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用主义论文,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5)02
-0001-04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观是联合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倡导与坚持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从对人终极关怀的意义上,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目标导向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因而它的实施对于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规约与导引意义。一方面,它是基于对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失误和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它也是人类为寻找更理想的社会发展路径的产物。其产生基础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美国传统精神——实用主义全球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基于实用主义原则引领下的实践恶果做出的一种含有实用主义思想色彩但又超越了纯粹实用主义的一种发展模式的选择。因此,只有对可持续发展观所具有的实用主义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保证我们现代化进程的科学性。本文试图在学理上就二者之间的思想关联,做一个初步的哲学分析,以此深化我们对可持续发展观本质特征的理解,坚持和发展其中有益的思想,剔除其糟粕。
一 效用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已经成为判定各种社会发展思想和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标准、评价依据和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指南。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已经成为评判标准的观念,迄今却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诚如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菲利普·沃茨所说:“为可持续发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几乎不可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过程,我敢说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公认的定义。”[1]沃茨认为,最普遍的误解是认为可持续发展类似于慈善。慈善事业有时可能是它的一部分,但是从广义上说,不管我们在公司里担任何职,它都跟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方法有关。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做的每件事都要对人诚实、正直和尊重。不能为可持续发展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不意味着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这些相对一致的看法,构成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美国哲学家赫曼·戴利在其所撰写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原则和政策》一文中认为,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一般有两种答案:第一,效用应该是持续的,即未来世代的效用将不会下降,就效用而言,未来至少应该和现在一样富裕或者幸福。效用在此指的是代内成员的人均效用。第二,物质的生产能力应该是持续的,即从自然而来、经过经济活动又返回自然这样一个熵的物质流是不会下降等。更确切地说,生态系统保持这些循环的能力是不会衰竭的,自然资本将保持不变。就可得到的生物物理资源以及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而言,未来至少将享有同现在相同的福利。”[2]戴利认为,定义的第一方面不仅突出了“效用”这个基本概念,而且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我们看来,戴利的这个论断是有道理的。从戴利的总结和分析中,我们会非常自然地联想到在现代哲学思想中具有很大影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它的“效用原则”。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思想正是在人们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发展过程的反思的结果,由此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观与实用主义哲学精神的内在关联。
我们知道,作为美国文化与精神象征的实用主义,随着美国文化的全球性渗透,与日俱增地被世人内化和认同。实用主义是一种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它主张知识必须与实际的人类目的相结合,思想信念必须以其社会、伦理和生物学效用为标准,而不仅仅是用来解决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难题。实用主义哲学的这一基本理念,在当今世界逐渐成为人们社会行为评判的一个基本依据。从社会哲学的一般观点来看,任何被证明为具有强烈的指导具体生活价值的概念,由于其强调行动和实践,将十分有利于观念的物化与社会进化,有利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的开展与深入。然而,这种世俗化的把真理、理论当作工具或手段加以运用所引发的社会行为,由于其对实践的“过度”重视,从而会忽略人们对知识、真理之于人类精神生活、精神世界的意义,像实用主义那样对工具理性的过分强调,正是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物质繁荣与精神困惑(贫困)的根源。因此,深入分析实用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实践及发展观念的内在关联性,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指导具体的社会实践,都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如何积极吸取实用主义哲学的合理内核,推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意义。
“实用主义”这一术语是1878年由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在《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一文中首次引入的。在这篇影响深远的论文中,皮尔士强调了他的“实用主义公式”,即理论意义等价于采用它的实际效果的意义标准。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系创立者詹姆斯则把它从一种意义标准拓展成一种真理论,即如果接受一个观念的结果是好的或令人满意的,这个观念就是值得重视的或真的,从而奠定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詹姆斯看来,“理念应成为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而不是谜语的答案”,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是必要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3]。
作为一种在美国本土滋生的反映美国文化精髓的哲学,实用主义反对一般的抽象理念和所谓绝对原理,重视具体、事实和行动。它试图把近代科学、尤其是进化论和新的统计推理模式吸收到哲学中来,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4]实用主义倡导一种对于生活的务实态度,掀起了一场强调行动和实践的运动,并逐步导引和规约了美国文化的发展方向。由于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的反映,因而,在美国它不仅得到了理论上的深入和发展,直到今天仍然有其著名的代表性人物和新的思想,产生了奎因、普特楠、戴维森、罗蒂等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而且在实践中生根、开花、结果,在社会政策和公众意识中起到核心价值的作用。
按照著名哲学家罗蒂的看法,戴维森作为目前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代表了当代美国哲学的主流,因而,如果戴维森是实用主义者,那么,美国哲学的基本倾向就是实用主义的。而事实上戴维森是新实用主义者,所以,当代美国哲学的基本倾向仍然是实用主义的。
罗蒂本人作为一名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在美国也一直宣扬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表观上看,罗蒂主张多元论,坚持任何一种哲学都不享有特权。但实际上,罗蒂认为,在当代各种各样的哲学中,实用主义是最好的,因为它用效果来衡量真理,把真理看成是能够导致成功的东西。这意味着真理问题的实质在于:真理应该是我们相信它对我们的实践有用处、有好处,将会导致实践成功的认识。[5]不难理解,即便在多元主义盛行的所谓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实用主义仍然是美国的国粹,因而,反映当代社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观,蕴涵实用主义的思想理念,尤其是它的效用原则,就是一种逻辑的和事实的必然。
二 工具理性盛行:实用主义的滥蚀
诚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下半叶产生的反映和规约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理念,它是对现代性反思的结果,包含了对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世界实现现代化的路径、策略以及最终效果的各种正反两方面的人类经验。远在16世纪,哥白尼的革命改变了人的自我形象;20世纪以来,人类理性的急剧发展却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这一脆弱的躯体。今天,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好地将信息和物质变成全球共享的产品;我们可以用较少的投入换得更多的实物产出;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对外在于我们的客体作系统的认知与革新,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把“自我”书写得如此之大,把自我的能力扩展到如此无限的领域,人类社会运转的车轮也从未如此快速地飞转。
西方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以大力发展和运用技术作为其动力基础,无视自然的客观规律,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工具理性盛行,物欲横流。尽管现代化实现了,但对自然的破坏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达到对立的深谷。正如科布所说,“尽管当今人类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我相信,最根本的是必须处理好经济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张力。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人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经济学上,人们论证的一直是如何增加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6]无论经济学家们做出差别多大的论证,但如何使经济增长却是惟一不变的主题,似乎现代化只有经济增长一个目标。这样,生态的破坏就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虽然西方少数国家的现代化好像是实现了,尽管其内部存在许多重大问题和矛盾,但从整个世界来说,从绝对数字看,世界上挨饿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且人数还在继续增加。同样,文盲的数量、无安全饮用水和像样房屋的人,以及没有足够柴火用于做饭和取暖的人也在增加。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每年有六百万公顷具有生产力的旱地变成无用的沙漠,有1100多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地球已经不堪重负。[7]
科布指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就一直被托付给了经济增长。但这种托付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了生态学家的挑战,他们看到,最重要的目标必须是可持续性,否则,当达到增长的极限时,整个人类将被卷入一场由可怕的破产而导致的灾难之中。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口不再增长,而且商品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分配的社会,即所有的人都能为了一种体面的生活而满足其最低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逐步形成。[8]
当思想家们深入反思现实的时候,他们不仅看到环境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而且认识到发展是在人的理性选择下涉及社会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过去发展的实践表明,仅仅追求效用和经济价值,是工具理性盛行的表现,是实用主义思想意识滥蚀的结果。因此,必须重新思考人类对于发展模式、方向和手段的选择,并在深刻的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条社会发展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靠若干地方支持的人类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我们必须制定战略,改变目前破坏性的增长和发展过程,实现“恢复增长、改变增长的质量;满足就业、粮食、能源、水和卫生的基本需要;保证人口的持续水平;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重新调整技术和控制危险;把环境和经济融合在决策中”的可持续发展。[9]也就是说,人类面对现代性的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效用和困境,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重新建构更为理想的发展思想来指导社会实践,这个新的发展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从人本立场出发,用人类行为的结果来评判其思想前提,而这恰恰就是实用主义的思维意识的表现,是美国文化的一种表现。不难看出,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思想仍然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人”发展观意味着实用主义哲学中工具理性的盛行,必须给予彻底的批判。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思想虽然强调了以人为本和平等等基本理念,但它仍然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所以,必须谨防以可持续的面目行彻底工具理性之实,对此,人类必须在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在学理上有深刻的洞见,从行为中对工具理性的滥蚀给予坚决的抵制。
三 话语霸权:谨防再次陷入实用主义的泥泽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要通过人类有计划的社会生产活动过程来达到,通过人类的劳动活动来满足。劳动是一切人类财富的源泉,但如何劳动、劳动的目的性是什么,却受一定的条件制约。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劳动和目的理性,包括了工具性和策略的理性选择,它受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技术规则的支配。这种技术规则是指对自然和社会的可观察的实践的预测,以此作为可能选择的行动的正确评估。这就是说,目的理性所内在包含的一套规则是行动的依据,这些规则或规范,受人们所拥有的共识性约束,基于主体间的相互了解与认可,表现为真诚的行动规范的有效性,从而达到解放的目的。换句话说,理性是以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有效性的方式作为依据,以策略行动的选择力量作为前提。[10]人类的劳动是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利益密切相关的。
哈贝马斯认为,知识和利益不可分割。在他看来,全部人类的理性知识可分为三种类型:经验-分析的知识,即致力于理解物质存在之合法性的知识;形而上学-历史的知识,即关注意义理解,尤其是对历史文献的阐释的知识;批判-解放的知识,即热衷于揭示限制与支配的条件的知识。此三种知识反映着人类利益的基本类型,第一种体现着人对环境的控制并进行现存事物再生产的技术利益;第二种体现于对情景意义作出理解的实践利益;第三种表现为争取成长和进步之自由的解放利益。[11]由于劳动和知识与利益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因此,现代社会的危机正是由于经验-分析的知识系统过分扩张,从而使得在劳动活动中技术利益和实践利益片面地合法化,其最根本和最核心的问题是由于动机危机引发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凸现出来,利益的社会分配出现巨大差别,其表现就是滋生遍及世界的经济霸权和文化话语霸权,社会冲突和文化冲突加剧。由于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并引发了强烈的文化渗透,而在多元文化的背后却出现了向美国文化趋同的状况,这是由美国经济的独一无二的现实地位决定的。诚如汤林森所说:“话语的权力总是与物质也就是资本主义全球秩序的经济权力连属,二者不可分离。”[12]在话语霸权的时代,经济殖民和文化殖民也是必然的。
正如历史和现实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殖民化主要是依靠西方国家的武装入侵来实现的,而在后期资本主义阶段,殖民化则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全球化来实现的。在市场全球化过程中所达致的这种殖民化,已经完全不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殖民,甚至也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尤其是文化殖民,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对此,英国学者汤林森的观点是颇有说服力的。他认为,“无论就质或量来说,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是就经济、技术、社会与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够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了许多”。[13]现代媒介的首要的文化功能就是“提供并选择性地建构了‘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像,透过这些知识与影像,我们对于‘种种世界’,种种人们曾经生活过的‘实体’,产生认知,通过这些,我们也才通过想象建构他们的以及我们的生活,使之合并为可资理解的‘整体的世界’。”[14]在现代媒介文化霸权的功能发挥中,美国凭借其多媒体、互联网络、卫星电视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以贸易自由化为借口,积极打入他国文化市场,一方面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则谋取文化殖民,通过强大的媒体信息,把自己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其他国家和民族。例如,美国对其近邻加拿大的文化殖民就极其强烈。据汤林森的资料显示,在加拿大,95%的电视剧、75%的英语电视节目和80%的书刊市场主要被美国文化产品所控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法国。[15]由此不难看出,美国的文化霸权和影响多么强大。
从文化传播学的视角看,文化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具有共享性。但由于任何文化都负载着特定的价值理念,因此,在文化传播和共享的过程中,价值思想的影响是必然的,文化殖民正是某种特定价值理念被无形地吸收甚至被垄断的结果。尽管景观文化的纯载体具有中立性,但它所承载的内容却体现着特有的价值。因此,伴随着弘扬消费的行为过程,伴随着经验的商品化的资本主义文化扩张,从而使文化体验变成一种商品化的体验,这其中的主导文化或话语霸权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在当代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是美国文化,这意味着美国文化处在话语霸权的地位。
如前所述,美国文化的核心是实用主义。因此,美国文化处在话语霸权地位意味着实用主义的话语霸权,至少可以说,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张与渗透,实质就是实用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张、渗透与强化,其结果便是推进了一切社会行为的商品化和物质化。实用主义是一种重实效的哲学,是用结果来判定思想前提的哲学,因此,伴随着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话语霸权的产生,伴随着蕴涵实用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观为世界众多国家所接受,实用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孕育的“时代”婴儿,它引发了一种对新发展理念的探求,体现出实用主义哲学的以效用判定思想前提的务实的价值原则;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警惕实用主义文化对可持续发展观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就难以节制它所引发的无节制的需求膨胀,从而也难以控制为满足需求而不假思索地对技术的强化和应用,进而陷入更大程度的重物质轻精神的残酷的利益竞争之中,而这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的初衷是相悖逆。因此,必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
四 总结:几点认识
首先,具有“效用”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既有利于人类在理智上又有利于在实际上与自我生存环境和睦相处与协调一致的认识,是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享受并经历了自然的报复、人与人的残忍争夺、无情的自我毁灭后,对人自身位置的理性认识,是对自我行为的有效调整。因此,“效用”原则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对此,我们应该有自觉的认识。
其次,鉴于可持续发展观所蕴涵的实用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我们充分发扬人类知识的“效用”,最大限度获取各种利益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实用主义思想具有的不良内插,尽最大努力避免“物欲横流”与重新陷入单一、绝对的效用标准的泥泽,就是说要对绝对的效用原则给予深刻反思,进而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规约人的技术手段、需求目的、审视人的发展路径,在全球范围中不断强化和实施能使人与人、人与环境长久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观,使可持续发展观的实践化与全人类的自觉认同永葆一致。
第三,对于在可持续发展观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强化和突出的实用主义的话语霸权,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最大限度的抑制,这意味着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观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价值作用,避免成为文化殖民的奴隶,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和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践行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用主义色彩有效而高度的扬弃,是我国现代化实践的思想保证与价值判据。
【收稿日期】200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