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王凌云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王凌云

(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通信传输的发展助推了现代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光纤网络的带宽及其稳定性的需求也在上升。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了多项复杂的施工技术,也包含着传输路线的深度规划和有效实施。再加上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工程成本造价、气候环境等因素,还要考虑施工方式,因此需要合理的技术支持。因此将对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的设计及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并对可能的问题进行思考,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通信传输线路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交流媒介,现阶段我国通信传输线路主要分为电缆和光缆两类,光纤因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强、保密性好等优势在许多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通信工程施工中,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涉及的内容十分复杂,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探究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分析

1.1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原则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关系着通信网络的顺利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线路的设计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以下原则。第一,通信传输网络的设计规划应当能充分反映工程的整体概况,包括工程的建设规模、对于工程实施的配套设备及技术要求、线路的敷设和保护、规定线路铺设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参考数值等[1]。第二,通信传输路线的设计还应当科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在路线设计时就要对预估的工作量和工程预算、工程投资情况等涉及工程成本的数据进行合理规划。

1.2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内容

在实际的路线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绘制出合理的设计图纸。图纸中应当包括工程的施工示意图、线路传输示意图等等。具体来说,通信传输线路的主要的设计内容应当包括以下。第一,通信传输线路的选择,线路搭建的关键建筑的选择,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以及这整个施工路线过程的示意图。第二,对于施工材料及配套设备的选择,对于线路的防护要求。第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机制,及成本控制等[2]。

1.3 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设计和测量

(1)在通信传输线路架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通信传输线路和电力线路同杆建设的情况,这就需要在设计工作中对两种线路的距离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免通信传输线路和电力传输线路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出现接触或是碰撞的现象。在进行专有通信传输网杆路架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工程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城乡规划进行详细的了解,避免和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出现冲突。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必须以技术可行为第一考虑要素,在满足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成本、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信传输线路最好避免电力部门杆路位置和走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在杆路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国城市地区通信传输线路建设已经基本上趋于完善,因此现阶段的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大部分都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如农村、山区等,这使得设计和施工的难度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考虑到这些地区的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在杆路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勘察资料对整条架设线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多套方案设计,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效果最佳的一个方案,对通信传输线路的走向进行最终确定。一般情况下,通信传输线路的走向必须具备平、直、近等特征,同时,杆路的位置最好处于公路附近,这样更加方便施工材料的运输,同时也能够为线路维护保养创造良好的条件[3]。

(3)杆路测量工作。在确定通信传输线路走向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地形、气候、线路负荷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负荷较大的地区,通信传输网杆路一档的距离最好控制在50m上下,若是存在多种干扰因素,可以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阶段,我国通信传输网建设中,最常用的杆路型号为8m重型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地形下,若是采用同样的重型杆,则会造成提供通信传输线路的倾斜,因此,在一些较高的地段,最好采用6m的重型杆,相应的在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段,则采用10m的重型杆。在对通信传输网杆路进行测量时,通常采用长度为50m的拉锯绳,若是遇到两杆之间距离偏离50m的情况,就需要使用米尺进行复测,杆路测量获得的相关数据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若是在杆路测量的过程中遇到阻挡,可以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但务必保障数据的精确度[4]。

2 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1 架杆深埋加固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选择合适的水泥架杆,在选择过程中需详细分析施工地区通信传输符合及土壤特点等因素,并依据通信传输设计选择合适的水泥架杆,同时还需科学确定两个线路之间的间距,以保证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此外,在埋设、加固水泥架杆时,施工人员需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若在地质较软区域埋设7米架杆时,需保证挖掘深度在1.3米以上,并且需保证挖掘坑洞为圆形。针对地质较为坚硬或砂砾土很难挖掘时,则需使用混凝土护墩加固架杆。若架杆在8米以上,需挖掘深度在1.4米以上的深埋坑。假如架杆的荷载较重,施工人员需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质量[5]。

2.2 架空杆路拉线

在架空杆路拉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同时还需分析通信线路的张力。施工人员需在保证杆路安全及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科学进行拉线施工。通常情况下,拉线规格为1x7x2.6毫米的镀锌钢绞线,设计人员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镀锌钢绞线。在进行地锚施工时,施工人员需保证其深度在150厘米左右。针对风力较大的地区,则需使用防风机械设施,比如:在跨公路的杆路上,需使用双向顶头加固设施,进而确保拉线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3 光纤铺设与吊线安装

在铺设光纤或吊线安装施工中,需使用挂钩将光缆与吊线连接起来。然而在吊线安装过程中,需选择合适的吊线材料,一般会采用镀锌材料作为吊线材料。此外,在铺设通信传输线路时,施工人员需详细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免出现突发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为保证光纤可使用较长时间不出现损坏,需在光纤表面设置保护层,确保通信线路可稳定运行。在光纤铺设及吊装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将两者之间的间距控制在2米左右,严禁出现飞线现象。此外,在铺设光纤与吊线安装过程中,还需合理控制地面间距。假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施工人员可将其与地面之间的间距控制在7.5米左右,确保通信线路可安全、稳定运行。

2.4 接地保护的施工技术

为避免雷雨天气影响通信传输线路的安全,施工人员需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埋设避雷接地线或使用安装坡顶杆、角杆等避雷装置的电杆的方式避免雷电威胁通信传输线路的安全。若电杆高度在12米以上,需安装避雷设备,同时还需保证避雷线高于杆顶;经过高压电力线的拉线、电杆、吊线均需安装接地设备。

3 结语

总之,通信线路的设计及铺设对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通信工程设计及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因此,我们在设计通信传输线路时,需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需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鞠家超.探讨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8,20(09):74.

[2]刘畅.探讨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4):55.

[3]叶昌汉,林兴国.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探微[J].中国新通信,2017,19(14):17.

论文作者:王凌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论文_王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