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澍
(包头市吉夷堂 内蒙 包头 014000)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342-02
中医学是诞生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学科,有着不同于西方医学的思维特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不仅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方法学指导。是什么独特思维方法呢?就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的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中医学理论的构建,是中医学思维的核心,如我们中医里讲脉,叫脉象。说舌,说舌叫舌象。讲脏,叫藏象。就是这个象。因此,意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源头,贯穿于中医理论形成的始终。
1.那么,什么是意象思维呢?要想明白什么是意象思维,首先搞清楚两个概念:什么是意?什么叫象?“意”,许慎《说文解字》里说:意者,心音也。是用心发出的声音。《内经》里说,‘所以任物者,心也,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是说人是用心来接触事物的,并且是用心来思考和领悟的。如领导说,你办事要用心,就是要你去思考。所以,意,就是我们经过思维和领悟以后的综合性东西。
什么是象?提到意就想到象,象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广博的哲学范畴,也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在《易传》这本书里就说:‘见乃谓之象’,是指事物表现在外的现象,或是形象。例如:我们看到的斗转星移,天明了、天黑了,这叫做天象。花开了、花谢了,水总是往低处流,这叫做物象,也叫现象。刮风了、下雨了、天晴了、天阴了,这叫做气象,都是这个象。
2.前面我们讲过,意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源头,至始至终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各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两方面讲讲意象思维是怎样在中医里应用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和自然一样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日人”,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以“气”作为中介联系起来的,从而提出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生理变化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于是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中,来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就是天、地、人,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不可分割,在《易经》里有种说法叫‘推天道,以明人事’,在我们中医里,就是以自然界的各种法则来推测、阐述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和治疗用药法则。这种推天道以明人事就是意象思维,天道是自然法则,是象,而能使我们悟到的人事就是意。比如说阴阳五行,什么是阴阳?《周易 系辞上传》:“阴阳之义配日月”。太阳是阳、月亮是阴。白天是阳,黑夜是阴。大山的向阳面是阳,背阳面是阴。根据天人相应,同气相求之理,那在人体就是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男人的功能是阳,如有一种病叫阳痿,女人的生理是阴,如月经,月经量少我们叫阴血不足.。气为阳,血为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故为之月信或月经,这就是以象说象,以象解象,是典型的意象思维。
再看五行,水、木、金、火、土叫五才,是自然界的五种物质,只有在中国哲学中或中医里才叫五行,五行有什么特性?《尚书》是论述五行的重要著作,在《尚书》中说: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水日润下,火日炎上等等。比如说:火日炎上,就是燃烧的火,具有热的特性,它的火焰总是上升的,通过这些象来说明:凡是热的升腾作用性质的事物都属于火,比如我们说口干舌燥,感到火烧火燎,就是上火了,用凉药就能治疗。再如土爰稼穑,稼是种植,穑是收获,以象说象,五脏中,脏属土,即说明脾脏就有运化吸收的功能。金曰从革,是指金的可熔、变革的特性。在我们中医学中引申为凡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金。木曰曲直,是指凡具有生长、升发、条畅、舒达等特性的事物均属木。水曰润下,是指水性湿润、由上向下流动,因而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属水,等等。
中医的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的功能的学说,由藏象这个名我们就知道,我们中医是以表现在外的象,来把握藏在内的脏的,即所谓:“执其功,而见其形。”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对心的描述是这样的:‘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脉,为阳中阳,通于夏气。’由此可以看出,这绝不是解剖学中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心,而是一系列相关的生命活动,表现在人脑中的综合的象,它不具有实体性,如果非要与西医相比较,它对应的是多个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通过这些表现在外的象,我们就可以知道心的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有没有什么病变,比方说我们通过面色灰暗、口唇青紫的面象,脉搏节率不整的脉象,再加上心前区憋闷、疼痛的这些表象,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病人可能是心血瘀阻了。通过口唇面色苍白的面象,脉细无力的脉象,我们就可以知道,是心血亏虚的病症。这就是通过象来揣度,生理和病理的意象思维。
在中医诊断中,这种意象思维表现的尤为突出,我们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个世人都知道,它是通过对人的气色、神情、体态、气味、声音、脉象以及生活习惯、环境等了解,然后对人体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以观察生命活动的失去平衡之处,并根据这个象提出治疗。所以,对于很多自我感觉已经非常明显,但各种仪器查不出病因的患者,西医往往认为没有病,而中医则能通过对他生命活动的表象的观察,就可以知道他身体的偏性,得出一个以象为内容的诊断,就可以用药治疗。
3.意象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
我举几个例子:(1)提壶揭盖法:此法出自朱丹溪(是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国医大师赵绍琴在他的书里讲过这么一个病例,文革期间他蹲牛棚,一天晚上,有人偷偷找到他说:他媳妇生完小孩,就出现浮肿,小便不利,胸满,喘促等症,请赵老想想办法,赵老当时口授一方:苏叶、薏仁、枇杷叶各10克熬汤代水喝,过几天此人又来了,说已经好了,肿消了,尿也顺畅了,这三味中药中没有一味有利尿作用的,但为什么能消肿利尿呢?这就象普通的一个水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堵住盖上的小孔,则出水就不通畅,当把这个小孔打开或盖揭开,出水一定通畅,这就是提壶揭盖的道理。因为肺为水之上源,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倒致水液代谢失司,就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证,赵老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上窍一开,下窍就通,这就是提壶揭盖。
(2)增水行舟法: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辩》,是用来治疗津凅便秘的。便秘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热,一种是因为津亏。当然,津凅比津亏在程度上还要严重一些,因偏热所致的便秘,用承气汤既可攻下。因为津涸,就得用生津润燥的一些药,如:生地、人参、麦冬之类增水,就象只有水涨船高,船才能通行无阻,据此创立了增液汤,非常形象。
结语:清朝著名医家吴鞠通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进与病谋,是要求我们中医重视临床实践,深入观察疾病的演变规律,并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积累感性的知识,潜心观察和领悟疾病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退与心谋,是要求我们中医学会用意象来思考,善于用心总结经验,深刻意会和领悟表象之后的内涵。通过病与心的反复磨合,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反复和深化,达到灵活应用“意”的最高境界。
论文作者:冯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意象论文; 思维论文; 中医论文; 脉象论文; 是指论文; 中医学论文; 提壶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