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国[1]2002年在《渠县方言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渠县话词语为考察对象,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渠县话词语的比较研究,第二部分从特色词看渠县话词语的文化生成,第叁部分是渠县话词语的语法特征。第一部分分为叁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渠县话和普通话的词语比较,第二层次为渠县话词语的内部比较,第叁层次为渠县话和成都话和重庆话叁者之间词语的比较,层层比较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揭示出渠县话词语的特色。比较的时候都是先找出比较对象之间的对应词语,然后再在词形、语音、词义、词素、词语结构等某一或某几方面相同的基础上考察其他方面的差别。当然,仅仅这样的比较是不能较完整的揭示出一地的词语特色的。因为词语的体系是如此的庞杂,可以说是其对应的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本文也扼要梳理了渠县话里的古语词,并在第二部分尝试了从文化的角度来解析渠县话里的特色词语。全文对于渠县话的语音只是做了梳理工作,对语法也没有做深入的探究,因为在这样的一篇文章中要想面面俱到客观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本文对渠县话语音和语法的涉及事实上是为词语研究服务的。由于四川话词语的纵向研究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就把重点放在了横向的比较上。像这样基于某一具体方言点的词语比较研究工作所见并不多,词语的系统研究本是一个很费事的工程,而方言乃至现代汉语的研究要有突破这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文末附录有《渠县方言分类词表》和《渠县方言同音字表》。
郑岚心[2]2018年在《川东方言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从语音、词汇、语法及其他方面分别对川东方言及达州、广安、巴中地区市县话的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梳理。归纳总结了川东方言研究的特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分析川东方言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川东方言今后的研究方向。
任雪莲, 石小龙[3]2010年在《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与文化背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作了分析,并认为要全面深入地探究方言词语的语源,我们不应该只拘泥于语言的内容研究,还应该结合其产生的一些文化背景。
王松柏[4]2000年在《浅析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 ,并认为探究方言词语的语源 ,绝不应只拘泥于语言的内容研究 ,还应该结合其产生的一些文化背景
刘良军[5]2008年在《四川方志汉族婚俗词语文化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四川地区婚俗演化为目标,主要通过对四川方志中汉族婚俗词语的整理、研究,从文化义的角度挖掘出这些词语背后所蕴藏的民俗内涵,将丰富的四川汉族婚俗文化立体地展示出来。本文所收方志从地域上看,东有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南有光绪叁十四年《叙永永宁厅县合志》,西有咸丰七年《冕宁县志》,北有民国16年《广安州新志》,共100部方志,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地区。从时间上看,最早的为嘉庆五年《清溪县志》,最晚的有民国36年《郫县志》,前后共跨148年;另外再辅以笔者及指导教师的实地调查所得材料,将本文所反映的婚俗大致定格于由乾嘉年间而讫如今的二百多年中。其目的是借研究四川方志中婚俗语料来探究四川汉族旧式婚俗。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介四川地理范围、历史沿革、人口状况以及婚俗概况。由于“四川”一词的地理外延在历史上有着变化的特征,四川在地理范围上主要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长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川渝两地。在四川历史上有过多次的以“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移民浪潮,从而在境内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杂居的情形。这对四川汉族婚俗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研究婚制词语文化义。梳理了四川方志中关于四川汉族婚制内容的词语,着重探讨了“早婚、养媳、入赘、再醮、转房”等词语的文化内涵。第叁章探究“订婚”一词的文化义。从不同角度挖掘“订婚”的文化意蕴,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订婚民俗画卷,对订婚仪式中的观念、人物、礼物、过程等表现与内涵都逐一作了研究。第四章概括“结婚”一词的文化义。该章以结婚程序为线索,以“请期、过礼、加冠、加笄、迎亲、送亲、回车马、下轿、升堂、拜堂、拜大小、讨坐位、坐床、揭盖头、合卺、撒帐、同牢合食、闹房、下厨、谢媒、回门”为核心,研究了结婚程序中一系列词语的文化内涵。第五章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四川方志中汉族婚俗词语,指出命名特点。我们发现既有同俗同词,也有同俗异词和异俗同词的现象,提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造词取象和组合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看法;同时还指出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同一婚俗在不同地域和时间的共性与个性。本文在文献查阅的过程中贯以田野调查,在大量四川汉族婚俗语料基础上,以“在婚俗逻辑中列词语,在词语文化义中谈婚俗”为基本线索,将地域上的横向比较与时间上的纵向推演结合在一起,从而翔实地展示出一幅四川汉族婚俗画卷,既作了婚俗现象与理论的还原和探究,也作了婚俗词语的语言认识。
万珺文[6]2013年在《渠县方言本字考》文中研究指明渠县话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次方言,有着其特有的语言文字特色,本文通过工具书和文献材料查询,探求了十个渠县方言本字。
谭治琪[7]2011年在《环县方言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环县地处甘肃东部、庆阳市西北部、陕甘宁叁省交界处,为华夏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最早发祥地之一,也是一块红色革命圣地。全县土地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余人。现辖20个乡镇(环城镇、甜水镇、曲子镇、木钵镇、南湫乡、小南沟乡、车道乡、毛井乡、芦湾乡、虎洞乡、洪德乡、秦团庄乡、耿湾乡、山城乡、樊家川乡、八珠乡、天池乡、演武乡、合道乡)、一个旅游开发办(四合原)、250个行政村。环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因特定的地域环境、历史传统与民风习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一些特色。由于县境周边语言环境的不同,南北西各乡镇之间语音略有差异,按内部差别可分五个口音,即:环城口音、甜水口音、毛井口音、曲子口音和演武口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境内各口音差别不大。因环城为环县中心,其语音为环县的代表音,因此本文以环城镇语音为标准。语音方面:环县方言音系比较简单。语音部分首先分析了环县方言的声韵调特点和声韵调配合规律,接着按声韵组合规律做了环县方言的同音字汇、分析了其音变规律,最后将环县语音与北京音和中古音做了共时和历时比较。词汇方面:环县方言词汇比较丰富,日常用词生动活泼,特色鲜明。词汇部分具体分析了环县词汇总体特点,然后按类列举环县方言的常用词汇。语法方面:首先分析了环县方言的构词法,着重分析描写了环县方言的附加式和重迭式构词两种主要的构词方式,然后描写了环县方言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实词和虚词的语法特点。句法部分首先分析了环县方言的特殊状语与程度补语的特点,然后重点描写分析了ā把?字句、被动句、比较句、疑问句、给予句等五类句式以及四种常用复句的构造特点。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的方法对环县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做了具体描写和客观分析。本文将为方言学界和地方文化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将促进地方推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魏培娜[8]2017年在《清代民间宝卷词汇例释》文中指出清代民间宝卷,是指刊刻或抄写于清代(主要是清康熙以后至清末)的民间文学宝卷。宝卷存本大多为手抄本,少数为刻本。宝卷文本所用的语言是宋元以来形成的白话,因其多用方音演唱,其中有很多的方言词、俗语词、谚语、俗语等,对这些词汇的考释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清前期至清末的语言状况。文章旨在运用排比归纳法、演绎法、审辨字形、比类综合、因声求义、探求语源、方言佐证、比较法等训诂学、词汇学方法对清代民间宝卷中出现的方言俗语词、普通词汇、俗语等进行考释,以展示清前期至清末的语言面貌。文章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来源,介绍目前国内有关宝卷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论文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有叁章。第一章对清代民间宝卷中的词汇进行例释,分别对称谓类、名物类、性质状态类、行为动作类以及其他类几个类别的词语进行考释。第二章对清代民间宝卷中的熟语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成语、俗语、谚语、古语、歇后语等进行论述。第叁章探析了清代民间宝卷与辞书编纂的关系,主要以《汉语大词典》及《汉语大词典拾补》为参照,阐述清代民间宝卷词汇研究在辞书编纂方面的价值,分为提前书证和补充书证。第叁部分为结语,总结前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今后还需继续探究的地方。
董红明[9]2009年在《巴蜀牌坊铭文研究》文中指出牌坊作为古时里坊制度的产物,后来与旌表制度相结合,具有传统文化中的标识、纪念、装饰、旌表和空间分界等功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全国来看,牌坊数量较大,但相关成果较少,大多集中于研究其建筑艺术等方面,很少涉及牌坊的铭文。巴蜀地区现存明清牌坊170余座,至今未进行过系统调查与研究。本文利用导师10余年来的调查研究资料,首次从语言、民俗、历史等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在参照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巴蜀牌坊按功能分为了褒扬人物牌坊与标识装饰牌坊两大类。此外,第一章还介绍了巴蜀牌坊铭文的特点、位置、类型等内容。第二、叁、四、五章,分别探讨了巴蜀牌坊铭文所反映的巴蜀历史、方言民俗以及其所见旌表节孝、艺术等内容。其中第二、叁章侧重于探讨巴蜀牌坊铭文反映的个性,第四、五章侧重于探索牌坊铭文的共性。第六章主要选取11余万字巴蜀牌坊铭文中的有关“皇恩、贞节、高寿、宗教”等常见词语,进行初步考释。最后一章,对巴蜀牌坊的现状与保护作了粗略探讨。
孙越川[10]2011年在《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使用人口约两亿五千万,是现代汉语次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四川地处西南内陆,其境内有官话、客家话、湘语和闽语等几大方言,其中西南官话分布范围最广。今天的四川西南官话主要来源于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带来的湖广官话。但四川地域的封闭性使得曾经存在于本地的“老四川话”并未完全被覆盖,而是以底层的方式保留了某些特征,而之前对此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从声、韵、调叁个方面对四川境内的西南官话进行语音描写,比较各方言点的语音特点,并应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讨论其中的语音演变规律以及当中体现的历史层次,并且结合四川的移民史、方言史等资料,进一步讨论四川西南官话的分区,同时归纳四川西南官话不同于其他西南官话的独有特征。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几千年来四川地区语言的发展变迁历史,接着讨论了前人对四川西南官话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和材料来源。第二章讨论声类的演变。主要讨论了舌齿音、泥来母、非晓组和端组声母在四川西南官话中的分布类型以及语音演变情况。通过腭位照相、声谱分析等实验方法,证明四川西南官话中的卷舌音舌尖卷起,比普通话的“翘舌音”舌位更靠后,更符合国际音标中的卷舌音(retroflex)。四川西南官话中的泥来母并不是简单的自由变体混读,而是存在复杂的演变分布,并因词而异,从而得出词的使用频率和音变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线联系,而是随着音变的过程逐步变化的。同时,更进一步发现,当两种音变同时作用于同一部分词项时,率先发生变化的具体词语可能有所不同,“立足点”词使用频率的高低,会造成认知上强势记忆的差别,最终成为音变竞争成败的关键。从感知语音学的新角度研究非晓母和端组的音变原理。非组f和晓组x存在互变关系,韵母元音u由于具有“钝”的声学特征,且涉及舌根和唇两个收紧点,经前腔过滤,唇收紧点的感知响度易被放大,因此x更容易在u前被错误感知为唇音f。端组声母塞擦化,是因为塞音在高元音前的送气阶段时长长于在低元音前,因此前种情况下易被错误感知为送气音乃至塞擦音,感知错误最终导致音变的发生。第叁章和第四章讨论韵母的语音及其演变。第叁章简单讨论了阴声韵果摄和流摄的读音尤其是一些特殊读音的来源,同时分析了四川西南官话阳声韵鼻音韵尾的演变情况及规律。第四章入声韵是本文的重点,首先讨论入声韵的总体演变趋势,重点分析了“阴入变读”、“阳入同变”等现象。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证实在部分保留独立入声调的四川西南官话中,入声韵塞音韵尾失去后,其“短促”的特征以时长较短和音质略不同于阴声韵元音而保存下来,出现元音变读现象,和阴声韵元音产生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元音变读并不只是音值上的不同,而是会影响到音变的方向和音系结构的改变。接着分别讨论具体入声韵摄的语音。深入探讨了咸山摄叁四等精见字今读ye、yo的现象,发现读音yo只出现在四川西南官话腹心地带,不见于其它西南官话,并且音变方向和北京话正好相反。深臻曾梗开叁四入声韵非知庄章组字在存在独立入声调的四川西南官话中,入声塞音韵尾消失后,元音变异成为ie,挤占了原麻叁韵的位置,从而推动麻叁韵元音高化为i,形成不同于其它方言的推链音变。臻深曾梗入存在低元音读音,证实其并不是存古,而是在曾梗合流元音高化后,又再发生音变e>a,并且这种音变只发生在曾经的入声韵中,符合Labov关于短元音下降的链移规则。最后讨论了宕江入和通入的异读及其来源。第五章介绍了四川西南官话的声调类型,重点讨论入声调的独立和归并情况,指出入声分归各声是移民过程中语言接触竞争迭置混合的结果。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根据前文的论述,总结了四川西南官话独有的特征,并由此推测“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移民渐进的过程,在土着遗存最多的四川西南官话腹心地带曾经存在过土着和移民的语言竞争,虽然最终湖广官话取得了胜利,但与其它西南官话不同,这里的“老四川话”以底层的方式保留了更多自己的痕迹。最后,根据四川西南官话的语音特点,将其分为五区,并分别指出各区具体的语音特征。
参考文献:
[1]. 渠县方言词语研究[D]. 罗家国. 厦门大学. 2002
[2]. 川东方言研究综述[J]. 郑岚心.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 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与文化背景[J]. 任雪莲, 石小龙. 文教资料. 2010
[4]. 浅析部分四川方言词语的民俗语源[J]. 王松柏.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5]. 四川方志汉族婚俗词语文化义研究[D]. 刘良军.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6]. 渠县方言本字考[J]. 万珺文. 青春岁月. 2013
[7]. 环县方言初探[D]. 谭治琪.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8]. 清代民间宝卷词汇例释[D]. 魏培娜. 闽南师范大学. 2017
[9]. 巴蜀牌坊铭文研究[D]. 董红明. 四川师范大学. 2009
[10]. 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 孙越川. 浙江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