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九年级化学教材实验内容详细处理的再认识_九年级论文

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细节化处理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九年级论文,细节论文,教材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校长林卫民曾经说过“化学教学中如果抛弃了知识和实验,那么‘唯一的结果只能是普遍的愚蠢’”。但是,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这一块依然是死搬教材或者是穿新鞋走老路,教法单一,因此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处理方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验内容的处理,是指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实验内容,对实验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加工,通过对新的课程资源的合理选用和开发,使实验能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执教经验,谈谈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处理方法。

      一、整合式处理

      整合式处理,就是针对教材中前后实验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前后串联起来,采取对仪器、药品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这种处理方式,非常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缜密的认识思路,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143页中对于酸雨的危害只是简单安插了两幅彩图,分别描绘了森林和雕像受到酸雨破坏后的画面。这一处理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酸雨的形成过程。为了能够更为清晰地展现酸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自然的危害,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紫色石蕊溶液把小花染成紫色,并系在燃烧匙的底部,把燃烧匙插在橡胶塞上(如图1)。用排水法收集大半瓶氧气,再放入少许锌粒、两片鲜嫩的树叶和少许水垢。在燃烧匙内放入少量的硫粉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用橡胶塞迅速塞紧集气瓶,仔细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待火焰熄灭后再振荡集气瓶,发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分别呈现淡蓝色和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小花先变红,后褪色,瓶中的锌和水垢表面都产生大量气体,不久树叶变成黄色。实验结束后笔者让学生总结对这个实验的认识。学生1:“氧气的浓度越高,反应越剧烈”;学生2:“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酸,生成的酸可以与活泼金属、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学生3:“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酸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并且导致了树叶变黄”。最后,笔者对这些学生的回答加以适当总结。

      

      反思:这个实验设计亮点很多,注重了前后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把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酸的化学性质以及酸雨的危害这四个知识点串联到一个化学实验中来。这种处理方式既帮助学生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又让学生对于酸雨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投入度非常高,课堂气氛明显要比以往单纯的做硫燃烧实验要好得多。

      二、生活化处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让每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还是按照死搬教材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气氛必定死气沉沉,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以人为本,活用教材,通过本身的潜心研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品对教材中固定的实验内容进行通俗化和趣味性的处理,能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无限的活力。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分子和原子》一课的活动与探究实验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①由于盛放浓氨水的试剂瓶的瓶塞密封性能非常好,力气小一点的教师要打开密封瓶盖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费时又费力;②浓氨水的挥发性很强,打开瓶盖后,讲台旁边弥漫着很浓的氨味,对讲台周围的学生影响很大;③正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很有可能使事先准备好的用来做对比的装有酚酞溶液的A、B两只烧杯全部变红,最终使得我们的实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首先选用了一只废弃的502胶水试剂瓶,该瓶的特点是瓶口为针管式样,既细又长。使用前,先将塑料瓶洗净,然后吸入一定量的浓氨水,立即盖好瓶盖。使用时,教师只需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的浓氨水,让学生来闻浓氨水的气味即可。这种处理方式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闻到浓氨水的气味。此外,笔者还通过对实验方法的改进来达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方法是在烧杯中放一块比烧杯口略小的塑料泡沫,再把用细铁丝扎成的铁树插在塑料泡沫上,把废旧棉絮用酚酞溶液浸湿,并将其缠绕在铁树上,最后发现泡沫上的棉絮慢慢变成红色,现象非常明显。笔者把本实验命名为“铁树开花”。

      反思:从教学的实践效果来看,通过对教学仪器的改进不仅很好地抓住了教学的要点,而且增强了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从实验本身来看,此实验不但避免了浓氨水挥发对空气的污染,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教学理念,而且避免了由于浓氨水的挥发而导致的大烧杯外的B烧杯也变红的现象,并为“铁树为什么会变红”这个问题的提出创造了良好的铺垫。

      三、发散性处理

      探究式实验教学重点在于教师引领学生根据实验问题以及现象展开化学思维,并从中获取知识、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领悟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思想。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和处理实验内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出良好空间,帮助学生打破以往陈旧思想的牢笼,引领他们领悟化学实验的神奇和化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中,笔者是这样安排实验设计的:

      教师:同学们知道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能溶于水,可乐和雪碧中就溶有二氧化碳。

      教师:很好,看来这位同学的生活经验很丰富。下面请大家观察老师做一个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盖上瓶盖并振荡)。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全体学生:瓶子变瘪了。

      教师追问:塑料瓶为什么变瘪了呢?

      学生2: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使得塑料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空气的大气压,空气将塑料瓶压扁了。

      教师:是的,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到位。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实验的原理,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装置及药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学生3: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将剥了壳的熟鸡蛋迅速放在集气瓶口,观察鸡蛋是否掉进集气瓶中。

      学生4:如图2,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左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观察U型管左端中的液面是否上升。

      

      学生5:用大试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并用橡皮塞塞住,将试管倒置,迅速放入水中,拔出橡皮塞,观察试管中的液面是否会上升。

      学生6:用锥形瓶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迅速将带有玻璃管(玻璃管一端系有一小气球)的橡皮塞塞住锥形瓶,观察小气球是否变形。

      教师:大家设计的方案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自己设计的方案去完成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7:老师,我们小组成功了!

      教师:嗯,很好,恭喜你们成功了(展示该组学生实验情况)。

      学生8:老师,熟鸡蛋掉进集气瓶里了。

      教师:嗯,也很棒,同样祝贺你们。

      教师:(走进那位用大试管做实验的同学)你们的实验好像没有成功,是吗?

      学生9:是的。

      教师:那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9:可能是我动作太慢了,刚才用橡皮塞塞试管口的时候速度太慢,导致管内二氧化碳大量逸出。

      教师:你能够在实验失败后及时查找原因,很好。失败乃成功之母,相信你下次肯定会成功的。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都做得非常棒。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实验的原理都是利用了二氧化碳溶于水而导致瓶内压强减小的原理。这些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这一看不见的实验现象转变成我们能够看到或感觉到的现象。这种实验思想理念很重要,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将会经常碰到。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亮点颇多。注意到了教材结合生活的联系;遵循了学生对知识的一般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等。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发散——先按照教材做演示实验,从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全面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并乘机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不做过多的点评,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散,只是对实验的原理加以重点分析、对实验失败的小组做适当的分析和指引,达到了实验教学中“化隐性为显性”这一教学预设目的。

      四、动漫式处理

      教学情境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的不同,好的学习情境往往能让学生的学习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小智慧去改变旧式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乐于参与、乐于学习的空间。

      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

      教师演示:向三个盛有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卡通小人。

      学生观察并回答:只有烧杯3中的卡通小人浮在“水面”上,其余两只烧杯内的卡通小人均沉入“水底”。

      教师引导: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烧杯3中溶液的浓度很大,另两只烧杯内溶液的浓度很小。

      教师引导:浓到什么程度?稀到什么程度?

      (展示三个百分数),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浓度分别为2%、2.2%、8.5%,化学上把这些数值称之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直接呈现三杯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相比,上述教学情境凸出了三个优点:①将多种教学资源做了有效融合,变教材的单独呈现为整体呈现。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硫酸铜溶液,学生在学习了上册教材中“质量守恒”一课时已经不再陌生,因此这里如果直接展示硫酸铜溶液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卡通小人物的出现一下子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仅仅用溶液的稀、浓来描述溶液的浓度太粗略了,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能更精确地表示溶液的浓和稀。

      五、结束语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实验内容的处理往往会受到一些教师参考用书的影响,不同的参考用书会导致不同的处理结果,也会导致不同的实验效果的实施。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考虑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只有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我们才有仰望星空的底气。

标签:;  

对九年级化学教材实验内容详细处理的再认识_九年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