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结合”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纵横结合”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摘 要: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研究和处理新时代的诸多重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道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世界历史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起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1] 世界历史本质上就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形成世界性的普遍交往而日益联结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的历史。所以世界史绝不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总和的简单相加。著名历史学家吴于廑先生认为,“世界史是宏观历史。宏观历史的特点之一就是视野要比较广阔,把国别史、地区史、专史的内容加以提炼、综合、比较,相同的地方看到它是一,有特殊的地方看到它是多,做到一和多的统一,来阐明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阐明各个时期世界历史的主潮。”2[2]为了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的时候“做到一和多的统一”,吴于廑先生还提出了“世界史是纵横双向运动,纵向决定横向,横向对纵向有反作用”的观点。

一、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

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趋势,它主要表现为一种时间上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3[3]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原因就是生产力发展在历史中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及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纵观世界历史,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生产力由低到高的历史阶段,并在其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社会制度。比如,小土地所有制是主导古典时代及之前的古希腊罗马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形成了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基础,从而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社会。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小土地所有制不断被大土地所有制所取代,小农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奴隶制庄园经济,社会形态也随之进化为奴隶制社会;日耳曼民族虽然没有经历奴隶制社会,但其在原来的罗马帝国基础上形成了西欧封建社会制度,进入了中世纪;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又迅速冲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

世界历史除了纵向的发展维度以外,还有横向的发展维度。马克思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来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4]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它主要表现为一种空间上的开放和全球化的运动。其内在原因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新航路开辟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之间的交往稀少,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世界历史的横向维度发挥了愈发重要的作用。

“亲近自然,亲近泥土”无疑是陶艺作品在当今的可贵之处,亦在当今也愈发成为了人们的奢求。当它出现于人们的活动空间时,便是将这么一份可贵的物质给予人们,让空间充满意义与欢喜。作为物质与精神融合的产物,其多样化的材料表达方式也符合大家追求特立独行和丰富的艺术风格。以极为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元素,慢慢融入空间环境中,点缀、装饰着空间,促成空间的自然化、艺术化和多元化。

二、纵横结合的“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社会虽然经历了数次的分裂,但这些分裂都发生在中华文明的内部,最终又回归大一统。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与周边其他文明的交往,但与其交流和碰撞始终无法动摇中华传统文明的根基。所以,“纵向发展”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直到近代,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随着世界市场的建立向全球进行扩张,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市场也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横向发展”上升到与“纵向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结合起来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

在拟建港口航道及附近海域进行底质取样及分析。工程海域的底质泥沙特征如下:(1)河口内底质泥沙粒径较粗,以砂质为主,砂质(包括砾石)含量均超过90%。河道中间样品粒径远大于两侧浅滩,河道中央样品中值粒径在0.2-1mm之间,河道两侧样品中值粒径为0.1-0.3mm之间。

首先,纵向发展决定横向发展。由于生产力的飞速提升,受利益驱使,西方资产阶级开辟了世界市场,虽然给被殖民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地区生产力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5[5]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封建阶级的自救运动、农民阶级的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道路都遭到了失败。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民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到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再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都是建立在与各个历史阶段所相应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不同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对外关系。从驱逐列强、组织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再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体现了中国力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纵向发展决定横向发展的具体表现。在新时代中,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次,横向发展对纵向具有反作用。从总体把握人类历史进程进行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中国被纳入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发展体系的一部分,就必须科学地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促进了世界历史的进步;在探索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摆脱了中国传统历史的局限,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突破了苏联模式的禁锢,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6[6]展现了中国在当代国际社会中重要影响力和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和世界历史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促进世界历史发展回归正道,并推动世界历史发展步入崭新阶段。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287-01

标签:;  ;  ;  

“纵横结合”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