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中知识目标设定的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设计论文,物理论文,原则论文,目标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目标定位十分重要,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会陷于无序或者低效。具体地说,教学的知识目标能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介的选择和运用,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当前,在物理教学设计中进行知识目标设定时,普遍出现将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的现象。教学要求是针对教师的行为,它说明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而教学目标则是学生应取得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学习后应实现的行为变化。当两者被混淆时,就会出现缺乏明确的教学主体,知识目标含糊不清,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指向,可操作性差,无法进行观测和评价,令人无法捉摸等问题。例如,有个教师在初中物理《杠杆》一课中确定的教学知识目标是:1.知道杠杆;2.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3.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这样设定的知识目标就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教学活动的主体。“知道杠杆”,“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是谁知道?是教师还是学生?怎样才是知道?2.缺乏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指向。目标中的行为动词“知道”“了解”指义模糊,教师和学生都无法进行判定。3.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不知教师设计哪些教学活动,也不知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效果。4.缺乏层次性和可观测性。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目标要求“一刀切”,没有层次,教师无法据此观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了使该课题的教学目标更直观、更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作者建议将该课题的知识目标调整如下:1.通过实例说明使全体学生能说出杠杆的定义,辨认生活中的杠杆;2.通过实例说明使全体学生能在具体问题中指出杠杆的“一点二力二臂”;3.大多数学生能在具体问题中画出力臂;4.大部分学生在实验中会调节杠杆的平衡,能正确使用钩码,读取数据;5.约一半学生能从实验中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调整后的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要求和教师需开展的活动序列,其中的行为动词“叙述”“辨认”、“指出”“画出”“会调节”“归纳”等更细化、更精确,避免了“知道”“了解”等模糊的提法,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达成要求,甚至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上也提出应达到的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方便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从以上案例暴露的问题去考虑,我们认为,物理教学设计中的知识目标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知识方面要做到有纵向联系与横向拓展,并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适宜度。一要对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二要对教材、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三要尽量设置多种活动展现教学的过程。
2.适用性原则
知识目标的确定,一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不能超出大多数学生实际能接受的程度;二是教学的知识要适量;三是知识呈现的方式要适当,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3.可操作性原则
确定的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避免笼统、含糊,要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能呈现出来,并让授课教师能观测或检验。
4.简明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简单明了、清楚明白,文字不累赘,要符合教学要求,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层次。
根据这些原则,现以初中物理《密度》一课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并展示体现这个设计的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第十章第三节。
教材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抽象,内容又涉及体积、质量的概念,采用比值法进行定义,学生感性认识不足,思维方式较为单一,故密度概念一直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课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深入地理解密度的概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探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概念,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实验比较,使全体学生能说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②通过实验探究,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属性。
③在师生共同讨论下使全体学生能写出密度的表达式及相应的单位。
④通过实际操作,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一些简单方法。
⑤全体学生会查阅一些物质的密度,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利用密度的表达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程序,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与猜想、制订计划、开展实验收集证据、进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②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初步能运用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比值法、图象法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全体学生通过探究,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形成爱科学、用科学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流程:
设置情境→制订方案→实验探究→分析结果→得出规律→应用规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以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定义概念。
教学难点:从m-V图中得出同种物质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
教学器材:刻度尺、天平、铜块(或木块)、铝块、水、酒精、铁丝、钢丝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取出一根铁丝、一根钢丝)谁能鉴别出哪根是铁丝?哪根是钢丝?
生:可以弯折一下,较软且无弹性的是铁丝,较硬且有弹性的是钢丝。
师:这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的?
生:软硬程度(或有无弹性)。
师:(取出一块铜和一块铝)谁能鉴别哪块是
铜,哪块是铝?
生:黄色的是铜,白色的是铝。
师:根据什么来鉴别?
生:颜色不同。
师:(取一杯水和一杯酒精)谁能鉴别哪杯是水?哪杯是酒精?如何鉴别?
生:闻一闻或尝一尝。
总结:刚才我们鉴别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根据物质的硬度、颜色、气味等特性来鉴别的。
师:(取出两块大小相同、颜色相近的铁块和铝块)谁能鉴别它们哪块是铁,哪块是铝?如何鉴别?
生:放在手中掂一掂,重的是铁,轻的是铝。
师:很好,这次不再是根据前面所讲的特性来鉴别,而是根据物质的另一特性,即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鉴别的。
2.作出假设与猜想
让学生思考:
①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其质量如何?
②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大小如何?
3.制订计划,设计实验
为了寻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分两个小组进行,分别用铝块和铜块来探究同种物质的不同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师: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如何利用它们进行测量?要测量出什么量?如何记录测量结果?(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意见,提供相应的器材和记录表格)
4.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用天平测铝(铜)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其边长,并算出体积。(数据分别记入记录表1和2中,表略)
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学生实验中的各种问题。
5.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师:分析表1数据得出什么结果?
生:同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也大。体积增加一倍,质量也增加一倍,即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是一个定值。
师:现介绍一种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图象法。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图略)。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在坐标上描点,并将这些点连起来,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这条线说明什么?
师:从表2看出,铜的值也是不变的,但铜的值和铝的值是不同的。它们的图象是两条倾斜度不同的直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①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②不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它反映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上就用“密度”来表示这种特性。
6.交流与合作
师:谁能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生:。
师:谁能说出密度的单位?
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4,在密度表上查阅各种物质的密度。提出注意事项:①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②有关密度单位的常见错误。
7.知识应用
讲解教材P14例题,着重讲:①公式如何变形;②文字表达的准确性;③数字和单位。
8.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虽属概念教学,但已不是像传统那样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通过探究有效地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验了学习方法。
2.本课教学为促使学生理解密度概念,有意识地将概念定义的难度降低。先通过比较大小不一的铝块质量和比较大小不一的铜块质量,由学生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结论。然后通过比较两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有何不同,启发学生得出“物质不同,其的比值也不同”的结论,而利用的比值不同就可以鉴别不同的物质,从而为建立密度概念打下基础。
3.本课还给学生介绍在分析问题时如何运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列表法和图象法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体会到它们对知识的呈现更为感性和直观。这些方法将一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