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继电保护装置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系统运行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不稳定,这就需要在故障发生时对成因进行分析,之后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理。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常见运行故障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因;解决措施
1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概念
受到电力系统内外运作环境的影响,其经常会出现接地短路、相间短路等故障,如果这些故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便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运作的要求,从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电力安全事故,不利于给用电者带来人身财产安全上的维护。为了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运行,必须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在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进行相关故障元件的切除,进行电力系统负荷的减少,实现对电力系统重要部件的保护,满足电力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运行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步伐的逐渐加快,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结构及系统运作模式日益复杂,这对继电系统的功能及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工作,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落实好相关的继电保护系统运作方案,有效解决系统运作过程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故障产生因素的深入性分析,落实好相关的设备检修及维护工作,进行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进行相关安全策略的应用,实现继电保护体系内部各个工作程序的协调,实现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因素
2.1硬件因素
硬件装置是促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客观环境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硬件模块故障问题的产生,容易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现象的出现,这需要从装置接口、通道、通信、继电保护辅助装置、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等方面展开分析。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保护系统元件的核心性作用,在系统故障中,其将被保护元件及时性的进行切除,确保剩余元件的稳定性工作,这装置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数字量模块、模拟量模块、电源供应模块等构成。辅助装置是促进继电保护体系稳定运作的重要条件,常见的有交流电压切换箱、继电箱等装置,通过对辅助装置的应用,可以为继电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运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继电器箱又分为分相操作继电器箱、三相操作继电器箱。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导致继电保护故障的因素诸多。比如二次回路绝缘问题、产源故障问题、隐形故障问题等。二次回路绝缘老化问题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在这个环节中,装置接口、通道也是影响继电保护正常运行的因素。比如光纤通信接口、高频保护收发信机等容易出现通信阻断状况,从而不利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
2.2软件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同样有匹配的程序设计。这类程序对于继电保护的正常运行起到指导作用,向继电保护装置下达相应指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继电保护软件在编写阶段出现设计上的错误,就必然引起继电保护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发挥不出应有的保护功能。就目前状况分析,软件需求把握不准确,编码错误,软件设计科学性欠佳等,是导致继电保护运行不稳定软件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
2.3人为因素
整体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程序尚不健全,其尚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在一些设备安装及维护模块,依旧需要展开人工操作。但在实践工作中,我国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难以实现复杂设备及技术问题的解决。比如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不能按照工程标准展开操作,导致设备工作中的接线错误问题,不利于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使用。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处理方法
3.1利用先进设备进行故障分析
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不稳定时,利用计算机、实时监测设备等能够全面记录故障的相关信息,之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研究与分析,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判定故障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具有很好的时效性。为了保障所有的故障信息都处于检测范围内,通常借助不同工作模块完成继电保护装置与检测系统的连接工作,由系统的子系统来进行信息采集工作,主系统需要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与汇总。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检测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将故障信息告知操作人员,以便其及时上报。当故障出现时需要填写故障报告,包括故障时间、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等,为分析人员提供判断故障所需的信息,进而解决故障。
3.2人为故障解决方法
人是继电保护系统的关键性构成要素,在实践工作中,人为操作问题是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满足现阶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要求,必须要提升继电保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电保护电力故障问题,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对计算机智能化处理系统的应用,进行复杂性设备故障及技术问题的解决,工作技术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性、科学性检查策略的应用,做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检查及评估工作,及时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故障问题。
为了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运作效率,进行实时性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必要的,做好继电保护设备各个运作程序信息的监测及记录工作。当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发出故障提示信号,确保其向现场工作人员的及时性反馈,提升人机协作效率,有效应对设备系统故障问题,进行合理性解决措施的应用。
3.3硬软件故障处理方法
通过对硬件故障处理环境的营造,可以有效推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性运作,这需要进行相关硬件故障处理策略的应用,做好二次回路的及时性拆除工作,有效解决继电保护系统的回路故障问题。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环节与排查环节的协调,在故障解决过程中,如果不能准确的发现故障点,就需要将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回路先行拆除,然后重新进行组装,实现对系统故障点的及时性定位,实现设备组件安装顺序的协调。置换方法是硬件故障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电保护设备检查过程中,如果某一设备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同等型号的设备进行置换,在置换过程中,需要确保所用设备状态的良好性,从而进行疑似故障元件故障问题的判断,通过对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范围,降低事故检查时间。
在参照对比法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相同规格、型号的技术参数的数据检查报告当作事故检查的参考依据,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参考及比较,但两者型号不一致性,说明继电保护系统存在故障问题。为了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进行继电保护防干扰装置的安装。在继电保护软件故障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故障监控信息的分析,根据故障状况的相关记录,比如故障记录波形态、设备过载情况图等,进行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的判断及分析,确保绝缘监测环节、保护性能检查环节、定值检查环节等的协调性运作。
3.4优化故障检查方案
为了有效应对继电保护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事故检查及处理效率的增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故障检查方案的应用,根据实际工作情景进行适合的故障检查方法的选择,比如进行整组试验法、逆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等的应用,有效防止继电保护系统故障问题。
结束语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继电保护装置是维护其正常运行的保障。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绝缘失效、抗干扰失效等。所以对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探查,找到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平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徐世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9+52.
[2]陈星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藏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方法[D].重庆大学,2015.
[3]王同文,谢民,孙月琴,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6):58-66.
[4]陈星田,熊小伏,齐晓光,等.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状态评价的大数据精简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3):538-548.
论文作者:吴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继电论文; 工作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