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沿海地区中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访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沿海地区论文,当今论文,态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的古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热爱科学、勤奋学习是现代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之一,是当今中华民族振兴和强大的根本出路。但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却出现过知识分子“下海”、科学文化“贬值”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情况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时光飞驰,进入90年代后期,知识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高新科技日益显示其强大力量。在此背景下,沿海地区成人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高涨,机关干部攻读在职研究生、企业老板争相参加研讨会、公司职员休息时间参加大专自学考试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广大家长对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998年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家长希望孩子读到本科以上,平均每个家庭为一个子女支出的全年教育费(含学杂费、补习费、学习用品费、参加兴趣班费)高达1678元,比1994的支出上升了20%,这种情况是有利于孩子认真学习的。那么,这里的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怎么样呢?下面让我们先看一份1998年夏季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厦门、温州等地对14所中学的1600名初中学生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学习在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存在较多问题,我们描述了听课的几种情况,结果中学生选择“喜欢的课才用心听”的占13.4%,表示“偶尔说话、做小动作”的高达64.4%,“总是认真听讲”的中学生仅占21.2%;从做作业的情况来看,中学生表示认真完成的仅占39.5%、一般的52.7%、不认真的占5.2%;不过,多数学生懂得学习的意义、在学习等活动中经常有“努力争取最好成绩”想法的中学生占63.3%、有时有这种想法的占30.2%;对于“电脑升级火车提速、生物工程、气象卫星等科技进步”表示非常关心的占61.6%、有点关心的占31.0%。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中学生的看法:
1.他们希望学习变得有趣、有用
根据教师们的反映,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存在问题,为此我们在1998年11月在广州市某中学同几位学生进行了座谈。
问:你们的自习课多吗?作业是否可以在自习课上完成?
A生:我们年级还有自习,基本每天都有。听说初三没有了,不是课表上没有,而是事实上老师经常到班上辅导,同学们在学校没有自己学习的时间。
B生:有时作业可以在自习课上完成,但多数情况下回家还要做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有的同学都是在校完成作业才回家的。
问:请问你们现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
A生:我们的课余时间也是学习、做作业,感到空闲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假期才算有点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排球、听音乐、玩电脑。当然,家长还会带我们到外地去玩。
问:那么,平时这些你们喜欢的事情不能做啊?
B生:是的,家长不让看电视,其它也管得很严。
问:你们是否感到学习功课是一种乐趣?是否热爱学习?
C生:乐趣绝对说不上。但是,我们热爱学习,学习使得我们增长了知识和本领,不努力学习肯定是不行的。
D生:我觉得学习有乐趣,有时候别的同学不会做的题我会做,而且有同学来向我求援,我也乐意帮助。还有看书使我懂得很多别人不懂得的东西,使我懂得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自己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
问(向E生):你的看法呢?还有,你觉得多数同学会觉得有趣还是没趣?
E生:我自己有时觉得有趣,有时觉得没趣。我想大多数同学也是我这个态度,有趣没趣各占一半。
问:那么,你们为什么觉得学习没趣?
C生:主要是觉得在校学习的用处不大,象老师所讲的有些东西我觉得已过时,不会有用。还有,老师总是要求我们牢记他讲的内容,都是重要的,重复几遍,使人生厌。
E生:我同意刚才他讲的这段话。学习没用的东西自然没有劲。
问:最近杂志上介绍湖南一位中学教师连续12年参加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现在还要继续考,他本人认为考上考不上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自己在追求人生价值;我所在的学院去年分配来一位教师,他原先是河南的一位中学教师,还当过教育局干部,连续六年终于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大学工作。你们觉得他俩个这样连续考研究生值不值?
D生:我觉得后一位值得,前一位不值得。
E生:我觉得他们这样都不值得,人生有几个六年、几个十二年?都用在考试上,太惨了!不如做点别的事情,不做研究生一样能作事情嘛!
A生和B生:不管值不值得,我们都不会一条路走到底的。
2.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
1999年5月美国—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6月中旬我们在广州某中学举行了一次座谈会。
问:现在马上就要考试了,你们感到紧张吗?
三位学生:稍微有点紧张,不过没有前些时游行抗议活动那样紧张。
问:你们都去游行了吗?
A生:我没有去,但那个阶段每天都要看电视中的游行活动,爸爸妈妈也特别关照,所以我了解那次事件的前前后后。
B生:我去游行了,现在还有些激动,痛恨美国强盗的野蛮行径。
问:现在你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容易受欺”的道理了吧?
A生:是的,以前看书看报看到这两句话时理解不深,还有“弱国无外交”的含义,在这次事件中都看得非常清楚。
B生:我觉得美国—北约组织在南斯拉夫那么凶残,就是因为他们的实力太强大。他们横行霸道,狂轰滥炸,后来南斯拉夫也只好答应某些无理要求。
问: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或者说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呢?
C生:当然是加强团结,增强国家实力,祖国强大了敌人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问:你们知道“综合国力”这个概念吗?你们自己应该怎么做?
D生:“现在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这样,别人才不敢欺负我们。”
问:你们知道知识经济吗?怎样理解知识经济的含义?
E生:就是懂得知识,才能发展经济,依靠科学技术才能使生产大发展。
F生:我不知道,不过可能就是刚才他说的意思。
问:这是否意味着将来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质量主宰着国家的命运,也影响着个人的前途?
G生:我想是的,将来谁没有知识谁肯定没有前途。
问:你们几位怎么看这个问题?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科技水平如何?
B生:我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我国科技水平比较低,比不上美国、西欧。
问:我国科技水平低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你们对下个世纪我国科技发展有没有信心?
几位学生:我们知道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科技,竞争很激烈,我们相信将来我国的科技会大发展。
3.《学习的革命》、电脑与创造
1999年11月,我们在中山市某中学同初三年级的五位同学进行了较为轻松的交谈,其中不少内容与上述话题1、话题2相同,这里把以前谈的很少的三个相关话题的内容笔录如下:
问:最近两年在我国有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影响很大,是专门谈学习变革的,请问你们读过没有?
A生:你说的是《学习的革命》吧,去年秋季开学后在我班传了一段时间,当时有好几个同学买这本书,希望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改变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效果并不象书的广告吹得那样好。
问:那么,你买了没有?或者说你看了这本书没有?
A生:我没有买,但我大致看了一遍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新东西,象高效学习,虽然现在多数人做不到,但是将来肯定有人会做到。
问(对B生):你呢?
B生:我买了一本,但是没有细看,太厚了,开始觉得挺好,后来就没有兴趣了,没看完就让别的同学拿去了。
问:你们家里有没有电脑?自己玩得熟不熟练?
B生:我班有二十二名同学家里有电脑,还有十来个同学的家长已经答应最近就买电脑,我自己玩得不算熟练,不过有兴趣玩。
C生:我家里有一台586,已经买了一年多,我课余时间没有作业就玩电脑,除了看光盘、玩游戏之外,现在可以绘画、打字,爸爸妈妈最近还要我教他们呢。
问:我自己也是去年才学会电脑打字的,我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感到电脑真伟大,真正象有人所说的“电脑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创造”,不知你们玩电脑时有无这种感觉?
D生:是不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我不知道,但电脑的功能很多,确实很棒!
问:最近报纸上有很多文章谈创造,我们研究所想在你们班上做一项创造教育的试验,不知道大家是否欢迎?
D生:我也看到了几篇讲创造教育的文章,最近老师也几次讲到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还举了北京、上海中学生创造活动的例子,很有意思。
E生:我们当然欢迎创造教育,这样我们才能自由地创造。其实有的老师管得太严,什么都要我们按他教的去做,结果并不理想。
问(对E生):请你讲得具体一些,好吗?
E生:我一下子说不好,反正老师管得松一点,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我们也想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而且我们是有潜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