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怎么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企业论文,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当前经济形势到底应该怎么看?很多同志很困惑。在当前经济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应该做什么和能够什么?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我想谈一些自己的分析和认识。
(一)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
在1992、1993年曾经出现了一轮经济过热,中央及时加强宏观调控,实现了平稳的“软着陆”,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很了不起!最近这几年,经济增长持续回落,市场明显紧缩。在市场紧缩的挤压之下,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当中深藏的问题现在充分暴露了。
从企业来看,企业的外部环境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对企业产生持续影响的有三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国家的宏观管理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问题对企业影响非常大,它牵动全局, 而且是持续的。 1992年,我们定下来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中央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1994年开始进行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价格等一系列改革,从宏观管理体制上轨轨。这些改革对各类企业都有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就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和旧体制的关联最密切。比如,财政体制改了,由“分灶吃饭、财政包干”转成“分税制”,对国有企业就意味着停止了承包制。当时实行承包制的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占85%,也就是占85%的国有企业要重新建立和政府的经济关系,这个变化很大。税制改了,减免税结束了,那些靠减少税过日子的企业问题马上就暴露了。价格逐渐市场化,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迅速地发生变化,原来处于劣势的企业可能变得好过了,而原来受价格保护的企业现在可能日子变得难过。比如纺织,1995年棉花调价,当年全行业要消化棉花涨价因素202亿元,当年消化不掉,全行业亏损。 我国纺织行业1500万人,干了一年结果是亏损,不是他们不努力,是价格发生了变化。另外,还有银行商业化等等。这些都对企业影响很大,而且是持续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长期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长期的短缺经济转向了供需平衡。我认为这是历史性的,几乎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走过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短缺经济阶段,而这个对企业来说影响重大。
第三个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就是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1995年4月1日之前, 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总水平是35.9%;4月1日之后一下子降到23%,下降的幅度是1/3还多;到1997年10月1日之后,进一步降到17%,再下降的幅度是26%。如果说, 在关税水平下降的初期我们还可以在税目上做一些文章的话, 因为我们是6000多种进口产品要纳税,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进口数量很少的这部分关税降低的幅度降得很大,而我们的幼稚产业原则上不降,就可以把整个水平降下来;或者是把我们有竞争力的产品关税多降一点,幼稚产业仍然可以不降,但是到现在,这个文章已经做到头了,如果再降1 个百分点,都会对各类产品影响重大。现在,我们的关税还没有到位,我判断最近一两年恐怕还要降,这是必然趋势。江泽民总书记在国际上已经承诺了2000年要降到和一般发展中国家大体相同的水平,也就是14%左右,而且2005年要降到10%左右。随着关税总水平下降后,国内市场就对外放开了。这些都对企业影响很大,都是属于长期影响的部分。
近期,企业感到日子很难过,我认为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市场约束在增强。
第一个表现是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平稳回落。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1993年降到13.5%,1994年12.6%,1995年10.5 %, 1996年9.6%,1997年8.8%,1998年7.8%,今年调控目标是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回落,显然市场约束就增强。
第二个表现是居民消费增长不旺,居民储蓄在持续增加。1992年以来居民储蓄大约以每年7000亿元的速度在增长,1992年居民储蓄总额大约是11500亿元,1998年已达到53000亿元,当年就增加了7900亿元,居民身上的钱不愿花。
第三个表现是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日益显现。这也可以说是重复建设的后果现在充分被暴露。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纺织生产能力高出需求大约30%;彩电生产能力高出需求的60%;空调生产的开工率只有30%;洗衣机生产的开工率只有43%;煤炭的生产能力是14亿吨,实际需求大约也就是12亿吨;炼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5%左右。统计局还有一个概括数字,大约有一半产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小于60%。
第四个表现是企业之间竞争加剧,两极分化加快,亏损企业增加,同时,盈利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在降低。现在有很多企业产品积压,竞相降价,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加剧。现在是不分淡季、旺季,统统是在打折让利。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有增无减。大体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全国大约有“三角债”12000亿元,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大约是6500亿元, 两者加起来差不多19000亿元,不得了啊。企业都是靠贷款压在那儿!物价在持续下降,1998年零售商品物价下降了2.6%,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下降了0.8%,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有人做过统计, 上海大中型商场的销售利润率小于1%,全国132户大中型商场有三分之二亏损。企业之间竞争加剧。
第五个表现是进出口增长减缓,出口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上都是以两位数的水平增长,而1998年出口增长0.5%,实际上到了去年的年中以后,每个月的出口都是下降的。 进入1999年,最近公布的一季度的状况,三月份出口比前两个月的负增长的水平有所减缓,但还是负增长。
第六个表现就是大量企业开工不足,很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增加。
第七个表现是有良好前景的好产品、好项目明显减少,企业投资欲望不强。找不到好产品、没有好项目,过去的“暴利”行业几乎不复存在。政府大量投资,并且连续五次降低利率,但企业投资、民间投资的启动并不理想。按说政府投资应该带动民间投资,能拉动经济的增长,现有是政府投了,民间却不投。按说降低利率这是个杠杆,利率降了,应该启动投资,但民间投资并没有明显增长。
从上述这些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市场约束的增强,这是当前一个很重要的现实的变化。
第二个原因是消费结构面临升级。
市场经济的发展严格讲是需求拉动的经济。需求主要是三大需求,一是进出口,一是投资,一是居民消费。投资的需求是一种中间需求,投资需求只有和最终的消费需求结合,才能够促进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这样投资需求最终才能有效益。如果只是投资需求,没有最终消费的需求,那么,这个投资将是泡沫,有投资而没有回报。
我们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居民的需求正面临着升级。随着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人均1000美元这个门坎,百姓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都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列举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从偏重数量的消费,转向数量、质量兼顾的消费;第二是由偏重商品消费,逐渐转向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并重,既注重商品消费,也注重服务消费;第三是大众排浪式的消费和少数富裕阶层的超前消费并存;第四是农村消费滞后。所以,总体来看可以这样说:经过几年改革开放,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居民一般的吃、穿、用层次上的消费已大体上满足,人们的消费开始转向住房、轿车、家电、教育等更高层次。但是,这种大众消费热点的形成,受制于政策环境,它和我们解决吃、穿、用买件衣服,到高档理发店去理发是两回事。没有相应的政策导向,这种消费不可能构成热点。所以,现在我们就处在一种很尴尬的局面,就是老的消费热点逐渐过去,而新的热点虽有需求,消费市场却没有及时形成。这是当前面临的第二个比较大的困扰,消费要升级但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
第三个原因是老的经济增长已经拉动乏力,而新的增长点还有待于培育。
这是当前比较痛苦的一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经济要取得较高速度的增长,都要有一些居民消费的热点,由于有了居民的消费热点,才可能形成一批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群。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不是资本家,不是超级消费的那些少数人,而是中产阶级,他们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中国有中等收入的人群,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每一个时期,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都要形成一批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在80年代初期,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纺织、轻工,主要是解决大家吃、穿、用的问题。在80年代后期,拉动经济增长主要是一些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通讯、基础原材料等等设施。而进入90年代初期,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就是家电,还有一段时间某种带有泡沫成分的开发区、股票、期货。 而最近这段时期, 进入1996 、 1997、1998年这段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点的主导产业群不十分明显。这实际上受制于三个方面:下岗职工这个人群,他们的整体收入水平偏低,有消费欲望,没有购买能力,也想更换电视机、搞个空调机,但是没有这个购买能力;中上收入阶层,要购房、买车、买计算机,但缺乏必要的政策环境;而在农村,又受到最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制约,他们也有消费欲望,但是没钱,当然农村还有一个城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
一方面市场约束增强,一方面消费面临着升级,同时老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拉动乏力,而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在培育过程之中。因此,当前使我们很多企业感到日子难过,很痛苦,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
对当前形势到底怎么看?我认为,我们当前恰恰处在一个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所不能超越的阶段。如果我们经济不发展、不改革,就不会有今天。可以说我们目前的阶段是在前进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调整。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象蚕要蜕壳,是它长大的一种表现,蜕壳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阶段,是发展前进过程中的一个调整期。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企业转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行的时期,也可以把它叫做调整期。这一轮调整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这一轮调整孕育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孕育着产品换代、技术更新、产业调整、企业重组;这一轮调整将会促进企业转制,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也会促进地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我认为可以预计这一轮调整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火车头,它会拉动整个经济增长;这一轮调整,是消除不合理所有制结构对经济束缚的一次重要变革。也可以说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优化资源配置的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它会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经济的素质,推动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也会使一批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处在当前这个调整时期,大家应该正确认识和做好企业工作。
(二)在经济调整时期,企业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目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企业转制、增长方式转变并行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经历20年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后的经济调整期。这一轮调整孕育着产品更新、企业重组、技术升级和结构优化。它将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推进器。
当前对企业来说,明显的感受是市场约束增强,企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作用强劲,企业间两级分化的进程加快。一些过去雄风一世的企业,现在正经历痛苦的磨难;一些有巨型生产能力的企业,现在却开工不足,甚至出现亏损。
在当前经济调整时期,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必须认真反思和回答的是,此时自己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实际上,市场红火时对企业充满机会,在经济调整期对企业也存在机遇,甚至很多在企业顺利时做不了、做不到的事,这时去做是最好的时机。矛盾的暴露是解决矛盾的前提。现在就要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痛下决心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推进三改一加强。
对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当前应当做也可以做的是:
1.摆脱对政府的依赖,丢掉幻想,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虽然受政企不分的牵制,难以走向市场,但从政府那里却可以获得特殊的优惠和照顾,有大锅饭可吃。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企业犹豫不决,缺乏自主自立走向市场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不是眼睛向内挖掘潜力,面对市场寻找机会,培养优势壮大自己,而是面对政府,等上级拿主要,靠政府给“政策”,要政府强制银行提供贷款。实际上,1994年开始的财政税收体制为主的改革,使我国宏观管理体制正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短缺经济平稳转向买方市场,政府职能已逐步转向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现在,维持直接管理企业的政府手里的那“一把米”已经没有了,各种吃偏饭的“优惠政策”正逐步取消,在竞争性行业,很多国有企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时至今日,当企业在市场上失去用户信赖的时候,政府已爱莫能助。在优胜劣汰机制无情地作用于各类企业的时候,政府不可能一味地保护落后。面对现实,国有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必须丢掉幻想,下决心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自主自立,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
邯钢等一些国有企业成功地走向了市场。他们的实践证明,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对国有企业是一次伟大的解放。思想解放天地宽。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充分调动目前市场经济可以运用的各种手段,挖掘潜力、开拓市场、寻求发展,要比坐等政府优惠政策的路宽得多。
从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第一项原则就是政企分开。政府的主要职责正逐步转向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管理企业为主要职能的政府部门撤部变局,转变职能,不直接管理企业。因此,企业依赖政府的后路已经阻断。面对现实,企业要认真研究的是,如何自立自强,适应政企分开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一时机,推进企业的制度创新、机制转换,走向市场。
2.视顾客为“帝王”,大力开拓市场。
企业长期习以为常的卖方市场已悄然转向买方市场,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由生产能力决定企业发展,转变为企业发展取决于市场容量和市场占有。供需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使市场中的主动权由卖方转给了买方,这是许多企业始料不及的。许多企业长期热衷的低水平能力扩张的“成果”被闲置,而占有市场的能力还不知在哪里。
痛定思痛,这其中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育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市场是企业运转的中心,是企业竞争较量的战场;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帝王。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市场,当顾客有了充分选择权之后,企业的成败就在于顾客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选择。
转向买方市场之后,市场竞争才真的开始了。很多企业明显暴露出生产能力有余,开拓市场能力不足的至命弱点。为适应市场竞争形势,企业各项经营工作必须转向围绕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展开,补足这一弱点。要在建立有效的销售服务体系上下功夫,下决心培育营销能力。要主动、虚心倾听顾客意见,千方百计提高质量,改善服务,满足顾客现实和潜在需求,培养稳定的顾客群和中间商。
面对国外商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局面,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积极的对策是开拓自己的市场,把自己的产品打到他们的后院,来个“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就是未来必然的市场格局。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一起一落,企业经营者应当领悟到,当前把“开拓市场、善待顾客”放到多么重要的位置都不过分。从长远看,在市场经济中,最终制约企业的永远是市场。开拓市场是企业永恒的课题。
3.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不少大企业时喜时忧、甚至昙花一现,重要原因是这些大型企业对战略研究未予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对进入和退出市场缺乏科学论证,有很大的盲目性;重资产扩张,轻资本结构优化和风险防范;重近期业绩,轻产业、产品结构的可持续发展;重规模扩大、能力增长,轻技术开发、市场开拓;重硬件投资,轻人才准备、融资安排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发展前途的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企业走一步看一步,要冒巨大的风险。必须要有一个纵观全局、经系统考虑、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打算和安排,来指导企业以后要走的路——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开发独特产品的能力,发明专有技术的能力和创造先进营销手段的能力。
主导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魄。发展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对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全面评估,发现和分析企业的比较优势,从而作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性谋划和对策选择,以使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使新机制长久不衰。当前,市场约束逐步强化,企业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里充满机遇和挑战。大型企业必须重新研究的战略问题包括:①企业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的选择;②公司进入和退出的市场领域和地区的选择;③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协作的选择;④产品结构和技术方向的选择;⑤资本结构与筹资方式的选择;⑥扩大规模与近期效益之间优先次序的选择;⑦产业、贸易与金融组合形式的选择。
4.建立更具合理性的专业化协作体系。
面对多变的市场,许多国有企业败下阵来,难以适应。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受制于低效、落后的生产组织方式。过去产品长期短缺,其实质是生产能力短缺。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和获取更高效益,就从主营产品向上游和下游无限延伸。因此,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现在,我国生产规模已逐步扩大,但专业化协作的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得到充分发育,这是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一个致命弱点。全能型企业的弊端:一是管理幅度过宽,尾大不调,市场应变能力差;二是企业投资增加,力量分散,负担加重;三是在长链条生产过程中能力的不均衡性使生产要素利用率低、效率低、效益差。
产品在进入买方市场的同时,社会生产能力和投资也逐步转向买方市场,这就为建立更具合理性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创造了基本条件。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最重要的是建立强大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体系,这是企业实力的标志,也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至于生产环节,重要的是掌握关键工艺和增值最大的环节。一般说,凡是通过采购可以以低成本获得的,自己就没有必要生产;凡是可以通过别人投资而实现的, 自己就没有必要干。 深圳华为是一家电讯产业公司, 8000名职工,技术研究和开发人员占40%,市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5%,管理人员占12%,而生产人员只占13%。
由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转向专业化协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性措施,是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经之路,是工业结构的一场革命。它能带来的变化是:产品、工艺、技术水平迅速升级;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新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可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短交货期的生产经营,满足顾客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过程中,将培育一批优强大企业和众多的“小型巨人”。总之,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将会增强经济活力,提高我国产业的总体水平和企业的市场应变力、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目前短缺的主要不是生产能力、不是投资,而是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利用这一特点,现在在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没有生产工厂的大型产业集团,即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两头在我,生产在你”。某些企业和一些进出口公司(综合商社)、超级市场,以商贸为先导,之后定牌生产,再投资发展产业,成了风险较少的进入新产业的方式。
5.抓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抓技术开发,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些企业的产品销路不畅,效益下跌。如果将这些一股脑都归结为“市场疲软”,坐等“复苏”,那将犯历史性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消费引导的经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传统产品普及率迅速提高,此时消费者对商品需求层次升级,需求结构趋于多样化。因此,对于多数行业和企业来说,老的增长点大多已经衰退和乏力,投入产出效益明显降低,在市场约束强劲的行业,一般来说,靠设备投资、扩张能力取得增长的空间已经消失。此时,维护老产品、老的生产经营方式已难以取得高增长、高效益。目前,企业“宁让利润,不让市场”,竞相降价、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几乎到了相互残杀的程度。但这并不能扩大市场总量,只落得平均利润下降、亏损增加、后劲枯竭。
经营之道是:人无我有,可以赚大钱;人有我优,还可赚钱;平分市场、恶性竞争,就很难赚钱。
事实说明,在同等水平上你一刀我一枪的竞争难以有大的作为,即使市场份额增加,效益也上不去。拉开档次、扩大差距,才能有新的前途。现在,商品过剩是相对于现有产品的品种、质量、功能、档次而言,一旦在技术——产品上有新的突破,就会带来市场新的繁荣。例如把数字压缩技术应用于视听系统的技术突破,使得适合中国人消费水平的视听系统有可能广泛进入家庭,这不仅对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还在很短时间内创造了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新产品。遗憾的是,由于众多厂家一哄而上,该产品已走向衰退。
市场饱和、需求结构变化已使技术进步成为关乎企业兴衰的一个关键因素。此时,争取经济效益更积极更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目前,全国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平均不足销售收入的1%, 这还是典型卖方市场下生产型企业的特征,绝对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在能力扩张、投资空间紧缩之后,企业可支配的资金、人力、物力要更多地用于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缩短新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周期,这是必然的趋势。
现在是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在传统产品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的同时,还有大量社会需求要靠进口产品才能满足。当前风险较小的领域是有选择地开发进口替代产品。这些产品先期开拓市场的成本已经支付。针对已探明和开拓了市场及客户群,开发出可以替代的产品,以优质低价位夺回市场是完全有可能的。冰箱、彩电、空调等就基本走完了这一过程,进而由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企业的水平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口替代的空间是相当大的。
6.调整结构,强化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的强劲约束下,企业结构性矛盾暴露了,此时也出现了结构调整的良好时机。优势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欲望,劣势企业急于寻求出路,这就构成了企业重组的动力。
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包括兼并、收购、扩张,也包括企业的分立、转让、收缩和“减肥”。
当前,确实出现了优势企业低成本扩张的有利时机,但这一过程中也充满风险,在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时,值得注意的是:
①必须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在生产经营要素的重组上作文章。通过重组和机制转换,一定要培育新的增长点,产生新的生产力,获得倍增效益,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②重组中注意资产质量和合理的负债结构;要进行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设计,防范债务风险。
③兼并、扩张要符合集团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主业、强化主业、壮大集团核心竞争力。不贸然进入生疏领域。
④要控制扩张的幅度和管理幅度。要避免过速膨胀带来的后遗症,防止管理失控带来灾难性后果。切不可因贪心而图有虚名,落得实祸。
企业充分利用有利形势,审慎扩张是一种发展战略;在特定情况下收缩战线、强化主业,甩掉不赚钱的包袱,也是一种战略。
7.学邯钢,提高管理有效性。
我国经济已由超高速增长转向了稳定增长。在超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发展速度和需求数量的巨大拉动力,掩盖了粗放经营、粗放管理的众多矛盾。现在靠数量扩张求发展的空间已经消失,企业必须研究的是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如GDP增长5-7%)的形势, 研究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邯钢率先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道路。邯钢经验的实质是摆脱对政府的依赖,“推墙入海”,下决心自主自立,走向市场,由此逼出来了一套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确定目标成本,在公司内“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方法,进而走上三改一加强的道路,创立了符合厂情、国情的走向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邯钢推行强有力的目标成本管理,开发适销对路的钢材品种,彻底改革采购和库存管理,甩掉不赚钱的“寄生公司”,砍掉过多的银行帐号,停止亏损品种的生产,压缩各项财务支出,强化物流、资金流控制,又按照“产品优质、工艺先进、装备实用”的原则推行技术改造,严格技改的预算控制……。这一整套精细的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普遍粗放。最大的弊端是只重视生产数量,忽略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财务管理和财务监控没放到应有位置。精细管理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加强和改善管理可以从中挖掘的潜力巨大。例如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平均每年只周转1.5次, 如果周转速度能提高0.1次,全年则可少用流动资金2800亿元, 可由利息转为效益200亿元。
面对经济增速回落的形势,每户企业都要以临战的精神状态迎接兴衰生死的考验。要顺利闯过当前这一关口,就必须下大的决心,以卧薪尝胆的精神,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狠抓管理有效性。充分利用经济体制转轨所创造的条件,下大功夫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附加值,强化财务管理,同时,大幅度减少人、财、物的消耗。
8.减人增效,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遇到市场不景气时,企业收缩的一项对策就是压缩生产、裁减人员,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或经营方式以求再度发展。在我国,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国有企业还不能完全照搬这套作法。但是减少库存,减人增效则是企业生存所必须的。在正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已多了三成、五成,而在市场紧缩之后,很多企业就被人员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同一市场上,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富余人员的包袱,外资企业更是轻装上阵。目前在工业生产中的人均实物产出量,发达国家要比我国高出几十倍,例如人均产钢约差20倍,人均炼油约差15倍,人均生产汽车约差30倍。这里尽管有些不可比因素,但不能不承认,如此之大的差距,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国有企业减人增效已经成为能否生存的一个关键。
在经济结构、企业结构调整中,劳动力结构必须调整,部分职工下岗——再上岗是一种大的趋势。在市场不景气、生产经营困难时实行下岗分流、建立劳动用工新机制,社会各界容易理解,职工也容易承受。这项工作牵涉社会观念的转变,涉及千万职工和家属的切身利益,做好工作的难度很大,必须审慎从事。但不这样做,国有企业无异于等死。可以说这是中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历史阶段。越过这段痛苦的过程,企业和职工都会进入一个新天地。当前,只要按照中央的规定做好工作,确保职工基本生活,这项工作是可以进行下去的。
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考验着每家企业。面对经济调整,企业不能无所作为。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对应措施会有不同的结果。此时更需要企业家精神,更需要冷静分析、沉着对应。说到底,企业的命运最终操持在企业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