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半岛卫视”的异军突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异军突起论文,卫视论文,半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大多数国人而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成名似乎就在一夜之间——2001年10月7日,美英空袭阿富汗的头一天,这家名叫“A1-Jazeera”的卡塔尔电视台独家播出了本·拉登讲话的录像带,在画面的左上角是由阿拉伯字母所组成的类似火焰(茶树)的符号——这个完全陌生的电视台标示和“Al-Jazeera”的名字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通讯卫星和互联网传遍全球。
如今,9·11事件的余波渐散,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也已停息。我们不妨回过头仔细探究一下半岛电视台的“发家史”,以及它此次“一战成名”台前幕后,或许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值得我们思索。
半岛卫视——国际传媒界的一个“异数”
“半岛卫视”是由卡塔尔政府在1996年11月斥资1.37亿美元组建的,当时的设想是电视台通过经营广告获得盈利逐步偿还这笔钱,用5年的时间转变成一家完全独立的私营电视台。但是半岛卫视的广告营收一直没有起色,无法实现自负盈亏,政府每年还要补贴上亿美元。所以西方学界一般认为半岛卫视是一家由政府间接所有的媒体。
半岛卫视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是来自于1995年解散的“BBC中东频道”,这使得Al-Jazeera的记者较多地受到西方新闻理念的熏陶,采访制作模仿西方记者的风格。但是电视台的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又无一例外的是阿拉伯人——包括卡塔尔人、沙特人、叙利亚人、突尼斯人、埃及人、科威特人,还有伊拉克人和巴勒斯坦人——一个完完全全的“泛阿拉伯多国部队”(注:参见杨晓白编译《半岛电视台:环形阿拉伯世界》《青年记者》,2001.6)。
半岛卫视在新闻报道方面,秉承了西方媒介客观、独立、平衡的报道原则,以快速播送全球各地的即时新闻和组织主题尖锐的国际政治辩论见长,特别在一些热点新闻和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半岛卫视充分利用其与阿拉伯世界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一些地位特殊的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伊朗等——以独立的观点,采用类似CNN的报道手法,连续不间断地进行跟踪直播,这在当时的阿拉伯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1999年半岛卫视成为中东地区第一家24小时播送新闻的阿拉伯语电视台。根据半岛卫视自己的统计数据,目前他们在全球有4500万的观众(注:参见《Al Jazeera annoys everybode》Middle East Times/By Amil Khan Issue 2001-45。),是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CNN”。
但这家“阿拉伯世界的CNN”在经营上一直不成功,有人估算中东地区卫星电视的广告市场每年要超过5亿美元,但是“半岛”所能分得的一杯羹和他们的地位很不相称。2000年他们的广告收入只有可怜的1500万美元,只占他们年营业收入的40%(同一地区的其他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则要占到年营业收入的90%以上),更多的收入则来源于出租设备、出售节目和录像带,以及有线电视收费等。
半岛卫视何以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
一、中东沉闷的媒介环境给了“半岛”发展空间
中东的各国政府历来对本国媒体实施行政和经济上的双重管制:以严格的新闻审查来确保一个稳定平和的舆论环境,同时通过信息部(Ministries of lnformation)给本国的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以便加以控制,所以各国的电视屏幕都被充斥着官方意识的新闻、令人神经麻木的娱乐节目和无伤大雅的“脱口秀”所填充。
这样的媒介环境恰恰给了半岛卫视以极大的发展空间,从诞生之初“半岛”就以一种独立于政府(甚至是与政府对立)的姿态来传播自由、客观、未经审查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中东地区广大受众从未听过、也最渴望听到的。
“半岛”习惯于在自己的节目里呈现各方面的意见,比如有时阿拉法特身着军装在镜头前义正辞严,几天后在“半岛”的新闻中又能看到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的专访;而在名叫“针锋相对”的政治辩论节目中,甚至把伊斯兰激进分子、阿拉伯的温和派和西方民主人士请到一个演播室里,让他们在摄像机前吵作一团——看惯了“一言堂”的阿拉伯观众很喜欢这种风格的节目,所以“Al-Jazeera”在短时间内就风靡整个阿拉伯世界。
不可否认在这个新闻也成为了一种“消费品”的时代,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体成功的根本,半岛卫视所提供的“不经审查的新闻”能从海湾诸国的官方电视台手中夺走了一大批观众,完全是因为观众选择了“半岛”。
二、坚持“独立、自由”原则,确保多样化的信息源
半岛卫视在任何场合总是毫不掩饰他们的自豪:“Al-Jazeera”是中东地区最为独立、自由的媒介,我们不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放弃对新闻自由的追求。
在半岛卫视的新闻节目里经常会有一些“敏感人物”露面:狂热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女权运动领袖、沙特流亡分子、以色列政治家——这在新闻管制严密的阿拉伯世界是相当“犯忌”的,为此“半岛”饱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打压。“Al-Jazeera”在中东各国的记者站经常会被迫关闭,各国政府有时候会切断该台在当地的卫星转播以阻止观众收看“半岛”的节目;而埃及国家电视台甚至还发动了一场“反对半岛卫视的黄色新闻”运动,他们把“半岛”的节目斥为“一盆用性、宗教、政治和煽情的调味品拼凑成的令人作呕的色拉。”
然而“半岛”的回应始终很强硬:“We get both sides of the story”(注:参见《U.S.Pressures Qatar to Restrain TV Outlet》CNN by Andrea Koppel and Elise Labott 2001.10.4 网上链接http://www.commondreams.org/headlines 01/1004-01.htm。)他们希望持不同意见的人可以平等地在节目里表达,因为观众需要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半岛卫视的独立个性赢得了宝贵的信息源。许多“敏感人物”都很乐意接受“半岛”的采访,他们知道自己的镜头不会因为政治因素或宗教禁忌而被删减,而在自己的国家他们是根本没有机会在媒体上露面的。因此“半岛”总能播出一些其他电视台搞不到(或是不敢播)的东西,而它在观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
中东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半岛”在民众中的影响力,这使得“半岛”的记者能够更容易地接近一些重量级人物——比如沙龙、佩雷斯、阿拉法特、穆巴拉克等。最后各国政府都陷入了一种无奈的“怪圈”之中:一方面政府要求自己的官员远离“半岛”的记者(以免说错话,被抓住话柄穷追猛打),而一旦本国有敏感事件发生时他们又急不可待在“半岛”的节目中发表“公关演说”,以正视听。
从西方媒介发展的历史来看,媒介“公信力的确立”通常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立不到6年的半岛卫视却能以惊人的速度在中东地区确立自己的威信,这得益于他们在与各国政府的多次交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由”的原则,赢得了受众和被采访者的信任。
三、在战争报道中的垄断性优势
虽然“半岛”在短时间内成为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但在9·11之前他们始终只是“阿拉伯世界的CNN”,而成不了“全世界的Al-Jazeera”。但在阿富汗的反恐战场上,“半岛”独家垄断的优势帮助他们成功演绎了“一战成名”的媒介神话。在美英发动空袭之前,塔利班政权就把除半岛卫视之外的所有外国媒体驱逐出了阿富汗——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岛卫视和塔利班一贯“密切”的关系。大批西方记者只能聚集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上靠花钱收买出逃的阿富汗人来获取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
之后,半岛卫视全程跟踪了美英空袭阿富汗,并接连播出本·拉登和奥马尔的讲话录像。事后许多西方评论家对半岛卫视播放“由神秘人物转交的录像带”提出批评,斥之为“轻率而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半岛的节目制作人没有仔细审核录像带的真实性、可靠性,也没有请示电视台负责人和董事会就直接把录像带向全球播映,这对美国乃至其他西方国家的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拉登完全有可能在录像带中发出第二轮恐怖袭击的信号)。
虽然半岛卫视一再强调他们是在捍卫“新闻自由”:即使是“千夫所指”的本·拉登和塔利班,人们也需要听听他们的辩解,每个人都有表达意见和了解事实的权利。但是西方对于“半岛”的“口诛笔伐”却始终没有停止,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美国报纸多次批评“半岛”的新闻只重时效性、轰动性而忽视了“客观真实”的原则(半岛曾多次抢先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比如美军直升机在阿富汗境内坠毁,美军特种兵被俘),同时“半岛”的画面也被指责为“偏向性过于明显”(大量阿富汗平民伤亡、房屋被毁的镜头,而对于美国人民遭受的痛苦和塔利班的暴行却很少表现)。
然而半岛卫视在阿富汗的垄断性地位使得他们的报道在“客观、真实、平衡”方面的不足被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紧盯着阿富汗的最新战况,观众想了解本·拉登和塔利班的一举一动,除了“半岛”他们别无选择。因此西方媒介一面对“半岛”的客观公正性提出质疑,一面又忙着和“半岛”签合作协议,甚至花每分钟2万美元的高价从“半岛”手里购买画面。
四、西方媒介的推波助澜
事实上半岛卫视在海湾地区以外的观众数量一直很有限,而且都集中在穆斯林聚居的地区。在英语作为国际通行语言的国际传媒界基本“一统天下”的情况下,这样一家规模不大的阿拉伯语电视台要确立“国际影响力”谈何容易。而这一次,西方的强势媒体的推波助澜确实帮了“半岛”的大忙。
从9·11恐怖袭击到美英空袭阿富汗的这段时间内,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反恐宣传”,这种“议题设置”的效应使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阿富汗,作为本·拉登和塔利班最直接的“消息发布通道”,卡塔尔半岛卫视自然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而在极具轰动性的“本·拉登录像带”事件中,西方媒介的“二次传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直接收看阿拉伯语节目的观众其实很有限,但画面由半岛卫视传递给CNN、BBC等国际传媒巨头后(因为他们之间有合作协议),就迅速完成了由阿拉伯语向英语的转换;然后这些国际传媒巨头通过自己遍布全球的电视网将画面向各种受众群播放,完成从英语到汉语、俄语、日语、马来语、瑞典语等的转换。可以这么说:事实上本·拉登的“英雄形象”是乘着西方媒介的电波走遍全世界的。
随着反恐战争不断深入,西方媒介对于“半岛卫视”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半岛”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传播者,同时也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在9·11之后,有关半岛卫视的Features在美国各种纸质媒体上大量出现(包括Time,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Times,Washington Post,the New Yorker,Business Weekly,Forbes等),媒体和受众对于这家“无论在阿拉伯世界还是在西方世界都极富争议性的电视台“似乎都很有兴趣,半岛卫视驻美国记者站的负责人一时间也成了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可以说“半岛卫视”作为一个媒介神话的横空出世有一定成分的“泡沫”在其中,而主要的泡沫制造者恰恰就是强势的西方媒介。
半岛卫视崛起的背后——多种力量的博弈
当我们审视的目光落在半岛卫视这个“年轻气盛”的媒介新军时,我们看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媒介的发展轨迹(发展时间极短,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没有广告商的支持,只有单一的电视媒介),而在这条轨迹的背后,多种力量交织缠绕在一起。
一、政府
鉴于国际新闻与国际政治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政府在“半岛卫视”个案中所扮演的角色。
西方媒介早就对半岛卫视与卡塔尔政府过分暖昧的关系提出质疑,虽然半岛卫视一直声称自己“是一个纯粹的私营电视台”,但是“半岛”从卡塔尔政府那里所得到的支持远不止每年上亿美元的经济资助,更多的时候这种支持表现为“默许和纵容”。
在“半岛”开播的5年多时间里,卡塔尔外交部收到来自于中东诸国的抗议累计超过千件,但是卡塔尔政府没有因此对“半岛”的节目制作施加实质性的影响。而在9·11之后,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试图游说卡塔尔埃米尔,希望半岛卫视能够减少播出“有反美倾向”的报道。但是卡塔尔埃米尔不仅把此事捅给了新闻界,还明确表态:“Naturally we take these things as a kind of advice”(注:参见杨晓白编译《半岛电视台:环形阿拉伯世界》《青年纪者》,2001.6)。
把时间倒回去看一看,半岛卫视最初的诞生其实也是官方意志的体现,新上任的埃米尔希望通过改革让国家呈现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确立卡塔尔在阿拉伯国家中独立的地位,并赢得西方世界的认同。半岛卫视的运作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切合了政府外交上的需要,才获得政府多方面的支持。虽然直到现在“半岛”依然是家不赚钱的电视台,但卡塔尔政府从自己的投资中已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半岛”在中东地区已经确立了“媒介领袖”地位,连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正视“半岛”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同时卡塔尔的国际/地区形象由于“半岛”的崛起而大大提升。曾有一位“半岛”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的说:“现在我们(半岛卫视)似乎比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注:参见任毓骏《五大电视网联合行动控制传媒》《环球时报》,2001.10.16。)——这难道不也是卡塔尔政府所期望的吗?
而在天平的另一边,以CNN为首的美国各大媒体从这场“新闻战”的一开始就失去了“全面报道”的权利,而不得不在美国政府圈定的“反恐”的主题下做文章。“9·11”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本土遭受到直接袭击,而且第二轮的袭击可能随时降临,因此在美国一直畅行无阻的“新闻自由”这一次成了“国家安全”的牺牲品。去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要求美国各电视台谨慎播出拉登的电视讲话,理由是拉登可能通过电视传达恐怖行动指令(注:参见《News From an Arab Perspective》Middle East Insight/MarchApril,2002。)。很快,ABC、CBS、NBC、FOX以及CNN都明确表态,不再实况转播拉登的任何电视讲话,并且事先一定会对“敏感内容”进行审核。
二、信息源
以往我们在讨论“新闻战”这个话题的时候,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信息中介”的媒介身上,但在讨论“半岛”的个案时我们有必要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新闻的初始——信息源。
半岛卫视的新闻负责人在谈到本·拉登为什么会把录像带交给他们播放时,他给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回答:“We earned it”。如果从本·拉登的角度出发,答案就不那么简单了。
本·拉登的录像带是个纯粹的宣传品,他身着美军标准的战斗迷彩服,手握冲锋枪,使用了大量煽动性的措辞——“十字军东征”、“圣战”、“不信神的人”等等。本·拉登在刻意地选择时机(空袭的头一天),也在刻意地选择媒介。他之所以把录像带交给“半岛”,是因为这是一家“从阿拉伯的视角来传送新闻的电视台”(注:参见《In defense of al-Jazeera》MSNBC By Michael Moran。网上链接http://www.msnbc.com/news/643471.asp。)。CNN确实比 Al-Jazeera要更专业,更具影响力,但是作为西方世界话语的传递者,CNN完全有理由(也有可能)从美国的立场出发来播放这则录像带(通过剪辑,画外音,翻译,或是刻意安排前后的画面)。本·拉登不希望自己的理念被曲解,所以他需要一个阿拉伯世界的声音来向全世界宣传自己的“道义”。
当然本·拉登选择这家阿拉伯语的电视台作为自己的“信息通道”还有另一层用意,他并不指望自己的“宣传品”能够影响美国人民对于伊斯兰世界的看法,而是希望藉此来激发广大穆斯林的斗志,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电视观众才是这盘录像带首要的目标受众。
大量的传媒研究中,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媒介作为“把关人”对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性的影响,却往往忽略了“信息源”在其中的“引导作用”。换句话说,并不是“半岛”总能搞到别人搞不到的东西,而是消息的发布者有意把消息给了“半岛”。1999年1月,萨达姆·侯塞因在美、英空袭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之后的首次亮相,就是在半岛卫视的专访中向全世界阐述伊拉克的观点;2002年4月阿拉法特被困总统府时曾多次拒绝西方记者的采访,却面对“半岛”的摄像机侃侃而谈。这些中东的领导人有意识地接近“半岛卫视”至少有三个理由:一、半岛卫视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二、半岛卫视在西方媒介和政界中都极具影响力;三、半岛卫视是一家“从阿拉伯的视角来传送新闻的电视台”。
而美国政府对半岛卫视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戏剧化”的转变,在9·11之前“半岛”驻美国的记者曾多次约请鲍威尔、赖斯、拉姆斯菲尔德等人接受采访,但总是吃“闭门羹”(注:参见《Al Jazeera annoys everybode》Middle East Times/By Amil Khan Issue 2001-45。网上链接http://www.metimes.com/2k1/issue2001-45/reg/al_jazeera_annoys.htm)。9·11之后的一个月内,这群重量级人物便不请自来地出现在半岛卫视的新闻专访中,连总统布什也明确表态:愿意接受半岛卫视的采访。
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源于他们意识到西方传媒在中东地区的宣传攻势的失败。无论是CNN还是VOA,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只能用“whisper”来形容。尽管BBC和CNN声音可以覆盖全世界(甚至占统治地位),但是受众未必愿意听/看;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人们普遍认为CNN传输的是“美国化”的新闻。所以在9·11之后,美国亟需一个阿拉伯媒体来传播他们的“反恐”理念,“半岛”自然成了首选,甚至花钱买时间来作“意见广告”也在所不惜。
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方面平等地表达意见——长久以来这一直是西方媒介所追求的一个理想(“半岛”也是始终向着这个目标在努力)。但是随着现代传媒对于“独家新闻”的近乎于疯狂的追逐,信息发布者在这场游戏中的主导性愈发明显,他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出发(可能是政治需要,抑或是经济利益),有选择地接近或是远离某些媒体,如同发牌一样把某些信息发给特定的媒体,从而来影响特定的目标受众。
三、受众
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半岛”得到了受众广泛的欢迎,因为这家卫星电视台很少为政府意志所左右。当利比亚政府用停电的方法来阻止首都市民收看半岛卫视的一则纪录片时,愤怒的观众甚至喊出了“I want my Al-Jazeera”(注:参见《The Osama Shortfall》Forbes Globe/By Katarzyna Moreno,2002.03.04网上链接http://www.forbes.com/global/2002/0304/024.html。)的口号。受众坚定地站在媒介这边,这使得媒介有了更多的筹码来赢得与各国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利。
但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受众所付出的“支持”和“注意力”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埃及国家电视台指责“半岛卫视”有“黄色新闻”的倾向其实不无道理。“半岛”的节目能吸引观众,一定程度上因为它很“刺激”。尤其是在它的政治辩论节目中,主持人会刻意地制造“矛盾”——通过引导嘉宾的思路,或是有选择地接听call-in。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观众需要听到不同的意见,每个人都有平等表达的权利。”但是对于某些“敏感人物”的报道、过分煽情的画面的呈现以及在辩论节目中刻意地制造矛盾,这些是否真的对观众“有利”?可以肯定的是本·拉登在全世界观众面前的演讲会加深穆斯林和西方世界的仇视和敌对,并带来更多的流血冲突——虽然这一负面效应难以量化,但是阿拉伯裔的移民在美国的境遇每况愈下倒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场游戏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受众始终只是一个“被吸引”、“被取悦”、“被关注”的对象,他们并不掌握多少主导力量。媒介可以确保他们“被告知”的权利,但是这种“告知”的背后是否会损害受众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这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正逐渐地被媒介所淡忘。
四、广告商
在媒介市场化并不彻底的中东地区,广告商不再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依然发挥着相当微妙的作用。
由于中东地区的民主、开放的程度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这里的广告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大。无论是跨国集团还是本地公司都不愿意得罪政府,以确保能获得市场准入。鉴于各国政府针对半岛卫视的行政、外交上的打压收效甚微,他们转而通过广告商来影响半岛卫视的“倾向性”。在建台至今的5年多时间里,半岛卫视始终无法获得足够的广告收入来实现收支平衡,但是从目前看来这并没有对半岛卫视的“价值取向”有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政府通过影响广告商的广告投放来制约“半岛”的发展——这一间接的打压手段可能会在很长的时间内继续,而且会逐渐显现出效果。因为政府过多使用行政、外交手段来直接打压媒介会引起受众的不满,而广告商则完全受利益驱动,他们会很自觉地“两害相较取其轻者”;另一方面,“半岛”也急于摆脱政府每年的巨额资助,成为一家真正的私营电视台,那么他们就必须重估广告商在这场“游戏”中的权重。
关于“半岛”个案的总结和追问
对于各种作用因素的综合分析使我们对于半岛卫视的整体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不可否认这是一家商业电视台,它基本上届于受众导向,但由于中东地区特殊的媒介环境使得“广告商必须更多的考虑政策问题而不是收视率”(注:该数据参见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这样“半岛”在赢得观众的同时却无法换来广告收入,最后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扶持,当然前提是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上和政府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因此西方媒介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对“半岛”的“客观、公正、平衡”提出质疑。
但无论如何,卡塔尔半岛卫视的异军突起还是让西方世界欣喜地看到“客观、独立、平衡”的新闻理念在长期封闭的阿拉伯世界撕开了一道裂缝,而迫于竞争压力的中东地区其他电视台也不得不朝着“独立、自由”的方向改革。受众的需求正主导着这场媒介变革的走向。而在另一个方面,这个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独立的声音也让原有的由西方媒介(主要是美国、英国)所构建的世界的图景受到了实质性的威胁。在过去20年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全世界90%的电频谱和卫星轨道[11],全世界对海湾地区正发生的事情及其意义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单独的一个美国。但如今这个来自中东小国的电视台在西方媒介的游戏规则下向CNN、BBC发起了挑战,我们已经可以在CNN的节目里越来越多地看到以“根据卡塔尔半岛卫视的消息……”为引语的新闻。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于“书本理论和美好理想”的“信息多元化”终于在变革中的中东地区找到了合适的注脚。
但是半岛卫视的成功并不能让执著于“新闻自由”的人们感到欢欣鼓舞,对这个“媒介神话”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新闻自由”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话题。多种政治力量的左右和干扰,“信息源”在新闻传播中的引导作用,伊斯兰教义和西方文化的抗衡,经济利益的掣肘,乃至国际传媒界话语权的争夺,这种种“干扰和杂念”使得媒体在执著于追求“新闻自由”的同时,本身已经迷失了“新闻自由”的方向。作为一种“崇高理想”的新闻自由正在逐步蜕化为一种现实的手段。
出于对半岛卫视前景的一点忧虑,笔者最后还是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成为一个开放的意见平台,还是政治公关的集散地——这是“半岛”现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这是一个关乎“媒介功能和角色”的追问。成为一个开放自由的意见平台——这是当今国际传媒界所追逐的目标和理想,却也是最为表面化和概念化的托词,掩盖了其背后各种力量的博弈——“信息源”希望通过媒介来影响和左右受众的观念;广告商和政府则关乎媒介的生存问题;媒介需要接近不同的“信息源”以获取充足的信息,同时满足受众的需要(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需要:提供受众喜欢看的节目;传输对受众有用的信息;保护受众作为一个整体的利益不受侵害);相对处于弱势的受众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但对于自身是否受到“信息”的引诱和误导往往一无所知。
在这场游戏中,媒介已经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单纯的“信息平台”,而是有一定立场并承担一定责任的“把关人”,必须与“信息源”、政府、广告商保持适当的距离,对各类信息进行独立的选择和引导,从而使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利益得到保护,同时还要确保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或许就是当今国际传媒应当扮演的理想化角色。至于媒介究竟如何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寻求一个制衡点,才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半岛卫视”个案向我们提出的最为深层次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