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物理和化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论文_徐丰

徐丰 宁波市实验学校 315010

摘要 物理和化学同属自然科学,它们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在联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教学,注意两者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关键词 物理 化学 变化 组成 构成 分子 统一性

物理和化学是自然科学最大的两个分支。自然界事物的运动变化,基本分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和化学分别研究这两类变化,两者具有统一性,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对于所有的自然科学问题,从物理角度或从化学角度认识研究,虽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和一定的区别,但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

现在的在使用的浙江省《科学》教材,对某些问题的提法,物理和化学不完全一致。例如,“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从物理角度看这一提法是正确的。这句话是分子动理论的一个标题(参见高中物理课本选修3-3)。从化学角度看,这句话就不完全正确了。初中《科学》教材是这样讲述的:100多种元素组成了所有的物质。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参见初中《科学》课本一年级下)。可见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不是分子,可以是原子或离子。

这使师生感到困惑,不知道该怎样理解“物质”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牵涉到对分子概念的理解。《化工辞典》对分子的解释是:物体能独立存在并保持该物质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如盐酸,它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所得的酸溶液,是混和物,内有大量的氯化氢分子HCl,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它具有酸的化学性质是氢离子H+作用所致。所以说“物质由分子组成”不够确切。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结构必须细化至原子和离子。物理学看待物质结构较为笼统,将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看成是单原子分子,将离子组成的物质中成对或正、负离子电荷数总和为零的最小离子组看成是分子,这不影响对物体的物理变化的研究。所以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化学中的分子、原子和正、负离子)的统称。由于两门学科对分子含义的理解有所不同,“分子”名词变成一词多义。我们用“饭”字作比喻,饭可以看成是米加水烧熟而成,可说“米饭很香”。也可以看成是我们每天要吃的“三顿饭”,例如请客吃饭。后者的“饭”字不能单纯的理解为米饭,还包括了菜。所以前者是狭义的“饭”,后者是广义的“饭”。同样,分子一词在化学中较偏向于狭义,在物理中偏向于广义。将其作为狭义理解还是广义理解,得看场合,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不能断章取义。教师在命题时应回避模棱两可的说法。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是初中《科学》讲物质结构时,用了三个“构成”的动词。为此初中科学教师强调对于物质结构的表述,只能采用“构成”而不能采用“组成”。而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对于物质结构却采用“组成”一词。组成和构成是近义词,或许有些区别。机械学中有“构件”这个名称,所谓构件,它是由零件组合而成的刚体。各零件都相对静止。例如自行车轮子由钢圈、钢丝(幅条)、轮胎等等零件组合起来,各零件不能相对运动,称为构件。“构成”一词或跟“构件”有联系。化学对水分子是这样描述的: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合而成水分子,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连线有固定的夹角,水分子象构件那样。用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突出了水分子的稳定性。但是讲物质由离子构成,水溶液中的离子可以自由运动,用“构成”一词值得推敲。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用“构成”一词也需可推敲。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电子同样在不断地运动,也有这样的问题。

研究物质结构,用物质由微粒“组成”描述较合适。因为“组成”与“构成”本是近义词,“组成”的含义比“构成”广,不论物质中的微粒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用“组成”这个动词都妥当。用“组成”一词,初中化学对物质结构的描述与高中、大学物理表述一致。《化工辞典》对原子是这样说明的:原子是“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粒子,……原子实际上是由更微小的粒子(电子、中子、质子等)组成的。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单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组成化合物。”这里用的动词都是“组成”。

物质的两类运动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常同时发生,我们应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研究问题。例如将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水中,硫酸铜溶解。粉末消失,液体变成蓝色,这主要是物理变化。若让溶液中的水蒸发,最终析出固体,这可以说是一个逆过程,也是物理变化,但其中有化学变化。原先的无水硫酸铜(CuSO4)变成了含5个结晶水的胆矾(CuSO4?5H2O),属化学变化。所以我们应同时从物理、化学两个角度来审视问题。

注重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有益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让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有两支点燃的蜡烛,一长一短。再复盖一个玻璃罩,使点燃的蜡烛与外界隔离,最终蜡烛熄灭,哪一支先熄灭?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罩中的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当二氧化碳包围烛火时,烛火就会熄灭。这是应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二氧化碳在低处还是高处,得考虑物理的密度知识。一般认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氧气,二氧化碳聚集在罩内下方,短的蜡烛先熄灭。这样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因为气体的密度跟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二氧化碳将上升。冷却后密度变大,再下降。如果玻璃罩较小,如图1所示,上升的二氧化碳来不及冷却聚集于罩子的顶部,使长的蜡烛先熄灭。且在燃烧消耗氧气后氧气浓度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为

一氧化碳密度小于氧气,使长的蜡烛较快隔绝氧气而熄灭。如果玻璃罩较大,如图2所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先上升,有足够的时间冷却,二氧化碳下沉至底部,罩内空间较大,氧气相对充足,一般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故短的蜡烛先熄灭。

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知识,应持联系的观点,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对具体的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并能将物理、化学知识用于实践,例如分析使用煤炉或燃气热水器发生中毒事故原因,提出预防的措施等。

物理、化学、生物等是组成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们具有统一性,基本观点一致。我们要在联系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楼世洲,《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导论》, 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2年8月.

[2] 王箴,《化工辞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12.

论文作者:徐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6

标签:;  ;  ;  ;  ;  ;  ;  ;  

运用物理和化学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论文_徐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