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综合评价系统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综合评价论文,财务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务综合评价是以企业集团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集团在运营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综合评价既是对已完成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做好财务综合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集团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财务综合评价系统的构建是企业集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企业集团财务综合评价系统的建设,但由于企业集团财务工作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为社会各界广泛接受的能够对其财务工作进行全面、完整、系统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此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为了全面、完整、系统地对企业集团进行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其指标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反映财务效益的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又称权益净利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企业)股东投资获取报酬的能力。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股东权益最大化,从静态角度讲,首先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因此,该指标应作为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的核心指标,而且也应作为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股东投资的获利能力越强。
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
由此可见,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和权益乘数两个因素。因此,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有两个途径:一是在权益乘数即企业资金结构(一般理解为资产负债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收节支、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来提高总资产报酬率;二是在总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权益乘数,即提高资产负债率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是第二种途径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大。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总资产(所有者资产和债权人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率。这一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资本通过市场竞争会流向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这样会使各行业的总资产报酬率趋于平均,但这并不否定个别企业因其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企业信誉而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总资产报酬率。所以,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在分析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时,可用该指标与本企业前期、计划、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判断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可以了解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率,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总资产报酬率高低的因素有:产品价格、单位成本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量的大小、资金占用量的多少等。如果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偏低,说明企业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应该调整经营方针,加强经营管理,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二、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偿还债务能力越差。
对于资产负债率,企业的债权人、股东和企业经营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
(1)从债权人角度看,债权人最关心的是贷给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即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这一比率过高,说明在企业的全部资产中,股东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太低,这样,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负担,这对债权人是不利的。因此,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负债比率低一些。
(2)从企业股东的角度看,由于企业借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股东所关心的是总资产报酬率是否超过债务资本利息率。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股东得到的利润就会加大;反之,则对股东不利,股东要用所得的利润份额来弥补超支的利息。因此,从股东角度看,在总资产报酬率高于债务资本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这样不但可以以有限的资本取得企业控制权,而且可以得到负债带来的杠杆收益。反之,如果总资产报酬率小于债务资本利息率,则负债比例越小越好。
(3)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企业经营者既要考虑企业的赢利又要顾及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资本不仅反映了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当局的进取精神。如果企业不负债或负债比率很小,说明企业经营者比较保守,对前途信心不足,利用债权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差。如果负债比率过高,虽然企业显得活力十足,但企业财务风险将随之增大,使得经营者心理压力增高。因此,企业经营者应当审时度势,全面考虑,充分估计预期的利润和增加的风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得失,最终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资产负债率多少才是合理的,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都有较大差异。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时期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能会高一些。
2.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制度。其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可以用“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来测算,在得不到利息资料时可以根据利润表用“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来估计。分母中的“利息费用”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它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个比率太低,说明企业难以保证用经营所得按时按量支付债务利息,这会引起债权人的担心。一般来说,这一指标至少应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要想合理确定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需要将该企业的这一指标与其他企业,特别是本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决定本企业的指标水平。同时从稳健性的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因为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反映了企业的最低偿债能力,以此作为衡量企业债务负担(利息负担)轻重的警戒标准,进而指导企业调整负债比率,可以相对提高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
式中:销售收入净额是利润表中的销售收入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下同)。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快(次数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多。这样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赢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赢利能力。
2.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一比率较低,说明企业利用其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这时企业就应该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其资产的利用程度,如提高销售收入、处置多余或不良资产等。
四、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
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潜力。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
1.销售(营业)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与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
公式中的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要业务收入。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扩张增量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不断增加收入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该指标值若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若指标值小于零,则说明企业或是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导致市场份额萎缩。该指标在运用时,应结合企业历年销售(营业)水平、企业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进行前瞻性预测,或者结合企业前三年的增长率进行趋势性分析判断。
2.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又称为资本增长率,它可以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该指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增减变动水平。通过该指标可以观察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值高,表明企业资本保全性强,资本积累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能力强;该指标若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