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配电网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配电主站、通讯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终端设备系统,这三者科学合理运作,实现对智能配电网进行高效的远程管理的目的,其中通讯系统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内容和核心所在。智能配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相比具有自愈能力高、安全性强、互动性的多重特点,采用数字化和科学化的电力核心技术,并将此应用于配电网的管理设置之中,能够创建配电与供电管理信息化的全新模式,是我国配电网系统升华的全新表现。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应用
引言
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配电网规划中开始采用智能配电网技术,这种技术形式融入高新科学技术内容,对配电网规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这种技术形式的应用很好的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并且还提升了配电网的基本运行,保证其安全性,为配电网规划运行提供更高的保障。配电网在规划期间,需要清晰掌握市场发展以及对供电网现代化的要求,积极满足社会环境的需求,才能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1 智能配电网的简述
智能配电网是配电网规划中重要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在智能电网中非常关键,智能配电网技术分析研究,发现这种技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电能应用等结合在一起,配制高级电网技术,很好的提升了配电网电能输送的效率。智能配电网技术中,充分的应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等技术,同时将配电网技术中的运输过程进行优化,安装先进的终端电网智能网络化系统平台,将电网运输等变为可视化。除此之外,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视相关电力用户的监督,鼓励他们融入到电网用户监督中,利用智能监督管理系统,及时发现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的运行状态,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更和谐的发展环境。
2 智能配电网的作用
结合我国配电网实际,积极研发应用智能配电网技术,推动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提供优质可靠电能,保障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建设智能配电网是实现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有效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智能配电网通过电力企业内部系统的高度集成与深度整合,保证与用户侧良好互动的技术实现,通过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管理,实现电力供应更为稳定可靠、经济优质、灵活互动、友好开放,引导客户科学、合理用电,提高电能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2.2 实现配电网的最优运行,达到经济高效
智能配电网应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优化管理,降低系统容载比并提高其负荷率,使系统容量能够获得充分利用,从而可以延缓或减少电网一次设备的投资,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推动新能源革命,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坚强的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化的配电网技术手段,实现与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网与大容量清洁能源的协调调度,为发电与用电的功率平衡提供调节能力,进一步改善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大大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在促进环保的同时,实现电力生产方式与能源结构的转变。
3 智能配电网的技术特征
3.1 智能配电网的主要内容
①配电端的高速数据通信网。②集成化的测量技术、传输技术和高度感应技术,如利用温度测量实现输电线路的故障诊断,利用在线监控实现设备状态的有效监控,利用光学传感器实现数据的有效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智能化的保护技术与全自动化的控制技术,配电网的模拟仿真技术及高度自动化自适应技术。④智能配电网使用高级量测体系,其以智能电表为核心装置,对用电数据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到整个配电网的用电特征,加强电网的用电信息收集及自愈能力。
3.2 智能配电网的核心特征
①坚强性。当配电网发生了较大的干扰或局部故障时,智能配电网能够保持对用户的持续供电,在极端的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能够对破坏信息安全的计算机病毒进行抵抗。②自愈性。智能配电网能够根据当前设备的状态对配电网进行评估,利用预防性的控制措施,对各种隐患和故障进行发现并有效消除。在故障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实现配电网供电能力的自我恢复,避免配电网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4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 参数量测技术方面的应用
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配电网技术运行中的重要表现,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电力数据朝着数据信息的形式进行转换,技术人员在利用手机数据时,可以针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掌握电力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配电网规划运行中存在的窃电行为,并且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电费评估的准确性。传统配电网中使用的是电磁表计费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开始使用智能配电网技术,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参数量测技术的出现可以将电力部门和用户之间相连接,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传统配电网中,位于高峰用电时段存在的电费计算问题。智能配电网技术中,使用参数量测技术可以将用户费率政策改革信息上传到有关人员的系统中,为该地区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面向智能电网的计量标准及量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奖,该项目建成了设备先进、技术领先、体系完整、运转高效的国家电网公司计量中心,全面提升了国网计量中心的试验检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其在公司计量技术领域的权威地位。
4.2 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是智能配电网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一项技术,它在用户周围布置一些分布式的发电方式,用户可以利用用户端平台进行一定的操作来调控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这种使用户直接参与平衡调控的技术也更能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优势不止于此,首先是分布式发电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火力发电等方式,如采用太阳能、风力发电,而由于不采用传统的燃煤发电,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并网也更加灵活;再加上现代发展的计算机等技术,使得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可以集多项功能于一身,如此多的优势使其在配电网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配电网的发展。
4.3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技术要从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综合考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划方案策略、管理运行模式及服务内容四方面,在满足用户基本用电需要的同时,提高配电网建设运行的整体效率,实现配电效果的最大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规划方案要建设以主站、子站及相关配电通讯系统为内容的调节机制。通讯系统作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内容,要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所呈现的地理方位建立完整的配电自动化网络模型,进而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调控,保证配电网各项信息的准确可靠。
5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月湖、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绍佳,张新影.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145.
[2]张荣荣.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09.
论文作者:徐辉 刘希远 崔宝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用户论文; 分布式论文; 系统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