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龙南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8月30日~2015年8月30日收治的2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血管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能够获得明显改善,但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心血管发生率为7.27%、18.18%,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缬沙坦;治疗效果
临床常见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心血管或者心脏病变而出现的疾病,主要包含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脏病等方面的疾病,具有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等特征[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3年8月30日~2015年8月30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20例,男患者100例,女患者120例,年龄为45~90岁,平均年龄为(62.1±5.0)岁;病程为1~20年,平均病程为(11.3±2.7)年;其中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70例缺血性心脏病,80例高血压疾病。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征求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两组研究对象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为主,要重视饮食调节,食物以低动物脂肪、低盐等为主,防止患者进食富含胆固醇类型的食物。通过分析患者不同的疾病,高血压患者采用利血平给予降血压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给予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采用硝酸脂类给予临床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给予辅助治疗,首次药物剂量为80mg,1次/d,治疗7d后将剂量提升为120~160mg,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药物禁忌、药物过敏史进行全面调查。
1.3临床观察指标[2] 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进行记录,并用于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工作,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两组研究对象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降低,且降低到正常的范围内,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不明显(P>0.05),。
2.2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用药后心血管发生率为7.27%,对照组用药后心血管发生率18.18%,观察组用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以及逐渐增加生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3]。虽然最近几年我国临床医学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但是仍无法有效降低疾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4]。所以,临床有效规范诊断、治疗,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控制患者疾病进展,是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目的。
现今,心血管疾病临床主要采用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脂类、钙通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给予临床治疗,但并未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在用药治疗后常会发生电解质紊乱等症状[5]。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其选择性较高,可以对AT1以及AngⅡ受体的结合以选择性的方式给予阻断,从根本上抑制释放醛固酮的操作,确保血管得到全面扩张,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有所改变,达到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室重构、防止心肌缺血等效果,确保能够有效的防止心肌损伤的情况。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缬沙坦能够促进心血管疾病进展得到有效有效缓解,降低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而对于尿酸水平、血脂水平、血糖水平不会产生任何影响[6]。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后为(139.42±10.39)、(84.24±10.21);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后为(138.21±10.42)、(83.21±10.13),两组患者临床参数均以降到正常范围内,但未具有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有8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27%,对照组有20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
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可起到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效果。总之,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采用缬沙坦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兰莉.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04(23):36-37.
[2]张成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9(41):62-63.
[3]茹鲜古丽·托呼提.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08(18):32-33.
[4]荣子胜.联合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16):97.
[5]杨金库,张春福.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3(32):3508-3509.
[6]武春.缬沙坦肽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吸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
论文作者:秦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 心血管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收缩压论文; 事件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