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各类建筑新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同时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大、深”方向发展,本文就高大模板的应用概念展开分析,对高大模施工方案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
1高大模板概念
高大模板支架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高大模板的高架高度较高,其支架高度一般大于8m,支架横跨宽度大于18m。整体来看,高大模板的空间跨度较大,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建筑实践,其自身的重量比较大。其支撑脚手架类型诸多,常见的结构有型钢、门式及碗扣式,这些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不同建筑物实践中,进行模板支撑脚手架的恰当性选择是必要的,为了提升工程建筑质量,必须进行最佳化工作方案的选择。其高大模板支架包括碗扣式脚手架、型钢支架、门式脚手架等。
2高大模板施工工艺与要求
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脚手架和安全网的搭建,对于地基要分层夯实,并浇灌混凝土,并在地面上对各个部件的位置进行标注,明确具体的尺寸,以竖向梁板作为支撑和梁底,进行模板上钢筋的绑扎,验收合格后则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费的使用具有较高的要求,所采用的钢管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与施工标准要求相符。施工现场外搭建的脚手架也要与安全技术规模相符,所使用的零部伯要与脚手架相匹配。其他施工材料如钢筋、水泥和砂石等也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在高大模板安装与拆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搭设模板和确立位置要与高大模板的施工技术要求相符。模板拆除要经由技术人员同意才能进行,拆除过程中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拆下的模板要整齐码放,拆除时避免对墙体及整个楼层造成损坏。
3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测量工作,在具体放线操作时,需要先将现场的垃圾进行清理,在放线操作时,需要利用经纬仪来对施工图纸中各种轴线进行测量,并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内边线,对模板进行安装和校正。施工时需要借助水准仪根据建筑物的水平标高来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并做好水平标高的定位,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保证底座和垫板放置位置的精准性。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在工作内进行统一配置和制作,制作完成后要标记好模板的型号、数量和位置,并将验收合格的模板涂刷脱模剂或是隔离剂,然后将这些施工模板运至施工现场。
3.2明确高大模支撑架施工技术要点
(1)合理选择和设置立杆。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采用符合要求的钢管将其布设在垫脚板上,并应按照方案明确的立杆间距进行布设,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的接长,其应交错设置。倘若两根立杆接头相连,不应在同步内进行设置。将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500mm以上距离,并控制各接头中心到主节点距离,使其在1/3步距之内。(2)科学布置水平杆。水平杆也是高大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注重扫地杆的设置,将其高度控制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处,沿着横纵水平方向,以纵下、横上顺序对扫地杆进行设置。其次,按照方案要求的间距均匀设置若干道水平杆,并在可调支座的支柱顶端设置一条纵横向水平拉杆。与此同时,使顶部水平拉杆和扫地杆的间距保持相同,确保其与模板设计要求相符合,确保后续各项工序能够顺利实施。(3)注重剪刀撑设置。首先,技术负责人在编制方案要结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图纸要求合理设置剪刀撑。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应根据高大模实际工况和进度等,依据要求对竖向、水平剪刀撑进行适当适时的设置和增加,确保高大模架体在施工过程中具备极好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满足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以确保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兼顾高大模施工效果,应将最后一道水平连续的剪刀撑设置在顶部交叉点平面上,使高大模结构更加稳定。严格控制剪刀撑设置,是一项非常严谨且直接关乎到整个高大模架体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监督落实到位。(4)兼顾外连装置。在建筑工程高大模施工过程中,外连装置的应用原理是借助钢管套箍,连接周边结构,继而通过连接直角扣件,使外连装置更具刚性从而加强支模架的整体稳定性。方案编制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及高大模技术的使用要求,对连接方式进行优选并加以应用。依据以往施工经验可知,多选择框架柱部位、梁下1.0m、地上1.0m等,对框架柱拉结以及双杆箍柱式拉杆进行设置,确保高大模体系具备更好的刚度和稳定性。
3.3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1)混凝土的浇筑宜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框架柱与梁分开浇筑,且柱分两段进行支模和浇筑,第一次浇筑至柱中处(当该处有楼层时,一般浇至该层楼面处),第二次浇至梁底下0.1m处。2)合理组织混凝土浇筑路线,保证排架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均匀受力,浇筑时采用对称的浇筑方式。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使混凝土均匀铺开,不得集中堆置过多。4)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人对模板排架进行看护,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时应立刻通知现场负责人,中止混凝土浇筑,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必要时,应采取迅速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等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4模板拆除
(1)拆模时间。一般要根据混凝土的质地来决定,通常要在振捣浇筑一周以后,由专业人员来检测混凝土强度,当发现其强度合格,达到固定的质量标准,则能够拆掉模板,相反,如果混凝土强度较弱,还未达到合格的质量标准,则要继续观察,待其质量达标后再开始拆模操作。(2)掌握拆模方法。拆模施工过程中,必须第一步搭设一个拆设平台,再对应拆掉木枋、模板,拆模操作中也应该本着科学的流程和顺序进行,具体为:松枋、散板、模板、支架,为了维持拆模现场施工秩序,被拆掉的模板必须按照科学的顺序整齐地统一摆放,要合理地控制好拆模力度,因为当力度过大时,则很容易对楼层结构带来负荷,形成一股冲击力,拆模过后,则要及时地将一切散落的废材及时地输出施工场地,也可以将其转移至距离建筑物较远的区域,例如:建筑物10m开外的地区,而且这些杂物的存放要控制在一定高度之内,一般要在1m一下,这样才能维护施工现场安全。对于施工现场的特殊部位,例如:出口、入口等都要严禁存放杂物。
3.5脚手架拆除
脚手架拆除前同样要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要完成技术交底后方可进行拆卸准备。拆除架体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观察,保证安全,包括电力线路走向、地面障碍物、附件等,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脚手架拆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具体作业区,并在周边设置好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员监管复杂外架拆除,组长负责指挥。为了保障安全避免设置专人,避免场地中出现非作业人员。此外,整个拆除过程中要统一指挥,协调各环节,如果要解开和另一个人相关的接扣时,要提前通知对方,避免出现高空坠落事故,影响施工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高大模板施工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全面提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水平,并对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以此来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打造出精品的高层建筑项目。
参考文献:
[1]魏春辉,模板高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邱晨.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46.
[3]周启文.关于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2010,2(21):23-24.
[4]朱鸿峰.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3).
论文作者:阎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模板论文; 高大论文; 混凝土论文; 脚手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平论文; 支架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