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效益管理探讨_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效益管理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商业银行论文,效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效益管理是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提出来的概念,我们将其定义为:在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经营和服务,确定效益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效益体系中通过诸如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本文试根据全面效益管理的基本原则,立足对某二级分行效益状况的分析,阐述国有商业银行三大业务效益管理问题。

一、负债业务效益管理

负债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和筹集资金来源的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负债包括存款和借入资金。其效益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负债成本最小化。负债成本是商业银行从事负债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负债业务有关的各项支出,它按成本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负债总成本即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负债成本与负债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用下列代数式和曲线图表示:

负债固定成本在一定条件下是一个定量,其总额不随负债量变化而变化,但单位负债固定成本与负债量成反比例变动。负债固定成本的这一特征说明,提高负债总量是降低负债成本的一条途径,它可以提高负债成本的效应。负债变动成本总额与负债量增减变化成正比,但单位负债变动成本在负债结构一定的条件下是一个定量(负债利率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负债变动成本的特征说明,负债变动成本的控制重点在于控制单位负债量上的成本消耗。因此,负债业务效益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

1.最大限度地扩充存款总量,使存款固定成本效能最大化。当存款总量增长,市场占比和人均吸存额相应提高时,存款的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即吸收存款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相对节约。当然,在存款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机构和人员等手段降低固定成本总额,同样可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总之,存款总量越大,人员相对减少,工作效率提高,产出的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特别是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条件下,存款总量的多少决定放款规模,影响利润增减。不仅如此,商业银行只有抓住了存款总量的增长,调整存款结构才有条件。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坚持不懈地大力组织存款,扩充存款总量。同时,应对现有存款机构进行测算,对存款量达不到保本点的机构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撤并措施,这也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固定成本不应忽视的措施。

2.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存款变动成本。国有商业银行执行国家统一的法定存款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存款结构决定存款变动成本。从负债成本的分析来看,存款的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定量,不随存款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控制存款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存款的变动成本,包括存款利息支出以及相关费用等。在存款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利息支出多少取决于存款结构。利息支出与存款结构的关系不是量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内在质的差异。在同等存款规模下,存款结构中高息存款占比小,就可以少付利息,高息存款占比大,就要多付利息。换言之,要降低存款变动成本,减少利息支出,就要在调整和优化存款结构上多下功夫。

什么样的存款结构是最优的呢?我们认为,从效益的角度上讲,判断最优存款结构的标准应该是: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存款种类、期限、金额合理配置,充分满足稳定性和效益性的要求。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是衡量存款结构的关键指标。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是存款种类、期限、金额结构的综合反映,也是对存款稳定性和效益性的综合反映。存款稳定性要求中长期存款在存款总量中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是为了增加高效益的长期资产。存款效益性要求短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等低利率存款要保持一定比例。应当指出,活期存款按存取状态分为稳定部分和波动部分。稳定部分即存取中经常沉淀的余额部分,通常占到活期存款的70%以上。波动部分即经常处于提取状态的部分,属典型的短期存款。如果短期存款比例过低,流动性需求小了,可是存款成本却上升,影响经营效益;如果短期存款比例过高,利息支付少了,但稳定性降低,资金使用率降低。所以,最优的存款结构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相对较低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二是各项存款与各项资产之间存在合理的对应关系,追求资金运用效益最大化。

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结构现状来看,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普遍较高。为此,要结合实际,确定一个合理的加权平均存款利率水平,并将它作为考核存款成本的一项重要指标,使之逐年下降直至合理水平。当前,降低加权平均存款利率最直接的手段在于较大幅度地新增低息存款(剔除单位定期存款后的企业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剔除应解汇款和保证金后的其他存款)和无息存款(应解汇款,汇出汇款和保证金),控制高息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定期储蓄)占比。为此,要与系统存款大户建立起紧密的资金关联和金融服务关系。建立和完善稳定增加企业活期存款的有效机制;推行基本客户策略,建立起稳定的存款关系;加快电子化网络的延伸,将银行业务处理终端延伸到大企业内部,便利企业结算;采取以贷引存策略,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培植新的存款增长点。要积极拓展个人金融业务,扩大活期储蓄存款比重。在推行基本客户策略的同时,努力扩大代发工资范围;积极发展信用卡,个人支票和个人汇款业务,促进私人转帐业务的发展;积极稳妥地发展个人信贷业务,大力发展个人住房储蓄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围绕个人金融需求,大胆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促进个人储蓄存款从定期向活期的转化。要积极稳妥地扩大代理业务,创造条件争取承担更多的政策性银行业务,积极开拓代理买卖债券和外汇业务。

3.压缩借入资金数量,将其控制在合理水平。借入资金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本系统或同业拆入的资金,包括拆入资金、同业存放、系统及联行存放和人民银行借款。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借入资金有三大特征:一是利率高;二是总量大;三是性质变异。借入资金原本是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临时性借贷资金,现在却不得已改变借入资金作为短期借款的本来面目,把它作为长期资金去弥补信贷资金运用中的缺口。其突出表现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量超占上级行汇差资金,其实际利率(正常利息加罚息)高达10.692%,大大高出联行往来正常的利率水平,成为基层行难以消化且不堪重负的负债。

大力压缩借入资金,使其恢复到正常合理的水平,将其用途限制在弥补临时性和季节性头寸不足的缺口,是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效益管理的重要内容。压缩借入资金首先应通过增加存款、控制贷款来实现。为此,要严格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应依靠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存款来解决。要通过大力组织低成本存款来相应减少高成本借入资金。其次,有赖于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对超负荷经营行的扶助。要在大力压缩超占汇差的同时,合理调整超占汇差利率,使超占汇差实际利率低于各项资产平均利率1—1.5个百分点;要有计划地补充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自有营运资金,使数量达到资产总额的8%,彻底解决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超占汇差的问题。

二、资产业务效益管理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获取利润的业务,是负债业务的目的和结果。资产按盈利性可分为盈利性资产和非盈利性资产。盈利性资产包括信贷资产、证券与投资、现金(广义的现金)资产等以取得收入为目的的资产。盈利性资产按盈利能力的大小,又可分为高效益资产、低效益资产和负效益资产。高效益资产是指盈利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平均水平的盈利性资产,如正常的放款、正常的证券及投资;低效益资产是指盈利水平低于平均水平,但能保本的盈利性资产,如现金资产,非正常放款、证券及投资中能收回本金的部分;负效益资产是盈利性低于零的资产,如贷款呆帐、证券及投资中发生亏损的部分。非盈利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等以折旧或摊销方式补偿的资产,这类资产不直接带来收入,但为营业所必需,虽无直接效益,但有间接效益。严格地说,非盈利性资产也有利用的高效、低效和负效之分,其中费用率达到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可列为高效益资产,费用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列为低效益资产,提前报废或毁损的应作为负效益资产。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效益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一方面,扩大盈利性资产占比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把非盈利性资产压缩在一个合理临界线之内。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效益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

1.强化贷款运作环节的质量监控。信贷资产质量决定信贷资产收益。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主导产品——信贷资产的质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信誉和效益的依托。

信贷资产质量取决于贷款运作过程中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因此,信贷资产效益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对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1)优选贷款对象。优选贷款对象既是提高信贷质量的切入点,又是获得信贷资产收益的首要环节。一是把效益作为衡量贷款对象优劣的唯一标准。国有商业银行选择贷款对象不能局限于国有和集体企业,搞“唯成份论”,又不能受当地行政干预,搞“唯地方论”,而要以效益为准绳,支持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各种经济成份中的优秀企业。二是建立基本客户群,扩大有效信贷市场占比。所谓基本客户,是指与国有商业银行有着长期稳定业务关系的客户,其实质就是一批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低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三是更新观念,支持最终消费资金需求。长期以来,银行信贷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卖方市场的需要,投入以保证原材料供应为切点,围绕开采、加工、供销三个环节安排和使用信贷资金。当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时,如果仍然拘泥于原有的以保证原材料供给为基本出发点的投入方式,就可能使供求关系出现新的不平衡,甚至造成包括资金在内的生产资源浪费。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把支持促进最终消费的“下游产品”销售作为贷款投向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启动和促进消费来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生产。当前商业银行将房地产贷款对象由过去支持开发商、建筑商转变为支持住宅消费者个人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2)规避贷款风险。贷款审查是贷款“三查”的中心环节, 它主要是根据贷款原则在进行贷款事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非财务和财务情况的全面分析,评价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最终作出放款决策。非财务情况的分析重点是考察借款人的信誉,主要包括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品、环境和连续性等六个方面。财务情况分析包括对借款人偿债能力、盈得能力、营运能力和资金结构的分析。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最注重的是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它是财务分析的核心。而衡量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是测算借款人的现金流量,从而判断借款人的真实还贷能力。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包括三个:现金流量、财产变卖和其他融资来源。商业银行通常是根据借款人的现金流量向其发放贷款的。因此,要重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和测算。有许多借款人发生贷款偿还困难,并不是因为投资收益不好,而是因为现金流量发生了问题。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应收帐款的增加值-存货增加值+应付帐款的增加值,亦即:现金流量=损益-△资产+△负债(△代表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当公式扩展到资产负债表的全部项目时,就可以得到相似的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报表。从现金的角度出发,现金流出包括非现金资产的增加,负债与权益的下降;现金流入包括非现金资产的下降,负债与权益的增加。这些因素的变化再加上企业经营收益所形成的现金流量,可以使商业银行清楚地知道该企业现金的来源与用途,从而判断企业的真实还贷能力。

(3)确保贷款收益。不论贷前调查如何全面, 贷时审查多么严格,都不可能绝对保证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由于竞争的加剧和不稳定因素的日益增加,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预想不到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贷款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贷后检查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借款人的异常情形,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化解风险。这些异常情形主要包括:借款人不能提供银行所需求的信息资料,应按期向银行报送的报表和其他文件经常迟到或严重迟到,甚至提供虚假的报表或其它信息资料;借款人拖延支付贷款的本息或费用;其他金融机构突然前来银行调查借款人的资信情况,或借款人违反与其它银行或债权人的协议,不能偿还其它对外债务;借款人态度突变,对银行采取不合作,经常回避电话或与银行人员见面,或者突然变得过分友善;借款人环境改变,如大公司关闭,新的竞争者介入;借款人的存款余额或结算量不断下降或者经常透支;外部机构对借款人的评级进行了调整;借款人拒绝银行与其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进行接触;借款企业发生工潮;有非法行为;发生对借款企业不利的判决,如民事纠纷和扣留税款等;借款企业所在行业陷入不景气等等。

2.降低非盈利性资产占比。非盈利性资产主要表现为内部资金占用。内部资金占用是商业银行资金营运过程中,内部占用的一种低效和无效资金。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占用过大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影响正常经营运行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对某市分行94 至97年内部资金占用情况的分析,97年末内部资金占用占资产总额的14.45%,比94年末翻了一番多。

某市分行内部资金占用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元

项目 94年 95年

余 额占比%余 额占比%

内部资金占用总额22172 100 35265 100

其 应收利息 7492 33 12654

35

应付利息-6966 31 -6291

17

中 亏损 347

1

8427

23

项目 96年 97年

余 额占比%余 额占比%

内部资金占用总额46279 100 62270 100

其 应收利息15819

34 22531

36

应付利息-7921

17-12021

19

中 亏损12241

26 15629

25

外部经营环境的相对较差是造成内部资金超常占用的根本原因,但粗放型的经营方式未得到根治也不容忽视。一是信贷资产质量低劣,实际利息收入水平过低。由于“三项贷款”逐年递增,导致贷款实际收息率逐年下降。二是为完成指令性利润计划虚增收入和虚压成本以及多年累计的亏损挂帐。在实际收息水平低的条件下,为完成上级行指令性利润计划,只好增列应收利息,人为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增列应付利息红字,人为降低存款利息支出。尽管如此,仍体现了巨额帐面亏损。这些亏损上级行一直未予弥补,占用了一大块营运资金。这些被内部占用的营运资金并不是自身筹集的资金,而是依赖占用上级行的高成本汇差资金。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内部资金超常占用就是在“信贷资产质量低劣——贷款利息实际收入水平低——人为列增收入和列减成本——经营巨额亏损——内部资金占用剧增——超占汇差剧增——用于支持企业的有效信贷减少——信贷资产质量更低劣”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形成的。解决内部资金占用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逐步消化各类历史包袱。第一, 逐步消化历史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因政策原因形成的“两呆”贷款,应由财政承担和消化,采取发行债券或分次核销办法;上级行应加速核销“两呆”贷款;进一步界定各类政策性贷款,适当扩大政策性贷款范围,将重新确认的各类政策性贷款一次划转到位。第二,逐步解决基层行超负荷经营的问题。对于历年积累超占的汇差资金采取“承认历史,核定基数,平价占用,限期消化”的办法来解决,停止罚息,适当调低利率。第三,逐步弥补帐面亏损和潜在亏损。

(2)确定内部资金占用的合理临界线。 首先要界定内部资金占用类别或性质,分清合理有效占用、非正常无效占用、被迫占用等形式。其次,要对内部资金占用实行比例限额管理。应根据各自资金自给能力,核定相应的在人行存款、汇差占用、同业占用、即付资金、业务周转金、亏损占用等限额或比例,逐步达到量化管理,把内部资金占用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临界线内。比如现金库存量的核定应考虑三个因素,即: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资金成本即若将库存现金存放人行可得的利息,它与现金库存量成正比;管理成本即为保管库存现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库存量无关,为一个定量;短缺成本这里是指因现金头寸短缺成本这里是指因现金头寸短缺影响正常支付造成的无形损失和临时调度资金所支付的超额费用,它与现金库存量成反比。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可以通过历年有关数据测算出来,三者之和的最小数所对应的现金库存量即为最优量。以上关系可用曲线图表示:图中资金成本线与短缺成本线的交点A的横坐标值b即为最优现金库存量。

(3)真实反映经营成果,消除不合理占用。 一是消除权责发生制下应收未收利息增加内部资金占用。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第一,以正常贷款计算应收利息并计入当期收入,但是当应收利息到期收不回时,则从当期收入中转出,设两个对转科目,即:设置“应收逾期利息”和“未收逾期利息”科目进行反映。同时,对于逾期贷款的应收未收以及逾期应收未收利息的复利部分,也不转入当期利息收入,随呆帐核销时直接反方对转。第二,将应计收入中的虚收部分形成的上缴利税,在利税上缴时予以扣除。这样既符合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又较好地解决了用营运资金垫付税金的弊端。二是消除亏损占用。可以采取逆向盈亏平衡法,即:按照三级经营的原则,以地市行为盈亏核算中心,省分行和总行为盈亏平衡中心。也就是说,在真实、合理核定利润计划的前提下,对县级支行采取盈利上缴、亏损上划的办法,地市以上行以此类推,盈亏逆向平衡。三是消除应付利息红字占用。对应付利息实行刚性管理,应提利息即期提足,不得出现应付利息的红字现象。

3.改革单一型资产结构。资产规模是商业银行取得经营收益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资产规模一定的前提下,资产结构就成为资产收益的决定性因素。好的资产结构必然为商业银行带来好的资产收益,而以贷款为主的单一型资产结构绝不可能永久带来理想的资产收益。国有商业银行除《商业银行法》规定不得从事的资产业务外,应该将一定比例的资金运用于有价证券等资产形式,既增加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又可以获得高于信贷资产的收益。从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讲,信贷资产是其主要的资产形式,也是收益的主要来源。但在确保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发放贷款的理想客户,应该依法积极寻找除工商企业贷款之外的资产业务。多元化的资产结构会使全部资产得以充分利用,避免资金闲置,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三、中间业务效益管理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除存款、放款和投资等主要业务外,利用其在技术、信息、机构、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人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及其它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据有关资料介绍:瑞士银行1992—1993年间,中间业务收益占利润的70%以上;德国商业银行1992年通过表外业务获利340亿马克, 占盈利额的65%;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不包括证券投资收益),从1983年到1988年增长了近一倍,并呈上升趋势;日本商业银行从80年代中期起,表外业务量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可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现在主要开办了结算、票据承兑、代理、经济咨询、信用卡业务等,其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例还不到1 %,其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左右。其分支机构的中间业务占比则更低。 究其原因:一是范围窄,品种少。表外项目基本上是空白,国际业务和房地产业务也基本局限在存款、贷款、结算范围内。二是档次低,规模小。局限在单个项目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使从发展得较快的信用卡业务来看,也仍然是低档次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三是中间业务效益差,缺乏管理经验。以结算汇兑业务为例,银行已陆续开通了电子汇兑,加快了社会资金周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收费标准低,有的行甚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收费,或收费入帐不规范,收入严重流失。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其效益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1.实行“本、量、利”管理,建立中间业务的效益框架。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依存关系和规律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即对总成本如何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总收入如何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利润如何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的具体分析研究。中间业务收入等于业务量乘以价格(指每笔业务的收费标准),其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就是中间业务的利润。在中间业务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利润和实现多少利润,主要决定于业务量的大小和总成本水平的高低。可见,对中间业务实行“本、量、利”管理,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影响利润的所有因素之间,特别是业务量相关范围内成本性态之间的相应关系,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者解决中间业务经营规模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盈利,预测一定的业务量能获得多少利润,实现一定的利润必须有多大的业务量来完成,为了扩大营业额而降低收费标准,能否使中间业务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来确定拓展中间业务的最佳方案,以实现目标控制,取得最佳效益。

确定保本点是中间业务效益管理的基础。保本点又称盈亏临界点或损益平衡点,它是指中间业务的营业收入总额等于营业成本总额,利润等于零时的业务量点。由于在这个点上,中间业务的利润等于零,其正好处于不亏不盈即保本的状态。各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曲线图表示为:

中间业务保本点关系到中间业务的生存和发展,它能客观地规定银行中间业务最低限度向社会和客户提供并被市场和客户接受多少金融商品,否则中间业务就亏损,银行经营决策者若对此心中无数,就意味着对中间业务经营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中间业务的保本点确定后,中间业务效益管理的关键就是要促使业务量越过保本点并较快进入高盈利区。扩大业务量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现有金融品种的业务量。要在原有规模上扩大业务,增加有效客户群,提高业务量。要扩大金融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按照不同顾客的特性,针对其需求与爱好差异,在同一类型品种中增加不同的产品供应,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在市场细分中提高竞争力,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信用卡为例:首先,要增加发卡的数量,并开发信用专用卡,如话费卡、电费卡、水费卡等,这是提高业务量的基本条件;其次,要扩大交易量,也就是要完善信用卡的交易功能,增加特约客户和用户,增强信用卡在存取、转帐和直接消费等方面的通兑能力,使其成为消费者重要的结算工具。二是开发并促进新产品。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市场开发,积极稳妥地开办各种新型中间业务,如大力发展贷款承诺、信用担保等新型的中间业务,同时应拓宽传统中间业务的服务功能,如将现在简单的外汇买卖逐步延伸到为回避外汇风险增加外汇收益的套汇交易、期权交易等,使中间业务能够在更广阔领域和高层次上向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交易方面推进;国际结算应在传统的汇款、托收及信用证方式之外,逐步推广保理业务,同时为客户提供帮助他们规避汇率变动风险的服务,发挥咨询服务功能。

2.控制中间业务的经营要素投入。中间业务经营要素投入要与业务量相适应,并促进业务量的发展。中间业务的成本要素包括经营过程中用的固定资产、人员费用、业务宣传费、通讯费、电子运转费、办公用品消费等。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间业务过程中,其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注重与业务量的提高相匹配,或者是开始投入不足,或者是投入过剩,不重视成本,管理不到位,人、财、物浪费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抑制了业务的增加,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因此,首先要从经营要素的投入开始控制成本支出。一是控制设备的投入。对设备的采购、保管和领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防止积压和浪费。在添置固定资产设备时,如电脑、POS机、ATM机等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按业务量发展的需要进行采购,以免造成闲置。二是控制活劳动投入。首先,要合理定岗定员,使从业人员数量与业务量发展相适应。其次,要控制营销费用。目前中间业务存在营销不足、市场开发不够和效益不佳等问题,因此,在控制营销费用过程中要集中营销费用投入,量入为出,以追求营销整体规模效益。三是正确核算中间业务的成本。合理划分中间业务成本的范围,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按会计制度的要求,正确归集各项支出,防止挤占成本的现象发生,使中间业务的成本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出来。

3.确定合理收费标准。要按照发展客户和盈利经营的原则,在稳定和提高现有中间业务品种的收益水平,杜绝少收、漏收、不收现象的发生; 围绕客户需求,深度开发中间业务新品种,拓宽收益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一直沿袭几十年低收费甚至不收费的做法。这样往往导致收不抵支,严重影响中间业务发展。从结算各项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以及相关行业的收费标准来看,国内结算服务的收费标准远远低于外汇结算的收费标准和国外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标准。国内办理结算时除收取少量手续费和邮电部门规定的代收邮电费外,并不包含银行所承担的结算风险、结算责任和垫支的结算查询费,而且庞大的科技投入费用与低微的手续费收入比例严重失调。比如,国有商业银行开办电子汇兑支付了巨额的高科技成本,虽然加快了社会资金的周转,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收费标准仍然维持在过去很低的水平,甚至被不同程度地作为一种揽存手段而免收,成为无偿服务。又如,银行汇兑资金收费不足国外银行、 国内邮电局1%的现状,使之与汇兑结算所付出的活劳动、物化劳动消耗不相匹配。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确定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弥补成本,开展中间业务不能赔本,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有利于业务发展,收费标准要使客户认可且经济上能够承受、合算;三是盈利,这是中间业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更多品种、适应客户需要的物质保障。

4.传统业务要为中间业务创造良好的增长环境。中间业务与传统业务密不可分,并以传统业务为基础。这就要求传统业务支持中间业务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增长环境。一是利用现有传统业务优势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传统业务网点众多,客户广泛,信息灵通,有条件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财务信用状况。这些都能为发展中间业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如,对进出口企业办理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同时,就可以为其开办结售汇等中间业务。二是在加大传统业务投入的同时,要注意为中间业务拓展空间。在电子化建设方面,要建立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信息共享的通讯网络,形成比较完备的信息系统,进而为发展中间业务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如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来完成信用卡、代保管、代收代付业务等;利用国际金融通讯网络系统完成资金划拔、外汇买卖、票据清算、证券交易、信用证业务,竭力为顾客提供方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人才培养方面,注意挖掘和造就中间业务人才,努力保证中间业务发展的人才需要。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效益管理探讨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