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106例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肺功能FEV1 predicted、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次数/年等指标不同分为多个亚组,同时选取26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比较每个观察指标各亚组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同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功能Ⅲ级组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Ⅰ级肺功能COPD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繁急性加重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亚群较正常对照组及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频繁急性加重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与非频繁急性加重期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呼吸衰竭组中CD3+T淋巴细胞及CD3+CD4+T淋巴细胞与无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而在所有组别中CD3+CD8+T淋巴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肺功能越差,病情越严重,急性加重次数越频繁,其免疫功能损害越厉害。说明细胞免疫异常在呼吸道炎症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T淋巴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061-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据统计,我国2007年COPD患者发病率为8.4%,而王辰院士等人2017年在柳叶刀发表的文章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COPD患者的发病率已高达13.7%,目前仍呈明显上升趋势。现阶段,临床上治疗COPD患者的效果令人不满意,尚无药物能改善慢阻肺的自然病程。炎症机制是COPD疾病最主要的一种发病机制,而免疫功能下降也在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有研究指出,细胞免疫参与了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恢复及预后整个过程[2-3]。COPD患者随着病情加重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持续的T淋巴细胞降低可提示预后不良[4]。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时期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的数量,探讨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的意义,为COPD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10月贺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6例为对象,其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13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8]。入选患者排除以下情况: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病、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AIDS、近期使用免疫调节剂或抑制剂者或者不能配合完成支气管舒张实验者,合并其它心肝肾等疾病者。106例,患者年龄40~80岁,其中男60例,女46例,平均年龄(64.42±9.42)岁,根据COPD患者肺功能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数值结果,把患者分为Ⅰ(27例)、Ⅱ(26例)、Ⅲ(25例)、Ⅳ28例)四组;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呼吸衰竭组(50例)和无呼吸衰竭组(56例);根据急性加作次数/年分为频繁急性加重组(56例)和非频繁急性加作组(50例);其中每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称为频繁急性加重,每年急性加重次数≤1次者称为非频繁急性加重,分别测定上述观察指标的不同组别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CD3+、CD3+CD4+、CD3+CD8+、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46±7.54)岁。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者均被告知目的,自愿接受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仪器和试剂 仪器和试剂CD3-FITC/CD8-PE/CD45-PerCP/CD4-APC四色试剂(货号340499,BD公司)用于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IX FACS裂解液(货号349202,BD公司)用于裂解红细胞。流式细胞仪:型号为BD FACS CantoⅡ,(BD公司)。测试管为绝对计数管(货号340334,BD公司)。肺功能测定:Quark-PFT3肺功能检测仪(意大利科时迈),技术标准参考2005年美国学会和欧洲呼吸协会共同制定的肺功能测准口。血气分析测定采用EDAN i15检测仪,测试卡为BG10血气生化测试卡(深圳市里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1.2.2血液样本制备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于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全血标本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6小时之内送测定。将试管分为两组,分别加入CD3-FITC/CD8-PE/CD45-PerCP/CD4-APC四色试剂20ul,然后分别加入全血标本50ul,于振荡器上混匀,室温避光孵育15min。加入IX FACS裂解液500ul,充分震荡,室温避光放置15min。待红细胞充分完全裂解后,采用BD FACS CantoⅡ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各份血液标本中CD3+、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
肺功能测定采用Quark-PFT3肺功能检测仪(意大利科时迈)检测,检测所有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以及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FR%prep),所有患者都检测三次,取三次检测结果平均值。所有肺通气功能检查由同一名检测员完成并由同一名专科医师出具报告。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软件包,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入选各组病例的基本情况
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x-±s)
2.3 急性加重次数不同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结果。频繁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亚群较正常对照组及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均降低,P<0.05,而频繁急性加重组CD3+T淋巴细胞亚群与非频繁急性加重期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急性加重次数不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累及气道、肺实质、肺血管及至全身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有害气体或颗粒导致气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并持续发展。慢阻肺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没有得到完全阐明。急性加重COPD是指COPD患者短期内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或伴发热等症状出现。急性加重致患者需要反复住院,从而大大增加了其医疗费用,并使其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频繁急性加重患者,其肺功能下降速度及未来风险较无急性加重患者明显增加。即使经积极抗炎和舒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COPD患者的治疗未取得满意疗效。
T淋巴细胞作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主要参与调解机体细胞免疫。在T细胞亚群中,CD3+是T细胞的特征性分子表面标志,主要反应T细胞的总数;CD4+是辅助T细胞(TH)和效应T细胞的表面标志,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表达表面分子对调节免疫反应的启动及强弱起重要作用,该细胞减少,表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D8+抗原是细胞毒T细胞(Tc)和抑制T细胞(TS)的表面标志,主要杀伤抗原的功能,有助于消除病原体,但当其细胞数量过度则可引导致机体的损伤即CD4+/CD8+比例下降,提示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处于负调节状态。目前,相关研究发现慢阻肺患者的T淋巴细胞分化异常显著,这种分化异常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并增加易感性[5]。而慢阻肺患者的反复急性发作又会加重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逐渐下降甚至损伤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如此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以及疾病进行性进展加重[6]。
本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功能Ⅲ级组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降低,而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肺功能Ⅳ级组COPD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也较Ⅰ级肺功能COPD组降低。当COPD患者反复急性加重及合并呼吸衰竭时,其CD3+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非频繁急性加重组和无呼吸衰竭组降低,表明患者肺功能越差,急性加重越频繁以及呼吸功能越差,其免疫功能则越差,同时也说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易感性,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中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淋巴未见明显异常,而相关研究显示[7-8]COPD患者气道内CD8+T淋巴细胞增多,表明CD8+T淋巴细胞向气道内募集、激活而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进而破坏肺的结构和引起局部炎症反应[9]。CD8+T淋巴细胞的这种变化可能与CD8+T淋巴细胞重新分布有关。
【参考文献】
[1]张福红,王英,魏铁垒,等.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肺部状态及炎性应激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416-5417.
[2] Tan D,Fernandez S,Price P,et a1.Impaired fun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J].Immunobiology,2014,219(12):975.
[3] ia H,Yong chang S,Yu H,et a1.Imbalance between subpopulations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COPD[J].Thorax,2013,68(12):1131.
[4] DIELIEVSKA V,KRAVCHUN P.Autoimmune mechanisms of cardiac remodeling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cta Medica Bulgarica,2017,44(1):11-16.
[5]徐晟伟,沈若武,张蓓.IL2对COPD患者CD8+T细胞频率及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33):22-24.
[6]刘芬,徐春华,谢海燕.AE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6):1021-1023.
[7] O’SHAUGHNESSY,TCANSARI TW,BARNES NC et al.inflammation in bronchial biopsies of subjec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inverse relationship of CD8 T lymphocytes with FEV1[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7,155(3):852-857.
[8] FORSSLUND H,MIKKO M,KARIMI R,et al.Distribution of T cell subsets in B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OPD depends on current smoking status and not airway obstruction[J].Chest,2014,145:711-722.
[9]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 36(4):255-264.
论文作者:蒙菁菁,杨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淋巴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细胞论文; 免疫论文; 疾病论文; 频繁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