营工业行业发展能力指数分类
私营工业缺少发展能力非常突出的行业,大部分行业的发展能力指数均在1.4以下。相对来说,私营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领域主要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见表6)。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我国所有制结构存在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相比,仍有明显差距。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工业总资产近1/2,但实现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仅分别为33.3%、34.4%和44%;净资产利润率为13.3%,比非国有企业的20.5%低7.3个百分点。因此,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十五大以来,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目前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必要。2004年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600多个工业小类行业中,除了有6个行业国有控股企业没有涉足外,其他均有分布。国有经济分布过宽必然导致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3.外资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一是外资的产业投向不平衡。外资大量集中在工业,主要是制造业,比重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70.4%,第一产业比重偏低.仅占1.2%。表7显示截至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二是外资经济的区域分布不平衡。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26万家,其中,东部地区22.3万家,占85.6%;中部地区2.2万家,占8.3%;西部地区1.6家,仅占6.1%。三是在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影响利用外资的实际效果。如引进外资不作科学论证,不计成本;引进外资行政干预过多,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不顾具体情况给予外资企业过多的优惠政策,导致国内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等。
此外,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工业虽然对推动和加快制造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外商投资工业在高技术行业更多承担的是加工组装的国际分工环节,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使我国并未真正获得这些行业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成果。
4.目前私营经济在市场准入或投资领域上仍面临着诸多限制。尽管有些产业领域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私营经济经营,但由于部门或地区垄断经营的存在,私营资本往往难以进入;很多产业早已对外资开放,但对私营经济至今还紧闭大门等,这些都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二)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建立适应我国实际的国有经济布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既要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又要考虑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有资本要进一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集中,在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一般行业和领域,应逐步撤出。一方面,要加大对弱势产业即农业的国有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对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实现,并能够起关键作用的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份额。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国家应该给予有力的财政支持,通过投资和行业政策引导高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要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3)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要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考虑全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增加国有资本的投入。
从总体上说,针对领域而言,国有经济要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使国有资产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作用的战略性领域集中。针对企业而言,国有经济要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推进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加快改制,不断发展壮大;采取联合、兼并、租赁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放活国有小企业。
2.正确引导外资投资方向,进一步促进外资经济的发展。(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要求,在做好一般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要重点鼓励外商投资于我国需要重点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工业等产业。(2)优化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鼓励外资向中西部流动。将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向吸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投资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鼓励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外资由东部地区进入中西部地区将是一个梯度转移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明显改观,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3)鼓励和引导外资将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更多的营运环节转移到我国,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兴办研究开发机构。同时,要把利用外资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吸引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入WTO以来,我们已经按照承诺,修改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拓宽了投资领域,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透明度,为扩大利用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今后的重点是要形成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保护国内外投资者的合理、平等收益权。
3.进一步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是要健全法律制度,为私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一定程度上与法律对非公有财产的保护不足有关,今后,要加强立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调整市场准入政策,扩大私营经济的投资领域。应该消除对私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歧视,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和品种外,私营企业要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样具有自由平等的进入机会。三是改善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其融资渠道的拓展进展缓慢,缺乏稳定的融资渠道依然是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之一。针对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面向私营经济的非国有金融机构以及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国家应建立健全信用评估机制,让金融企业以信用为依据发放贷款,而不是以企业所有制为依据。四是为私营企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使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等信息,提高市场经济主体自主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体系,如简化审批登记程序、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尽量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注释:
①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中未扣除所包含的国有控股企业,下同。
标签:工业总产值论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所有制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