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品分工对我国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国际产品分工对我国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劳动力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中国论文,份额论文,收入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二十年来,工业化国家要素收入分配呈现出不断向资本倾斜的新特征,劳动收入份额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和全球化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为依据H-O理论,发达的工业国家通过贸易开放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减少了国内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从而导致其收入份额下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贸易开放与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全球化的一个新的重要特征——产品内国际分工。生产技术的提升和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使得国际分工深化到产品工序层面,比较优势原理依然主导着分工格局的形成。中国依靠丰裕劳动力资源禀赋承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势必会对国内的要素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本文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在资本-劳动层面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该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力收入份额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效应在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的行业更加明显。中国现阶段以承担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环节为主,特别是一些高技本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这种分工模式源于中国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但由于处在价值链增值的低端环节,劳动方谈判能力处于被削弱的地位,从而导致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下降。

此外,技术水平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及国有化改革引发国有企业的减少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下降。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阶段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学习模仿发达国家,而缺乏适合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特质的创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大多依赖于进口先进机器设备。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伤害”则更应该引起重视,地方性的靠压低劳动力价格等引资手段亟需改善。

标签:;  ;  

国际产品分工对我国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