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观炼
身份证号码:5122251XXXX9199732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形式复杂多样,与此同时,火灾事故发生频率也逐年上升。本文拟从大型商业体火灾的特点入手,分析防火设计与安全疏散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其防火安全疏散方面的对策,为其防火安全和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商业体;防火设计
引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大型、复杂的商业建筑需求巨大,它正被设计成结构复杂、门类齐全的商业综合体。另一方面,火灾的隐患如影随形,商业综合体面临着防火和安全疏散的严峻挑战,对其防火和安全疏散工作,倍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大型商业体火灾特点
1.1火灾危险性大
现代商业建筑一般位于城市繁华地段,占地面积大,人员、货物流动性强,内部空间用途繁杂。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消防通道设计往往被忽视,或者大打折扣,真正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无法使用消防通道及时到达现场,耽误了最佳救火时机,留下巨大的火灾隐患。
1.2火灾蔓延速度快
现代商业建筑可燃物种类繁多,有些直接摆放和悬挂在墙壁或货架上,这种方式通风良好,一旦失火,火借风势,燃烧愈发剧烈,火灾会蔓延和扩展得更快,危险性非常高。虽然配备一通到顶的自动扶梯,但这些空间是极易发生火灾,是火源和有害气体扩散最佳途径,势必加速火势的蔓延。
1.3人员安全疏散困难
大型商业体的交通手段中最常用的就是自动扶梯,建筑本身的步梯结构往往在比较偏远的角落,火灾发生后,很难找到安全出口。再加上建筑装修材料多是易燃和有毒物品,着火后造成有毒气体四处充斥弥漫,人们吸入后极易昏厥和死亡。大型商业体客流集中,顾客不熟悉场地情况,并且没有受过系统的消防培训,火灾发生后不知道怎么应对,导致伤亡事件频发。
2.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大型商业体规划方式和空间利用复杂而多样,不同建筑各有其特点,其防火设计面临如下的问题。 首先,大空间建筑无法有效进行防火分隔。中庭是综合体组成部分,它将与周围多个楼层相连,烟气控制不仅解决顶部排烟,还要防止烟气由起火楼层流入中庭或中庭反流入其它楼层的问题。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满足商业功能的需求,按使用功能进行区域规划,这种规划思想很容易与建筑防火设计冲突。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灵活合理的分割方式,实现防火设计与商业规划之间的最佳结合,也是建筑防火设计考虑的问题。最后,火灾发生后燃烧使得空气中的含氧量急剧下降,加上火灾易燃材料产生的烟气毒性极强,火灾在蔓延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和可见光,这些因素会极大地干扰人们的正常视觉和方向感,使人群在火灾发生后不能理智的应对,而是在混乱中扩散,这在无形中又加大了火灾的可控性,这就需要大型商业体在设计上考虑火灾疏散的内容,使得人们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做出合理的反应。
3.防火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3.1建筑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以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准则,最大程度降低人员财产损失为目的, 建筑防火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认定火灾的危害性是建筑防火的前提,是在建筑设计中采取防火措施的所遵循的依据。在建筑设计中,防火措施可以简单划分为主动防火措施和被动防火措施:主动防火措施指的是通过预防、预警等措施杜绝火灾的发生,或者通过初期灭火来防止火灾的进一步扩展,最大程度的降低火灾危害的行为。被动防火措施指的是通过规划区域、使用耐火材料、设置消防设备等措施来降低火灾发生频次的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防烟排烟措施
火灾中热量和烟气的排放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可燃物的种类繁多,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烟尘,必须在灭火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防烟排烟措施,这样可以提高灭火效率,更能显著降低烟尘对人员的损害。大型商业建筑在防烟排烟设计方面,一是要将烟气层控制超过普通人体高度,避免火灾发生后人群疏散过程中吸入有害烟尘。二是防烟排烟设备位置离起火点越近越有助于控制烟气的蔓延,能够将烟气控制在起火房间,或在起火房间内将烟气排放到室外效果越好。三是将排烟设备安装在防火带的上方,注意将烟气控制在安全高度以上,排烟口的面积要尽可能的大,排烟系统在设计时最好与空气调节和建筑通风系统相结合,保证最好的排烟效果。
3.3发展非接触式的火灾探测技术
由于在大空间内直接感受烟气信号比较难,采用非接触式的光学探测法成为必然选择。火焰式探测器是目前一种主要方案,在敏感度和抗干扰方面还不错。但大型商业体内经常没有明火,为此采用图像监控式火灾探测系统是探测器的另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其原理是利用CCD摄像机将一定区域的热场信号或烟气浓度信号记录下来,利用计算机分析、判断和处理,从而确定是否起火或何处起火。这种方法还可以和闭路电视结合使用,从而扩展功能并更好发挥作用。
3.4防火安全疏散
人员的安全疏散,是防火设计的内容之一,安全疏散具有单向性,就是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将人从危险区域疏散到安全区域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先把人员从着火区转移到安全出口,再通过楼梯间向外部疏散,最终达到避开火灾损伤的目的。防火安全人员疏散要根据建筑结构来实施,根据自身的活动规律来制定相应的人员疏散方案,并定期进行防火疏散模拟演练,以期在实际中发挥最好的效果。
3.4.1重视防火预警
防火预警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火灾,发布的时间越早,人员疏散的效果就越好。在设计城市综合体的防火疏散方案时,必须将防火预警作为重点内容,将防火预警装置尽可能多的合理布置在内部空间,以便起到及早报警的作用,为人员疏散提供充足的时间。
3.4.2安全通道的合理设计
跨度大、占地广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所以在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中要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安全疏散通道,第一层必须设置好安全疏散通道,并与建筑外部安全区相连接,在通道入口处设置醒目的火灾安全标识,其他各层内的安全疏散通道必须与第一层安全通道相连接,安全疏散通道同时要配备自动防火门;火灾人员疏散口的数量和位置要做到设计合理,疏散口数量一般要高于2个,开口处要尽量向各个方向辐射;防火通道入口的防火隔离区配置合理的通风设备,疏散通道必须宽敞明亮,符合商业综合体能承受的人流量,各通道附近安置好消防接口和简易灭火设备。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复杂,不同区域有各自功能,这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能在第一时间顺利进入是开展防火工作的关键。因此要对消防车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规划,充分考虑消防设备和器材进出,结合周围环境采取环形设置,保证宽度在4m以上,并规划出专用的紧急停车场,避免火灾时车辆停放阻碍消防车辆通行。
4.结语
大型商业体的防火与疏散设计,根本目的在于火灾发生时,尽量保护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设计人员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不断创新,做好防火措施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确保我国商业市场经营安全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张观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火灾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烟气论文; 人员论文; 通道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