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柔性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92(2013)04-0095-0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鉴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工作,如果将柔性管理思想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柔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管理范式
(一)柔性管理思想源流考
20世纪初,管理学家泰勒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可以看作是刚性管理思想形成的标志。泰勒和法约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促成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形成了一种纵向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式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试图将人塑造得适合于工作岗位,而不是将工作岗位设计得适合人。而柔性管理恰恰与之相反。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内涵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形式”[1]。柔性管理具有明显的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与快速的适应性。国内学者将柔性管理的特征概括为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以及务实重于务虚等,将柔性管理的职能定位为“教育、协调、激励、互补”[2]。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柔性管理理念就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和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把握大学生心理活动特点与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引导、激励与暗示等非强制性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把学生管理的目标转化为群体的自觉行动,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的人性化管理模式[3]。柔性管理的本质是和谐管理,全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鉴于人性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问题,管理者要理解人心、顺应人性、宽容对方与尊重人格,彰显柔性管理的独有魅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刚性管理是以组织的规章制度为中心,利用特定组织的制度约束、纪律监督、惩罚与处分等手段强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定历史阶段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它确实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人格尊严与内心情感,压抑了他们的自我个性和欲望,容易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随着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变迁、中国社会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追求和谐”等社会理念的流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柔性管理的实施,使“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使“以工作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既发挥了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功能与熏陶功能,又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管理——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与自我超越”。
(二)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社会价值观核心理念的转移促成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社会转型的逐步加剧,物质世界的诱惑引起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深刻嬗变。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追求个人的价值理念、利益诉求与行为方式。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独立人格与创新意识的养成。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就必须与时俱进。而柔性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将人视为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自始至终关注“人”的作用,关注“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合理调动;重视满足人的需要,重视遵循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将管理过程看作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成长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过程。这种管理理念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突破“教师讲”(教师为主体)、“学生听”(学生为客体)的传统范式,对于彻底摒弃“保姆式”的守旧型管理范式大有裨益。
2.价值取向多元化需要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4],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囿于个体的理论功底和人生阅历的缺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利益观还没有完全成型,他们身处社会转型期,很容易被表面现象乃至假象所迷惑,导致思想上的波动与价值观的迷惘。那种以明确的成文形式昭示、以明显的强制方式约束大学生的传统模式已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备受青睐的新型的柔性管理模式则强调情在理先,寓理于真情之中,借助“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施加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寓教于乐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这正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崇尚和认可的理想工作模式。
3.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亟需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大学生的价值目标选择、价值评价标准与价值实现手段随之日趋功利化。值得注意的是,文明冲突、物质利益与地位选择等对传统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挤压、诱惑,正严重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一份高校对本科毕业生择业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发挥才能与兴趣爱好[5]。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与过去相比,不仅更加现实,而且苛求实用,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与日增长的压力与挑战。柔性管理强调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渐进式培养,而这恰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因此,在当今实用主义盛行之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将柔性管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彻底改变“制度化”与“家长式”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人本化”与“和谐式”的管理方式。
(三)柔性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的相似性
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就是要以人为本,深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利益诉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采用教育、激励、引导与暗示等非硬性的工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潜在的认同与共识,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上来[6]。思想政治教育与柔性管理的本质特征具有很多相似性。
1.在质的方面,二者都具有模糊性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的思想、情感、意志等带有模糊性,其行为的强度、指向也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些模糊问题进行模糊处理。这种“现实人”、“生活人”认知上的模糊性导致了认同上的复杂性、不平衡性以及践行上的滞后性,这与柔性管理的质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特征相契合。
2.在量的方面,二者都具有非线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是一种动态的非线性结构,被教育者的心理耐受力差,应对挫折的抵抗力较为薄弱,单向联系和功能叠加的线性管理模式是他们不愿接受的,而具有非线性典型特征的柔性管理恰恰可以对症下药,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作为“共在”的主体而存在,既有认识上的互动,也有实践中生成的交往性互动,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对话与沟通。
3.在方法上,二者都具有感应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地位多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学识与人格魅力,而不是由刚性的规章制度所预设的“位置”或“权力”来支撑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愫互动、思想碰撞正是大学生希冀的理想教育状态,这种状态非常符合柔性管理方法上的感应性特征。
4.在效果上,二者都具有滞后性特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心理沟通与行为管理工作,“人”的行为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立竿见影,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循循善诱”式的管理效果才能逐渐凸显出来,这与柔性管理的滞后性特征相吻合。
5.在理念上,二者都以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其管理方式都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非强制性方式,其最终目标旨在调动和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强调在管理活动中要以人为本,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柔性管理将人视为管理的起点和管理的归宿,大力提倡发展人、提高人、尊重人、理解人与关心人,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念,同样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张,提倡与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潜能与创造能力。这种教育管理理念的契合正是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系统而全面实施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二、基于柔性管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设计
在全社会学习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将柔性管理思想系统而全面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加强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现实之需。
(一)牢记一个宗旨: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实践的根本目标。大学要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当代大学现有的纷繁复杂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能力,为成人成才奠定基础,是管理育人的核心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大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以柔性化管理为载体,通过目标柔性化、信息柔性化和途径柔性化[7],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能力柔性、组织柔性和文化柔性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一个理念:以人为本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指个体的人,而非群体的人。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元素。“以人为本”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以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是主体”已成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一种管理哲学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将关爱大学生看作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满足两种需要上,既满足党、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要求(外在需要),也满足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各种自身要求(内在需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民主”、“包容”的精神和“亲和”、“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接触,要在关注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尊严、自主学习与快乐成长的基础上有序实施,使得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关注,个性发展受到重视,个体差异需要得到承认,心智潜力得到开发,人格需要受到尊重等,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允许他们在生活、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犯错误,为其预留纠偏的发展空间,使其在错误、失败中磨砺意志和增长才干。
(三)建立一种机制:情感激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专著《教学的艺术》中提出,教育的艺术与魅力在于能够激发出蕴藏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而且教育工作做得越细致入微,从学生心灵深处奔流涌出的感情力量就越强大,越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这即是激励机制得以运行的动力源泉与奥秘所在。柔性管理正是通过情感激励,满足大学生的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等高层次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嵌入柔性管理的情感激励机制,可以引导大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者。基于柔性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就是要采取交互式、非强制性、和平式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大学生群体或者个人进行情感激励式管理。首先,应当尊重大学生。众所周知,当代“90后”大学生极为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自尊是其锐意进取、奋发向上和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源泉。因此,必须善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关心大学生。“90后”大学生一直由父母提供全方位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远离父母与家人的关爱后,就特别需要大学管理部门及其施教者给予其家庭般的关爱。大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充分认识这种现状,抓住这种契机,以满腔的真诚、浓浓的亲情适时地关心大学生并为其提供实质性帮助,大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再次,要善于施教。肯定主流、倡导主流,这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运用“成绩不足二分法”。一方面,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这不仅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满足和快乐,精神上带来安慰和鼓励,而且能使他们明辨是非曲直,并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并推心置腹地帮助其查找原因、共商改正方案。这种方法不仅合情合理,而且也能为他们所接受,有效避免了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过激行为乃至恶性案件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体贴、关心、爱护、支持与尊重大学生,才能激发他们展现才华的热情,激活他们进行发明创造的无限潜力,使得大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者,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在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成才梦想。
(四)坚持一个根本:心理健康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过多地强调理论的传授、文件的学习,却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教育实施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一份对北京10所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与2003年相比,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8]。一份对20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学习、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挫折感,感情引起的心理问题、抑郁倾向、交际恐慌倾向,上网成瘾、攀比心理和物质滥用、自闭等,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9]。如果说大学生信仰宗教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表现,那么大学生不同心理问题的存在则是教育者无视或者忽视大学生心理需要的真实写照。鉴于当代大学生群体所表现出的抑郁、心理脆弱、交往障碍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确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标准尤为必要。国内外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以及适度的情绪等等。
对照上述标准,应当紧密结合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状况,通过双向交流、多维沟通、细致教育与心理咨询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尽快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积极预防与缓解心理压力,从根本上提高适应环境、人格发展、情绪调节、自我管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具而言之,一要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亲切感、舒适感和自然情趣的教育环境,这是在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所必备的外部条件。二要重视并积极开展专业的心理教育活动,这是在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所必备的主渠道。三要大力开展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志愿者服务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这是在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所必备的重要途径。四要开辟好校园心理网站,占据校园网络阵地,这是在校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所必备的载体条件。实践证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确实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与主动性。
(五)实施一种管理:情感管理
所谓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情感联系和开展思想沟通,以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以及生存发展需求,从而形成和谐融洽氛围的一种管理模式。基于激励机制的情感管理是个体与整体的有机整合,大学生的情感管理模式也是心理契约和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对大学生实施情感管理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必须摆正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在同一层面上成为互不分割的统一体。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及其个人社会价值,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大学环境与氛围。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必须与大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最后,在柔性情感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心理”作用,因为心理沟通最能够体现柔性管理的影响力、感召力与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大学生的消极情绪与畏难心理,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心理双向交流、积极沟通,实现柔性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在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将柔性管理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宗旨、理念、机制、根本、管理等方面,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的创新设计,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利益观,努力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