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铁佛塘九年一贯制学校 贾月华
摘要: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校本教研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农村,校本教研,现状
党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高度来认识,提出了“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毫无疑问,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聚焦于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宗旨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构建多元化、综合性、适合社会需要、体现学校特色和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宗旨。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各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培养新型农民的措施,但很多都局限在对农民的短期培训。诚然,培训是很有必要,必须的,但这只能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燃眉之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国策,因此,我们对农村教育必须作长远打算,充分挖掘农村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的、更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农民。
从总体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长期以来,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专家、行政官员习惯于把关注点投向城市学校,以城市学校的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城市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实现条件为研究的宗旨,其总结出来的经验、依此制定的制度、政策在很多时候往往会与农村实际脱节。目前,作为一种理念与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至少在国家课程层面上受到的关注还不够。现在,只有小部分学校,通常是那些有较好的设施和较强师资力量的示范性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活动,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依旧极为薄弱。
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尽如意,其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本课程的课时常常被挤占。在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少,又不是上级抽测科目,往往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校本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导致校本课程如同虚设,只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概念而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校本教研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条件。调查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许多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非常差,教师结构很不合理,实施校本教研的难度非常大。特别是“绿色证书”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和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课程,对于许多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难以实现的核心期刊。
三、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少量校本课程,在初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校本课程了。有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国家课程成绩是上级评价教师的标准,校本课程在中考中根本得不到体现,搞校本课程开发出力不讨好,划不来。
四、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发校本教研意义不太了解。他们之所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他们很少有人以学校、学生乃至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更不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形式单一,资源不足,选择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由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还存在相当多的不利于自身开展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健康开展,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指导校本教研的方向,促使其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一,提倡学习,激发校本教研的参与热情。学习,对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理念为支撑的。理论学习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因为时代飞速发展,知识在快速更新,新的知识在不断涌现,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充电”,使自己在新课改中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然而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一种“只教不学,不思上进”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倡导学习,使教师认识到“学习是研究性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才能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实质、作用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学习也是研究的基础,教师们只有通过学习,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才能相互补充,相互提高,校本教研才不至于在浅层次上徘徊。因此,我们要极力鼓励教师参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教师购买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和报刊杂志,让教师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互动交流。它以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广大教师展开平等、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达成共识。如针对多数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困难问题,英语学科组的老师可以共同相讨对策论文的格式,每个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又如,在期末复习前,各学科组的老师也可以共同讨论,提出最佳方案,争取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得到最佳的效果。
第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个人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其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时,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教师在反思中弥补“遗憾”,改进教学。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把它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直面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育现象、教学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文作者:贾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校本论文; 教师论文; 校本课程论文; 新农村论文; 学校论文; 课程论文; 农民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