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川 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
摘要:数学的发展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很多的人也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强调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了知识的实际操作意义。这个思想主要不仅是强调交给学生知识,更是把知识当中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运用。为学生能够在生活当中自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条件。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时学生进行数学创新的开始,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起数学应用的意识,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才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应用意识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学习等日常活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而对于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后,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对于数学的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数学课堂上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根据实际经验,本文浅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应当重视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具有收集信息、整理休息的能力,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加强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的内涵或外延方面的教学,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比如,在讲到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时,可以引入目前较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储蓄方面的一些问题,对课本例题进行补充改造。这样学生不仅复习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初步了解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关注并发现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数学因素、数学问题的意识,提高了自己主动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概括、抽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调整充实教材内容,从生活原型中提炼例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提供一些生动的素材,以促进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以此为出发点,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平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有用的数学。教材中有些例题,常常人为地编造情境,题材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好理解,学起来不感兴趣。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充实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取代旧问题,变单纯的计算为学生动手操作,变枯燥的问题为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做数学”,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早已人所共知,教师单纯强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效果,学生仅仅注重将知识全盘地接受,而不考虑是否已经透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教与学的效果都是低下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和发展知识,这样的学生注定是适应不了当前社会的要求的。对此,新课改明确要求:抛弃以往死板呆滞的学习方式和重复机械的练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探究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陈旧学习方式,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笔者在教“等比数列”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收效甚好。在讲到“前n项和的公式”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问学生:以30天计,我在一月内每天拿出100元给你们,但从下一天开始你们要给我一定的利息,第一天1毛,第二天2毛,第三天4毛,再往下就按上一天的双倍类推,你们觉得划算吗?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后,课堂上立刻掀起了讨论的热潮,所有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去,他们都想知道如此便宜的事情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呢?在学生经过认真计算和对比之后,笔者再切入正题引导他们一起推导公式,这样的教与学相比传统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基本原则
①可行性原则。数学应用的教学应与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相配合,与现行教材有机结合,与教学要求相符合,与课堂教学进度相一致,不可随意加深、拓宽,形成两套体系教学,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脱离学生的实际。所以要把握好“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②循序渐进原则。数学应用的教学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以利于排除学生畏俱数学应用的心理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应用的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逐步扩展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结果,描述一些实际现象,模仿地解决一些较为确定的应用问题,再独立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发展到能独立地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建立数学模型而求解。③适度性原则。在数学应用的教学中应掌握好几个度:难度、深度、量度,防止出现超度入海。进行数学应用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扩充大量的数学课外知识,也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应用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出其解决的规律,或者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随意的转换,以培养其应用意识的同时增强应用能力。
论文作者:李雪川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意识论文; 知识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