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多参数无创监测,观察组患者应用床旁超声与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动力学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检测指标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P、PaO2 /Fi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R与EVLW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续心排血量监测;血液流动力学监测;床旁超声
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且该病的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表明,SAP的发病机制为暴饮暴食以及饮酒过等。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死亡率,临床研究表明,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心血管功能与循环容量状态监测能够有效改善预后[2]。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的31例SAP患者中男例18,女例13;年龄为28-59岁;观察组的31例SAP患者中男例17,女例14;年龄为27-6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31例患者接受多参数无创监测,如:腹内压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超声联合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血液流动力学监测。具体为:床旁超声采用迈瑞M7 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指导患者取仰卧为或者侧卧位,将超声仪探头频率调整为3.5-6.0MHz之间,对患者进行多部位、多器官扫描;PICCO血液流动力学监测,患者取平卧为,对患者锁骨下动脉进行消毒并以此为穿刺点,在床旁超声的辅助下进行穿刺,将双腔深静脉导管置入其中,连接PICCO测温传感器探头;以股动脉处为穿刺点将PICCO动脉导管置入,并将导管与主机连接,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1.3 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认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MAP、HR、氧合指数(PaO2 /FiO2)以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在处理的过程中,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值判定组间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的超声图像
观察组31例患知治疗前的超声图像显示:胰腺肿大16例,15例患者胰腺轮廓不规整;13例胰腺内部回声异常,6例回声不均、7例回声弥漫性增强或者是降低。治疗后,16例胰腺肿大患者中仅有1例胰腺肿大,1例胰腺轮廓不规整,其余均恢复正常。
2.2各项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AP、PaO2 /Fi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R与EVLW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MAP、PaO2 /FiO2增高幅度与HR、EVLWI的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 临床指标
观察组31患者患者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3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情况发生;对照组31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0.32%,31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主要表现为胰腺出血坏死,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另外,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凶险,变化较快,所以必须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4]。
近年来,PICCO逐渐在临床监测中广泛应用,能够十分有效的检测患者血液流动力学各项指标[5]。而床旁超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监测中能够十分观察胰腺的轮廓,通过胰腺内部或者周边有无回声判断病情。床旁超声与PICCO血液流动力学监测联合使用能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与床旁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从兵,曹灵红.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血液流动力学监测联合床旁超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05):142-144.
[2]黄克.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5,33(18):95-96+98.
[3]胡轩,孙运波,方巍,于宁.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腹腔穿刺引流前后腹内压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5,24(05):2907-2908.
[4]王浩,张震寰,燕晓雯,李维勤,全竹富,李宁,黎介寿.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01):13-16+19.
[5]张震环,李维勤,王浩,燕晓雯,陈月英,顾军,黎介寿.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12):715-718.
论文作者:沈志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重症论文; 超声论文; 胰腺论文; 力学论文; 血液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