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新疆 巴楚 8348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80例,对这80例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随机均匀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血肿清除有效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肿清除率和患者临床病死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和临床相关症状。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83-02
为了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相关信息和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4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4±5.03)岁,患者病程主要在2.5~14.5年之间,观察组主要包括丘脑出血患者、壳核出血患者,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是19例和21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2~80岁,平均年龄是(52.5±5.05)岁,患者病程范围为2.6~14.6年,对照组有丘脑出血患者18例、壳核出血患者22例。两组患者都接受了专业临床CT诊断检查,都符合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疾病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在CT诊断检查下确定患者血肿主要位置,把患者血肿中心位置当作主要穿刺位置,在该位置处完成备皮操作、消毒操作、前期麻醉操作,确定该位置到穿刺点的长度,先使用锥颅器穿透患者颅骨,用拇指和食指固定住切口皮肤,拔出锥颅器,用穿刺针直接穿到血肿中心位置后,拔除针芯,把穿刺针以及患者颅骨有效固定住,使用盖帽,把上端固定住,进针时用注射器抽出血液,边抽边将三通体缓慢推入至血肿中心切忌抽吸过猛、过快,首次抽吸量一般不超过总血肿量的三分之一[1]。对于那些无法抽出的血液来说,要注入适量的尿激酶以及氯化钠,在打开引流管之后,观察血肿具体残余量,进行有效稀释操作,血肿清除彻底之后进行拔针操作。术后复查CT,残余血肿量如大于原血肿量的30%,可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操作时保持严格无菌,每次10000~20000单位,每隔8小时重复一次,注药后暂时夹闭引流管30分钟~45分钟,引流管根据病情在术后24~72小时拔出。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治疗,等到患者入院确诊之后,让患者有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给予患者严密的临床情况观察和病情监护,对患者进行脱水治疗和降颅压治疗,给予患者适量的止血剂,帮助患者临床有效止血,另外给予患者有效的针灸专业治疗,让患者进行适量的康复训练[2]。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相同。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2)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情况(分);(3)患者血肿清除情况;(4)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SPSS29.0软件进行统计学相关研究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主要选择t进行相关检验,而计数资料主要选择χ2进行相关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 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明显有效 一般有效 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40 28 11 1 97.5%
对照组40 20 13 7 82.5%
χ216.782
P<0.05
2.2 两组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情况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评分
治疗之前 治疗之后
观察组4024.76±12.8336.26±21.01
对照组4024.80±12.8228.80±16.51
t 2.506 18.735
P>0.05<0.05
2.3 两组在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研究对比,在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在患者血肿清除情况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血肿清除率(%)
观察组40 93.2±7.40
对照组40 78.1±8.55
t21.147
P<0.05
2.4 两组在患者临床病死率上的比较 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病死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在患者临床病死率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病死 未病死临床病死率
观察组40 1 39 2.50%
对照组40 6 34 15.0%
χ211.387
P<0.05
2.5 两组在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两组生活质量专业评分可得,观察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在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日常生活质量改善评分(分)
观察组40 82.90±8.37
对照组40 66.23±5.90
t12.309
P16.334
3.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当患者患上高血压疾病之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当患者情绪过于异常之后或者当患者进行大量活动之后,就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症状,最终产生脑出血[3]。脑血管患者血管会出现破裂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疾病经常出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中,且男性患者相对较多[4]。
对于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来说,必须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不然最终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死亡。对于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来说,主要有药物治疗方法的手术治疗方法等,只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才能降低临床治疗风险[5]。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方法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治疗方法具有风险低、不容易感染等优点,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血肿,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6]。
【参考文献】
[1] 杨存军,贺爱霞,郝军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998-1000.
[2] 齐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探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20):161.
[3] 伍颖光,梁宝琳,汤隆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4):2746-2747.
[4] 魏德胜,莫祖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5):821-822.
[5] 龙新泉,邱小高,龚芳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11):86,88.
[6] 韦斐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8):1109-1110.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