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_内部控制论文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_内部控制论文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述评论文,内部控制论文,财务报告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0)03-0020-08

一、内部控制研究范式:基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SOX-2002)的颁布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公司治理改革,内部控制建设及其披露成为重中之重。①我国中央五部委随之发布了中国版的萨班斯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由此成为当今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委托代理双方实际上进行着无休止的信息博弈。“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造成信息差异,并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Myerson,1991)。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内部控制是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一个过程(SEC,2003)。按照COSO内部控制的过程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对财务信息结果的控制,而且还与财务报告的生产过程整合在一起,并对该过程进行监控。传统上降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是披露财务报告,21世纪初的重大财务丑闻使人们重视起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生产过程的(合理)保证,促使了美国国会通过SOX法案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评价与报告内部控制,以减少管理者舞弊的动机和机会(Shapiro & Matson,2008)。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于委托代理双方的需要。从企业外部来看,道德风险是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外在压力。由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受托责任关系,管理者可能利用自身拥有的不被股东观察到的“隐蔽行为”,违背合同规定的行为模式。为了防止管理者的“偷懒”,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评价管理层,更需要管理者提供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信息。从企业内部来看,逆向选择是披露内部控制的内在动力。由于存在逆向选择,投资者无法辨别公司好坏,若不披露信息可能导致“柠檬”市场,因此公司有动机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区别于其他公司。由于内部控制监控财务信息的生成过程,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反映了企业生产财务信息过程的质量,内部控制就起到了信号显示的作用,使投资者能够区分市场中企业的种类。内部控制信息一旦公开披露,就由“私人信息”变成了“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市场机制决定的公共物品供给量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面临“市场失灵”时就需要借“政府之手”强制增加供给。纵观历史,1974年至1977年间代表大公司的利益集团采取主动策略成功地限制了内控监管的范围。1978年至1987年间强势大公司利益集团成功地抵制了美国证监会(SEC)要求的内控报告强制披露(Shapiro & Matson,2008)。21世纪初的重大财务丑闻则导致了SOX的出台,其中302条款规定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404条款要求上市公司聘请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并报告。审计师既对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计,又利用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告审计,前者保证了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可靠,起到了信息增信的作用,后者降低了审计成本和审计失败的双重风险,实现了信息甄别。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内部控制信息由企业内部向外部的依次流动过程中,内部控制信息的各作用主体(企业、审计师、投资者及政府)在信息流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基于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动机生产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出来的信息受到审计师的鉴证,经鉴证后的内部控制信息被投资者所接收,并产生市场反应,这一生产、鉴证到接收的整个过程都受到政府的监管。内部控制信息在这些作用主体的共同作用下,由企业的私人信息转变成公共信息,完成了信息的传递过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部控制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采用的是规范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分析式研究。SOX法案颁布后,内部控制实证研究成为主流。至今,该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尚缺在一个完整的框架下对其进行梳理。本文从信息经济学出发,构建一个研究框架。该框架遵循两条主线:一是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信息由企业内部向外部的流动过程;二是信息各作用主体(企业、审计师、投资者及政府)在信息流动中扮演的角色。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文对西方主流内部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希冀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视野。

二、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一)信息生产:内部控制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因素

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生成过程整合在一起,它监控着整个信息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为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可是,薄弱的内部控制将会降低信息的可靠性,Doyle et al.(2007a)、Ashbaugh et al.(2008)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应计质量较低。而内部控制也必然会受到企业各个部分的影响。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条路径:一是董事会特征,二是公司特质。

董事会为保护股东利益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更是直接监督财务报告,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包括规模、专长、独立性等)和行为(会议次数等)对内部控制的影响。Udi Hoitash et al.(2009)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平均任期、开会次数以及专业声誉五个方面评分来综合衡量董事会质量,研究发现在遵守SOX法404条款的样本中,董事会质量越高,内部控制越有效,同时审计委员会成员中会计专家和具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专家比例对内部控制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有趣的是,该研究还表明审计委员开会次数与内部控制缺陷数量正相关,他们的解释为,会议次数增加可能是对发现问题的反应,而不是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勤勉。Naiker和Sharma(2009)也支持审计委员会成员专长对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他们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中有前任审计师可以提高监管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效果。Krishnan(2005)研究了审计委员会的质量和公司内控质量之间的联系,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强、具有财务专长的成员越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越少,但审计委员会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并没有显著的关系,这也得到了Udi Hoitash et al.(2009)的支持。

从企业内生成长的角度看,企业的不同特质使企业之间组织专业化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动态优势,因此企业特质必然影响着内部控制。目前研究的公司特质主要包括经营复杂性、组织变动、财务状况和企业规模等。Ashbaugh et al.(2007)发现:经营复杂性和经营范围、组织变动、会计应用风险(如公司存货越多面临存货计量的内部控制风险越大)和内部控制资源均对公司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公司涉及多行业或者跨国经营或者经营范围广,将会增加公司业务的复杂性,由此将增加建立合适的内部控制的难度;企业兼并需要整合公司的经营、系统和文化,这使得内部控制面临重大挑战;公司减小规模和组织重构时,由于人员职责分工、人员缺乏和管理问题更有可能导致内部控制风险;高速增长的公司由于经营范围扩张和业务复杂程度增加,更容易出现人员问题;存货过多可能会导致货物缺失、存货减值报废确认不及时等,从而增加会计错报的风险;信息和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数额较大的固定成本,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如果投入较少,不但无法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内部控制,而且缺乏足够人员和专家来维护系统。Doylea et al.(2007b)利用779家公司在2002-2005年年报披露的内控薄弱环节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内控薄弱环节的存在与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财务状况和成长性呈反比,而与企业的复杂程度呈正比。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因素(董事会特征和公司特质)和企业财务报告之间存在着一种传导机制,董事会特征和公司特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内部控制进而影响信息生产,信息生产又影响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最终影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

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可以保证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缓解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委托人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来了解其运行状况。管理者作为受托人比外部投资者拥有信息优势,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促进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1)道德风险

为了降低道德风险,减少代理成本,股东要求受托人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相关的信息。Bronson et al.(2006)认为,大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均有动力监督管理者行为和财务报告质量,这促使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反映内部会计控制,但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对内部控制披露的影响不显著。Ashbaugh et al.(2007)的结论也支持此观点,他们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越强,当公司财务报告过程存在缺陷时,管理者面临股东的诉讼威胁越大,股东监管和股东诉讼越能促使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缺陷。Deumes和Knechel(2008)则发现外部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程序负相关,他们认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使得投资者更好地监督管理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序随着信息风险及代理问题程度增加而增加,而外部股权越集中,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越小。此外,他们还发现财务杠杆比例越高,股东侵占债权人利益的可能性越大,代理冲突越大,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程度越高。

(2)逆向选择

在资本市场上,逆向选择使优质公司定价过低,为减少逆向选择,公司采用充分披露政策,以增加公众可获取的信息量(Scott,2006)。自愿披露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目的亦在于通过信号传递以降低逆向选择。Bronson et al.(2006)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较为完善而其他特征表明舞弊风险较高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一种向外部发送公司财务报告高质量信号的方式;销售快速增长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向外部表明公司的快速增长没有超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能力。Raghunandan和Rama(1994)、McMullen et al.(1996)发现财富100强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比例较高而小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比例较低。Trueman(1986)认为管理者有动机自愿披露,因为披露信息可以使投资者获得管理者的私有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公司的市值。Deumes和Knechel(2008)则以荷兰90年代末期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增强投资者对信息的信赖程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降低预计风险,从而降低投资者对资本成本的要求。Baiman和Verrechia(1996)认为披露信息可以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支持了其降低逆向选择的作用。Einhorn和ziv(2008)通过建立跨期动态模型进行分析发现,管理者披露内部信息隐含着一份承诺,即将来也要披露类似的信息,这必将带来一系列披露的间接成本,抑制了管理者披露内部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带来了准备内部评价报告时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成本、内部控制信息错误对管理者产生的诉讼成本(McMullen et al.,1996),以及内部控制信息向竞争对手泄露公司专有信息的潜在成本,从而降低了管理者披露信息的意愿(Deumes,Knechel,2008)。

(三)信息增信和信息甄别:内部控制的审计

公司管理层披露内部控制年度评价报告之前,需要经过审计师审计,以增加内部控制信息的可信性。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以甄别客户信息质量,判断审计风险,制定或调整审计计划。审计师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信息增信和信息甄别。

(1)信息增信:增强内部控制信息的可信性

针对SOX法404条款的规定,Doyle et al.(2007a)研究认为,404条款下审计师应用的披露内控缺陷的重要性水平低于302条款下管理者确定的水平。Beneish et al.(2008)支持了这一观点,发现按302条款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比按404条款披露的市场负面反应大,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师采用较管理者更低的重要性水平。Hammersley et al.(2008)认为,审计师有助于投资者评价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查明,即投资者在评估公布内部控制缺陷公司的股票价格时,会考虑对审计师的信心。可见,审计师增强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可信性。

(2)信息甄别:评价和利用内部控制

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审计师必须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以甄别客户信息质量。内部控制信号以及信息甄别的引入改变了审计师对经济业务结果进行详细检查的传统做法,形成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即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这既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又提升了审计质量,从而缓解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对审计师评价和利用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分析式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Yu,Neter,1973;Cushing,1974;Hamlen,1980;Grimlund,1982;Nichols,1987),这些研究加深了对内部控制机制的理解,为定量评价内部控制提供了思路。第二,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计划(Yu,Neter,1973; Ashton,1974; Trotman et al.,1983; Cohen & Kida,1989; Hogan,Wilkins,2008),这类研究试图解决内部控制评价有何作用。第三,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因素(Ashton,Brown,1980;Trotman,Wood,1991; Borthick et al.,2006; Kopp & O'Donnell,2005; Pae,Yoo,2001; Earley et al.,2008; Trotman et al.,1983),这类研究试图寻找影响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的因素。

(四)信息接收:内部控制信息的市场反应

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会计计量误差或者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影响财务报告质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低的信息,投资者接收该信息会据此调高公司风险,这最终将反映到公司股票价格上(Beneish et al.,2008)。对内部控制信号市场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信号是否具有信息含量。Hammersley et al.(2008)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是有信息含量的,投资者据此对预期的公司价值作出了调整。Beneish et al.(2008)发现,公司按SOX法302条款披露内部缺陷时,异常报酬率显著为负,反映了该条款下披露的内部控制信号具有信息含量,而市场对404条款下的披露没有明显反应。二是内部控制缺陷特征对市场的影响。缺陷特征包括缺陷的严重程度、准确性、可审计性、审计质量等。Hammersley et al.(2008)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披露的信息越模糊,市场负面反应越大。相对于可审计的内部控制缺陷,不可审计的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高质量的审计可以削弱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负面影响(Beneish et al.,2008;Hammersley et al.,2008)。Beneish et al.(2008)发现,按照302条款未经审计的披露比按404条款经审计的披露市场反应更大。三是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会增加公司风险,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尚存争议。Ashbaugh et al.(2009)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较未披露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特有风险、系统风险和资本成本。Beneish et al.(2008)发现,按302条款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使得权益资本成本上升,按404条款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对资本成本没有影响,而Ogneva et al.(2007)却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权益成本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五)经济后果:内部控制的管制效应

既然市场机制下公共物品提供失灵,政府管制便必不可少。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美国储贷业危机催生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FDICIA),要求资产超过5亿美元的大银行需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并要经过审计师的验证。Altamuro和Beatty(2009)研究发现,FDICIA使银行业的坏账准备的有效性、盈利的持续性、现金流的可预测性等方面有所改善,内控的强制披露也提高了银行的财务报告质量。

对21世纪初颁布的SOX法的经济后果,学者们进行了检验。Bargeron et al.(2009)发现,SOX法案颁布后,相比英国或加拿大上市公司,美国上市公司更加规避风险。Patterson和Smith(2007)利用贝叶斯法则模拟管理层与审计师的行动选择,发现SOX法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且减少了舞弊行为,但是它并没有提高审计师内部控制测试水平,他们的模型表明审计风险反而提高了。目前,管制的成本和效益尚存争议。Zhang(2007)发现美国公司在SOX法颁布之后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负的超额累计报酬率,原因在于企业执行SOX法成本过于高昂,而404条款适用时间的推迟有利于中小企业适应该条款。Engel et al.(2007)发现,SOX法颁布之后,由于巨大的执行成本,导致企业采取私人募股的趋势大大加剧。Asthana et al.(2004)分析了SOX法前后5208家公司的审计收费情况,SOX法之前审计费用占总资产比为0.092%,之后则达到0.157%,增加了70.6%。Hartman(2007)研究发现,小规模公司审计费用在2001-2006年间增加了311%,中等规模公司增加了251%,大规模公司增加了189%。上述研究表明,SOX法404款的执行成本高昂。

三、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并对西方主流的内部控制研究进行梳理。本文提出:财务报告缓解信息不对称,内部控制监控财务报告信息的生产过程,而过程观下的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包括董事会特征和公司特质;为了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需要公开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审计师发挥信息增信与信息甄别之功,披露之后则在市场上产生信息价值;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由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供给不足,需要政府管制介入,从而产生经济后果。在这一框架下,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比较完整。但是将该框架放在国家层面,对制度背景与内部控制关系的研究尚处空白。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内部控制实证研究才刚刚兴起(林斌和饶静,2009;方红星等,2009;张川等,2009;杨德明等,2009a,2009b等),还未成体系,也不够深入。这一框架为我国学者绘制了研究领域“地图”,未来可在以下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1)研究法律制度背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法律制度背景对企业活动存在不同的影响,它是否会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或者影响如何,后续可以从国家层面或省份层面予以研究。(2)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组织结构的关系。组织结构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可就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行研究。(3)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的关系。国外学者在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以及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是审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较少,这应该是未来的可能研究领域之一。(4)分析内部控制的成本和效益。美国各界对实施SOX法的成本与效益存在很大争议,我国政府正在构建本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其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应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5)研究内部控制信息的市场反应。美国学者对颁布和实施SOX法的市场反应做了大量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内控信息,这为研究内部控制信息的市场反应提供了相关数据,该论题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以下简称为“内部控制”。

标签:;  ;  ;  ;  ;  ;  ;  ;  ;  ;  ;  ;  ;  ;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_内部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