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原县龙门小学 山东 德州 253100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出重朗读、重背诵、重想象、重自悟、重质疑、重体验、重阅读、重拓展、重运用等做法,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出切实有效的几点做法,以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重朗读
如《狐假虎威》指导读出狐狸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语气,语气可高亢洪亮,略带威慑力;《坐井观天》指导读好对话,第二组感情强烈,强调“别”字的劝谏意味。“井口、那么远”语调上扬,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二、重背诵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细细的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学生兴致盎然,创意无限。有人说:“二月春风像画家,她把绿色给了小草和树木。”由此可见,背诵内化的确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语感的有效途径,当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三、重想象
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开头结尾不变,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重自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感情、重点词句、精彩片段作批注,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五、重质疑
“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由此可见,让学生质疑,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到预习新课时,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也就达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六、重体验
《学习纸船和风筝》时,假如你是小熊,你会在风筝上写什么话呢?假如你是小松鼠,你会在纸船上写什么话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认知、情感、行为的亲历、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七、重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乐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引导孩子们每晚读书,并作记录,每晚读够半小时;每月读一本书,本学期引导学生读了绘本《神奇的校车》、《成语故事》、《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当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语言感悟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八、重拓展
加强校园内外沟通,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去参观、访问或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外出旅游,开拓视野、增广见闻。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阅读材料中必然包含有社会、经济、自然等等相关知识,这就使得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与科学课、品德与生活课等课程的教学形成密切的联系。
九、重运用
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学习寓言故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故事会、朗诵会、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核心素养如春风化雨般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
总之,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能真正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运用,这样,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定会不断提升。
论文作者:李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语文论文; 核心论文; 岩石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