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良

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良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具有结构布局灵活、施工技术成熟、抗震性能良好、维护结构墙体轻等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需要科学合理选择材料,使其质量达到相关规定要求,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制作工艺,有效控制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施工重要组成部分,良好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增强房屋自然灾害的防抗能力,进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分析

1.1施工原材料优势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以及钢筋还要钢板等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将钢筋或者钢板掺入混凝土中来形成一种复合材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但是其抗拉能力却较差。而钢筋尽管具有较好的抗拉能力但是抗压能力却很差。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材料,较好的融合了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的优点,其既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又有一定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的满足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要求。

1.2整体结构优势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完美融合使得其既拥有了较好的抗震能力又拥有着较好的防爆能力,因为材料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有着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在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1.3施工原来制作优势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钢筋、混凝土以及其他的一些材料,这些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获取也较为便利,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采购人员能够十分方便的获取足够的施工原料,不会出现材料短缺的问题,这样一来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2.1设计要点

在钢筋混凝土使用之前,施工方应该对建筑需求和周边的环境进行考察和勘探,针对现场建筑物需要承受的重量来设计钢筋混凝土能够承担的重量,要保证施工后期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避免在施工后期出现坍塌或者水泥裂缝的情况,后期出现问题的维修和保养工作非常的复杂,同时也不能够达到预期施工质量的保证,只有前期设计的时候注意考察和总结,在施工时才能提供有质量保证的钢筋混凝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2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建筑项目的正式施工之前,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先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根据工程的设计方案以及建筑结构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材料类型。在选择水泥时要严格的控制水泥的水化热以及强度,在选择钢筋时也要选择最合适的钢筋,确保钢筋的性能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砂石材料的选择等,也要根据建筑结构等级的差异进行分类选择,最大程度上确保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2.3后浇带施工

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混凝土自收缩的问题,一旦混凝土发生自收缩,将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被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降低混凝土发生自收缩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既能够避免混凝土发生自收缩,又能够有效的防治混凝土沉降问题的发生。

(1)防水施工。在后浇带施工中,防水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施工人员不仅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防水保护,而且在施工完成后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防水既包括了建筑的墙面防水又包括了建筑的底板防水。通常情况下,建筑的墙面防水是以外墙后浇带的实心球为主的,通过防水墙来确保建筑后浇带的干燥,避免建筑墙面受潮。而底板防水主要是通过铺设防水卷材来实现的,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设置好相应的防水带,并且修补好建筑的施工裂缝,并且对于裂缝修补需要涂抹防水材料,避免水分侵入墙体内。

(2)模板施工。后浇带的模板施工分为建筑的梁支持以及板支撑等多个不同的部分,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不同部分的施工内容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在实际的模板安装之前,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来确定项目的施工过程,在安装时先安装好钢架,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然后再对于建筑模板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搭设脚手架,以便提高建筑质量,确保施工立模稳定可靠。此外,还要对侧模施工,保证模板不会发生跑模现象。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在施工时应当明确的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统一着装,并且要按照相应的安全施工规范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的施工设备都应当固定好,避免在施工中因为施工工具的脱落而砸伤他人。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对于高度超过5米的模板,应当搭建好脚手架并且设置好防护栏以后才能够进行拆除。

(3)二次浇注施工。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二次浇注时,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具体型号以及项目的施工要求来选择最佳的混凝土类型。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应当计算好浇筑的具体时间,根据确定的时间来进行浇筑,这样不仅能提高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还能够进一步确保浇筑后结构的稳定性。

2.4钢筋绑扎施工

钢筋绑扎是钢筋混凝土中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在钢筋绑扎前要进行抽样调查,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是否符合建筑的标准,其次,要确定数量、间距、苗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等,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板、板底筋的间距、尺寸、形状、规格严格按照图纸结合料表绑扎,各板在筒体山墙、电梯井墙,等的锚固长度为40d,在其它地方的锚固伸过梁的中心线,各洞口的加强筋,板底的加强筋,卫生间的暗梁,厨房的暗梁等均按料表尺寸,结合图纸放置,严禁错用,乱用或代用。梁、连梁主筋有弯折,绑扎时要顺弯放置以保证梁的截面尺寸。梁的箍筋@100两端靠近柱边3个加密箍@50,框架箍筋150。梁锚固35d,保护层25,绑扎时注意面筋必须十字变交叉绑,严禁漏绑、松绑。连梁留洞处的加强筋不能漏放。开洞处的梁箍不能错用。梁主筋要排距均匀,二排筋与一排筋相距不得超出50mm,各梁严格按照料表的尺寸,规格、数量施工不得错用、代用两端的锚固要一致,不得一端长,而一端短。

2.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浇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钢材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浇筑的速度和高度,浇筑之前,让浇筑的表面有较高的平整度,这样能够提高浇筑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的性能,增强稳固性,保证这一环节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

总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建筑工程的需求,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池彬.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与设计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

[2]史祥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析[J].建筑知识.2017(14)

[3]杨华.浅谈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7(04)

论文作者:马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马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